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少保

太子少保

太師太傅太保,都是東宮官職。太師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護其安全。少師少傅少保均是他們的副職。後來已是名存職異,只是一個榮譽稱號。合稱“太子三少”或“東宮三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子少保
  • 外文名:Prince Shao Bao
  • 官職職務:東宮官職
  • 設定年代:漢代
官職簡介,歷史沿革,古人說法,

官職簡介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東宮官職,均負責教習太子。
太子太師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護其安全。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們的副職,明、清為正二品。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熹朝上賓,以殿工加(袁可立)太子少保,懇辭不受,時論韙之。”
一般作為一種榮譽性的官銜加給重臣近臣,比如乾隆四十七年,和珅就被加為太子太保。

歷史沿革

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銜;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三師從一品銜;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銜;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三少”正二品。在古時皇族中,因太子常居東宮,“東宮”便成了太子的別稱,此為“宮”。
而“太子少保”是負責教導太子的官員,便得“宮保”的簡稱。此官制在漢代始置,對於它的由來,要追溯到周代,在周代官制中,設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又設少師、少傅、少保,合稱“三孤”,為“三公”之副。當中的“少”即副也,他們僅次於“公”高於“卿”的特殊官職。以上的“三公”和“三孤”又統稱為“師保”。
“師”“傅”“保”三者均含有輔佐和教導的雙重意義。如太公姜尚(子牙)就品列為“師”,周武王尊他為“師尚父”。其後,漢代沿襲了周代的官制,於“三公”系列外又增設了“太子六傅”之職,專事對太子的教導,他們分別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稱“東宮三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稱“東宮三少”。
到了隋、唐之後,“太子六傅”已是名存職異,只作為贈官加銜的名號,約等於當前的“軍銜”,並非實職。如宋代的岳飛、明代的于謙、袁可立等因軍功標炳,亦曾加封過“太子少保”的榮銜。到了清代,又自雍正朝起,實行秘密的建儲法,不公開立太子,但官銜仍沿古代制度,給某些有功的大臣加上虛銜,以示恩寵,如丁寶楨袁世凱岑春煊文豐等先後加“太子少保”之銜。 示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熹朝上賓,以殿工加(袁可立)太子少保,懇辭不受,時論韙之。”

古人說法

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保等頭銜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並不是真的給太子上課(比如劉墉),劉墉在嘉慶朝時做過兩年老師,有的皇帝根本就沒太子,也封別人做太子太保。有的皇帝還是小孩,就封別人做太子太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