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又名梆板,中國打擊樂器。約在中國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梆子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 Ⅳ-118等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河北省、山西省、江蘇省等
梆子,又名梆板,中國打擊樂器。約在中國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梆子,又名梆板,中國打擊樂器。約在中國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清光緒初年進入興盛時期。河北梆子在劇種方面不僅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現實...
梆bang(本義:木名)梆子,用竹筒或挖空木頭做成的發聲器。用於巡更或聚眾知縣才發二梆,不曾坐堂。——《儒林外史》中國地方戲曲梆子腔打擊樂器梆子的簡稱。...
山東梆子是流行於山東省魯西南及魯中地區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點,被人稱為“捨命梆子腔”。主要...
江蘇梆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是豫劇在江蘇徐州一帶的稱呼,是豫劇流入徐州地區與當地方言土語結合,吸收當地曲藝、民歌等音調發展而成。俗稱大戲,亦名梆子...
同州梆子,陝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現代秦腔誕生之根基所在。形成於陝西省關中東部以大荔縣(舊同州府治)為中心的十數縣,在明朝嘉靖年間基本形成,因伴奏樂器中...
口梆子是一種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傳統戲曲劇種。源於山西中路梆子,清康熙年間張家口至庫倫商貿大道開通,山西中路梆子隨晉商流布到張家口,張家口舊稱張垣,亦稱東口,口...
章丘梆子又名“山東吼”、“山東謳”,也叫“東路梆子”,是山東濟南的地方文化之一。與秦腔為老西路梆子相對而言。是一種源於山西蒲州梆子和陝西秦腔的傳統戲曲劇種...
徐州梆子,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曲調的快慢節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來指揮而得名,徐州民眾又稱其為“大戲”。現已流行於江蘇北部徐州...
山西省戲劇在中國的戲劇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晉南地區,是山西省戲劇、也是中國戲劇的發源地之一。其中,山西四大梆子是指山西省傳統戲曲劇種中的蒲劇、晉劇...
上黨梆子,山西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長治、晉城兩市(古稱潞安府與澤州府)。它在清代乾隆中...
梆子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江蘇梆子是明末清初山、陝梆子(說山東梆子)流入徐州地區與當地方言土語結合,至今仍還有。吸收當地曲藝、民歌等音調發展而成。俗稱...
梆子腔,中國傳統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陝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是現存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它們對梆子腔基本音樂風格的形成起了...
"萊蕪梆子",又名"萊蕪謳",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劇種,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是中國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中的奇葩。2008年6月7日,山東省萊蕪市申報的萊蕪梆子經國務院批准...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內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清代初期...
潦倒梆子,方言,指不成器的人。...... 徐光耀 《平原烈火》十八:“現在 周岩松 常把村里一個潦倒梆子外號叫 錢串兒 的叫去,半夜裡喝酒打牌。”...
蒲州梆子,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蒲州梆子,因發源於古蒲州而得名。晉中和晉北稱之為“南路梆子”或“南路戲”,上黨稱“...
2001年進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國家二級演員,2007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2005年拜師王鳳芝。...
中國戲曲劇種。即晉劇。一般指中路梆子,有時也是山西省流行的中路、北路、蒲州、上黨四大梆子的統稱。中路梆子淵源於蒲州梆子,清道光、鹹豐年間已盛行,流行於山西...
張建才,(1868-1917年)又名張福勝。山東省鄆城人。早年在鄆城高調梆子科班福盛班學藝,主攻紅臉,後因黃河發水,逃荒至河南歸德府,加入當時該地最有名的戲班夏邑三...
晉劇即為山西梆子,是中國北方的一個重要戲劇劇種,也叫中路戲,中國傳統戲曲。因興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晉劇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
1950年8月間,陳素真、王魁元等率領該劇團在河南、河北等地巡迴演出時將河南梆子定名為豫劇,此後“豫劇”一詞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她嗓音圓潤洪亮,高低腔運用自如,演唱委婉細膩,優美動聽,刻畫人物恰到好處,在多年的藝術磨練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風格,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的優秀旦角演員。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