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嚴綬
- 所處時代:唐代中期
- 出生時間:746
- 去世時間:822
- 官終:太傅
嚴綬(746-822),唐代大臣。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嚴挺之從孫。代宗大曆八年(773年)進士,累佐使府。德宗貞元中,由侍御史充宣歙團練副使。後掌宣歙留後...
《論嚴綬狀》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奉宣令依中書狀撰制除嚴綬江陵節度使。 右,臣伏以趙宗儒眾稱清介有恆,嚴綬眾稱怯懦無恥,二人臧否,優劣相懸...
《嚴綬可太子少傅制》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嚴綬可太子少傅制》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嚴綬可太子少傅制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批百寮嚴綬等賀御撰屏風表》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批百寮嚴綬等賀御撰屏風表》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批百寮嚴綬等賀御撰屏風...
《答文武百寮嚴綬等賀御製新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表》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其嚴綬早須與替,不可更遲。緣與輔光久相交結,軍中補署職掌,比來盡由輔光,今見別除監軍,小人乍失依託,或恐嚴綬相黨,曲為妄陳軍情,事宜之間,須過防慮。...
2、帝王的聽聞唐白居易《論嚴綬狀》:“且 嚴綬 在 太原 之事,聖聰備聞;天下之人,以為談柄。”參考資料 1. 聖聰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17-12-27] ...
憲宗從嚴綬平息九洞蠻叛亂的事情上獲得啟示,認為此人或許有辦法擺平淮西之事,於是授予嚴綬以山南東道節度使的頭銜,加淮西招撫使,讓他率大軍進抵蔡州。...
唐憲宗元和元年,鎮壓楊惠琳叛變有功封為扶風郡公。元和四年,嚴綬奉如入朝,被任命為尚書右僕射,因與朝士不恰,出鎮荊南,進封鄭國公。...
元和九年九月丁亥日,憲宗下令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忠武軍都知兵馬使李光顏、壽州團練使李文通、河陽節度使烏重胤等率軍討伐淮西,命內常侍知省事崔潭峻監其軍。...
公元815年,乙未年(羊年);唐元和十年;南詔龍興六年;吐蕃彝泰元年;日本弘仁六年;渤海國朱雀三年。本年發生了嚴綬兵敗磁丘;柳宗元、劉禹錫改任遠州刺史;李師道燒...
她和同時代的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等,競相酬唱寫了不少詩篇。其中有不少歌頌祖國美好河山、充滿愛國熱情和關心...
【拼音】 míng zhòu 【注音】 ㄇㄧㄥˊㄓㄡˋ 【引證解釋】 名門的後代。《新唐書·嚴綬傳》:“綬 既名胄,於吏事有方略,然銳進取,素議薄之。”1 ...
貞元十二年(七九六)六月,宣歙觀察使劉贊卒,判官嚴綬掌留務,竭盡府庫以進奉,得征為刑部員外郎。以幕僚進奉得官自嚴綬始。公元796年董晉為宣武節度使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