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府

鳳翔府

唐初置岐州,天寶元年(742),改為扶風郡。至德二年(757),肅宗幸臨扶風郡,同年收復長安、洛陽,十二月設定鳳翔府,號西京,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稱五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鳳翔府
  • 別名:西京
  • 下轄地區寶雞岐山麟遊、周至等
  • 地理位置:今陝西省鳳翔縣
  • 著名景點:鳳翔東湖
  • 屬性:古代行政區劃
  • 時間:天寶元年(742)
歷史沿革,鳳翔府志,

歷史沿革

唐初置岐州,,改為扶風郡。至德二年(757),肅宗幸臨扶風郡,同年收復長安、洛陽,十二月設定風翔府,號西京,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稱五京。府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縣。轄地相當今陝西寶雞岐山麟遊、扶鳳、郿縣、周至等市縣。唐屬關內道。五代屬關西道。宋屬秦鳳路,元初立鳳翔總管府,後更為散府,先後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陝西漢中道肅政廉訪司。明仍為鳳翔府,隸陝西布政使司,分屬關西道。清初,仍沿舊制為鳳翔府;康熙九年(1670),裁關西道,分隸西安糧鹽道;乾隆九年(1744),改隸驛鹽道.為分巡鳳鄰道。
清代鳳翔府治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轄區東界乾州直隸州及西安府,西及北連甘肅省平涼府及秦、涇2直隸州,南鄰漢中府,東北與邠州直隸州接壤。下轄: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扶風(今陝西省扶風縣)、郿縣(今陝西省郿縣)、麟遊(今陝西省麟遊縣)、汧陽(今陝西省千陽縣)、寶雞(今陝西省寶雞市)共7縣;隴州(今陝西省隴縣)1散州。
1913年廢。

鳳翔府志

第一部,明正德十六年《鳳翔府志》由鳳翔知府王江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發起編修,邀請進士王麒、狀元康海等名儒參與編纂,正德十六年(1521)成書。上限夏商周,下限明正德十六年。該志記述了鳳翔府所轄一州七縣兩千多年的史志資料。全志共分8卷:為鳳翔縣、岐山縣、寶雞縣、扶風縣、眉縣、麟遊縣、隴州、千陽縣。各卷均為29個目錄,其順序是建置沿革、分野、城池、疆域、形勝、風俗、山川、土產、戶口、鄉里、藩封、公署、雜署、學校、倉場、宮室、祠廟、壇遺、寺觀、古蹟、陵墓、名宦、人物、科貢、烈女、仙釋、文集、題詠、拾遺等。該志卷首有序文四篇,凡例1則,總治境圖、府治圖各1幅。王江在序中稱:該志“循名以責其實,尋幽以覽其勝。即地以求其履,推無以致其有,據略以極其詳,因言以究其心,按事以考其人,別其世代,嚴其褒貶,正其舛訛,訂其脫落,去其所當刪,而增其所未備”。遺憾的是現僅存卷一、卷三。從現存的鳳翔、寶雞縣兩卷本看,該志側重文集、題詠,收集的資料較為豐富,為後世保留了珍貴的文化遺產。對人物、名宦記述文字簡略。不足的是記述的政治得失、風俗民情、忠孝節烈等,都是以封建倫理道德為標準,這是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所致,我們不能苛求於前人。
鳳翔府
王江:河北任邱人,天順進士。任鳳翔知府時,增修府治,美化東湖,加深城壕,重修府學、縣學和岐陽書院,為鳳翔地區人民做了一些好事,特別是在方誌學上有重要貢獻。
康海:字德涵,武功人。弘治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後被罷官回鄉。編修的《武功縣誌》,深得後人的稱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讚《武功縣誌》是“鄉國之史,莫良於此。”
王麒:祖居寶雞縣,後遷鳳翔籍。弘治八年(1495)舉人,弘治十三年(1500)進士,曾任直隸
吳橋縣令。
第二部,明萬曆五年《重修鳳翔府志》於萬曆五年(1577),由周易、李轍等人撰修。重修府志卷首序文2篇,凡例1則,圖考11幅。全志分5卷7篇:卷一、地理第一;卷二、建置第二,祠祀第三;卷三、田賦第四;卷四、官師第五;卷五、人物第六,選舉第七。該志以府為綱,州縣為目。州縣中,地理為綱,沿革、星野、疆域、形勝、山川、古蹟為目;建置為綱,官署、城池、學校、關梁、鋪舍為目;祠祀為綱,廟宇並諸祀為目;田賦為綱,里甲、戶口、田糧、諸役、課程、物產為目;官師為綱,封建、名宦、秩官、兵防為目;人物為綱,恩命、孝義、貞烈為目;選舉為綱,科貢、恩例為目。改變了正德府志的一縣一卷本格式。編者稱“蓋宗法前人體統,故弗立一家之言。”該志文筆較簡,地理卷記述較詳。在田賦篇中,記載了一府一州七縣的編戶、軍民雜役、官民夏秋地、夏稅、秋糧、馬草、農桑、棉花、布、稅課、站役、銀差、力差等,為我們研究和了解明朝的里甲、戶口、田糧、課程、諸役等保留了珍貴的數據資料。在物產中,還記述了穀類、蔬菜、果品、藥味、樹木、花、草、畜、蟲、貨屬等經濟作物和資源。
鳳翔府
周易:鳳翔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曾任四川敘州知府。
李轍:鳳翔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進士,曾任四川巴縣縣令。
第三部,清康熙四十九年《重修鳳翔府志》由鳳翔知府朱琦發起編纂,邀請士人鄒應泗、賈實、劉耀文、趙瑞、王舉安、吳等人續修校閱。該志卷首有鳳翔知府朱琦、通判祖建寅於康熙四十九年五月的通詳續修府志呈文和督撫兩部院、布政二司、糧驛二道的批示。有序跋5篇,圖考11幅,凡例1則。康熙府志是在萬曆府志的基礎上續修而成,其篇目同萬曆志大體相同,為五卷七篇。即:卷一、地理第一;卷二、建置第二,祠祀第三;卷三、田賦第四;卷四、官師第五;卷五、人物第六,選舉第七。上限周秦,下限康熙四十九年。全面記述了一府七縣一州的地理沿革、風俗、山川、古蹟、陵墓、官署、星野、城池、學校、鋪舍、壇廟、寺觀、里甲、戶口、田糧、課程、諸役、恩命、孝義、貞烈、名宦、進士、舉人、薦舉、例貢、恩例等。續修者,在舊志的基礎上,“缺者以補,毀者以葺,未入者分類以增”,資料較萬曆志詳,保存比較完好。該志對農業生產、自然災害等很少記述,然而卻用不少筆墨標榜忠孝、烈女,這使志書難免存在不盡完美之處。
朱琦:江南婁縣人,貢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任鳳翔知府。
第四部,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鳳翔志略》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知府劉祖曾纂修。三卷本。現市志辦僅存卷三上下冊精裝本,殘留“田賦”部分內容和“藝文”全部內容。在“藝文”中,收集了蘇軾、韓愈、柳宗元、陸游、魏徵、劉基等名人記載、詠歌有關鳳翔府一州七縣山川景物的詩、詞、文、碑、銘、記等各類文章226篇,約62
鳳翔府
萬餘字。
劉祖曾:山西臨汾人,監生,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加意地方,振興修舉。民以未久任為
惜。
第五部,清乾隆三十一年《重修鳳翔府志》於乾隆三十年(1765)由鳳翔知府達靈阿主修,鳳翔府通判葉世助參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脫稿成書。上限夏商周秦,下限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該志卷首序文5篇,附鳳郡圖考21幅,凡例1則。該志“有美皆登,惟冗必汰”,卷帙均勻,條理詳明。共12卷,90餘目,33萬多字。是現存府志中資料較全,保存完好的一部府志。其各卷的要點是:
卷一、輿地。記述星野、疆域、沿革、形勝、山川、古蹟、陵墓、風俗。對鳳翔府一州七縣
之沿革變遷、山川、形勝記述較詳。
卷二、建置。對鳳郡之城池、廨署、關梁、鋪舍、市鎮、坊表、驛站記述扼要,而對兵防記
述較詳。
卷三、祠祀。記述了鳳郡的壇祠、宮廟、寺觀。
卷四、田賦。對鳳郡之地畝、人丁、課程、起運、存留、屯更、鹽課、磨課、雜稅、倉儲作了較詳的記述,對物產記載極簡。
卷五、官師。較詳細地記述了鳳郡各個朝代之封建、秩官、名宦。在名宦中,對狄仁傑、李抱玉、張鎰、李晟、吳等事跡記載較詳。
卷六、學校。記述鳳郡歷代所建之學宮、學額、所定之學田及祭器、典籍、書院、義學等。
卷七、人物。記述各個歷史時期的聖賢、名臣、忠烈、勇略、忠直、宦績、孝友、儒林、文苑、義行、隱逸、流寓、方外、雜技、雜傳等。在“聖賢”一節,記述有北宋中期著名哲學家張載的生平;在“名臣”一節,記載以言“馬革裹屍”而聞名的漢伏波將軍馬援和“投筆從戎”的班超;在“勇略”一節記述了著名軍事家白起的生平事跡;在“文苑”一節記述有著名史學家班彪、班固;在“方技”一節記述有發明指南車的馬鈞和天文學家、數學家李淳風等。
卷八、選舉。本卷記述了歷代征薦、科目、進士、舉人、貢生、武科、武宦、恩命等。
鳳翔府
卷九、烈女。記述后妃、名媛、節孝、貞烈等。對博學高才、著作漢書的班昭記述較詳。
卷十、藝文。有御製詔誥、奏疏、文、行狀、議、賦、頌、贊、銘、碑、記、傳、書啟、論說、辨考、吊誅、祀文、樂府、古風、律詩、絕句等,其中有蘇軾詩、文19首篇,尤為突出。
卷十一、紀事。此卷記述了上溯夏商,下至清代,在鳳郡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其中對唐代李世民戰薛仁杲於鳳翔,唐肅宗駐鳳翔收復西京,李茂貞與朱全忠爭奪昭宗之戰都記述較詳。
卷十二、祥異,雜記。在“祥異”卷中,有以迷信觀點解釋奇異等自然現象。
達靈阿:鑲黃旗滿州人,蔭生,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鳳翔知府。
葉世助:廣東海豐人,貢生,乾隆三十一年任鳳翔府通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