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上饒信河亂彈腔
- 主題詞:傳統戲劇,信河亂彈腔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戲劇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清乾隆年間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簡介
清乾隆年間“花部亂彈”勃興,許多外來聲腔如:秦腔、石牌腔、梆子腔、宜黃腔、楚腔等進入江西贛東北地區相互交流,又與弋陽腔、崑曲、浙調、浦江調、上江調相融,其中優美動聽的文南詞腔調尤受民眾的歡迎。著名的代表曲目有《梁祝姻緣》、《還魂記》、《四郎探母》等。於是形成了一個雅俗共賞諸腔並存的戲曲劇種—信河亂彈腔。
信河亂彈腔劇目繁多,故事通俗,貼近大眾,常演劇目100餘本。
歷史淵源
清乾隆年間,贛東北地區的饒河、信河流域流傳著高腔,又名弋陽腔,秦腔,石牌腔,楚腔等等。
秦腔,發脈於陝西,《廣陽雜記》說:“秦優新聲,其聲甚散而哀。”和以笛子,稱秦腔,擊梆為節,呼之梆子。
石牌腔,來自安徽。《秦雲擷英小譜》云:“弦索流於北部,安微人歌為樅陽腔(今名石牌腔,俗名吹腔);陝西人歌之為秦腔。”石牌與秦腔同出一源,統名亂彈。“亂彈誰道不邀名,石牌串法雜秦聲。”
楚腔,起源於湖北之襄陽,初名“襄陽腔”,流入漢口稱“陝西皮”,漢劇正名為“西皮”,清道光間傳入贛東北。
宜黃腔形成了廣信府的鄰區宜黃縣,清乾隆時,又稱“胡琴腔”,專以胡琴為節秦,即今信河亂彈腔中之二黃腔。
乾、道年間又有崑腔進入贛東北。道光三年《玉山縣誌》載:“操三弦琴,弄笙笛,以擅板羯鼓為之節,所尚昆音也。”
以上聲腔,長期交流,在贛東北地區互融互存,漸而組成高、昆、亂三合班,因形成於信河兩岸,故稱信河亂彈班。
基本內容
信河亂彈腔含多種聲腔,長期交流,互融互存,漸而組成高、昆、亂三合班,閩浙兩省稱它為江西大戲。信河亂彈腔主要曲調是秦腔、浙調。初以月琴伴奏,後改為胡琴,後又改為小嗩吶托腔,夾以竹梆擊節,高亢激越,淒楚悲憤。信河亂彈腔戲中有鑼鼓音樂與吹打音樂兩大類;戲樂隊有文場、武場,文場有上手、二手、三手;角色行當初為十四行,民國時發展為五花、六生、六旦,另有手下三堂,即四龍套、四背褡、四侍女。每場演三齣戲:前戲、正本、後戲。角色化妝:生行有俊扮和開臉兩種,文生俊扮,武生開臉。服裝道具有戲箱——五箱一擔。樂器分文場樂器(贛胡、麻胡、板胡等)和武場樂器(班鼓、堂鼓、板等)。
演出劇目:(1)歷史演義劇,有《清河橋》、《飛虎山》、《下河東》等;
(2)社會公案劇,有《黑驢報》、《三官堂》、《九更衣》等;
(3)家庭世俗劇,有《雙貴圖》、《雙官誥》、《降天雪》;
(4)神話靈怪劇,有《恩州驛》、《九蓮燈》、五行山》等;
(5)英雄武俠劇,有《鐵弓緣》、《月明樓》、《雌雄劍》等;
(6)愛情傳說劇,有《兩世緣》、《二度梅》、《牡丹記》等。共100餘本。
基本特徵
聲腔特徵:曲調主要是秦腔、撥子、浙調、浦江調、上江調、安徽梆子、南北詞、西皮、二黃。信河亂彈腔戲中的崑腔,與蘇崑不盡相同,唱法不太講究,吐字多用方音。
內容特徵:信河亂彈腔題材廣泛,通俗易懂,素以武戲著稱,武戲又以雜耍聞名。從劇目上看,信河亂彈腔為傳統正戲;若以故事內容,可分為:歷史演義劇、社會公案劇、家庭世俗劇、神話靈怪劇、英雄武俠劇、愛情傳說劇六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