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

舊唐書

《舊唐書》,“二十四史”之一。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

《舊唐書》的修撰離唐朝滅亡時間不遠,資料來源比較豐富。署名後晉劉昫等撰,實為後晉趙瑩主持編修。

基本介紹

  • 書名:《舊唐書》
  • 別名:《唐書》
  • 作者:署名後晉劉昫等撰,實為後晉趙瑩主持編修
  • 成書年代後晉
  • 編史類別斷代史
  • 體裁紀傳體
  • 卷數:200卷
  • 內容:本紀、志、列傳
  • 四部分類史部>正史
史書介紹,作者簡介,流傳年代,作品目錄,本紀,志,列傳,史書特點,本紀,志,列傳,整體,史書作用,賦稅制度,地理學,社會評價,社會影響,考訂之作,

史書介紹

唐朝歷代都修有實錄。自唐初以來便在實錄基礎上撰寫國史,以吳兢韋述所撰最為有名。吳兢撰成《唐書》六十五卷(一說九十八卷),韋述又補遺續缺,撰成國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後,柳芳等人又有續作。但武宗實錄不全,以後歷朝實錄沒有修成,史事缺略。後梁後唐兩代都曾下令廣泛徵集唐史資料。
後晉時,賈緯以所蒐集的遺文和故舊傳說等,編為《唐年補錄》六十五卷。後晉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當時的宰相趙瑩負責監修。他挑選文士,擬訂了完整而龐大的蒐集資料和編寫工作的計畫,寫作是在唐國史的基礎上,利用當時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綴補而成。趙瑩即從兩個方面著手組織編纂
其一、根據史館所缺史料,奏請下詔購求唐武宗會昌元年至唐昭宗天祐元年“撰述得傳記及中書銀台事、史館日曆、制詔冊書等,不限年月多少,並許詣闕進納。如年月稍多,記錄詳備,請特行簡拔,不限資序”。
其二、與張昭遠一道制定了完整的修史計畫,並提出若干具體措施:司天台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昭宗天祐元年,“為轉年長曆一道,以憑編述諸帝本紀”;文武兩班及藩侯郡牧,各敘累代官婚、名諱、行業、功勳狀一本,如有家譜、家牒,亦仰送官,“以憑纂敘列傳”;太常禮院、太常寺、大理寺、司天台、御史台、兵部職方、秘書省等部門“備錄”、“條列”各相關材料,以憑撰述禮、樂、刑法、天文、律歷、五行、職官、郡國、經籍等志。兩年以後,趙瑩出任晉昌軍節度使,離史任,未竟其業。但是,編纂工作在張昭遠的具體主持下,仍然依計畫繼續進行。因此,史稱趙瑩“監修國史日,以唐代故事殘缺,署能者居職。纂補實錄及修正史二百卷行於時,瑩首有力焉”。到出帝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全書修成,歷時僅四年多。
《舊唐書》從後晉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完成。因為書成時劉昫正在執政,按當時的規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國家修史的主編(監修),因此劉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三任監修之外,參預纂修工作的,先後總計9人。他們是:張昭遠、賈緯趙熙、王伸、呂琦尹拙崔梲鄭受益、李為先(一作光)。其中,張昭遠始終具體負責其事,用力最勤。賈緯受詔不久即去職守喪,書成前一年起復,主要貢獻是其《唐年補遺錄》65卷提供了唐武宗以後的許多難得史料。趙熙始終其事,“竟畢其功”。王伸於書成之日,身列“恩獎”名單。呂琦預修唐史,史稱“有能名”。
《舊唐書》修成後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即對後晉大舉進攻,造成了開封及河南州縣數百里內杳無人煙的慘狀,公私損失都很嚴重,史籍遭劫自也難免。因此修成的《舊唐書》,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積極意義的。《舊唐書》的作者去唐不遠,有條件接觸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裡修成這樣一部二百卷的大書。
關於唐代前期的歷史,吳兢韋述於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繼編寫的《唐書》130卷以及唐高祖到唐文宗的各朝實錄對唐初至唐代宗時期的歷史事件記述較為完整。一般認為,五代紛亂之時,唐代遺聞往事,雖懸詔購求,而所得無幾,故這部唐史援據較少,而其前半則“全用實錄、國史舊本”。(在研究新、舊《唐書》的論著中,大都沿引清代學者趙翼的說法:“《舊唐書》前半全用實錄、國史舊本” ,並由此判定《舊唐書》的史源。同時,在肯定《新唐書》“增舊書處”時,也引用趙翼在另一處所說:五代紛亂之時,《舊唐書》援據較少,至宋仁宗時,太平已久,舊時記載多出於世,故《新唐書》採取轉多。請注意趙翼下面的這一說法:“今第觀《新書·藝文志》所載,如吳兢《唐書備闕記》、王彥威《唐典》、蔣乂《大唐宰輔錄》、《凌煙功臣、秦府十八學士、史臣》等傳、凌璠《唐錄政要》、南卓《唐朝綱領圖》、薛璠《唐聖運圖》、劉肅大唐新語》、李肇國史補》、林恩《補國史》等書,無慮數十百種,皆《舊唐書》所無者”,“皆五代修《唐書》時所未嘗見者。” 據此,更有人認為:“《新唐書·藝文志》所載,較《舊唐書·經籍志》增多可見。此皆晉修《舊唐書》時所未能見者也。”
其實,上述認識,不論是趙翼的兩段論述,還是今人的那種說法,都失於深入、細緻的考察。更有甚者,以其《經籍志》沒有著錄的史籍,便是五代修史時未曾見到的書。其實,這些認識都缺乏深入、細緻的考察,不足以說明這部唐史的史料來源。《舊唐書·經籍志》所錄,以毋煚古今書錄》為據,乃“開元盛時四部書。至於天寶以後的著述,並不是五代後晉時沒有看到,而是史臣們不打算將其混雜到“開元盛時”的著錄之中。對此,後晉史官說得十分清楚:天寶以後,名公各著文章,儒者多有撰述,或記禮法之沿革,或裁國史之繁略,皆張部類,其徒實繁。臣以後出之書,在開元四部之外,不欲雜其本部。今據所聞,附撰人等傳。其諸公文集,亦見本傳此並不錄。《舊唐書》卷46《經籍志上》。
這裡提到玄宗天寶以後的撰述有三類,一是“裁國史之繁略”者,二是“記禮法之沿革”者,三是“諸公文集”,只不過都放在本人的傳記當中記述罷了。因此,凡是《舊唐書》紀、志、傳中提到的撰述,尤其是天寶以後的撰述,都應視為後晉纂修這部唐史的史料來源。其史料來自一是實錄。二是唐人所修國史。

作者簡介

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其是二十四史之一。

流傳年代

《舊唐書》僅流傳了一百年左右,就遭到了厄運。從宋仁宗慶曆年間起,北宋朝廷認為《舊唐書》蕪雜不精,另命宋祁歐陽修編撰唐書。這部唐書在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寫成,開始“布書於天下”,從此,署名劉昫所編的唐書遂不再流傳。直至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浙江餘姚聞人詮在蘇州征借到當地人士所藏《舊唐書》,請蘇州府學訓導沈桐在蘇州府學裡對書稿作校對並開版印刷(工作到一半時,聞人詮離開蘇州,但此事在多方支持下繼續進行),經歷了四百七十八年坎坷命運的劉昫唐書,才又得到重新刊行。
後人為區別這兩種唐書,把後晉劉昫所著稱為《舊唐書》,而將宋祁等後修的唐書命名為《新唐書》。 《新唐書》行世後,《舊唐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被人們廢棄。

作品目錄

本紀

卷一 本紀第一 高祖李淵武德元年至九年)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李世民上(貞觀元年至三年)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李世民下(貞觀四年至二十三年)
卷四 本紀第四 高宗李治上(永徽元年至麟德二年)
卷五 本紀第五 高宗李治下(麟德三年至弘道元年)
卷六 本紀第六 則天皇后武曌(嗣聖元年至神龍元年)
卷七 本紀第七中宗李顯、睿宗李旦(神龍元年至延和元年)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李隆基上(先天元年至開元二十四年)
卷九 本紀第九 玄宗李隆基下(開元二十五年至天寶十五年)
卷十 本紀第十 肅宗李亨(至德元年上元二年)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代宗李豫(寶應元年至大曆十四年)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德宗李适上(建中元年至貞元三年)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德宗李适下(貞元四年至二十一年)
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 順宗李誦、憲宗李純上(永貞元年至元和六年)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憲宗李純下(元和七年至十五年)
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穆宗李恆(長慶元年至四年)
卷十七上 本紀第十七上 敬宗李湛、文宗李昂上(寶曆元年至太和三年)
卷十七下 本紀第十七下 文宗李昂下(太和四年至開成五年)
卷十八上 本紀第十八上 武宗李炎(會昌元年至六年)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李忱(大中元年至十三年)
卷十九上 本紀第十九上 懿宗李漼(鹹通元年至十四年)
卷十九下 本紀第十九下 僖宗李儇(乾符元年至文德元年)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李曄龍紀元年至天祐元年)
卷二十下 本紀第二十下 哀帝李柷(天祐二年至四年)

卷二十一 志第一 禮儀一
卷二十二 志第二 禮儀二
卷二十三 志第三 禮儀三
卷二十四 志第四 禮儀四
卷二十五 志第五 禮儀五
卷二十六 志第六 禮儀六
卷二十七 志第七 禮儀七
卷二十八 志第八 音樂一
卷二十九 志第九 音樂二
卷三十 志第十 音樂三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
卷三十二 志第十二 歷一
卷三十三 志第十三 歷二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歷三
卷三十五 志第十五 天文上
卷三十六 志第十六 天文下
卷三十七 志第十七 五行
卷三十八 志第十八 地理一:諸節度使、關內道一、河南道
卷三十九 志第十九 地理二:河東道三、河北道四、山南道五
卷四十 志第二十 地理三:淮南道六、江南道七、隴右道八
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劍南道東西道九、嶺南道五管十
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二 職官一
卷四十三 志第二十三 職官二
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四 職官三
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五輿服
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六 經籍上
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七 經籍下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八 食貨上
卷四十九 志第二十九 食貨下
卷五十 志第三十 刑法

列傳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一 后妃上:高祖太穆皇后竇氏、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賢妃徐氏、高宗廢后王氏良娣蕭氏、中宗和思皇后趙氏、中宗韋庶人上官昭容、睿宗肅明皇后劉氏、睿宗昭成皇后竇氏、玄宗廢后王氏、玄宗貞順皇后武氏、玄宗楊貴妃
舊唐書舊唐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玄宗元獻皇后楊氏、肅宗張皇后、肅宗韋妃、肅宗章敬皇后吳氏、代宗崔妃、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德宗昭德皇后王氏、德宗韋妃順宗莊憲皇后王氏、憲宗懿安皇后郭氏、憲宗孝明皇后鄭氏、女學士尚宮宋氏、穆宗恭僖皇后王氏、敬宗郭貴妃、穆宗貞獻皇后蕭氏、穆宗宣懿皇后韋氏、武宗王賢妃、宣宗元昭皇后晁氏、懿宗惠安皇后王氏、昭宗積善皇后何氏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李密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王世充竇建德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五薛舉(子薛仁杲)、李軌劉武周苑君璋附)、高開道劉黑闥徐圓朗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裴寂劉文靜(弟劉文起、子劉樹義、劉樹藝)(李孟嘗劉世龍趙文恪張平高李思行李高遷許世緒劉師立錢九隴樊興公孫武達龐卿惲張長遜李安遠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唐儉長孫順德劉弘基殷嶠劉政會柴紹平陽公主、馬三寶附)、武士彠(長兄武士棱、次兄武士逸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屈突通(子屈突壽、少子屈突詮、詮子屈突仲翔)、任瑰丘和(子丘行恭、行恭子丘神勣)、許紹(孫許力士、力士子許欽寂許欽明、紹次子許智仁、少子許圉師)、李襲志(弟李襲譽、子李懷儼)、姜謩(子姜行本、行本子姜簡、簡子姜晞、簡弟姜柔遠、柔遠子姜皎姜晦、皎子姜慶初
卷六十 列傳第十 宗室(太祖諸子、代祖諸子):永安王李孝基淮安王李神通(神通子李道彥、李孝察、李孝同、李孝慈、李孝友、李孝節、李孝義、李孝逸)、襄邑王李神符(子李德懋李文暕)、長平王李叔良(子李孝協李孝斌、孝斌子李思訓、李思晦、叔良弟李德良、李幼良)、襄武王李琛河間王李孝恭(子李晦、孝恭弟李瑊李瑰)、廬江王李瑗(王君廓附)、淮陽王李道玄、江夏王李道宗隴西王李博乂
卷六十一 列傳第十一溫大雅(子溫無隱、大雅弟溫彥博、彥博子溫振溫挺、大雅弟溫大有)、陳叔達竇威(子竇惲、兄子竇軌、軌子竇奉節、軌弟竇琮、從兄子竇抗、抗子竇衍、竇靜、靜子竇逵、抗子竇誕、誕子竇孝慈、孝慈子竇希玠、誕少子竇孝諶、抗季弟竇璡
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李綱(子李少植、少植子李安仁)、鄭善果(從兄鄭元璹)、楊恭仁(子楊思訓、思訓孫楊睿交、恭仁從孫楊執柔、少弟楊師道)、皇甫無逸(孫皇甫忠)、李大亮族孫李迥秀
卷六十三 列傳第十三封倫(子封言道、兄子封行高)、蕭瑀(子蕭銳、兄子蕭鈞、鈞子蕭瓘、兄子蕭嗣業)、裴矩(子裴宣機)、宇文士及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隱太子李建成、衛王李玄霸、巢王李元吉、楚王李智雲、荊王李元景、漢王李元昌、酆王李元亨、周王李元方徐王李元禮、韓王李元嘉彭王李元則、鄭王李元懿、霍王李元軌、虢王李鳳、道王李元慶、鄧王李元裕舒王李元名、魯王李靈夔、江王李元祥、密王李元曉、滕王李元嬰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高士廉(子高履行、高真行)、長孫無忌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房玄齡(子房遺直房遺愛)、杜如晦(弟杜楚客、叔杜淹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李靖(弟李客師、客師孫李令問、令問孫李彥芳)、李勣(孫李敬業
卷六十八 列傳第十八 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段志玄張公謹(子張大素張大安
卷六十九 列傳第十九侯君集張亮薛萬徹(兄薛萬均)(盛彥師盧祖尚劉世讓劉蘭李君羨等附)
卷七十 列傳第二十王珪戴胄(兄子戴至德)、岑文本(兄子岑長倩、長倩字岑羲)(格輔元附)、杜正倫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魏徵
卷七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虞世南李百藥(子李安期)、褚亮劉孝孫李玄道李守素附)
卷七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薛收(兄子薛元敬、子薛元超、元超從子薛稷)、姚思廉顏師古(弟顏相時)、令狐德棻鄧世隆顧胤李延壽李仁實等附)、孔穎達司馬才章王恭馬嘉運等附)
卷七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劉洎馬周崔仁師(孫崔湜、湜弟崔液、液子崔論、弟崔滌
卷七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蘇世長(子蘇良嗣)、韋雲起(孫韋方質)、孫伏伽張玄素
卷七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太宗諸子:恆山王李承乾、楚王李寬、吳王李恪(子成王李千里、孫信安王李禕)、濮王李泰、庶人李祐、蜀王李愔、蔣王李惲、越王李貞(子琅琊王李沖)、紀王李慎、江王李囂、代王李簡、趙王李福、曹王李明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韋挺(子韋待價韋萬石)、楊纂(族子楊弘禮楊弘武、弘武子楊元亨楊元禧、楊元禕)、劉德威(子劉審禮、孫劉易從、審禮從弟劉延嗣)、閻立德(弟閻立本)、柳亨(族子柳范、兄子柳奭、孫柳渙、柳澤)、崔義玄(子崔神慶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于志寧高季輔張行成(族孫張易之張昌宗
卷七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祖孝孫傅仁均傅奕李淳風呂才
卷八十 列傳第三十褚遂良韓瑗來濟上官儀
卷八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崔敦禮盧承慶劉祥道李敬玄李義琰孫處約樂彥瑋趙仁本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許敬宗李義府(少子李湛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郭孝恪張儉蘇定方薛仁貴程務挺張士貴趙道興
卷八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劉仁軌郝處俊裴行儉(子裴光庭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唐臨孫紹)、張文瓘(兄張文琮、從弟張文收)、徐有功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諸子:燕王李忠、原王李孝、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孝敬皇帝李弘裴居道附)、章懷太子李賢(賢子邠王李守禮)、懿德太子李重潤、庶人李重福、節愍太子李重俊、殤帝李重茂
卷八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裴炎劉禕之魏玄同李昭德
卷八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韋思謙(子韋承慶韋嗣立)、陸元方(子陸象先)、蘇瑰(子蘇頲
卷八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狄仁傑(族曾孫狄兼謨)、王方慶姚璹(弟姚班)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王及善杜景儉朱敬則楊再思李懷遠(子李景伯、景伯子李彭年)、豆盧欽望張光輔史務滋崔元綜周允元附)
卷九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桓彥范敬暉崔玄暐張柬之袁恕己
卷九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魏元忠韋安石(子韋陟韋斌斌子韋況、安石從父兄子韋抗、從祖兄子巨源)(趙彥昭附)、蕭至忠宗楚客紀處訥附)
卷九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婁師德王孝傑唐休璟張仁願薛訥王晙
卷九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蘇味道李嶠崔融盧藏用徐彥伯
卷九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睿宗諸子:讓皇帝李憲、惠莊太子李捴、惠文太子李范、惠宣太子李業、隋王李隆悌
卷九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姚崇宋璟
卷九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劉幽求鐘紹京郭元振張說(子張均、張垍)(陳希烈附)
卷九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魏知古盧懷慎(子盧奐)、源乾曜(從孫源光裕、光裕子源洧)、李元紘杜暹韓休裴耀卿(孫裴佶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崔日用(從兄崔日知)、張嘉貞(弟張嘉祐)、蕭嵩(子蕭華)、張九齡(曾孫張仲方)、李适之(子李季卿)、嚴挺之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尹思貞李傑解琬畢構蘇珦(子蘇晉)、鄭惟忠王志愔盧從願李朝隱裴漼(從祖弟裴寬)、王丘
卷一百一 列傳第五十一李乂薛登韋湊(從子韋虛心、韋虛舟)、韓思復(曾孫韓佽)、張廷珪王求禮辛替否
卷一百二 列傳第五十二馬懷素褚無量劉子玄(兄劉知柔、子劉貺劉餗、劉匯、劉秩劉迅劉迥)、徐堅元行沖、吳兢、韋述(弟韋逌、韋迪、甥蕭直)(蕭穎士、母煚、殷踐猷附)
卷一百三 列傳第五十三郭虔瓘張嵩)、郭知運(子郭英傑)、王君㚟(chuo)(賈師順附)、張守珪牛仙客王忠嗣
卷一百四 列傳第五十四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
卷一百五 列傳第五十五宇文融韋堅楊慎矜王鉷
卷一百六 列傳第五十六李林甫楊國忠張暐王琚王毛仲陳玄禮附)
卷一百七 列傳第五十七 玄宗諸子:靖德太子李琮、庶人李瑛、棣王李琰、庶人李瑤、靖恭太子李琬、庶人李琚、夏悼王李一、儀王李璲、潁王李璬、懷哀王李敏、永王李璘、壽王李瑁、延王李玢盛王李琦、濟王李環信王李瑝、義王李玭、陳王李珪、豐王李珙、恆王李瑱、涼王李璿、汴哀王李璥
卷一百八 列傳第五十八韋見素(子韋諤、韋益、益子顗)、崔圓崔渙(子崔縱)、杜鴻漸
卷一百九 列傳第五十九馮盎阿史那社爾(子阿史那道真、叔祖阿史那蘇尼失、蘇尼失子阿史那忠)、契苾何力黑齒常之李多祚李嗣業白孝德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李光弼王思禮鄧景山辛雲京
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六十一崔光遠房琯(子房孺復、從子房式)、張鎬高適暢璀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李暠(族弟李齊物、齊物子李復、暠族弟李若水)、李麟李國貞(子李錡)、李峘(弟李嶧李峴)、李巨(子李則之
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苗晉卿裴冕裴遵慶(子裴向、向子裴寅、寅子裴樞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魯炅、裴茙、來瑱周智光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崔器、趙國珍、崔瓘敬括韋元甫魏少游衛伯玉李承
卷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六十六肅宗、代宗諸子:越王李系承天皇帝李倓、衛王李佖、彭王李僅、兗王李僴、涇王李侹、鄆王李榮、襄王李僙、杞王李倕、召王李偲、恭懿太子李佋、定王李侗、淮陽王李僖昭靖太子李邈、均王李遐、睦王李述、丹王李逾、恩王李連、韓王李迥、簡王李遘、益王李乃、隋王李迅、荊王李選、蜀王李溯、忻王李造、韶王李暹、嘉王李運、端王李遇、循王李遹、恭王李通、原王李逵、雅王李逸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嚴武郭英乂崔寧(弟崔寬、從孫崔蠡、蠡子崔蕘、寧從孫崔黯)、嚴震嚴礪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元載王昂李少良郇謨附)、王縉楊炎黎乾劉忠翼附)、庾準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楊綰、崔祐甫(子崔植、植再從兄崔俊)、常袞
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七十 郭子儀(子郭曜郭晞郭曖郭曙、郭晤、郭映、郭晞子郭鋼、曖子郭釗郭鏦、釗子郭仲文、子儀族弟郭幼明、幼明子郭昕
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七十一僕固懷恩梁崇義李懷光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張獻誠(弟張獻恭張獻甫、獻恭子張煦)、路嗣恭(子路恕)、曲環崔漢衡楊朝晟樊澤李叔明裴胄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七十三劉晏第五琦班宏王紹李巽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七十四薛嵩(弟薛崿、子薛平、族子薛雄)、令狐彰(子令狐建令狐運令狐通)、田神功(弟田神玉)、侯希逸李正己(子李納、納子李師古李師道、宗人李洧附)
卷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七十五張鎰馮河清附)、劉從一蕭復柳渾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七十六李揆李涵陳少游盧鸑裴諝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七十七姚令言張光晟源休喬琳張涉蔣鎮洪經綸彭偃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七十八段秀實(子段伯倫)、顏真卿(子顏頵、曾孫顏弘式)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韓滉(子韓皋、弟韓洄)、張延賞(子張弘靖、弘靖子張文規張次宗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八十 王嶼(道士李國禎附)、李泌(子李繁)(顧況附)、崔造關播(李元平附)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八十一李勉李皋(子李象古李道古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李抱玉李抱真王虔休盧從史李芃李澄(族弟李元素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八十三李晟(子李願、李愬李聽李憲、李憑、李恕、李惎)(王佖附)
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八十四馬燧(子馬暢、兄馬炫)、渾瑊(子渾鎬渾鐬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八十五盧杞(子盧元輔)、白志貞裴延齡韋渠牟李齊運、李實、韋執誼王叔文王伾附)、程異、皇甫抃(弟皇甫鏞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竇參(從子竇申)、齊映劉滋(從兄劉贊)、盧邁崔損齊抗
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八十七徐浩趙涓(子趙博宣)(盧南史附)、劉太真李紓邵說於邵崔元翰於公異呂渭(子呂溫、呂恭呂儉呂讓)、鄭雲逵李益李賀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八十八趙憬韋倫賈耽姜公輔
卷一百三十九 列傳第八十九陸贄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九十韋皋劉辟附)、張建封盧群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九十一田承嗣(侄田悅、子田緒、緒子田季安)、田弘正(子田布田牟、布子田在宥)、張孝忠(子張茂昭、茂昭子張克勤、弟茂宗、茂和)(陳楚附)
卷一百四十二 列傳第九十二李寶臣(子李惟岳李惟誠李惟簡、惟簡子李元本)、王武俊(子王士真王士平王士則、士真子王承宗王承元)、王廷湊(子王元逵、元逵子王紹鼎王紹懿、紹鼎子王景崇、景崇子王鎔)
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九十三李懷仙朱希彩附)、朱滔劉怦(子劉濟劉澭、濟子劉總)、程日華(子程懷直、懷直子程權)、李全略(子李同捷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尚可孤李觀戴休顏陽惠元李元諒韓游瑰賈隱林杜希全尉遲勝邢君牙楊朝晟張敬則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九十五劉玄佐(子劉士寧劉士乾)(李萬榮附)董晉陸長源劉全諒李忠臣李希烈吳少誠(弟吳少陽、少陽子吳元濟
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九十六薛播鮑防、李自良、李說嚴綬蕭昕杜亞、王緯、李若初於頎盧徵楊憑鄭元杜兼裴玢薛伾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九十七杜黃裳高郢(子高定)、杜佑(子杜式方杜從郁、式方子杜悰、從郁子杜牧
卷一百四十八 列傳第九十八裴垍李吉甫、李籓、權德輿(子權璩)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九十九 於休烈(子於肅、肅子於敖、敖子於琮)、令狐峘歸崇敬(子歸登、登子歸融)、奚陟張薦(子張又新張希復、希復子張讀)、蔣乂(子蔣系蔣伸)、柳登(弟柳冕、子柳璟)、沈傳師(子沈詢
卷一百五十 列傳第一百 德宗、順宗諸子:舒王李誼、通王李諶、虔王李諒、肅王李詳、文敬太子李謜、資王李謙、代王李諲、昭王李誡、欽王李諤、珍王李諴、郯王李經、均王李緯、漵王李縱、莒王李紓、密王李綢、郇王李綜、邵王李約、宋王李結、集王李緗、冀王李絿、和王李綺衡王李絢、欽王李績、會王李纁、福王李綰、珍王李繕、撫王李曨、岳王李緄、袁王李紳、桂王李綸、翼王李綽、蘄王李緝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高崇文(子高承簡)、伊慎朱忠亮劉昌裔范希朝王鍔(子王稷)、閻巨源孟元陽趙昌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馬璘郝廷玉王棲曜(子王茂元)、劉昌(子劉士涇)、李景略張萬福高固郝玼段佐史敬奉野詩良輔附)
卷一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姚南仲、劉乃(子劉伯芻、孫劉寬夫劉端夫、曾孫劉允章)、袁高段平仲薛存誠(子薛廷老、廷老子薛保遜、保遜子薛昭緯)、盧坦古
卷一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四孔巢父(從子孔戡孔戣孔戢)、許孟容、中元膺、劉棲楚、張宿、熊望柏耆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一百五穆寧(子穆贊穆質穆員、穆賞)、崔邠(弟崔鄯崔郾崔鄲)、竇群(兄竇常竇牟、弟竇庠竇鞏)、李遜(弟李建)、薛戎(弟薛放
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六於頔韓弘(子韓公武、弟韓充)(李質附)、王智興(子王晏平王晏宰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七王翃(兄王翊)、郗士美李鄘(子李柱、柱子李磎)、辛秘、馬扌、韋弘景王彥威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一百八武元衡(從父弟武儒衡)、鄭餘慶(子鄭瀚、瀚子鄭允謨鄭茂休、鄭處誨鄭從讜)、韋貫之(兄韋綬、弟韋纁、子韋澳
卷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一百九衛次公(子衛洙)、鄭絪(子鄭祗德、祗德子鄭顥)、韋處厚崔群路隨(父路泌
卷一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 韓愈張籍孟郊唐衢李翱宇文籍劉禹錫柳宗元、韓辭
卷一百六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李光進(弟李光顏)、烏重胤王沛(子王逢)、李珙李祐董重質楊元卿(子楊延宗)、劉悟(子劉從諫)、孫稹、劉沔石雄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潘孟陽李翛王遂曹華韋綬鄭權盧士玫韓全義高霞寓高瑀崔戎陸亘張正甫(子張毅夫、毅夫子張禕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孟簡胡證崔元略(子崔鉉、鉉子崔沆、元略弟崔元受崔元式、崔元儒)、杜元穎崔弘禮李虞仲王質盧簡辭(兄盧簡能、弟盧弘正盧簡求、簡能子盧知猷、簡求子盧嗣業盧汝弼
卷一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王播(子王式、弟王炎、王起、起子王龜、龜子王蕘、炎子王鐸)、李絳、楊於陵
卷一百六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韋夏卿王正雅(族孫王凝)、柳公綽(子柳仲郢、孫柳璧柳玭、弟柳公權、伯父柳子華、子華子柳公度)、崔玄亮溫造(子溫璋)、郭承嘏殷侑(孫殷盈孫)、徐晦
卷一百六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元稹龐嚴附)、白居易(弟白行簡白敏中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趙宗儒竇易直李逢吉段文昌(子段成式)、宋申錫李程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韋溫蕭祐附)、獨孤郁(弟獨孤朗)、錢徽(子錢可復)、高釴(弟高銖高鍇)、馮宿(弟馮定馮審)、封敖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李訓鄭注王涯王璠賈餗舒元輿郭行余羅立言李孝本
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裴度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李渤張仲方裴潾張皋附)、李中敏李甘高元裕(兄高少逸)、李漢、李景儉
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令狐楚(弟令狐定、子令狐緒令狐綯、綯抃子令狐滈令狐渙)、牛僧孺(子牛蔚、蔚子牛徽)、蕭俛(弟蕭傑蕭俶、從弟蕭亻放、亻放子蕭廩)、李石(弟李福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鄭覃(弟鄭朗)、陳夷行李紳吳汝納李回李珏李固言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李德裕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憲宗二十子、穆宗五子、敬宗五子、文宗二子、武宗五子、宣宗十一子、懿宗八子、僖宗二子、昭宗十子(嗣襄王李掞、朱玫王行瑜附)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李宗閔楊嗣復(子楊授楊損、楊技、楊拭、楊捴)、楊虞卿(弟楊漢公、從兄楊汝士)、馬植李讓夷魏謨周墀崔龜從鄭肅盧商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崔慎由(弟崔安潛、伯父崔能能子崔彥曾、慎由子崔胤)、崔珙(兄崔琯、弟崔瑨崔璵崔球、璵子崔淡、淡子崔遠)、盧鈞裴休楊收(兄楊發、弟楊嚴、子楊鉅鏻、嚴子楊涉楊注)、韋保衡路岩夏侯孜、劉瞻劉?彖、曹確畢諴杜審權(子杜讓能)、彥林、弘徽、劉鄴、豆盧?彖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趙隱(弟趙騭、子趙光逢趙光裔趙光胤)、張裼(子張文蔚、張濟美、張貽憲)、李蔚崔彥昭鄭畋盧攜王徽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蕭遘孔緯韋昭度崔昭緯張濬朱朴鄭綮劉崇望(兄劉崇龜、弟劉崇魯、劉崇謨)、徐彥若陸扆柳璨
卷第一百八十列傳第一百三十朱克融李載義楊志誠張仲武(子張直方)、張允伸張公素李可舉李全忠(子李匡威李匡籌
卷第一百八十一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史憲誠(子史孝章)、何進滔(子何弘敬)、韓允忠(子韓簡)、樂彥禎(子樂從訓)、羅弘信(子羅威
卷第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王重榮(子王珂)、王處存(弟王處直)、諸葛爽高駢畢師鐸秦彥時溥朱瑄(弟朱瑾
卷第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獨孤懷恩竇德明(侄竇懷貞、族弟竇孝諶、孝諶子竇希瑊、竇希球、竇希瓘、希瓘從父弟竇維鍌)(長孫敞、敞從父弟長孫操趙持滿附)、武承嗣(子武延秀、從父弟武三思、三思子武崇訓、從祖弟武懿宗武攸暨、攸暨妻太平公主、從父弟武攸緒)(薛懷義附)、韋溫王仁皎(子王守一)、吳漵(弟吳湊)、竇覦柳晟王子顏
卷第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楊思勖高力士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劉希暹賈明觀、竇文瑒、霍仙鳴、俱文珍、吐突承璀王守澄田令孜楊復光楊復恭
卷第一百八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韋仁壽陳君賓張允濟李桐客李素立(孫李至遠、至遠子李畲)、薛大鼎賈敦頤(弟賈敦實)、李君球崔知溫高智周田仁會(子田歸道)、韋機(孫韋岳、岳子韋景駿)、權懷恩(叔祖權萬紀)、馮元常(弟馮元淑)、蔣儼王方翼薛季昶
卷第一百八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下:裴懷古張知謇(兄張知玄、張知晦、弟張知泰、張知默)、楊元琰倪若水李浚陽嶠宋慶禮姜師度強循和逢堯潘好禮楊茂謙、楊軿、崔隱甫李尚隱、呂厓、蕭定蔣沇薛珏李惠登任迪簡范傳正袁滋薛苹閻濟美
卷第一百八十六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來俊臣、周興、傅遊藝丘神勣索元禮侯思止萬國俊來子珣王弘義郭霸吉頊
卷第一百八十六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下:姚紹之周利貞王旭吉溫王鈞嚴安之、盧鉉附)、羅希奭毛若虛敬羽(裴升、畢曜附)
卷第一百八十七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忠義上:夏侯端劉感常達羅士信呂子臧張道源(族子張楚金)、李公逸張善相李玄通敬君弘馮立謝叔方王義方成三郎尹元貞高睿(子高仲舒)(崔琳附)、王同皎周憬附)、蘇安恆俞文俊王求禮燕欽融(郎岌附)、安金藏
卷第一百八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忠義下:李憕(子李源、李彭、彭孫李景讓)、張介然崔無詖盧奕、蔣清、顏杲卿(子顏泉明)、薛願龐堅附)、張巡(姚掞附)、許遠程千里袁光庭邵真符璘趙曄石演芬張名振附)、張伾甄濟劉敦儒高沐賈直言庾敬休辛讜
卷第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李知本張志寬劉君良宋興貴張公藝附)、王君操周智壽、智壽弟周智爽、許坦、王少玄附)、趙弘智陳集原元讓裴敬彝裴守真(子裴子余)、李日知崔沔陸南金(弟陸趙璧)、張琇(兄張瑝)、梁文貞、李處恭、張義貞(呂元簡附)、崔衍丁公著羅讓
卷第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儒學上:徐文遠陸德明曹憲許淹李善公孫羅附)、歐陽詢(子歐陽通)、朱子奢張士衡賈公彥李玄植附)、張後胤蓋文達(宗人蓋文懿)、谷那律蕭德言許叔牙(子許子儒)、敬播劉伯莊(子劉之宏)、秦景通羅道琮
卷第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儒學下:邢文偉高子貢郎余令路敬淳王元感王紹宗韋叔夏祝欽明郭山惲柳沖盧粲尹知章孫季良附)、徐岱蘇弁(兄蘇袞蘇冕)、陸質馮伉韋表微許康佐
卷一百九十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上:孔紹安(子孔禎、孫孔若思)、袁朗(弟袁承序袁利貞、孫袁誼)、賀德仁庾抱蔡允恭鄭世翼謝偃崔信明張蘊古劉胤之(弟子劉延祐、兄子劉藏器)、張昌齡崔行功孟利貞董思恭元思敬徐齊聃杜易簡(從祖弟杜審言)、盧照鄰楊炯王勃(兄王勮、王勔)、駱賓王鄧玄挺
卷一百九十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郭正一元萬頃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賓附)、喬知之(弟喬侃備)(劉希夷附)、劉允濟富嘉謨吳少微谷倚附)、員半千丘悅附)、劉憲王適司馬鍠梁載言附)、沈佺期陳子昂閭丘均附)、宋之問閻朝隱王無競李适尹元凱附)、賈曾(子賈至)、許景先賀知章賀朝萬齊融張若虛邢巨包融李登之附)、席豫徐安貞附)、齊浣王浣李邕孫逖(子孫成
卷一百九十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李華蕭穎士李翰附)、陸據崔顥王昌齡孟浩然元德秀王維李白杜甫吳通玄(兄吳通微)、王仲舒崔鹹唐次(子唐扶唐持、持子唐彥謙)、劉鸘、李商隱溫庭筠薛逢(子薛廷珪)、李拯李巨川司空圖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崔善為薛頤甄權(弟甄立言)、宋俠許胤宗乙弗弘禮袁天罡孫思邈明崇儼張憬藏李嗣真張文仲(李虔縱、韋慈藏附)、尚獻甫裴知古附)、孟詵嚴善思、金梁鳳、張果葉法善、僧玄奘神秀慧能普寂義福附)、一行(泓師附)、桑道茂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列女:李德武妻裴氏、楊慶妻王氏(獨孤師仁乳母王氏附)、楊三安妻李氏魏衡妻王氏、樊會仁母敬氏、絳州孝女衛氏、濮州孝女賈氏、鄭義宗妻盧氏、劉寂妻夏侯氏、楚王靈龜妃上官氏、楊紹宗妻王氏于敏直妻張氏、冀州女子王氏、樊彥琛妻魏氏鄒保英妻奚氏(古玄應妻高氏附)、宋庭瑜妻魏氏崔繪妻盧氏奉天縣竇氏二女、盧甫妻李氏(王泛妻裴氏附)、鄒待征妻薄氏、李湍妻、董昌齡母楊氏、韋雍妻蘭陵縣君蕭氏、衡方厚妻武昌縣君程氏、女道士李玄真、孝女王和子(鄭神佐女附)
卷一百九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突厥上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突厥下
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回紇
卷一百九十六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吐蕃上
卷一百九十六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吐蕃下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南蠻、西南蠻:林邑婆利盤盤真臘陀洹訶陵墮和羅墮婆登東謝蠻西趙蠻牂牁蠻南平獠東女國、南詔蠻、驃國
卷一百九十八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西戎泥婆羅党項羌高昌吐谷渾、焉耆、龜茲疏勒于闐天竺罽賓康國波斯拂菻大食
卷一百九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東夷:高麗、百濟、新羅、日本
卷一百九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北狄鐵勒契丹室韋靺鞨、渤海靺鞨、烏羅渾
卷二百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安祿山(子安慶緒)、高尚孫孝哲史思明(子史朝義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朱泚黃巢秦宗權

史書特點

本紀

高祖至代宗,基本脫胎於吳兢韋述等《唐書》帝紀;德宗至文宗,大體圍繞相關實錄多寡加減、編纂而成,與前半部已有現成帝紀可以直接引用的情況不盡相同;武宗以下,基本上採用的是賈緯《唐年補遺錄》65卷。《舊唐書》卷一八宣宗紀“史臣曰” 的第一句稱,“臣嘗聞黎老言大中故事”。我們知道,唐宣宗實錄在唐代沒有纂成。唐昭宗時,裴庭裕“采宣宗朝耳聞目睹,撰成三卷,目為《東觀奏記》,納於史館。”今本《唐會要·修國史》中的這一記載,在整部《舊唐書》中隻字不見,而且連裴庭裕這個人也未提起,後晉史官似未見其人、其書,這個“嘗聞黎老言大中故事”的“臣”只能是賈緯了。因為後晉史官中,只有賈緯為纂修唐史、補救唐武宗以下“缺略”而“搜訪遺文及耆舊傳說”,撰有《唐年補遺錄》。同樣,《舊唐書》卷一九上懿宗紀“史臣曰”的第一句,也是“臣常接鹹通耆老,言恭惠皇帝故事”。這更證明,《舊唐書》武宗以下的帝紀是采自賈緯之書,並無裴庭裕《東觀奏記》。

有一個以往都未曾注意的問題。這就是:唐代關於“禮法之沿革”的幾部主要撰述,《舊唐書·經籍志》沒有著錄,後晉時卻曾為朝廷重視過。《冊府元龜》卷五五九、《舊五代史》卷七八中,都有一段關於修《大晉政統》的記載。後晉高祖天福四年(939),即詔修唐史的前二年,左諫議大夫曹國珍上奏云:
請於內外臣僚之中,擇選才略之士,聚《唐六典》、前後《會要》、《禮閣新儀》、《大中統類》、律令格式等,精詳纂集,別為一部,商議古今,俾無漏略,目之為《大晉政統》,用作成規。
其事雖未施行,但上奏中提到的幾部撰述後晉時顯然尚存。除了《禮閣新儀》外,其餘都可以在《舊唐書》的紀、志、傳找到它們的纂修情況和內容簡介。前、後《會要》,即蘇氏兄弟《會要》、崔鉉監修《續會要》,為今本《唐會要》的前身。這類有關“禮法之沿革”的撰述,無疑是《舊唐書》十志的主要取材之源。如果分別來說,大體可以作如下概括:禮儀志7卷,主要采自《大唐開元禮》、王彥威《曲台新禮》和文宗以後的一些禮儀奏章,而編纂體例則參照了《通典·禮典》。音樂志4卷,志一主要依據前、後《會要》,並參照了《通典·樂典》;志二主要本於《通典》卷一四四至一四六各篇,並參照了前、後《會要》、昭宗時的有關奏議;志三、志四為後晉太常寺所保存或蒐集的“諸廟樂章舞名”,這是修史計畫中作有規定的。歷志3卷,應當本於韋述《唐書》,這可從其序文中找到線索,即所謂“但取《戊寅》、《麟德》、《大衍》三曆法,以備此志”。天文志2卷,大部分內容、文字都與今本《唐會要》卷四二至四四的相關記載同,顯然采自前、後《會要》;志下“災異編年,至德後”,不少見於各帝紀,當采自肅宗至武宗各帝實錄及司天台有關記載。五行志1卷,以前、後《會要》為主要史源,並參取各帝實錄、有關奏疏。地理志4卷,篇幅最長,極有可能是采自韋述《唐書·地理志》,起高祖,至代宗。職官志3卷,志一“錄永泰二年官品”,志二、志三的許多文字直接錄自《唐六典》及後晉尚存的《宮衛令》、《軍防令》等;德宗時的變革,主要錄以當時的詔敕。輿服志1卷,採錄《大唐開元禮》的同時,又以蘇氏《會要》為另一重要史料來源。經籍志2卷,節取毋煚《古今書錄》而成。食貨志2卷,為最初總體規劃中所無,在纂修過程中對唐代社會經濟發展逐漸有較深入的認識,加之最後一任監修劉昫在後唐、後晉都以宰相判三司,總管鹽鐵、戶部、度支,必然注意唐代中後期以來的錢穀、貨物,因而增立此志。就其所記內容而言,代宗至宣宗之事詳於玄宗和玄宗以前。代宗以前以韋述《唐書·食貨志》為底本,而德宗至宣宗間的主要史源則是前、後《會要》。刑法志1卷,以《大中統類》、律令格式為主要史料來源。總括起來說,《舊唐書》“十一志”基本不是採用唐代實錄、國史“舊本”,而是以“記禮法之沿革”的各項“專史”為主要史料來源,如《大唐開元禮》、《唐六典》、《通典》、《會要》、《續會要》、《曲台新禮》、《大中統類》以及律令格式等。

列傳

中華書局出版的點校本目錄為據,立傳者(包括目中出現的附傳、有目無傳者),除去重複,共1820餘人,周邊政權45個。
關於人物,大致有三種纂集辦法。第一,吳兢、韋述《唐書》中有傳者,後晉史官大都用為主要史源,或直接迻錄,或略作編排。第二,韋述《唐書》以後的人物,後晉史官多據各帝實錄進行剪裁。以韓愈《順宗實錄》為例,中有7人傳記,即張薦令狐峘張萬福陸贄陽城王叔文王伾韋執誼傳。對照《舊唐書》中相關列傳,除不記言外,只有取捨詳略和文字繁簡的差異,並無規模、形制方面的不同。尤其令狐峘、張萬福、陽城三傳,與《舊唐書》三人傳記,如出一轍。列傳剪裁實錄,還有一種情況,即以實錄中的記事補敘到相關人物傳中,如《玉海·唐河北三受降城》條所引《唐憲宗實錄》140餘字,幾乎完完整整地出現於《舊唐書·盧坦傳》中。第三,國史、實錄失記或記述不完整的人物,則家傳、行狀、墓誌、文集,乃至雜史、小說,不論《經籍志》是否著錄,凡武宗以前的著述,都可能是後晉史官的取材之源。
列傳中的45個周邊政權,取材情況與人物傳傳記不同。概括而言,不只“國史、實錄舊本”,《通典》、前後《會要》、賈耽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等,都是其重要史料來源。

整體

總而言之,《舊唐書》的史料來源問題是一個很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但是,五代後晉史官在纂修這部唐史時,絕非僅僅限於唐代的國史、實錄舊本,這是必須清楚的。應當說,代宗以前的紀傳體唐代國史,德宗以前的編年體唐史,武宗以前的唐代各帝實錄,宣宗以前的有關“禮法沿革”的各種典志,以及《舊唐書》中提到的大臣奏議、諸公文集,乃至雜史、小說,都是後晉史官修史時的採摭對象。此外,不要忘記的就是《唐年補遺錄》了。至於剪裁是否恰當,考辨是否精審,又是另外的一個問題。由於宣宗以後的原始素材本來就短缺,儘管幾經搜求,仍然不足。所以,後晉史官不得不大為感嘆:“惜乎簡籍遺落,舊事十無三四,允墨揮翰,有所慊然!”《舊唐書》卷18下《宣宗紀》“史臣曰”。

史書作用

賦稅制度

《舊唐書》在研究我國土地制度、賦稅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書。關於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調製和兩稅法,都有比較翔實的記載,給後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條件。尤為可貴的,是《舊唐書》的志里,保存了內容相當豐富的我國科技史的資料。在《歷志》和《天文志》里,有著名天文曆法家李淳風僧一行制定的《麟德歷》和《大衍曆》的比較完整的內容。《五行志》一卷,列舉各地不同的自然災害,其中還有不少反映民生困苦、工商業狀況和國內外交通方面的資料。《地理志》四卷,記載了全國邊防鎮戍的分布和兵馬人數,並以天寶十一載(752)疆域為準,分道敘述了各地州縣設定和戶口等情況。
《職官志》三卷,不少文字是照抄《唐六典》,並記載了代宗永泰二年(766)時官品的變革。《輿服志》一卷,記載唐代帝、後、王、妃以及百官按品級規定的車輿、衣冠、服飾制度,用以區別貴賤士庶,是封建等級制度的體現。《經籍志》二卷,以開元盛世為準,記錄了經、史、子、集四部的存書。志序還扼要敘述了安史之亂後直至後梁遷洛期間國家書籍的殘損情況。《食貨志》二卷,比較集中地記載了唐代田制、賦役、錢幣、鹽法、漕運、倉庫乃至雜稅、榷酤等有關經濟史資料。《刑法志》一卷,記載了唐代法典律、令、格、式(見律令格式)的制訂過程,並有關於執行情況的概略敘述。總的說來,《舊唐書》諸志集中了不少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但也存在著錯訛和重大遺漏。

地理學

在《賈耽傳》里記錄了他所著作的《隴右山南圖》和《海內華夷圖》等地理學上極為珍貴的資料,這是中外地理學家研究古地理學的難得的記錄。 但《舊唐書》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它出自亂世,又出自眾手,成書迅速,因此不免有些粗率。有時轉抄的痕跡也很明顯,甚至一件公文,在紀和傳里同時抄進,造成了不應有的蕪雜。因為編史隊伍的不穩定以及互不通氣,竟至出現某些人物同時並列兩傳的情況,如《楊朝晟傳》就同時列在卷一百二十二和卷一百四十四兩處;《王求禮傳》和《丘神績傳》也有類似情況。難怪北宋初年有人要否定,由宋、歐諸名家另寫一部。但若由此把這部書全盤否定,甚至革出正史之列,也是不公平的。歷史畢竟已給予《舊唐書》坎坷的命運,使它無端沉沒了約五百年。
在北宋編撰的《新唐書》問世以後,《唐書》始有新舊之分。《新唐書》通行,該書受到冷遇。南宋初年刻印之後久無印本。明代中葉,有人在吳中張、王兩家分別獲得宋版《唐書》的列傳和紀志。嘉靖十七年(1538),餘姚聞人銓等重刻《舊唐書》,但傳布不廣。清乾隆時,《舊唐書》始復刻重印於世。由於長期沒有印本,書中存在不少殘缺和相互歧異之處。清人羅土琳等撰《舊唐書校勘記》六十六卷,可供參看。百衲本《舊唐書》是用南宋紹興刊本殘存的六十七卷,配以聞人銓本影印的。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的校點本現比較通行。

社會評價

因為《新唐書》的作者宋祁歐陽修,都是文壇大家,後人一般也都沿襲他們的看法,對《舊唐書》貶責頗多,明末顧炎武評之為“頗步繁蕪”。的確,它本身有不少缺點。但平心而論,應當說《舊唐書》在如實保存史料方面,有著它巨大的功勞。這一點是應該給予充分肯定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是在《舊唐書》里,保存了唐朝的第一手史料。唐朝三百年歷史中,屢經戰亂,原始史料經過幾次大的浩劫,尤其是安史之亂和唐末軍閥混戰,致使“向時遺籍,尺簡無存”。幸而有肅宗時韋述編纂的國史,到後晉時,便成為修撰唐史的主要依據,肅宗以後,史料留存更少。特別是唐武宗以後的宣、懿、僖、昭、哀五代,連“實錄”也都沒有存下,只因有張昭遠和賈緯等人在“喪亂之際”,雜采各家傳聞和小說編出的《唐年補錄》和《唐末三朝聞見錄》諸書,使史實略有所補。編撰《舊唐書》時離唐亡僅三十多年,許多史料直接從唐人得來。《舊唐書》使這些難得的史料保存了下來。這是它的一大好處。例如某些傳里的“今上踐祚”、“上即位”、“上初嗣位”等語句,便明顯是從當時國史和實錄直錄下來的痕跡。唯其直錄當時人的記錄,史料價值就尤其可貴。有些列傳,還採用了唐朝當時人寫的“行狀”、“家傳”。這些家傳,常常是唐代的名家所書,不僅如實保留了史料,而且在文筆上也很有特色。趙翼《廿二史札記》評論說,《舊唐書》中的《封常清傳》,“鬱勃悲涼”,“千載下猶有生氣”;裴垍所寫的《郭子儀傳》,“首尾整潔,無一釀詞,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於文學也”。
《舊唐書》的紀傳里,還大段大段地引錄唐朝君臣的詔令、手札、奏章,這些原始資料後來有的已蕩然無存,卻賴《舊唐書》的收錄而得以保留。正由於《舊唐書》有上述這些長處,司馬光等在修《資治通鑑》時,隋唐部分便大量採用了其中的材料。 另一方面,唐朝是我國一個強盛的朝代,多民族統一國家有所發展。在《舊唐書》里記錄了大量的我國少數民族的史料,以及他們和中原的唐王朝相互交往的親密關係。比如,文成公主松贊乾布婚姻的記實,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跡,以及突厥回紇吐蕃契丹等北方、西北、東北、西南許多民族的歷史記錄,都在《舊唐書》里有較多的記載。在唐朝和鄰國日本、朝鮮、印度的關係史方面,《舊唐書》記載也較為詳細。其分量比起別的同類正史來要多得多,史實也較可靠。

社會影響

儘管《舊唐書》存在著缺陷,但其同時也具有了不可抹殺的價值。它保存了豐富的史料,記事比較詳細,便於讀者了解歷史事件的過程和具體情況,因而受到重視。比如對唐順宗王叔文集團當政時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記載比較具體。唐穆宗以後的本紀,雖然內容蕪雜,但也記載了不少有價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紀》、《僖宗本紀》里較詳細地記載了寵勛起義、黃巢起義的情況。昭宗、哀帝本紀則較詳細地記載了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的情況。因為《舊唐書》記事詳細明確,所以司馬光著《資治通鑑》的《唐紀》部分,大抵採用《舊唐書》。
《舊唐書》還保存了不少很有價值的文章。如《呂才傳》、《盧藏用傳》分別登載了兩人反迷信的重要文章;《賈耽傳》登載了他進奏所編地理圖志的表奏。這些都是中國思想史和地理學史的重要文獻。
《舊唐書》記述唐代少數民族以及外國的情況,超過以前各史,保存了唐代民族政策與對外關係的史料。
《舊唐書》編撰所遵循的指導原則是纂修須按於舊章,即忠實於唐代遺留下來的原始資料,對歷史事實的記載完全按照當時人的思想認識,這樣就真實地反映唐代不同時期的思想認識和時代風貌。
由於《舊唐書》的這些優點,所以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又如,在傅奕狄仁傑姚崇等人的傳中,登載了他們反對佛教的文章,從中可以考見唐代佛教盛行對政治、經濟、社會的重大影響,以及世俗地主反對佛教的鬥爭。這類文章其中有些見舊唐書最早保存下來的。《新唐書》雖然在史料上作了一些補充,特別是志、表以及唐後期的列傳部分,但是《新唐書》意在克服《舊唐書》記事繁雜的缺點,所以行文記事又過於簡略,使讀者不易了解具體情況。《新唐書》還對《舊唐書》中保存的大量文章,進行了刪削、改寫,這樣就改變了歷史文獻的本來面目。相比之下,《新唐書》在保存史料方面是不能取代《舊唐書》的。
《新唐書》修成後,《舊唐書》就不再傳世。直到明朝嘉靖年間,聞人詮多方搜求,重新刊刻,才又流行於世。到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才正式把新舊唐書並列於正史。在《舊唐書》完成一個世紀後的北宋仁宗年間,又修了一部唐史,就是《新唐書》。當時的編修目的,一是為了吸取唐代興衰治亂的經驗教訓。一是為了通過修史,進行忠奸善惡的褒貶,因為《舊唐書》褒貶或從於新意,以五代時期的思想認識來看待藩鎮、忠義、叛逆等問題,這是宋代儒家所不能接受的。《舊唐書》自有缺點,書又出自眾手,成功較速,未免疏漏。

考訂之作

舊唐書校勘記66卷 清·羅士琳、陳立劉文淇劉毓崧同校 道光28年揚州岑氏刊本同治11年定遠方浚頤補刊二十五史三編第6冊影印本 卷1至卷55 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45-?頁 羅、劉 ?盈齋刻本;卷56至卷66 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1-173頁
舊唐書疑義 清·張道
舊唐書逸文12卷 清·岑建功編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215-329頁影印本
舊唐書考正 清·張宗泰 甘泉岑氏校舊唐書嘗據此
讀舊唐書隨筆1卷 清·蔡世鈸 味蕉小寮集本題讀劉昫書隨筆 豫章叢刊本 叢書集成第3834冊
舊唐書疑義4卷 清·張道 正覺樓叢刊本上海圖書館藏稿本附勘同1卷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173-215頁影印光緒7年刊本
舊唐書李靖傳考證1卷 清·汪宗沂 浙西精舍叢書本
舊唐書大食傳考證1卷 清·洪鈞 元史譯文證補卷30
舊唐書札記 清·李慈銘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173-181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