李思訓(唐代畫家)

李思訓(唐代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思訓(651年—716年,一作648年—713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代傑出畫家。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之孫,原州都督府長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戰功聞名於時,唐玄宗時期晉封彭國公,卒後追贈秦州都督。曾任過右武衛大將軍,世稱“大李將軍”。

明代董其昌推其為山水畫“北宗”之祖。此派的山水風格,在初唐的章懷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壁畫中亦可看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思訓
  • 外文名:lisixun 
  • 別名:建睍、建景
  • 國籍:唐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
  • 出生日期:公元651年(辛亥年)
  • 逝世日期:公元716年(丙辰年)
  • 職業:畫家
  • 信仰:道教
  • 主要成就:被董其昌推為山水畫“北宗”之祖
  • 代表作品:《江帆樓閣圖》《九成宮紈扇圖》
  • 外號:大李將軍
  • 官職:右武衛大將軍
  • 爵位:彭國公
人物經歷,人物軼事,繪畫風格,畫作集評,人物影響,人物作品,

人物經歷

李思訓(651——716),唐代書畫家,字建睍,一作建景,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地區人),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左羽林大將軍,此為《新唐書》和《中國美術史大典》記載。《舊唐書》和唐李邕碑稱“雲麾大將軍”,隴西狄道人(今為定西地區)。1993年在武山龍泉出土唐墓,為衣冠冢;出土一幅青綠絹帛山水畫,和一枚雙面印章為象牙質,印面約(3×3cm),厚度2.5cm,陽面為“右武衛大將軍”字樣,陰面字已不清楚,此印現流傳當地民間,據當地人講絹畫出土時色彩依然艷麗,為山水畫,只可惜讓民工搶奪所毀。此墓仍然還在,據考證為唐李思訓衣冠冢,所以也有人認為李思訓是今天的天水武山人。
李思訓李思訓
李思訓於唐高宗(650-683)時為江都令,因武則天朝(684-704)執政殺戮唐宗室而棄官隱居,至唐中宗神龍(705~707)初年又出任宗正卿、歷官益州長史,唐玄宗開元(713~741)初年,任左羽林大將,晉封彭國公,因玄宗時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卒後追贈秦州都督。畫史上稱他為“大李將軍”。
李思訓其祖父為唐長平王李叔良,叔良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唐武德元年,叔良官拜刑部侍郎,並進爵為王。武德四年,突厥人入侵,李淵命叔良率五軍擊之。叔良被流矢射中而薨,死後被贈左翊衛大將軍、靈州總管,謚曰肅。李思訓的父親名叫李孝斌,官至原州都督府長史。

人物軼事

李思訓在唐高宗時做到了江都令。碰上武則天要革唐宗室的命,許多宗室貴族被陷害,李思訓在這時棄官潛匿。唐神龍初年,唐中宗即位,因為李思訓是倖存不多的李唐正宗,所以直接被授予宗正卿的高官,封隴西郡公,實封二百戶。唐玄宗開元初,李思訓被授予左羽林大將軍,進封彭國公,更加實封二百戶,不久又任右武衛大將軍。開元六年卒,贈秦州都督,陪葬橋陵
思訓兄弟之間妙極丹青的有五人,思訓最為當時人所器重。他的畫作都極為超絕,尤工山石林泉,筆格遒勁,得湍瀨潺湲、煙霞縹渺難寫之狀。天寶中,唐明皇召李思訓畫大同殿壁畫,兼掩障。一天皇宮中夜聞有水聲,唐明皇說李思訓一定是通神之佳手,如果沒有技進乎道,並且不為富貴所埋沒,他怎么能夠得此荒遠閒暇之趣!其子昭道,在當時的書畫界也很有名氣,當時人稱其父子為“大李將軍、小李將軍”,大李將軍指李思訓,小李將軍指李昭道。今天所說的青綠著色山水,據說就是從大小李將軍而來。

繪畫風格

李思訓作品李思訓作品
李思訓擅畫青綠山水,受展子虔的影響,筆力遒勁。題材上多表現幽居之所。畫風精麗嚴整,以金碧青綠的濃重顏色作山水,細入毫髮,獨樹一幟。在用筆方面,能曲折多變地勾劃出丘壑的變化。法度謹嚴、意境高超、筆力剛勁、色彩繁富,顯現出從小青綠到大青綠的山水畫的發展與成熟的過程。它和同時期興起的水墨山水畫,都為五代和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奠定了基礎。其作品均散佚。《宣和書譜》記載尚有《山屆四皓》《春山圖》《海天落照圖》《江山漁樂》《群山茂林》等十七幅,《九成宮紈扇圖》。
李思訓善畫山水、樓閣佛道花木鳥獸,尤以金碧山水著稱。其山水畫主要師承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青綠山水畫風,並加以發展,形成意境雋永奇偉、用筆遒勁、風骨峻峭、色澤勻淨而典雅,具有裝飾味的工整富麗的金碧山水畫風格。在創作上,李思訓除了取材實景,多描繪富麗堂皇的宮殿樓閣和奇異秀麗的自然山川外,還結合神仙題材,創造出一種理想的山水畫境界。李思訓的作品,因年代久遠,現已罕見。
李思訓作品李思訓作品
李思訓身為皇室,其作品反映了貴族階層的審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因當時社會的各種矛盾和佛道思想及文人隱居習尚的影響,也使他在作品中時常流露出一種出世情調。即所謂“時靚神仙之事,合然岩嶺之幽”。
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畫對後來中國山水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後世山水畫中的青綠山水就是對他這一派畫風的延續。明代莫是龍董其昌等人提出繪畫上的南北宗論,則將他列為“北宗”之祖。
流傳至今的《江帆樓閣圖》據記載是他的作品,但現仍存有爭議。《江帆樓閣圖》,絹本,縱101.9厘米,橫54.7厘米,青綠設色,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畫遊人在江邊的活動,江天空閣,風帆縹緲。畫家以俯瞰的角度,描繪了山腳叢林中的樓閣庭院和煙水遼闊的江流、帆影,境界廣漠幽曠。畫樹已注重交叉取勢,顯得繁茂厚重,但枝、乾、葉,仍用工整的雙勾填色法;山石用中鋒硬線勾描,無明顯的皴筆,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墨線轉折處用金粉提醒,具有交相輝映的強烈效果。畫法沿襲《遊春圖》的青綠設色而有所演進,甚至在景物布置上參考了《遊春圖》左段而略有變通,比之《遊春圖》更有雄渾的氣勢。

畫作集評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所記“李思訓……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遒勁,湍瀨潺湲,雲霞縹緲,時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嶺之幽。”
李思訓作品李思訓作品
唐朝名畫錄》稱他為“國朝山水第一”。
圖繪寶鑑》謂:“用金碧輝映,為一家法,後人所畫著色山,往往多宗之。”
明代董其昌推其為“北宗”之祖。
張醜日:“展子虔,大李將軍之師也。”
李邕碑稱“雲麾將軍”。
五代時著名畫家荊浩評論李思訓畫作時說:“李將軍理深思遠,筆跡甚精,雖巧而華,大虧墨彩。”
明人陳繼儒認為“山水畫自唐始變,蓋有兩宗,李思訓、王維是也。李之傳為宋王詵郭熙張擇端趙伯駒趙伯驌,以及於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皆李派。”(《清河書畫舫》)
明代徐沁在《明畫錄》中說:“自唐以來,畫學與禪宗並盛,山水一派亦分為南北兩宗。北宗首推李思訓昭道父子,流傳為宋之趙乾及伯駒、伯驌,下逮南宋之李唐、夏圭、馬遠。”

人物影響

李思訓身為皇室,其作品反映了貴族階層的審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因當時社會的各種矛盾和佛道思想及文人隱居習尚的影響,也使他在作品中時常流露出一種出世情調。即所謂“時靚神仙之事,合然岩嶺之幽”。
李思訓之子李昭道,玄宗時期曾任太原府倉曹、直集賢院,官至中書舍人。善畫山水,繼承家學,並能變父之體,有所創新,造詣精深,後世稱之為“小李將軍”李昭道的作品現很少見到,傳為他的《春山行旅圖》。

人物作品

《李思訓碑》
《李思訓碑》全稱《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並序》,亦稱《雲麾將軍碑》,李邕撰文並書。 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建於今陝西境內。《金石萃編》載: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寬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滿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殘缺已甚。
此碑書法瘦勁,凜然有勢,結字取勢縱長,奇宕流暢,其頓挫起伏奕奕動人,歷來與《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明楊慎在《楊升庵集》中云:“李北海書《雲麾將軍碑》為其第一。”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若唐碑則懷仁所集之《聖教序》,不復論。外此可學,猶有三碑:李北海之《雲麾將軍》,寓奇變於規矩之中;顏平原之《裴將軍》,藏分法於奮斫之內;《令狐夫人墓誌》,使轉頓挫,毫芒皆見,可為學行書石本佳碑,以筆法有入處也。"
《江帆樓閣圖》
江帆樓閣圖》絹本,縱101.9厘米,橫54.7厘米,青綠設色。圖的上方是浩渺的江水,近處滿勾細密的魚鱗紋,漸遠漸渺茫。近岸有一葉漁舟,天邊則有二片風帆遠去。下方是江邊坡岸,山峰聳立,長松秀嶺,密樹掩映,山徑層疊,有碧殿朱廊曲折其間。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李思訓《江帆樓閣圖》
畫七人,一人於廊內,二人於坡岸賞景,另四人則沿山徑而來。主人騎馬,三仆或挑擔、或提物,簇擁前後。人物描繪工致,形神兼備,延續唐代繪畫的輝煌。
而用色上也沿用人物畫優秀的重彩法,在石面及松葉上著濃厚的石綠色,在廊檐及木柱上著明艷的硃砂色,將隋以來的金碧山水演繹成一種以青綠為主的青綠山水。然而樹木山石的刻畫則比以前細密、老成。山石有勾而無皴,雜樹或枯枝,或有葉,枝葉都用雙勾線描,而松樹則更具特色,此前的展子虔畫松不畫松針,只用綠色點染,畫法古樸,而此圖則先用石綠點染,而後又用石青加上兩筆交叉的線,以示松針。這種表達方式,如今的人們也許會覺得希奇,但卻正是一種“古怪”。這與北宋李成開創的描繪松針的“攢針”法相比較,自然會顯得比較古拙,但也正因為這一點,讓後來的學者確認這幅未署名款的古畫為處於承上啟下時期的李思訓所作。
然而,隨著唐代中期水墨山水畫的興起,這種古艷的青綠山水畫漸漸冷落。一直等待了300年,在北宋後期畫壇的“復古”潮中,畫家們將水墨山水的精湛的“勾、皴、擦、點、染”的筆墨技法融入其中,創造出既艷麗而又脫俗的臻於完美的青綠山水,其中以青綠為重的謂之“大青綠山水”,代表作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也有作淺絳淡彩之後薄敷青綠石色的,謂之“小青綠山水”,趙伯駒(傳)的《江山秋色圖》許為先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