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

bang本義:木名)梆子,用竹筒或挖空木頭做成的發聲器。用於巡更聚眾知縣才發二梆,不曾坐堂。——《儒林外史》中國地方戲曲梆子腔打擊樂器梆子的簡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梆
  • 拼音:bānɡ 
  • 注音:ㄅㄤ]
  • 出處:《西遊記
實際功用,詞語解釋,古籍解釋,具體用法,梆子,梆子腔,梆子頭,梆子戲,南梆子,梆鼓,梆鑼,竹梆,其它,梆梆硬,梆梆槍,梆硬,梆梆會,

實際功用

禪林用來通知大眾入浴、齋食等的鳴器。又作飯梆、木魚、魚鼓、魚板、魚梆、鳴魚。在古代禪林中,常掛於浴室,供作鳴擊,以通知大眾入浴。現今一般寺院常懸掛於齋堂外,用來通知大眾用齋。

詞語解釋

1 [bānɡ ㄅㄤ]
[《廣韻》博江切,平江,幫。]
梆子。《西遊記》第七四回:“﹝ 孫悟空 ﹞也變做個小妖兒,照依他敲著梆,搖著鈴,掮著旗。”《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知縣才發二梆,不曾坐堂。” 張天翼 《新生》:“什麼
梆
  1. 地方在那裡打更,一下一下的梆聲仿佛敲到了他的心臟上。”參見“ 梆子 ”。2.象聲詞。 明 劉侗 於奕正 《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織之別種三……其首大者,聲梆、梆,曰梆子頭。”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九章:“ 羅大方 拿下唱片往地下一摔,唱片梆的一聲立刻粉碎。”3.方言。打,敲擊。 孫犁 《村歌》上篇一:“她仰著頭望著樹尖,像是尋找哪一個棗兒紅的透,吃著可口,好動手去梆。”如:你要盡跟我鬧矛盾,我可拿笤帚疙瘩梆你!4.硬,生硬。參見“ 梆硬 ”。5.量詞。 明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九》:“買飛松一梆於 劉 姓者家。飛松者,一名狐實,亦作梧實。”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梆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唐韻》博江切《集韻》《類篇》𤰞江切,𠀤音邦。木名也。
又《正字通》斲木,背穿孔,官衙設之,為號召之節。或以竹作筒,兩頭留節,旁穿小孔,擊之有聲,似古之用𣓣。《六書故》字從邦,謂聲邦邦然。

具體用法

梆子

又名梆板,打擊樂器。約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清代李調元《劇說》:“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擊拍而得名。碰奏體鳴樂器。用於中國各類民族樂隊。 17 世紀左右(明末清初)隨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有河北梆子、南梆子、墜梆和秦梆之分。梆子有時特指河北梆子。①河北梆子流行於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用於梆子戲曲和民間器樂合奏。多用紫檀、紅木或棗木製作。兩根長短、粗細不同的硬木棒,細長的一根為圓柱形,長25厘米,直徑4厘米;短粗的一根為長方形,長20厘米,寬5~6厘米,厚 4厘米。以左手執長方形木棒,右手執圓形木棒,相交成十字形,互擊發聲。②南梆子又稱廣東板,廣泛流行於南方地區,在戲曲和民間器樂合奏中使用,也用於京劇高撥子唱腔的伴奏。多以花梨木製作。為長方形中空體,中間有一長方形音孔。以左手執梆,右手執一竹籤或木槌敲擊。③墜梆又稱腳踏梆子,用於豫劇及河南墜子的伴奏。外形如鴨蛋,梆與槌連為一體。演奏時常綁於桌腿上,用腳控制木槌擊梆發音。演奏者常由操墜琴者兼任。④秦梆用於秦腔伴奏。橢圓形,長20厘米。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一般多用紫檀、紅木製作,有些地方用棗木心製作,材料必須堅實、乾透,不能有疤節或劈裂。外表光滑、圓弧和稜角適度。演奏時,左手執長方形、右手執圓柱形木棒,以圓柱形的敲擊長方形的木棒發音,音色清脆、堅實,無固定音高。是河北梆子、豫劇、秦腔等梆子戲曲的代表性擊節樂器,常用以有規律地敲擊強拍和增強戲劇氣氛。在一些民間器樂合奏及曲藝伴奏中也常使用,廣泛流行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 1.巡更或舊時衙門用以集散人眾所敲的響器。用竹子或挖空的木頭製成。《水滸傳》第二回:“那莊前莊後,莊東莊西,三四百 史 家莊戶,聽得梆子響,都拖槍拽棒,聚起三四百人,一齊都到 史家莊 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外面那洋號一回一回的,吹得嗚嗚響,人來人往的腳步聲,又是那打更的梆子敲個不住,如何睡得著。” 巴金 《砂丁》一:“二更的梆子果然響起來,清脆的木頭的聲音在這靜夜裡和那一聲兩聲的狗叫互相應答。”2.打擊樂器。用兩根長短不同的硬木棒製成,兩手各執其一,互擊發音以按節拍。是梆子腔的伴奏樂器。3.指梆子腔。《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無如老爺的天性又生來的合看戲這樁事不甚相近,甚么叫作賓白合套,切末排塲,平日一概不曾留過這番心,再講不到梆子、二簧了。”

梆子腔

梆子腔 戲曲聲腔。我國北方用硬木梆子作打擊樂器以按節拍的劇種的統稱。如秦腔(陝西梆子)、晉劇(山西梆子)、豫劇(河南梆子)以及河北梆子、山東梆子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台》:“ 鹹豐 以後,專重二簧,近則並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謂梆子腔。”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一章:“在他閃著快樂的紅眼睛、哼著梆子腔回來的路上,不等到家,他的收穫物就剩不下多少了。”

梆子頭

形體像促織的一種昆蟲。 明 劉侗 於奕正 《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織之別種三,肥大倍焉者,色澤如油,其聲呦、呦、呦,曰油葫蘆。其首大者,聲梆、梆,曰梆子頭……三者不能鬭而能聲,擯於養者。”

梆子戲

梆子腔系統的各種戲劇。 葛洛 《龍店鄉的喜日》:“昨晚縣城裡有劇團在演梆子戲,聽說今晚還要演哩。”參見“ 梆子腔 ”。

南梆子

又名卜魚、廣東板。《清朝續文獻通考》:“卜魚之用等於點鼓或代拍板,南方之節樂器也。”是長方形木製中空體,長23—24.5、寬9、厚6厘米,中間為一長方形音孔,系雙面開長條形窄縫,內腔漸大。以用花梨木製作為佳。演奏時,左手持梆、右手執一竹籤或木棰敲擊。發音短促、圓潤、流行於我國南方,原用於粵劇伴奏和廣東音樂演奏,後也用於京劇樂隊。橫懸在板鼓的支架上,用鼓箭敲擊,伴奏高撥子唱腔。除在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中擊奏強拍外,也可用於表現馬蹄聲效果。

梆鼓

梆子和鼓。報更的響器。 清 趙翼 《獨夜》詩:“麗譙梆鼓夜初長,節物經秋愛淺涼。”

梆鑼

梆子和銅鑼。報更的響器。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守御救援》:“每晚各街撥派戶丁五人,持梆鑼器械,往來巡邏,按更次鳴鑼敲梆,直至天明。”《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可奈墻外是梆鑼聒噪,堂上是人語喧譁,再也莫想睡得穩。”

竹梆

是京族互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萬尾、山心、巫頭等地。有竹棍和竹板兩種。竹棍式竹梆(圖),用硬竹桿製成,桿長30厘米~34厘米、直徑2.5厘米~3厘米,一端留節,另一端敞口。竹板式竹梆,用楠竹板製成,板長30厘米~34厘 米、板寬3厘米~4厘米、板厚1厘米。兩根為一副。演奏時,奏者兩手各執一根,舉於胸前互擊發音,音響清脆高亢,音色與響板接近。用於歌舞伴奏。在京族傳統節日——歌節里,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要舉行迎神、祭祖和集體歌舞等活動,村民按輩分入座,一邊飲宴,一邊觀賞。表演者多為一男二女,稱哈哥、哈妹 。哈妹輪流主唱,內容多為追念先祖或祈保豐收。哈哥為其操琴伴奏。在這歡樂的民族歌節上,哈妹手執竹梆自擊自唱。竹梆是富有南國特色的節奏樂器。

其它

梆梆硬

形容很堅硬。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段:“ 秦敏 渾身帶著股霜雪氣味,眼睫毛掛著白霜,口罩凍的梆梆硬。”

梆梆槍

方言。長槍。《紅色歌謠集·赤衛隊之歌》:“背上背的嘛嗹嗹,梆梆槍那嘛溜溜,見了嘛敵人嘛哎喲打一仗啊 四川 方言,即長槍。”

梆硬

1.形容很堅硬。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二章:“那些傷員都是在前方綁紮所臨時急救後就抬下來的,血衣也沒有換,凍得梆硬。”2.形容態度生硬。 克非 《春潮急》九:“去呼叫的三個小青年態度梆硬,他料到情勢不妙,心頭很覺驚惶。”

梆梆會

3月9日是農曆二月初二。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溝鄉大莊村,村民們穿著節日的盛裝,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載歌載舞地迎接一年一度的土族“梆梆(當地人念biang)會”。  土族是青海高原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按照這個民族的習俗,每年的春節要過到農曆二月初二才算結束。二月初二當地民眾要到廣場上去祭龍王,把所有供品拿到廣場上用來做道場,煨桑、上香、點燈、磕頭禱祝等。祈求龍王保佑莊戶平安,風調雨順。
“梆梆會”的主要儀式有:豎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在神殿前豎高10米的幡桿,埋地0.6米深,寓意為33天界和18層地獄。用黃表和彩紙剪貼的雲紋、水浪、萬字紋、連環套等花樣長幡和長線,掛在桿頭,垂落於地。幡桿頂端橫置兩齒叉,叉尖各戳一個大饅頭。幡繩兩端拴著包有五色糧食、紅棗、花生、水果糖、硬幣等物的“糧蛋子”。
儀式正式開始後由大法師領班,其餘法師跟隨其後,手舉法鼓,身穿法衣,頭戴法冠,齊敲鼓點,高頌禱詞,開始跳神。法師跳神一般約兩三個小時。隨後大法師還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為勾來一童男魂魄來敬神。所以每到“梆梆會”時節,當地人都給男孩佩戴一個裝有蒜、五色糧、五色布的小紅布袋,以免被勾掉魂。
放幡時,眾人圍觀搶“糧蛋子”和桿頭饅頭,得饅頭者生“狀元郎”,得“糧蛋子”者可禳災避禍。人們還撕一點幡紙,作為孩子沖邪時用。
負責此次活動的東溝鄉大莊村廟官東旦見告訴記者,“梆梆會”是當地最為盛大的民間傳統宗教節日之一,從明萬曆八年開始延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因法師跳神時手持單面扇形羊皮鼓,邊舞邊用木棍敲擊鼓面,其聲“梆梆”作響而得名。
據悉,2007年6月土族“梆梆會”已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