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彠

武士彠

武士彠[yuē](577年—635年),字信明,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開國功臣、卓有政績的高級官員,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父親。

父親是武華隋朝大業末年,武士彠為鷹揚府隊正,資助李淵起兵。唐武德年間,出任工部尚書轉荊州都督,加封為應國公,到武則天為皇后時,又追封武士彠為太原郡王。

起初,武士彠娶相里氏為妻,生子武元慶武元爽。後來再娶楊氏,生下韓國夫人武順、武則天以及郭孝慎夫人武氏等三個女兒。

武則天稱帝後,追為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唐玄宗先天年間,武士彠帝號被撤銷,封降為“太原郡王”。

基本介紹

  • 本名:武士彠
  • 別稱:應國公
  • 字號:字信明
  • 所處時代:隋唐時期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并州文水
  • 出生時間:577
  • 去世時間:635
  • 主要成就:一代女皇武則天生父
  • 官職:工部尚書,荊州都督,應國公
  • 封爵:追封太原郡王
人物生平,早年時期,追隨李淵,建功立業,晚年病死,家庭情況,家族成員,先祖,兄弟,妻子,子女,史籍記載,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時期

武士彠生於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出身并州商人世家,父親名叫武華。青年時期,武士彠挑擔子去各村賣過豆腐又曾和同鄉許文寶經營些木材生意,“因致大富”。據《冊府元龜》記載:武士彠“才器詳敏,少有大節,及長,深沉多大略,每讀書,見扶主立忠之事,未嘗不三復研尋,嘗以慷慨揚名為志”。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楊廣的殘暴統治,并州和全國一樣,也爆發了農民起義。就在這樣的形勢下,“深沉行人略”的武士彠,棄商從戎,在鷹揚府做—名隊正。
李淵在隋朝時領兵屯守汾、晉,曾在他家休息,就此成為朋友。後來李淵留守太原,就任武士彠為行軍司鎧參軍。招募的兵集中後,交給劉弘基、長孫順德統領。王威、高君雅私下對武士彠說“:弘基等人都違背詔令不隨皇上征遼,該當死罪,怎把兵權交給他們?我們應揭發並送他有司治罪。”武士彠說“:兩人都是唐公的門下客,若把他們治罪,豈不叫唐公對我們生嫌?”王威等人才心有疑不敢告發。那時,司兵參軍田德平想勸王威檢舉募兵的事,武士彠威脅說:“討捕兵全都隸屬唐公。王威、高君雅沒有兵權,只不過寄身於留守之位罷了,能有什麼作為?”田德平也就不再提此事。李淵兵起,武士彠沒有參與商議。後來以大將軍府(李淵為大將軍)鎧曹參軍隨從平定京師,受官光祿大夫、義原郡公。

追隨李淵

隋朝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命李淵為并州刺史、河東撫慰大使,讓他屯駐在守汾、晉之地鎮壓叛軍。李淵初來之時,暫時起居在武士彠的家裡,於是和武士彠增進了感情,遂任他為行軍司鎧參軍。
大業十三年(617年)初,李淵、李世民父子,見隋朝大勢已去,決定乘亂起兵,奪取天下。其中武士彠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力勸李淵起事,別再猶豫,並假託聽到空中:有稱唐公為天子者。還說自己曾經夢見李淵騎馬而登天,俱以手捫日月,並將自己所撰的兵書獻給李淵閱讀,李淵大歡,意以自負。隨即廣招兵士,全由親將劉弘基和長孫順德統領。這番舉動引起了客將王威高君雅的懷疑,他們私下對武士彠說:“唐公所募兵壯,盡付劉宏基、長孫順德統管,我等不能幹預,為什麼?” 武士彠為掩護,便說:“所募新兵,素乏訓練,今委以專人,乃治兵之常法!且唐公為今之勛威,受委重責,恐無曖昧之情。”王威半信半疑,又說:“劉宏基、長孫順德都是征高麗時的逃兵,論罪當死,怎么還交兵給他們?我準備報批朝廷把他捕起來。”武士彠則回答:“他們如今是唐公(李淵)的客卿,如果這么做,會損害唐公的聲譽。”因此王威和高君雅雖有疑但未行動。當時司兵參軍田德平欲勸王威向朝廷報告李淵募兵的情況,武士彠警告說:“你想清楚,兵將全是唐公的部下,王威跟高君雅只寄坐在這裡而已,又不會聽他們的,他們能怎么樣?”田德平於是就不再說什麼了。

建功立業

晉陽起兵開始,李淵建立大將軍府為行政中樞,武士彠積極參與起兵,並以大將軍府鎧曹參軍,同大軍一同攻平長安。李淵稱帝後,升任他為庫部郎中,將他列入“太原元謀功臣”之一。
武德九年(626),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淵被迫禪位,唐太宗李世民登基。貞觀元年(627)十二月,利州都督李孝常借進京朝見之機,竟和近衛軍官劉德裕、長孫安業等“互說符命,謀以宿衛兵作亂”。陰謀敗露,被唐太宗以“謀反”罪殺死。唐太宗遂調升武士彠去利州擔任都督。武士彠去利州上任,最早也是貞觀二年初。鑒於李孝常的殘餘勢力仍然猖狂活動,武士彠上任利州都督後,“招輯亡叛,撫循老弱,賑其匱乏,開其降首”,時間不長“郡境又安”。受到唐太宗的表揚和獎勵。
貞觀六年(632),李世民改任武士彠為荊州都督。他在荊州打擊豪強,“寬力役之事,急農桑之業”,使荊州生產發展,“奸吏豪右,畏威懷惠”,唐太宗手敕稱譽他的“善政”。在這段時期,武士彠因有卓著功勳,以二等開國功臣得授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封太原郡公,不久升工部尚書,晉爵為應國公,並且世代沿襲。

晚年病死

貞觀九年(635)五月,唐高祖李淵駕崩。武士彠得知訊息,十分悲痛,“因以成疾”。唐太宗屢遣名醫診治,武士彠仍因醫治無效而死去,終年59歲。武士彠去世後,唐太宗命并州大都督李世勣主辦喪事,棺木及喪葬費用都由政府支給。遵死者遺囑,把武士彠的靈樞運回并州老家安葬。追贈禮部尚書曰定。
武士彠死後,次女武則天入宮。唐高宗李治,因為武則天為皇后的緣故,朝廷追贈他為并州都督、司徒、周國公。鹹亨年間,加贈太尉太子太師、太原郡王,配享唐高祖廟廷,列功臣上。武則天監朝,又尊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屬,追王五世。武則天稱帝後,東都洛陽立武氏七廟,追冊為帝,為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葬在文水的墳墓稱昊陵,諸妣皆隨帝號曰皇后。先天年間(712年―713年),唐玄宗下詔削去武士彠的帝號,復降為太原郡王,其廟廷也隨之而廢除。

家庭情況

起初,他娶相里氏為妻,生子武元慶武元爽。第一任妻子死後,在唐高祖李淵的勸說下,又娶楊氏為妻,生有三女,長女武順,次女即女皇武則天以及三女郭孝慎夫人武氏。由於兩個兒子在他死後對後母楊氏無禮,武則天便貶謫兩位兄長,並以姐姐韓國夫人武順之子賀蘭敏之為武士彠的後嗣。然而賀蘭敏之也行為不檢,引起武則天反感,流放而死,之後遂召回元爽之子武承嗣做武士彠的爵位繼承人。

家族成員

先祖

七世祖:武念,北魏時官至洛陽刺史,封歸義候。
六世祖:武洽,北魏時官至平北將軍五兵尚書,封晉陽公。
五世祖:武神龜,北魏時官至祭酒。
高祖父:武克已,北魏時官至大中司徒、越王長史
曾祖父:武居常北齊時官至鎮遠將軍
祖父:武儉,北周時官至永昌王洛議參將。
父親:武華,隋朝時官至東都丞。

兄弟

大哥:武士棱,唐朝時官至司農少卿,封宣城縣公。
二哥:武士逸,唐朝時益州行台左丞,封安陸縣公。
三哥:武士讓,武則天稱帝時,追封為楚王。

妻子

相里氏

子女

  • 兒子
  • 女兒
長女:武順(623-665)字明則,嫁賀蘭安石,封韓國夫人,死後追封鄭國夫人
次女:武則天,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皇帝。
三女:武氏,名失考,嫁郭孝慎。

史籍記載

新唐書·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冊府元龜·卷七·帝王部·創業》

藝術形象

任希鴻飾 武士彠《武則天秘史》2011年
房勉飾武士彠《一代女皇武則天》198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