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瑀(1285~1361),字元誠,杭州(今屬浙江)人。元代官吏。文宗天曆間擢中瑞司典簿。改廣州路清遠縣尹,以廉慎,超授奏議大夫,太史院判官。
至正十五年(1355年),江東、浙西盜賊群嘯,乃改建德路總管。瑀蒞郡視之如家,民亦視之如父母。當時他的下屬中,有人懷疑長樂鄉民為“盜”,準備捉人入獄,累及數百家,引起鄉民不安。楊瑀獲悉後,親自帶領從役載米二百石前去賑濟鄉民,以安撫平息事端。
江浙行省最其功,進階中奉大夫,浙東道
宣慰使,都元帥。二十年(1360年),
致仕。
瑀著有《
山居新語》四卷,所記皆平時見聞,多雜以神怪之事,但史料價值不可低估,如處州砂糖竹箭,
高克恭弛火禁,脫脫開舊河等,均對研究杭州歷史有較大價值。《四庫總目》皆記所見所聞之事,多參以神怪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