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公,中國古代一等公爵。歷朝封鄭國公者凡31人,其中出名者有李神通、李光弼、王世充、魏徵、富弼、完顏雍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國公
- 外文名:Zheng Guogong
- 官爵:鄭國公
- 受封者:魏徵,嚴武等
- 屬性:國公封號
北周鄭國公,達奚武,達奚震,怡昂,隋朝鄭國公,李神通,王世充,唐朝鄭國公,魏徵,魏叔玉,魏膺,張亮,李遵,魚朝恩,李逢吉,楊知慶,李光弼,楊再思,嚴武,嚴綬,韓滉,後周鄭國公,宋朝鄭國公,張昭,富弼,夏竦,宋庠,史彌忠,金國鄭國公,完顏謾都訶,完顏雍,蒲察蒲刺,元朝鄭國公,奧魯赤,脫桓不花,崔斌,崔彧,明朝鄭國公,
北周鄭國公
達奚武
天和五年(570年)十月,達奚武去世,終年六十七歲,朝廷追贈他為太傅、十五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諡號桓。
達奚震
怡昂
怡昂,名將怡峰之子,本來複姓默台,怡峰因避難改姓怡。襲父爵華陽縣公,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後來以怡峰生前的功勞,晉升鄭國公。
隋朝鄭國公
李神通
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任命李神通為右翊衛大將軍,封永康王,不久改封淮安王,任山東道安撫大使。武德四年(621年),授任河北行台左僕射。武德五年(622年),隨軍平定劉黑闥,升任左武衛大將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拜任開府儀同三司,賜封食邑五百戶。貞觀四年(630年),李神通去世,追贈司空,諡號靖。
王世充
唐朝鄭國公
魏徵
魏叔玉
魏叔玉,魏徵的長子,襲封鄭國公。官至光祿少卿。本來唐太宗李世民把女兒新城公主許配給他,後來因為李世民很生魏徵的氣,便取消了這門親事。
魏膺
魏膺,魏叔玉之子,魏徵的孫子,襲封鄭國公。
張亮
張亮寵信術士,由此逐漸萌生異志,並收有養子五百人。貞觀二十年(646年),張亮被告謀反,斬於西市。
《舊唐書 卷三 本紀第三》記載:“二十年三月己丑,刑部尚書、鄭國公張亮謀反,誅。”不知道是否筆誤。在其本傳裡面則記載:他封鄅國公,進封鄖國公。沒有鄭國公的記載。
李遵
李遵,宗室,宗正卿,封鄭國公。
魚朝恩
李逢吉
李逢吉,字虛舟,系出隴西。父李顏,有錮疾,逢吉自料醫劑,遂通方書。舉明經,又擢進士第。范希朝表為振武掌書記,薦之德宗,拜左拾遺。元和時,遷給事中、皇太子侍讀。改中書舍人,知禮部貢舉。未已事,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長慶四年封涼國公,寶曆元年晉封鄭國公。
楊知慶
楊知慶,隋朝皇族,楊達的孫子,唐玄宗元獻皇后楊氏的父親,武則天的表親。天授中,以武則天母族,追授楊知慶,左千牛將軍,贈太尉、鄭國公。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李楷洛之子,唐朝名將,契丹族。
公元749年(天寶八年)李光弼為朔方節度副使,知留後事,封薊郡公。
唐天寶十五載(756)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加司空、兼兵部尚書,仍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為魏國公。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八月,唐肅宗再次詔李光弼入朝,升侍中,改封鄭國公。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軍。
公元762年(寶應元年),李光弼進封為臨淮郡王,賜鐵券,圖形凌煙閣。
楊再思
嚴武
嚴綬
韓滉
唐玄宗天寶年間,韓滉以門蔭入仕,歷同官主簿。至德元載(756年)避地山南,歷山南節度判官等。乾元二年(759年),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遷尚書右丞。大曆六年(771年),任戶部侍郎判度支,與劉晏分領諸道財賦。
大曆十四年(779年),改任太常卿,又出任晉州刺史。累官鎮海軍節度使、浙江東西觀察使。涇原兵變時,淮、汴震騷,韓滉訓練士卒,完靖東南,又轉輸江南粟帛,得朝廷依賴。貞元元年(785年),加同平章事、江淮轉運使,封鄭國公。貞元二年(786年),封晉國公。
後周鄭國公
折從阮
折從阮初為後唐莊宗牙將,後升任府州刺史。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他在府州駐守。開運元年(944年),後晉與契丹敗盟後,他攻取契丹十餘座城池,每次作戰必勝。後升任府州團練史、朔州刺史、振武軍節度使等。
後漢時期,在府州設永安軍,以折從阮出任永安軍節度使,封岐國公。
宋朝鄭國公
張昭
宋朝乾德元年進封為鄭國公,後改封陳國公。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卒,年七十九。
著述頗多,曾有《紀年錄》20卷、《名臣事跡》5卷、《嘉善集》50卷等,均已佚。《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詩外編》補收1首。
富弼
富弼(1004—1083年)字彥國,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天聖八年(1030)以茂才異等科及第﹐歷知縣﹑簽書河陽(孟州﹐今河南孟縣南)節度判官廳公事﹑通判絳州(今山西新絳)﹑鄆州(今山東東平),召為開封府推官﹑知諫院、知制誥、樞密副使、知鄆州、青州,樞密使,進封“鄭國公”,出判亳州。
夏竦
夏竦(985—1051)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文學家。夏承皓次子,字子喬。仁宗皇祐己丑年(1049)進鄭國公;仁宗皇祐辛卯年(即公元1051年)農曆九月薨,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賜謚“文莊”。
夏竦以文學起家,自經史、百家、陰陽、律歷、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為文章,典雅藻麗;治軍尤嚴,敢誅殺,對疾病死喪者,則撫循甚至。著文集百卷、《策論》十三卷、《箋奏》三卷、《古文四聲韻》五卷、《聲韻圖》一卷,其中:《文莊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庫全書》。
宋庠
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卒,贈太尉兼侍中,諡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
宋庠與弟宋祁並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穠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史彌忠
金國鄭國公
完顏謾都訶
完顏雍
皇統間,以宗室子例授光祿大夫,封葛王,為兵部尚書。貞元三年,東京留守,進封趙王。正隆二年,例降封鄭國公,進封衛國公。三年,再任留守,徙封曹國公。
正隆六年(1161年),登基為帝。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二日,完顏雍病逝於中都宮中的福安殿,享年六十七歲。
蒲察蒲刺
金睿宗沒有當過皇帝,他的兒子完顏雍即位,為金世宗,追封他為金睿宗。並追封他的生母完顏宗輔的妾侍李氏為貞懿皇后、完顏宗輔的正室蒲察氏為欽慈皇后。蒲察氏的祖父蒲察蒲刺追封司徒、鄭國公。
元朝鄭國公
奧魯赤
奧魯赤(1232—1297),蒙古札剌兒部人,曾祖豁火察兒,祖父朔魯罕,父親忒木台。早年為蒙哥宿衛,隨蒙哥征蜀。至元五年(1268),以萬戶從攻襄陽,後隨伯顏攻南宋。宋亡後,升至中書左丞行宣慰使。十八年,平湖南周龍、張虎起義,拜行省右丞、荊湖等處行樞密院副使。二十三年,以湖廣地省平章從鎮南王脫歡征交趾。後改任江西行省平章、湖廣行樞密院事等職。大德元年春三月卒,年六十六。贈金紫光祿大夫、大司徒、上柱國,追封鄭國公,謚忠宣。
脫桓不花
脫桓不花,奧魯赤之子。行省左丞、蒙古軍都萬戶。從世祖征乃顏有功。又佐仁宗入定內難,拜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進左丞相。卒,贈守忠翊正濟美演德功臣、上柱國,追封鄭國公,謚宣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