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

梆子腔

梆子腔,中國傳統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陝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是現存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它們對梆子腔基本音樂風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陝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劇(河南梆子)、山東的山東梆子(曹州梆子)、山東的萊蕪梆子等,均屬梆子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梆子腔
  • 起源:明末的西秦腔
  • 代表性劇種:秦腔 河北梆子 山東梆子
基本介紹,淵源與演變,各地分布,聲腔特點,唱腔結構,梆子腔的板式,代表性劇種,秦腔,晉劇,河北梆子,豫劇,

基本介紹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以硬木梆子擊節為特色而得名。源於明末的西秦腔,是戲曲中最早採用板式變化結構的聲腔。西秦腔與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東結合,逐漸衍變成梆子腔支系,其中歷史最早、影響較大的是陝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之後又有秦腔、漢調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河北梆子等。它以硬木梆子擊節,並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樂器;調式多為徵調式,唱調為上下句式,多有華彩流暢的花腔樂句為輔;曲調以七聲音階為主,旋法上多跳進,常用閃板,整個音樂風格高亢激越,悲壯粗獷。
梆子腔梆子腔
梆子腔起源於陝西,陝西古屬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稱為秦腔。古秦地慷慨豪邁的民風,形成了秦腔高亢激越的基調,長於表現雄壯、悲憤的情緒,與此相應,秦腔的傳統劇目中有很大一批是演忠奸鬥爭的,當然,秦腔傳統劇目中也不乏詼諧、活潑、充滿生活氣息的劇目。
梆子腔是陝西、甘肅一帶的傳統民歌和民間小戲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不少人認為,梆子腔的直接前身是吹腔,也叫隴東調或西秦腔;而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則產生於陝西和山西交界處的同州(今陝西省大荔縣)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分別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所以,同州梆子在陝西也被稱為老秦腔。

淵源與演變

梆子腔的淵源、形成及演變
關於梆子腔的淵源,不少研究者均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各不相同,較有說服力的是陝西學者王依群的研究成果。他從音樂的角度分析了秦腔的基本板式二六板”與過去在陝西關中地區流行的道教“善人”講經勸善的“勸善調”基本唱法之間的聯繫,認為秦腔的核心唱調,極有可能是由類似勸善調之類的說唱音樂發展而來的。也有學者從文學的角度進行探討,將早期秦腔劇本與明代主要唱七字句唱詞的說唱“詞話”聯繫起來分析,發現二者在內容和形式上有著諸多聯繫,從而從文學的角度上得出秦腔是由說唱詞話演變而來的結論。位於黃河兩岸的同州和蒲州地區,不但是梆子腔的形成地,也是梆子腔向其他地區傳播的根據地。梆子腔在各地的演變,其實就是它從“秦地”流傳到晉、冀、豫、川、滇等地以後在當地方言和地方音樂影響下的演變和發展。以陝西的中部、山西的南部為中心,梆子腔在向北流傳的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以山西太原為中心的“中路梆子”(今稱晉劇),以及流行於山西北部的“北路梆子”和“河北梆子”;在向東流傳的過程中,則形成了“河南梆子”(今稱豫劇)和山東梆子;流傳到西南地區,變成四川的“彈戲”和雲南的“絲弦戲”。
梆子腔梆子腔
梆子腔在流傳過程中的衍變有幾種情況
①在發展中保持單聲腔劇種的傳統。如今存陝西的同州梆子、秦腔、漢調桄桄;山西的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的豫劇(河南梆子);山東的山東梆子(曹州梆子)、章丘梆子(山東謳);河北的河北梆子、老調梆子;安徽的淮北梆子(豫劇沙河調在安徽的一個稱呼)等。②在發展過程中已與其他聲腔相結合,形成雙聲腔或多聲腔的劇種,如浙江的紹劇、山東的萊蕪梆子、山西的上黨梆子等。③在某一劇種中作為獨立聲腔出現,仍有其自己的傳統劇目及獨立演出形式,如川劇中的“彈戲”,滇劇中的絲弦腔。④早與其他聲腔合流,尚保留有某些梆子腔的因素。如皮簧腔系中的西皮腔(有稱北路、襄陽腔或梆子的)。不但曲調變化大,主要伴奏樂器也改為胡琴。

各地分布

梆子腔(秦腔)形成後即盛行於陝西,並廣泛流行於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在陝西境內,秦腔分為四路:東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中路秦腔也叫西安亂彈,以西安為活動中心;南路秦腔流行於漢中、安康一帶,也叫漢調秦腔、漢調桄桄、桄桄戲;西路秦腔以原鳳翔府所屬地區為活動中心,鳳翔府舊稱西府,因此西路秦腔也稱西府秦腔。
梆子腔梆子腔
清代中葉,梆子腔已越出秦地,大量向其他地區流傳。至乾隆年間,梆子腔已流傳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四川、雲南、貴州等十多個省份。在所流傳的地區,梆子腔銀快地就與這些地區原來的鄉音土調結合起來,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戲劇。
梆子腔在山西的流行、發展,形成了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並稱為山西境內的四大梆子戲,其中,中路梆子又稱山西梆子,就是現在的晉劇
梆子腔流入河北,發展為河北梆子、老調梆子、蔚州梆子、武安平調、澤州調、永年西調等,其中,老調梆子又分為東、西、南三路。河北最有名的是河北梆子,又稱為京梆子、直隸梆子、衛梆子(指天津衛),廣泛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等地。
在河南,則有河南梆子(豫劇)、懷梆宛梆、大平調等。河南梆子(豫劇),廣泛流行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湖北等地,天津、北京、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台灣等亦有豫劇劇團,是中國專業劇團和觀眾最多的劇種;豫劇又分為豫西調(也稱西府調)、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現代調五大音樂流派;豫劇也是現今梆腔中發展最繁榮的一個劇中。懷梆流行於河南沁陽一帶;宛梆也叫南陽梆子,流行於河南方城、鎮平、南召、西峽等地。大平調俗稱大梆子戲,因其所使用的梆子特別大而得名,流行於河南滑縣、濮陽及山東、安徽、江蘇部分地區。
梆子腔梆子腔
在山東,有山東梆子萊蕪梆子章丘梆子汶上梆子、棗梆等。山東梆子流行於菏澤、曲埠以及河南、河北部分地區,因菏澤古稱曹州,山東梆子也曾稱為曹州梆子;章丘梆子也稱為東路梆子
此外,在安徽有安慶梆子、沙河梆子(即豫劇沙河調流派);在貴州,有貴州梆子戲(亦即豫劇的一種稱謂);在雲南,有滇梆子(即現在的滇劇);在江蘇,有江蘇梆子(徐州梆子)(亦即豫劇的一種稱謂)等等。
除了直接可歸屬於梆子腔聲腔系統的劇種以外,還有許多重要的戲劇劇種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梆子腔的影響。
漢劇,舊稱楚調,也稱漢調,曾廣泛流行於湖北及河南、陝西、湖南、廣東、福建等省,對湘劇、川劇、贛劇、滇劇等劇種的形成和發展有重大的影響,清中葉進北京,與徽調融合而演變為京劇。漢劇的聲腔有西皮、二黃。陝西梆子傳入鄂西北後演變為“襄陽腔”,後改稱“西皮”。
梆子腔入川,演變為獨具一格的“四川梆子腔”——彈戲,成為川劇的五大淵源之一。
在浙江,紹興亂彈(即現在的紹劇,也叫紹興大班)、溫州亂彈(即甌劇)、金華戲(即婺劇)、台州亂彈、黃岩亂彈、處州亂彈、浦江亂彈等亂彈戲,均受過梆子腔的重大影響,至今其聲腔中,保留著秦腔傳入南方後演變而成的成份,其保留劇目中尚有不少來自秦腔的劇目。
至於廣東粵劇的唱腔,博採多家,是先有梆子而然後與二黃合流;粵劇的梆子,系融合了南方梆子(安慶梆子)、亂彈諸腔、襄陽調、北方梆子諸因素形成的風格獨特的聲腔。

聲腔特點

我國戲劇有四大聲腔系統:皮黃、梆子腔、高腔崑曲,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留存劇目最多的,當數梆子腔。其實,皮黃也可以算作半個梆子腔,因為皮黃是由“西皮”和“二黃”兩大聲腔組成的混合聲腔系統,而其中的“西皮”,則直接由梆子腔演變而來。我國有大量的戲劇劇種屬於梆子腔系統,還有許多非梆子腔系統的劇種,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也到過梆子腔的重大影響。
河北梆子著名女演員 裴艷玲河北梆子著名女演員 裴艷玲
從戲劇音樂的結構形式來分,我國戲劇可分為曲牌聯套結構和板式變化結構兩大基本形式,前者又稱為“聯曲體”,後者又稱為“板腔體”。梆子腔是一種形成最早、最曲型的板腔體結構形式。
所謂“聯曲體”,是把許多首樂曲按照一定的宮調類別和排列次序組織起來,變成整套的樂曲,通過曲牌的更迭來實現旋律的變化,屬於多曲體結構形式;而“板腔體”則以一首樂曲為基礎,運用各種節拍形式(即板式),將這首樂曲作種種不同的變奏發展,屬於單曲體結構形式。板式音樂以一對上下句作為基本的結構單位,可以用一對上下句組成一段獨立的樂曲,也可以用若干對上下句組成一段樂曲,在組織形式和運用方法上比較靈活;板式音樂唱詞的基本格式是七字句和十字句,節奏整齊,在襯字的運用上也更為自由;板式音樂可以靈活地運用原板(二四拍)、慢板(四四拍)、流水(一四拍)、二六、散板、導板、搖板等多種節拍形式,能夠充分發揮節奏變化的戲劇性功能,因此,在板腔體劇種中,節奏變化對於推動音樂形象的展開、表現戲劇矛盾衝突和劇中人思想感情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梆子腔中,承擔指揮、引導整個戲劇音樂節奏變化任務的,是以硬木(通常是棗木)製成的一種打擊樂器——梆子,梆子腔即因此得名。

唱腔結構

在梆子腔形成之前,戲曲音樂(崑腔、高腔)都以曲牌為其結構單位,這種結構形式稱為“曲牌體”。梆子腔形成後,它的以一對上下句為基本結構單位的唱腔結構形式,標誌了“板腔體”戲曲的形成。
用途各異的梆子用途各異的梆子
梆子腔在音樂結構上的最大特點,是以上下句為唱腔的基本結構單位。上下句分別由一個上句和一個下句構成,兩個句子通常字數相同,一般為七字或十字句。上下句在音樂上明顯的標誌,就是樂句的落音。梆子腔唱腔的上句通常落在調式的不穩定音上,下句落在主音上。梆子腔中連線上下句的器樂伴奏,被稱為“過門”。從戲曲音樂史的角度看,梆子腔中的過門也有較為特殊的意義,宋元時期的南北曲及明代崑腔、高腔中是沒有過門的,最早使用過門應該是在梆子腔中。
梆子腔唱腔由不同的板式構成。一般梆子劇種均分成八種板式,其中正板五種: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緊打慢唱;輔板三種:倒板、散板、滾板。

梆子腔的板式

一般劇種均為8種(正板5種: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緊打慢唱;輔板3種:倒板散板、滾板)。河南梆子分得更細,如慢板又包括金鉤掛、迎風板、連環扣。秦腔的音階和調式的特色,在各梆子腔系劇系劇種中較為突出,所有板式(除滾唱外)均有歡音和苦音兩種變化,從而豐富了調式色彩。山西的上黨梆了則更多地運用了五聲音階及其移宮技法,在北方梆子腔系中別具一格。

代表性劇種

秦腔

以西安為中心,在同州梆子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成為秦腔的主流。現流行於西北各省(區)及西藏等地。秦腔班社很多,以易俗社(成立於1912年)最為著名。

晉劇

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也稱山西中路梆子,建國後改稱為晉劇。流傳於山東中部、河北北部及內蒙、陝北等廣大地區,與蒲州梆子(南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東路梆子)被稱為山西“四大梆子”。
梆子腔臉譜梆子腔臉譜
晉劇唱腔包括“亂彈”、“腔兒(花腔)”和“曲子”。“亂彈”有七種基本板式,即平板、夾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和滾白。各種板式還有其變體。“腔兒”也稱“花腔”,有三花腔、五花腔、倒板腔、四不像、苦相思、刮地風等。晉劇在表演上十分重唱功,通常用成套大段唱腔充分發揮晉劇唱腔的特色。
晉劇傳統樂隊稱為“九手面”,即由九人演奏各種樂器,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有呼胡、二弦、三弦、四弦,稱為“十一根弦”;武場有梆子、鼓板、鐃鈸、小鑼、馬鑼等打擊樂。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影響頗大的劇種,是梆子腔一個重要支脈,曾有直隸梆子、衛梆子之稱,1952年定名為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山陝梆子傳入河北後與當地方言語音和民間音樂結合,經過數十年的衍變,逐漸形成的。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末,是河北梆子興盛時期,湧現出許多班社和優秀演員、樂師,20世紀20年代末之後,河北梆子漸趨不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號召零散藝人集聚形成班社,並建立國營劇團和戲曲學校,使得河北梆子逐漸興盛。現有不少專業演出團體,其中以河北省河北梆子劇團、天津市河北梆子劇團和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為主要演出團體。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昂,伴奏鏗鏘有力。主要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梆子、笛、笙等。三、豫劇: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流行於河南全省以及陝西、山西、河北、江蘇、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區。
梆子腔臉譜梆子腔臉譜

豫劇

豫劇起原已很難考證,至今說法不一。在發展、流傳的過程中,形成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漯河為中心的“沙河調”四大聲腔流派。其中以“豫東調”“豫西調”流傳最為廣泛。豫東調在演唱上多用假嗓,音域較高,俗稱“上五音”。豫西調演唱多用真嗓,音域較低,俗稱“下五音”。
豫劇唱腔主要板式有五類:慢板類、二八板類、流水板類、非板類及其它板類。其伴奏樂器過去有“一鼓二鑼三弦手,梆子手鈸共八口”的說法,現在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二胡、琵琶嗩吶、梆子、鼓板等。
蒲劇,因興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濟一帶)而得名,亦稱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晉南地區的主要劇種,臨汾地區有許多古代戲劇活動遺蹟,例如臨汾市的魏村元代戲台、東羊戲台和王曲元代戲台等,造型逼真,表情豐富,再現了我國古代的戲劇藝術。這些實物史料證明,晉南地區戲劇活動歷史悠久。蒲劇唱腔高昂,樸實奔放,長於表現慷慨激情、悲壯淒楚的英雄史劇,又善於刻劃抒情劇的人物性格和情緒。 蒲劇即
“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因興于山西晉南古蒲州(今永濟)一帶得名。 蒲劇約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山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種。流行於山西南部各縣和陝西、河南、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原名“蒲州梆子”。因起源於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而得名。它與中路梆子(晉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蒲劇在清代乾隆時期(十八世紀)外省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嘉慶、道光以後,又
稱“山西梆子”;陝西稱:東路戲,山西省北、中部稱“南路戲”;晉南當地則習慣稱“大戲”或“亂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