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守謙

梁守謙

梁守謙(779~827年),字虛己,安定烏氏(今甘肅平涼市)人。唐朝宦官大臣、軍事家、政治家。

貞元末年,淨身入宮,拜內府局令。元和四年,拜樞密使。淮西吳元濟叛亂,以為行營招討都監,監察諸軍。元和十三年,拜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開府儀同三司、知內侍省事。元和十五年,遷驃騎大將軍、右武衛上將軍、上柱國,封邠國公,深得寵信,權勢熏天。唐憲宗死後,先後擁立唐穆宗和唐文宗,炙手可熱。

大和元年(827年),致仕歸家。同年暴卒,時年四十九歲。

基本介紹

  • 本名:梁守謙
  • 別稱:梁神策
  • 字號:字虛巳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安定
  • 出生時間:779年
  • 去世時間:827年
  • 主要成就:官至右神策軍開府儀同三司上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邠國公
史料記載,親屬成員,

史料記載

梁守謙為安定烏氏人,唐德宗貞元末年入宮,歷任內府局令、學士院使、掖庭局令、內常侍等職。憲宗元和四年,“總樞密之任”。十一年冬,討淮西吳元濟,以梁守謙為行營招討都監。次年五月,“詔命口闕,卻秉機務”,然未置使。唐憲宗元和中,始置樞密使二人。劉光琦、梁守謙皆為之。 也不是二人同置,劉光琦元和元年“知密”。 梁守謙於元和四年接任其職事。
元和十三年,任右監門衛上將軍、右神策護軍中尉,十五年,遷驃騎大將軍,兼右武衛上將軍,深得憲宗寵信,權勢極大。梁守謙先後擁立過兩位皇帝即位,即唐穆宗李恆唐文宗李昂。憲宗死後,“宗社未定,公首冊儲貳,肅清宮闈”。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欲立憲宗第二子澧王李惲,梁守謙聯合王守澄、馬進潭、劉承偕、韋元素等宦官,殺死吐突承璀與李惲,擁立穆宗寶曆二年冬,“彗起蕭牆, 禍生宮掖,潛龍未震,神器不安。公引兵誅夷,旋定社稷”。指宦官劉克明、田務澄、許文端與蘇佐明、王嘉憲等人勾結,殺害敬宗,欲立絳王李悟之事。據《資治通鑑》載:“劉克明等欲易置內侍之執權者,於是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中尉魏從簡、梁守謙定議,以衛兵迎江王李涵入宮,使左右神策、飛龍兵進討賊黨,盡斬之”。
據《功德銘》載:“伏以元和、長慶釋教大興,雅葉所歸,轉得親近。謹於大興唐寺花嚴院,為國寫古今翻譯大小乘經論、戒律,合五千三百廿七卷。公私祿利,不入其門,凡是難得,無所愛惜,嘗求善書者,令絕外塵,不飲茹,浴身至於精剎,焚香而就筆硯。擇其力多者,以多價酬之,少者去之,人不約而自勸也”。反映了這一時期佛教興盛以及統治者佞佛的基本狀況。此事在梁守謙主持下,由於組織得法,管理嚴格,繕寫了大量的經卷,為佛教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大和元年春,梁守謙因病請求致仕,退歸私第。同年十月二十日死,享年49歲。梁守謙歷經德、順、憲、穆、敬、文等六朝,從元和四年知樞密事至太和元年致仕,握重權達19年之久,是這一時期炙手可熱的人物。

親屬成員

據《墓志銘》載,梁守謙曾祖父梁晟,為左清道率府長史;祖父梁希倩,翊衛中郎將;父梁庭,不仕。以上諸人均非宦官。梁守謙有子5人, 長子梁承敏,掖庭局令;次子梁承度,宮闈局令、沂海監軍使;三子梁承乂,內府局丞;四子梁承汶,賜緋魚袋;五子梁承政,賜綠。皆為宦官,而史籍中不見記載,可能與梁守謙參預謀殺憲宗之事有關,故文宗及以後諸帝不加重用。
弟梁守志,字行實(公元784年~公元838年) 享年54歲,遷葬於唐長安白鹿原。官至左神策軍華原鎮遏都知兵馬使(監軍),銀青光祿大夫撿校太子詹事,行嘉王府長史侍御史等職。夫人為天水趙氏,有子梁宗師,任右神策押衙,宋州司士參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