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吉

李逢吉

李逢吉(758-835年),字虛舟,隴西姑臧(今甘肅省隴西縣)。唐朝中期宰相。

自料醫劑,遂通方書。舉明經出身,擢進士及第,累拜左拾遺。唐憲宗即位,授給事中,遷中書舍人,官至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品性忌刻,險譎多端。排擠名臣裴度,結交權鬮王守澄,成為牛李黨爭中“牛黨”代表人物,累官尚書右僕射,封涼國公。唐敬宗即位,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以太子太師為東都留守。

唐文宗即位,從子李訓得勢,召為尚書左僕射,足疾不行,遂以司徒致仕。太和九年,卒,時年七十八,追贈太尉,諡號為成。

基本介紹

  • 本名:李逢吉
  • 字號:字虛舟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隴西姑臧
  • 出生時間:758年
  • 去世時間:835年
  • 主要作品:《斷金集》
  • 主要成就:尚書右僕射 涼國公 贈太尉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李逢吉,字虛舟,出身隴西李氏姑臧房。自料醫劑,遂通方書。舉明經,擢進士及第,累拜左拾遺。元和時,遷給事中、皇太子侍讀,改中書舍人,知禮部貢舉。未已事,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詔禮部尚書王播署榜。
李逢吉性忌刻,險譎多端。及得權位,務償好惡。裴度討伐淮西,李逢吉慮成功,密圖沮止,趣和議者請罷諸道兵。唐憲宗知而惡之,出為劍南東川節度使。
唐穆宗即位,徙山南東道節度使。緣講侍恩,陰結近幸。長慶二年,召入為兵部尚書。時裴度與元稹執政,嘗條元稹憸佞,李逢吉以為其隙易乘,遂並中之,遣人上變,言:“和王(李綺)師傅於方結客,欲為元稹刺裴度。”帝命尚書左僕射韓皋、給事中鄭覃與逢吉參鞠於方,無狀。元稹、裴度坐事皆罷,李逢吉代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因以恩爵動詭薄者,更相挺以詆傷裴度,於是李紳韋處厚等誦言裴度為李逢吉排迮,裴度初得留任。時已失河朔,王智興以徐州叛,李絺以汴州叛,國威不振,天下延頸俟相裴度,而中外交章言之,帝訖不省,裴度遂外遷。李騕平,進尚書右僕射。
唐憲宗皇帝暴疾,中外阻遏,逢吉因中人梁守謙劉弘規、王守澄議,請立景王李湛為皇太子,帝不能言,頷之而已。次日下詔,皇太子遂定。鄭注得幸於王守澄,李逢吉遣從子李訓賄賂鄭注,結王守澄為奧援,自是肆無所憚。其黨有張又新李續、張權輿、劉棲楚李虞、程昔范、姜洽及訓八人,而傅會者又八人,皆任要劇,故號“八關十六子”。有所求請,先賂關子,後達於李逢吉,無不得所欲。未幾,封涼國公。
唐敬宗新立,裴度求入覲,李逢吉不自安,張權輿為作讖言以沮裴度,而韋處厚亟為帝言之,計卒不行。有武昭者,陳留人,果敢而辯。裴度之討蔡,遣說吳元濟,吳元濟臨以兵,辭不撓,厚禮遣還,裴度署以軍職,從鎮太原,除石州刺史。罷歸不得用,怨望,與太學博士李涉、金吾兵曹參軍茅匯居長安中,以氣俠相許。李逢吉與李程同執政,不葉。李程族人李仍叔謂武昭曰:“丞相欲用君,顧李逢吉持不可。”武昭愈憤,酒所,語其友劉審,欲刺李逢吉。劉審竊語權輿,逢吉因茅匯召見武昭,厚相結納,忿隙得解。李逢吉素厚待匯,嘗與書曰:“足下當以‘自求’字仆,吾當以‘利見’字君。”辭頗猥昵。及裴度將還,復命人發武昭事。由是武昭、茅匯皆下獄,命御史中丞王播按之。李訓諷茅匯使誣武昭與李程同謀,不然且死。茅匯不可,曰:“誣人以自免,不為也!”獄成,武昭榜死,茅匯流崖州,涉康州,李仍叔貶道州司馬,李訓流象州。擢劉審為長壽縣主簿。李逢吉奸謀益露。武昭死,人皆冤之。
初,李逢吉興武昭獄以止裴度入而不果,天子知裴度忠忱,卒相之。李逢吉於是浸疏,以檢校司空、同平章事為山南東道節度使,表李續自副,張又新行軍司馬。頃之,檢校司徒。初,門下史田伾倚逢吉親信,顧財利,進婢,嬖之。田伾坐事匿李逢吉家,名捕弗獲。及出鎮,表隨軍,滿歲不敢集,使人偽過門下省,調房州司馬。為有司所發,即襄州捕之,詭讕不遣。御史劾奏,詔奪一季俸,因是貶李續為涪州刺史,章又新汀州刺史。久乃徙宣武軍,以太子太師為東都留守。及李訓用事,召拜尚書左僕射,足病不能朝,以司徒致仕。卒,年七十八,贈太尉,諡號為成。無子,以從弟子李植嗣。

人物評價

性忌刻,險譎多端。及得權位,務償好惡。

親屬成員

五世祖:李玄道,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高祖:李雲將,尚書右丞、隴州刺史
曾祖:李晏
祖父:李顏
父親:李歸期

個人作品

李逢吉才思俊麗,能文工詩。曾與令狐楚同編者名《斷金集》,今存八首 :《享惠昭太子廟樂章》 《望京樓上寄令狐華州》《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 《奉送李相公重鎮襄陽》《和嚴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直之作》《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酬致政楊祭酒見寄》。其他詩集均佚,晚年曾與劉禹錫、令狐楚來往較多。
《享惠昭太子廟樂章》
既潔酒醴,聿陳熟腥。肅將震念,昭格儲靈。
展矣禮典,薰然德馨。愔愔管磬,亦具是聽。
《望京樓上寄令狐華州》
祇役滯南服,頹思屬暮年。閒上望京台,萬山蔽其前。
落日歸飛翼,連翩東北天。涪江適在下,為我久潺湲。
中葉成文教,德威清遠邊。頒條信徒爾,華發生蒼然。
寄懷三峰守,岐路隔雲煙。
《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
解韍辭丹禁,揚旌去赤墀。自驚非素望,何力及清時。
又據三公席,多慚四老祠。峴山風已遠,棠樹事難追。
江漢饒春色,荊蠻足夢思。唯憐吐鳳句,相示鑿龍期。
《奉送李相公重鎮襄陽》
海內埏埴遍,漢陰旌旆還。望留丹闕下,恩在紫霄間。
冰雪背秦嶺,風煙經武關。樹皆人尚愛,轅即吏曾攀。
自惜兩心合,相看雙鬢斑。終期謝戎務,同隱鑿龍山。
《和嚴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直之作》
致齋分直宿南宮,越石盧諶此夜同。
位極班行猶念舊,名題章奏亦從公。
曾驅爪士三邊靜,新贈髯參六義窮。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憐如在庾樓中。
《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
直繼先朝衛與英,能移孝友作忠貞。
劍門失險曾縛虎,淮水安流緣斬鯨。
黃閣碧幢惟是儉,三公二伯未為榮。
惠連忽贈池塘句,又遣羸師破膽驚。
《酬致政楊祭酒見寄》
初還相印罷戎旃,獲守皇居在紫煙。
妄比酇侯功蔑爾,每懷疏傅意悠然。
應將半俸沾閭里,料入中條訪洞天。
十載別離那可道,倍令驚喜見來篇。
《送令狐秀才赴舉》
子有雄文藻思繁,齠年射策向金門。
前隨鸞鶴登霄漢,卻望風沙走塞垣。
獨憶忘機陪出處,自憐何力繼飛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