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讓(唐朝中期大臣、書法家)

李景讓(唐朝中期大臣、書法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景讓(約789年—約860年),字後己。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朝中期大臣、書法家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進士,官至太子少保、分司東都,封酒泉縣男,卒贈太子太保諡號“孝”。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景讓
  • 別稱:樂和李公
  • 字號:字後己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約789年
  • 去世時間:約860年
  • 主要作品:《寄華州周侍郎立秋日奉詔祭岳詩》《望春宮賦》等
  • 主要成就:為官嚴正,治外有績
  • 籍貫:并州文水
  • 官職:御史大夫、西川節度使、太子少保
  • 爵位:酒泉縣男
  • 追贈:太子太保
  • 諡號:孝
人物生平,藝術成就,人物評價,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李景讓,字後己,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性方毅有守。大中(847年―859年)中歷進御史大夫,出拜西川節度使,官至太子少保、分司東都,封酒泉縣男,卒贈太子太保諡號“孝”。

藝術成就

李景讓工書法,嘗稱前人墨帖,類非以書得名,然世之寶藏者,特以其人耳。景讓德望議論,一世所宗,行書又足以追配古人,宜其翰墨有傳也。(據《新唐書·李景讓傳》、《宣和畫譜》記載)
全唐詩》錄其詩一首:《寄華州周侍郎立秋日奉詔祭岳詩》及殘句一聯。
全唐文》錄其文兩篇:《望春宮賦》、《南瀆大江廣源公廟記》。

人物評價

沈砌:早以文學德行,列於四科。中含柔嘉,表以堅白。直比汲黯,孝如曾參。素懷澹然,清節可貴。峻風規於台閣,流愷悌於方州。居為國楨,出作藩柄。朕惟憲宗親除狡穴,手復全齊。付任在子,敢不授。以爾事親既孝,於我必忠。俾之鎮臨,果茂聲績。是用載新社土,改築齋壇。
劉昫:景讓有大志,事親以孝聞,正色立朝,言無避忌。
陶宗儀:方毅敢言,其行書足以追配古人。

史料記載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列傳一百二·李景讓》
字後己,贈太尉憕孫也。性方毅有守。寶曆初,遷右拾遺。淮南節度使王播以錢十萬市朝廷歡,求領鹽鐵,景讓詣延英亟論不可,遂知名。沈傳師觀察江西,表以自副。歷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商華虢三州刺史。母鄭,治家嚴,身訓勒諸子。始,貧乏時,治牆得積錢,僮婢奔告,母曰:“士不勤而祿,猶菑其身,況無妄而得,我何取?”亟使閉坎。
景讓自右散騎常侍出為浙西觀察使,母問行日,景讓率然對:“有日。”鄭曰:“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蓋怒其不嘗告也。且曰:“已貴,何庸母行?”景讓重請罪,乃赦。故雖老猶加箠敕,已起,欣欣如初。
嘗怒牙將,杖殺之,軍且謀變,母欲息眾讙,召景讓廷責曰:“爾填撫方面而輕用刑,一夫不寧,豈特上負天子,亦使百歲母銜羞泉下!何面目見先大夫乎?”將鞭其背,吏大將再拜請,不許,皆泣謝,乃罷,一軍遂定。景讓家行脩治,閨門唯謹。入為尚書左丞,拜天平節度使,徙山南東道,封酒泉縣男。
大中中,進御史大夫,甫視事,劾免侍御史孫玉汝、監察御史盧栯,威肅當朝。為大夫三月,蔣伸輔政,景讓名素出伸右,而宣宗擇宰相,盡書群臣當選者,以名內器中,禱憲宗神御前射取之,而景讓名不得。世謂除大夫百日,有他官相者,謂之“辱台”。
景讓愧艴不能平,見宰相,自陳考深當代,即拜西川節度使。以病丐致仕,或諫:“公廉潔亡素儲,不為諸子謀邪?”景讓笑曰:“兒曹詎餓死乎?”書聞,輒還東都。以太子少保分司。卒,年七十二,贈太子太保,謚曰孝。性獎士類,拔孤仄,如李蔚、楊知退皆所推引。始為左丞,蔣伸坐宴所,酌酒語客曰:“有孝於家、忠於國者飲此。”客肅然,景讓起卒爵。
伸曰:“無宜於公。”所善蘇滌、裴夷直皆為李宗閔、楊嗣復所擢,故景讓在會昌時,抑厭不遷。宣宗銜穆宗舊怨,景讓建請遷敬、文、武三主,以猶子行為嫌,請還代宗以下主復入廟,正昭穆。事下百官議,不然,乃罷,德望稍衰矣。然清素寡慾,門無雜賓。李琢罷浙西,以同里訪之,避不見;及去,命貳其騙石焉。元和後,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顯,景讓宅東都樂和里,世稱清德者,號“樂和李公”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