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樂我淨
- 出處:涅槃經
- 別稱:涅槃四德
- 性質:佛教術語
所謂常樂我淨,是指去除四顛倒之後的真正的常樂我淨,去除四顛倒了的常樂我淨,才能達到真正的常樂我淨,即所謂四德。我們應該努力理解什麼是四顛倒,進而遠離四顛倒,...
西安常樂我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05月1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趙琮,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電子商務技術、網路技術、軟體技術、網路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網路科技領域內...
1. 常樂我淨造像題字 .中國圖書館網[引用日期2014-06-15] 詞條標籤: 藝術作品 , 文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法性是涅盤的別名,涅盤有常樂我淨的四德,所以叫做法性常樂。 ...... 法性是涅盤的別名,涅盤有常樂我淨的四德,所以叫做法性常樂。詞條標籤: 宗教, 佛教 V百科...
涅槃一詞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奧義書》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槃系指回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 而佛陀覺悟後,明白...
這樣,分開來看,“常”指“法身”,“樂”指“涅槃”,“我”指“佛身”,“淨”指“佛法”;合起來講,“常樂我淨乃得名大涅槃也”,故後人簡稱之“涅槃四德...
大我,梵語Pormatman或Mahatman的意譯。謂遠離“我執”、“我見”而達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的意思。為涅槃四德“常樂我淨”之一。...
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盤常樂我淨。四念處者︰通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也。蓋有漏生死身,非常樂我淨,而無常苦無我不淨也。無漏法身,即...
具足常樂我淨。是名法身德。二:般若德。梵語般若。叫做智慧。謂佛究竟始覺之智。而能覺了諸法。不生不嚴滅。清淨無相。平等無二。不增不減。具足常樂我淨。...
1、以涅槃解脫、常樂我淨為體性; 2、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 3、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三寶僧寶 佛教三寶中的第三寶是僧寶。僧是梵文音譯僧...
一一法皆具常樂我淨,名之為德。’即法體融即,一法攝一切法為法身;離情明照理體為般若;應物而自在度眾生為解脫。《大般涅盤經疏》卷六謂(大正38·69b)...
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一法身德,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此之法身,在諸佛不增,...
“涅槃四德”,佛教用語,即常、樂、我、淨四種功德。 其實常、樂、我、淨本來是四顛倒見,是指世人將 無常為常、苦作為樂、無我妄作我、不淨為淨。 而在...
[出涅盤經] 我即自在之義。謂如來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隨機示現。自在巧妙。經中謂如來常樂我淨之我。具此八義。故稱我德。(常者。不遷不變也。樂者...
有漏實相無常苦無我空也,無漏實相常樂我淨也。一相實相非常非無常,非凡外常,非聲聞無常也。解脫對治是謂非常,般若實相非常非無常,法身中道一切是常。三德一...
《法華玄義》卷四說菩薩斷無明,顯中道佛性,故亦具常樂我淨四德。《觀經疏妙宗鈔》卷一說修得之四德與本有之四德二義齊等,方是遮那身土之相。...
【佛四德】 [出涅盤經] 四德者。如來所證常樂我淨之德也。謂如來心體本空。套用無染。離凡夫二乘菩薩偏邪之顛倒。...
【觀音十句經】: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僧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注】此經錄自1915年萬均...
麻淨,霹靂布袋戲《霹靂戰元史之天競鏖鋒》在的虛擬人物,第18集登場,是麻氏...麻淨:淨者,涅盤之體,解脫一切的垢染,非常清淨。(注:常樂我淨出自佛家「涅盤...
《涅槃經》是佛教經典。又稱《大般涅槃經》、《大涅槃經》。中國北涼曇無讖譯。40卷,13品。經中說佛身常住不滅,涅槃常樂我淨;宣稱“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法華之後,佛將入滅,乃在拘屍那拉城娑羅雙樹間,於一日一夜,說大般涅盤經,顯常樂我淨義,昭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闡提人,亦當成佛,是為法華涅盤時。...
“涅槃四德”,佛教用語,即常、樂、我、淨四種功德。...... 常、樂、我、淨四種功德 類別 佛語 含義 常樂我淨 “涅槃四德”,佛教用語,即常、樂、我、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