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

小乘

小乘佛教又稱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主張恪守戒律,嚴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戒律,注重上座部比丘眾的自身的戒律修行。分布在南印度與錫蘭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乘佛教
  • 又稱:上座部佛教
  • 主張:恪守戒律
  • 分布:南印度與錫蘭一帶
簡介,佛教傳播,佛教分類,部派流布,中期的流布,①說一切有部,②正量部,③經量部,④大眾部與上座部,經典傳奇,聲聞乘介紹,聲聞乘證得,聲聞乘三生,聲聞乘四果,聲聞乘五道,緣覺乘介紹,十二緣起,十二因緣說明,

簡介

佛教於公元1世紀左右開始分化,分成大乘教小乘教。小乘佛教主要在弘揚與南印度與錫蘭一帶,該派尊崇 釋尊 為偉大的教師,而非神明,其經典為比較古老的巴利文經典。上座部佛教主張恪守戒律,嚴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教義。大乘佛教則不然,認為按照原始教義,只有少數人才能修道成佛,所以應該拓寬渠道,主張不但比丘眾可以圓寂,一般四眾也可以達到圓寂的境界,主要盛行於北部印度、外蒙古、中國西藏和日本等地。該派宣揚 釋尊 的 佛性,並且用梵文頒布了一套新的法典。公元6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前印度地區衰落,印度教興起,但大乘佛教的影響並沒有消失,在世界紮下了根,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首.
現代很多佛教學者用大小乘做分類,已並無褒貶之意。一般認為現在的小乘佛教主要流行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高棉等南亞及東南亞各國,但他們自稱“上座部佛教”或“聲聞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號。中國雲南上座部佛教,也屬於這個宗派.

佛教傳播

佛教發展於古印度,後來向世界傳播發展,分成兩大系統:向北方流傳的,經過中央亞細亞傳到中國內地及西藏,再傳到韓國、日本、越南等亞洲地區,屬於北傳佛教;向南方流傳的,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高棉、寮國,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也有人稱為南方佛教,因為這一宗派的佛教,是由古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再傳到東北南亞,這些地區都在印度之南。如就所屬部派來說,凡是信仰南傳佛法及皈依教團的,都可稱為南傳佛教,如盛行中國雲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佛教在公元前後開始由古印度向北方和東方傳出世界,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這些佛經為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其後上座部佛教在中國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蓋過。大乘佛教在中國獲得了輝煌的實踐與發展,隋唐時代中國即取代前印度帝國成為世界佛教的中心。目前,中國保留的佛教三藏經典也是最完善的之一。
另一方面,佛教亦傳至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傳說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代,上座部的一個分支-分別說系的銅碟部傳入錫蘭(古斯里蘭卡)的孔雀王朝。之後,又分化為大寺上座部和無畏山寺大乘上座部。兩派出現長期激烈鬥爭。公元前19~27年,錫蘭的大寺派僧人用僧加羅語寫出了南傳的五部《阿含經》。無畏山一派在很長時期內一直興盛遠超大寺。但隨後的歷史中,在皇室的偏好下,斯里蘭卡佛教最終為大寺一派所一統。至緬甸阿努羅陀王朝時期,其勢力使上座部佛教滲入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經過錫蘭於12世紀舉行第七次結集,整頓佛教教團,使上座部佛教於錫蘭臻於隆盛,期後透過與比丘比丘尼教習,傳返暹羅,促使當時素可泰王朝傾向上座部佛教。現今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有很多上座部佛教信眾,當中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徒占該國信眾的90%。

佛教分類

在佛教創始聖者 釋尊 入—大—涅—槃後,佛教內部由於對 釋尊 所說的教義有不同的理解和闡發,先後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宗派。按照其教理與發心等方面的深淺不同,可歸納為上座部佛教和大眾部佛教兩大基本派別.
請注意:大小乘的概念是佛教內的辭彙,主要是從教理與發心上加以區別,用於專門針對佛法三乘菩提中的聲聞、緣覺二乘羅漢而言,以區別於菩薩乘或佛乘。該分類與三大語系及傳承時代的分類完完全全是兩碼事。
三大語系是按照所承載語言地區劃分。事實上三大語系中,漢傳佛教內上座部佛教派曾有多個,漢傳佛教目前保存的小乘經典資料相當豐富。而南傳也並非就等於上座部佛教,他們也並不認可自己就是小乘佛教。至於時代劃分,更是另一個概念,事實上,從現有的佛經與其它資料的明確記載來看,上座部佛教經典《阿含經》也都處處提到大、小乘或三乘佛法及“菩薩乘”等概念。所區別的僅僅是各個時代流行的側重不同而已。

部派流布

釋尊 入滅後百年,因對一些戒律方面的分歧,教團出現分化,稱為根本分化。根本分化形成了上座部和大眾兩部。經過根本分裂的原始佛教在300多年間一再分立並在五天竺境內外流傳開來。阿育王(前3世紀中)時代後,上座部分出說一切有部,此部以西北印度為根據地主要活動於迦濕彌羅和犍陀羅;上座部佛教的另一支經南印度而渡海進入錫蘭(古斯里蘭卡國,又稱銅碟洲,故斯里蘭卡的部派又稱銅碟部),後來經過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無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其中的後一個支派傳往東南亞形成今天的南傳佛教。還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並流入中亞地區,法藏部為目犍連子帝須之大弟子曇無得所領導,曇無得為阿育王派往古印度西北地區弘法的高僧。此部以重視大乘菩薩藏與咒藏而聞名。另一宗飲光部也有與法藏部及有部類似的一些思想。大約同時代,擁有大乘信仰的大眾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後的案達羅派,它們都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說一切有部分出的犢子部則在中西部印度發展,分立出法上、賢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後正量部則成為犢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現的經量部前身是說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師。此部的活動範圍似乎未超出西北古印度。

中期的流布

各宗派,在公元前後大乘佛教成為佛教主流後繼續發展。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後,印度教也開始復興,刺激了上座部佛教各宗派的進一步分化,一部分轉而靠攏大眾部佛教,另一部分則日漸衰落。7世紀,玄奘法師所記錄的印度部派似乎只有上座部、大眾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和說出世部。7世紀末的義淨法師則說古中印度有上座部、大眾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如是四部。總體來看上座部佛教流行於前印度南方及東印度地區;說一切有部在前印度西北及中印度和西印度地區;正量部流行於前西印度和南印度地區。說一切有部還傳播到蘇門答臘、爪哇等國家,而正量部也存於越南中部地區。
幾百年間,上座部佛教教理有了較大變化。上座部佛教各宗派利用阿毗達磨的論書形式來發揮和組織部派學說。部派之間圍繞基本的佛學主張展開了長期的爭論。

①說一切有部

此部學說經世親時代(330~400)而發展出新有部。有部學說集中代表了小乘佛學發展的理論水平。初期有部說人我是五蘊集合併非實有,而包含五蘊在內的一切法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實有的,否則認識者即使僅從觀念上了解它也是不可能的。有部認為,一切法無非小乘佛教的佛塔名色。色必然有相,因而可以言說。諸蘊由恆有法體,故可以認識。有部的思想也並非只是小乘,實際上也承認與接受小部分大乘基本信仰。後來“回小向大”而成為大乘祖師之一的著名的世親菩薩,早年也是在有部出家,證得了羅漢果,並作小乘論藏五百部,對有部學說進行了總結髮展,成為一代論師,體現在《阿毗達磨俱舍論》中。此外,該論也吸收了經量部的見解。以後在中國、日本都有以《俱舍》為中心的學派。《俱舍》未作漢譯之前,有部學說在中國的代表是毗曇師。有部學說直接影響到法相宗理論.

②正量部

此部堅持犢子部中補特伽羅有我說,認為補特伽羅實有且從此世轉他世。正量部發展了業力不失的宗教觀。從玄奘所述,正量部主張的認識論與瑜伽行派的帶相說正相反對。他認為只要有心識活動,就一定有能思想的主體和所思想的客體。

③經量部

此部以經為量,即以 釋尊 經教為理論認識依據。據說其淵源可上溯至 阿難尊者。以為其原出於有部之譬喻師。此部直接反駁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的說法,認為只有現在法為“無”有;無論是個體的人還是其心識活動無不是剎那生滅,時時交納推移的。認識論方面,經量部直接給大乘瑜伽行派提供了帶相說和自證分等思想材料。經量部系的師子鎧法師曾著有《成實論》。此論對中國早期佛教影響極大,被認為是入大乘空宗的門徑之一。

④大眾部與上座部

很多學者認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眾部傳承的,大眾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過,實際上近年的很多研究則表明,上座部及其分類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與修行大乘佛教的。如法藏部等。另外,玄奘法師當年考察印度時,在印度佛教的核心區域--摩揭陀國--也是佛在世時弘法的核心區域,該國四個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師稱其為大乘上座部。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大小乘的分化與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兩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對戒律的認識上的差別而引起的。事實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們並不一定對自己派別大小乘教法進行限制,其下屬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種教法的,但他們必須遵守本部派的戒律。
大眾部傳承的教法與信仰,包括了肯定佛陀的出世性即佛法身不滅的離染的;佛以一音說一切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有法化身等,大多為大乘信仰。其它還有如:對諸法的認識可以一時而有(頓悟);一切皆空,實無自我(人空法空);認知的最終目標是當下把握諸法自性(是心即佛)等大乘信仰與教法。大眾系中有一說部和說出世部,前者認為一切事物,包括涅盤等都是假名,非實有體;後者認為世間法才是假名而無實體,但空與佛陀的出世法卻是真實的。

經典傳奇

古印度小乘佛教的理論依據是三藏,其中各部尊奉的小乘經藏與律藏似乎是統一的,實際上卻各有差異。在中國,大小乘佛教是同時傳入中國的。小乘部派傳承方面,中國漢傳佛教的十三大宗派中,也有專門的多個小乘宗派:毗曇宗、成實宗、俱舍宗等宗派。古印度的經量部傳承到中國成為成實宗,有部的一些經典傳承到中國成為俱舍宗等。
律藏方面,中國的律學和唐代創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為基礎。中國現存僅小乘律典,就函蓋了眾多古印度宗派:《五分律》為傳承自古印度(化地部)、《四分律》為(法藏部)、《摩訶僧祗律》為(大眾部)、《十誦律》為(說一切有部)以及屬南方上座部的《善見律毗婆沙》等。可見中國全面繼承保存古印度經典之狀況。
小乘經藏,現存較完整保留的南傳佛教巴利文經典(公元前19~27年斯里蘭卡大寺僧人用僧加羅語寫出)其中的《長》、《中》、《相應》、《增支》、《小》五部 ,前四部漢譯經典相應此四部,內容大致相同:《長阿含》傳承自古印度法藏部;《中阿含》屬一切有部;《雜阿含》屬正統一切有部;《增一阿含》屬早期大眾部集結。尤其漢傳的增一阿含經,有學者考證認為其屬於較好保存了早期大眾部集結(即所謂第一次集結之窟外集結)的經典。至於小乘論藏,7世紀玄奘在印度學過大眾部的阿毗達磨論。巴利文系及漢譯說一切有部都有近似的七部論書。漢傳各個部派的論書翻譯保存的也很多。

聲聞乘介紹

聲聞和緣覺統稱為小乘,又常被稱為二乘。聲聞乘是佛教三乘之一。因稱聞佛言教悟苦﹑集﹑滅﹑道四諦之真理而得道者。
聲聞乘是依四聖諦之理而起修,而緣覺乘,則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這是二乘的不同處。
聲聞乘的果位名,梵語叫做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 人,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聲聞乘證得

瑜伽六十四卷五頁云:聲聞乘證得者:謂先受歸依,乃至沙門莊嚴,為依因故;有五種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淨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有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世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淨證得者:謂四證淨。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如是一切,應知如前已廣分別。又聲聞乘證得因者:謂得世間離欲之道,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所有善根。
二解 顯揚六卷十頁云:聲聞乘證得者:謂初受三歸,乃至依止聞莊嚴故;得五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淨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得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得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淨證得者:謂四證淨。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功德。複次聲聞乘證得中證得依止者。謂先修世間道離欲,次修順解脫分善根,後修順決擇分善根.

聲聞乘三生

【聲聞乘三生】 (術語)得阿羅漢極速者,經三生:第一生植順解脫分之善,第二生植順決擇分,第三生入於見道。乃至得阿羅漢果。無更較此為速者。俱舍論二十三曰:‘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脫,三位亦爾。’

聲聞乘四果

一.須陀洹果
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又名預流。即初果也。謂此人斷三界見惑盡。預入聖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即第二果也。謂此人於欲界九品思惑中。斷前六品盡。後三品猶在。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來。(思惑者。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心起貪受。迷惑不了也。九品得。於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即第三果也。謂此人斷欲界後三品思惑盡。更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來。
四.阿羅漢果
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即第四果也。謂此人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四智已圓。已出三界。已證涅盤。無法可學。(四智睹。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梵語涅盤。華言滅度。)
[出金剛經疏]

聲聞乘五道

1、資糧道  2、加行道  3、見道  4、修道 5、無學道
1、資糧道(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
產生信奉聲聞乘或獨覺乘之心,獲得脫離輪迴之成就者可進入資糧道。所生信奉二乘之心基二對輪迴之“三苦”的透徹領悟,認識眾生在“三苦”中休無止的煎熬。修習者開始大量積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階段就是資糧道。資糧道分為三品,稱上品資糧道,中品資糧道,下品資糧道。
2、加行道(識“空”)
當修習者獲“修為所生超凡智慧”成就時進入加行道。修習者用所得“止觀雙運三摩地”可以識得萬事皆空,即識“空”。進入加行道,可引導意念使之集中於“四聖諦”及其十六法。聲聞乘和獨覺乘的信徒,各自要據其對“空”的理解,將意念集中於“四聖諦”及其十六法。加行道分四位,稱為加行道暖位、加行道頂位、加行道忍位,加行道世第一法位。
3、見道(見“空”)
修習者觀想“四聖諦”及其十六法的結果是初次直接體驗“空”之本性,此時即進入見道。“空”性的體驗,依據聲聞乘信徒和獨覺乘信徒和獨覺乘信徒觀修方法的不同而互有差異。在體驗“空”之本性時,修習者必須從根本上棄除屬於“三界”(即欲界、無色界)的一百一十二種煩惱,棄除煩惱即為體驗“空”之本性的過程。見道又可細分為十六位,稱為“十六智忍”。到達見道的修習者即被稱為“聖者”。
4、修道
初次體驗“空”之本性後,聲聞乘和獨覺乘的信徒根據各自的觀想方式,反覆觀想以證得“空”之顯現,及至於觀想到在修道階段使已身從諸煩惱中解脫。這種觀修稱為九品修道第一種之上品。九品修道分下品修道三品、中品修道三品,上品修道三品這九品。每品皆修斷一種煩惱一種煩惱,稱九品修斷。 九品修道的最後一品稱為“如金剛三摩地”及第這一品,修習之靜如同堅實、穩固、輝煌之金剛石。
5、無學道
九品修道修到最後一品,“如金剛三摩地”並證得斷證即入無學道。無論聲聞乘和獨覺乘的信徒獲阿羅漢位(包括聲聞阿羅漢和獨覺阿羅漢)。這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成就。

緣覺乘介紹

十二因緣是緣覺所修的法門,又稱為獨覺。緣覺乘聖人比聲聞乘利根,聲聞乘聞佛說四諦法,從苦諦上悟入,而緣覺由集諦上悟入,故較聲聞乘為深。緣覺由集諦之無明,觀十二因緣之緣起,無須聽法,即依自力得覺悟,又稱為獨覺,即是辟支佛。因此緣覺乘也叫做獨覺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較聲聞乘為高深,稱為中乘,而下於佛乘及菩薩乘。

十二緣起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這十二緣起是說明人生的經過,換句話說,是有情生死流轉的說明。一切眾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緣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故個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都是形成相依的狀態。
十二緣起,是由十二項互緣的支數,來說明現實人生的成立。
一、無明——為過去煩惱的總稱,是無知,或愚痴,或迷暗的意思。由此無明妄動,眾生輪轉世間,是生死的根本。
二、行——是“行為”或“造作”義,即依過去無明煩惱,發動身口意三業,有時作善的行業,有時作惡的行業,有時作不善不惡的事。這“行”和上面的“無明”,即是過去所做的惑和業,也便是四諦中所說的集諦內容。
三、識——入胎之心識,由過去感業動力,使阿賴耶識受果報,遇緣托胎,完成現在之生命體。
四、名色——名是心識,屬於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於物質,故名色,為成立有情生命體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五、六入——為六根完具位,謂於胎中名色漸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漸次具足。但這時的胎兒在母腹中只有幾個月,雖成六根的模型,對外界的感覺,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沒有完備,故稱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時期。
六、觸——即出胎後與境界接觸,生起感覺,亦即對境界認識之開始。如自初生至一歲內的嬰兒時期,及進入二歲幼兒時期,其接觸外境,只起簡單的知覺,不能分別孰是孰非,孰苦孰樂,也沒有憎愛的分別,一切舉動很天真,這時可說是觸的混沌時期。到三歲至五歲的幼童,接觸外境的知覺力就漸漸增強。
七、受——即對外境接觸的感受:指苦、樂、舍三受。如人生自幼兒四五歲時期到兒童時期(六歲至十二歲),乃至青年時期(十四歲至廿三歲)的時候,心識逐漸發達,領受環境範圍漸漸擴大,起居飲食、讀書遊戲及其他希求亦隨歲月而增進,遇順境則感受快樂,遇逆境則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時期,對愛憎的感受,特為顯明。這就叫做“受的階段”。
八、愛——以染著貪愛為義,由受而來,對於所受之境界賓士追求。如青年時期,對貪戀財物和男女色慾,已生出種種強烈的欲望,執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鬆;有的越出軌則,未婚先有孕,故在這“愛的階段”,尤其青年男女,宜謹慎調伏自己衝動的情慾。
九、取——是執取為義,即對所愛之境界執取追求,也即對物慾境界起貪戀,強烈執取,據為己有,方滿自己的欲望。於是三業不淨,造出惡業,以業系身,而集成未來身心的苦因,這都是由“愛”“取”而來。
十、有——即是現有業力存在的意義。謂由愛著馳取不已,現世又多造惡業,而構成潛在業力,感後有之報。
十一、生——即未來受生,由於自身潛在業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來的新生命。
十二、老死——這是說明來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環,生生不已的流轉道理。因未來既有老死,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苦,而與之俱來。而“生”和“老死”是未來世的二種因果,即將苦諦的內容加以詳細的分別。

十二因緣說明

十二因緣說明人生的生死循環,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死,不斷流轉,叫做流轉門。而這流轉門的因果:從過去“無明”和“行”的二支因,緣起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五支果。又從現在世“愛”、“取”、“有”的三支因,緣起未來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謂人生,就是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不已,叫做輪迴,根本不外“惑”和“業”
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釋迦牟尼佛的悟道,就是覺悟這十二緣起的人生觀道理。並推究十二因緣的緣起,以“無明”為生死流轉根本,如修道斷無明,除愛取,就可解脫生死,故從十二因緣的“還滅門”來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來世的生、老死亦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