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樞密使
- 建立時間:唐後期
- 說明:以宦官充任的樞密院主官
- 歷史文獻:《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
樞密使一職始置於唐後期,為樞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時改由士人充任,後又逐漸被武臣所掌握,辦事機構也日益完善。為適應連年戰爭的局面,樞密使把軍政大權...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將。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他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
領樞密使,古代官名。遼朝置。即以他官兼掌樞密院事,聖宗統和十二年(994),耶律隆運為北府宰相,仍領樞密使。 ...
知北院樞密使事,官名。遼朝置為北面官,北樞密院官員。與北院樞密使共領北樞密院,或以北院樞密副使為之,或以他官為之。 ...
同知樞密使事,遼代官名。遼制因俗而治,分設南、北面官。北面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其中又分置北、南樞密院,分掌契丹軍馬和人民之政。各設官職統轄。...
(後晉樞密使)編輯 鎖定 李崧(?-948年),小字大醜 [1] ,深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五代時期後晉宰相。 李崧早年效力於後唐,歷任鎮州參軍、興聖宮巡官、協律...
《上宰臣樞密使狀》是後蜀後主孟昶創作的一篇散文。...... 《上宰臣樞密使狀》是後蜀後主孟昶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上宰臣樞密使狀 創作年代 後蜀 作品...
馬紹宏(?-932),閹官也。初與孟知祥同為中門使,及周德威薨,莊宗兼領幽州,令紹宏權知州事。...
樞密太尉,是樞密使的別稱。 宋 周煇 《清波雜誌》。......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二:“五十年前有通右府書,稱樞密太尉,蓋舊制文臣為樞密使,皆帶檢校太...
樞密院,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軍事機構,唐始設樞密使,掌文書,以宦官任之。後唐改稱樞密院,樞密使輔佐宰相,分掌軍政。宋設樞密院與“中書”分掌...
三朝樞密指的是王博文家族一門三代在朝廷樞密院做樞密使,一家九子十人進士及第的奇蹟,在大宋首府汴京,卻是朝野皆知,俚俗相傳。“三朝樞密院,九子進士公”的...
韓太尉,指韓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陽(現在河南安陽)人,嘉祐元年任樞密使。2.太尉執(zhí)事:太尉侍從;太尉,秦、漢時官名,掌兵權。...
左丞相兼樞密使 目錄 1 人物簡介 2 《宋史·葉顒傳》 葉顒人物簡介 編輯 葉顒(1107—1195),宋代興化仙遊(今屬福建莆田)人,顗弟,字子昂,紹興二年(1132)進士。...
錢惟演隨錢俶歸宋,歷任右神武將軍、太僕少卿、命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累遷工部尚書,拜樞密使,官終崇信節度使,卒贈侍中,諡號“思”。後加贈太師、中書令...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3)擢。提升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
宋代設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軍、財三大務,宰相之權為樞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權不相上下,不相統攝。中樞官制是中央集權的...
樞密使為樞密院之長官,或稱知樞密院事,副長官稱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院事,簽書樞密院事或同簽書樞密院事。其下設都 承旨和副都承旨,負責“承宣旨命,通領院務...
國家初創,郭威在各方面都為劉知遠出謀劃策,使後漢政權很快穩定下來,作為重臣郭威在劉知遠臨終時被任命為託孤大臣,隱帝繼位後,讓郭威任樞密使,掌握軍政大權。...
八月十三日,耶律洪基尊奉興宗遺詔,任命西北路招討使、西平郡王蕭阿剌為北府宰相,仍領權知南院樞密使事之職,北府宰相蕭虛烈出任為武定軍節度使。八月十六日,改...
[1] 後漢乾祐二年(949年),隨樞密使郭威(後周太祖)抵禦契丹。次年,又隨郭威起兵南下,奪取政權。 [7]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任武寧軍節度使,率兵平湘陰公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