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亞、西亞和北非一些國家、佛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被列為國教。
上述宗教里:基督教包括三大流派:即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其中新教與天主教信徒較多,東正教教徒相對較少;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別,其中遜尼派占多數;佛教則有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三大派系。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數最多,伊斯蘭教次之,佛教最後,雖然人數各有不同,但是各個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雖說是三大宗教,但三大宗教提倡和平共處,可以相互交流文化。慈悲,博愛,和平,是這三大宗教的真諦。同時這也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目標。
基本介紹
基督教,創始起源,宗教經典,基本教義,誕生和成長,早期,中世紀,伊斯蘭教,基本信仰,主要功修,佛教,佛教起源,佛教創立,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宗佛教,北傳佛教,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近代佛教,法界佛教,
基督教
基督宗教是一個一神論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教會。雖然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是一個合一的基督教會,但基督教在歷史進程中卻分化為許多派別,2013年全世界範圍當中有超過一萬個基督教派,主流的派別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三大傳統教派,以及一些在信仰人數上雖不如傳統教派多,但也有了相當的規模的非傳統教派,如: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等。
其他的則大多為信徒人數較少的邊緣教派。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稱呼上,由於基督教新教往往簡稱為基督教,於是容易造成誤解,所以中文學術界通常將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統稱為基督宗教,用基督教稱呼新教;神學界又稱新教為更正教會;民間又稱之為耶穌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有30億以上的人信仰基督教。基督譯自希臘語的ΧριστKhristós,意為“受膏者”,來自希伯來語的“Moshiach”(,又寫作“Messiah”)。
創始起源
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
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穌的心意卻是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會。
耶穌復活的這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每年春分以後,又逢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教會又定公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為耶穌的生日即聖誕節(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但因計算錯誤,耶穌實際出生的年份應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宗教經典
基本教義
上帝:基督教信仰聖父、聖子、聖神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體:造物主、聖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聖靈受聖父之差遣運行於萬有之中,更受聖父及聖子之差遣而運行於教會之中。但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個上帝(三位一體)。
創造: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時間和空間)萬物,包括人類的始祖。
罪: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違逆上帝出於愛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脫離造物主而獲得自己的智慧,從此與上帝的生命源頭隔絕,致使罪惡與魔鬼纒身,而病痛與死亡則為必然的結局。後世人皆為兩人後裔,生而難免犯同樣的罪,走上滅亡之路。
基督救贖:人生的希望在於信奉耶穌基督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贖罪,並他在三日後從死里復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並得到能勝過魔鬼與死亡的永遠生命。
眾生平等:在上帝的面前,沒有誰的地位高於誰。
誕生和成長
基督教產生於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紀結束前即逐漸發展到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等地,並擴及希臘及義大利。在4世紀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宣布它為合法宗教為止。在380年時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I)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東部教會自稱為正教(即東正教),西部教會稱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紀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許多小的教派。
早期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為民眾運動產生的。相對於傳統猶太教強調遵循律法,基督教則強調耶穌救贖的恩典,並認為只要信奉耶穌基督就是舊約《聖經》里眾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願意接受他為主,並決意以上帝的心意為生活的準則,讓耶穌基督為自己承擔所犯的過錯,就被認為是已悔改,可以借著洗禮被接納成為教會的一份子。這就是基督教“因信稱義”的信仰,也是後來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依據。
在基督教早期階段,教會曾實行財產共有,外界視其為一種秘密性的宗教組織。猶太人視教會為離經判道的異端,常常向羅馬當局控告他們。羅馬政府則認為他們只是猶太教的一支,起初並不如何逼迫教會,但到尼祿(Nero)皇帝時(A.D.54-68)教會的人數已增長到不可忽視的程度。
公元61年,羅馬發生全城大火,六天裡燒毀了大半個城市。當時有人認為是尼祿皇帝在縱火,為了擴建他的皇宮增添空地。尼祿就把失火的責任推掉了,說是羅馬城裡的基督徒在縱火,試圖推翻羅馬帝國。當時教徒普遍不分種族及社會階層,就連當時的奴隸在信主以後亦可即時被接納為弟兄。
中世紀
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維護基督教為名,展開了8次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
16世紀以後,歐洲各國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分化出許多支派。隨後的地理大發現以及殖民擴張,將基督教傳到了世界各地。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產生於公元622年,伊斯蘭教世界的國家遍布亞、非兩個大洲,總體算來也有大約五十個。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國家裡都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穆斯林)。
這些國家包括一些西方國家諸如英、美、俄、法、德等國家。據統計,全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總數約在12億人以上。有跡象表明,穆斯林人數有在幾十年以後超過基督教徒人數的趨勢。
伊斯蘭教是科學的宗教,它鼓勵人們通過真科學對宇宙、世界進行認識和思考,從而使信仰更加堅固。穆聖(穆斯林認為穆罕默德是至聖先知、真主的封印使者)說:“學者的墨汁濃於烈士的鮮血。”就是讓穆斯林們要努力學習知識,不盲從、不迷信。因為伊斯蘭是光明的、是安拉降下的正教,它是科學的、充滿真理的,盲從和迷信不會認識它,只會損害它。
伊斯蘭教主張和平,主張對人應有慈愛之心。安拉說:“你當以善待人,象安拉以善待你一樣;你不要在地方上搬弄是非,安拉確是不愛搬弄是非者。”(古蘭經28章77節,馬堅譯本)按教法規定,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都應該向窮苦人伸出援助之手。
基本信仰
(一)信安拉:“認主獨一”,即相信安拉是造化、調養宇宙萬物,掌管今世與執掌後世最後審判的唯一主宰。穆斯林僅敬拜造化、調養宇宙萬物,掌管今後兩世,大仁大慈,全能全知,獨一無二的安拉。不拜任何聖人、偶像與神祇。阿拉伯文稱呼安拉為“الله”,意思是獨一無二,永恆不滅的主宰。
(二)信天使:相信安拉造化及差遣的天使,他們絕對忠誠順從安拉,執行安拉的命令,而且是人們行善作惡的見證與記錄者。
(三)信經典:相信安拉降示給人類的經文和啟示,包括以前的“舊約”和“新約”,但因其中部份失傳或遭竄改,因此穆斯林只遵從唯一可信並受安拉保護而完整的“古蘭經”。古蘭經是安拉差遣天使降示給穆聖※也是給全人類的最後一本天啟經典,前後歷時約23年。
古蘭共分三十卷,一百一十四章,六千兩百三十六節,經文是以阿拉伯文頒降,奉行於全世界十二億餘穆斯林,是伊斯蘭教教義之根源。古蘭經適用於任何時代、地區與民族,自降示後一直被完美無缺地保存到2013年,安拉許諾會永久保護古蘭經。
僅次於《古蘭經》的經典是聖訓集,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認的聖門弟子的言行的綜合記錄。收集聖訓的活動始於早期,至9世紀下半葉,隨著聖訓學的發展,出現六大聖訓集,被遜尼派奉為權威的聖訓實錄,與《古蘭經》同為教義、教法、社會倫理和學說思潮的經典依據。
(四)信聖人:相信安拉在不同時代,對每一民族所差遣以警告世人並引領於正道的眾使者,始自阿丹※而終至最後的先知-穆罕默德聖人※(簡稱穆聖)。我們尊敬並聽從他們的教誨,但絕不崇拜他們。※代表“願安拉賜福給他”。
(五)信後世:相信人死後,至世界末日來臨時,將要復活,並接受安拉公正的審判;在今世時,歸信安拉並行善者,將得到天堂樂園的報賞;不信安拉而多行不義者,將受到火獄的刑罰;今世是短暫的,而後世是永恆的。
(六)信前定:相信宇宙一切事物之發生皆系安拉的安排與事前制定的,但是安拉亦賦予人類理智選擇善惡行為的自由,個人需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主要功修
伊斯蘭要求人們信仰真主並服從真主,從心靈深處信仰真主的存在和偉大,同時要求在行為上要表現出順從真主的意志,力行一定的功修,把信仰和行為的實踐聯合起來,達到增強信仰、鞏固信仰的目的。在聖訓中把這些功修稱為信仰賴以建立的基礎?,我國穆斯林稱之為五功:“念、禮、齋、課、朝”。茲將“五功”簡述如下:
1. 念功是穆斯林心存真主和非穆斯林宣誓皈信的一種方式,所謂念的內容是“除了真主,再沒有受拜者,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俗稱“清真言”]以及“我作證除了真主,再沒有受拜者;我作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奴僕和使者”[稱“作證言”]。“清真言”和“作證言”不只是入教時必須宣讀的誓言,而且每個穆斯林經常誦讀,以表示對自己信仰的重新肯定和加深。念時要“誦其辭、知其義、信其理”,即真主之獨一和穆罕默德為聖之必然。
2. 拜功是穆斯林身體力行的主要功修之一,因為《古蘭經》多次強調拜功對穆斯林的重要意義,真主說:“拜功對於信士,確是定時的義務。”[4:103],“拜功確能止醜事和罪惡。”[29:45]
伊斯蘭規定,穆斯林在履行拜功前都必須沐浴,取得身心上的潔淨,沐浴有“大淨”和“小淨”之分。“大淨”即用清潔的水,按一定的順序及方式沖洗全身;“小淨”即用清潔的水,洗淨身體的局部。同時規定,夫婦房事後,婦女月經以後,男子泄精後都必須進行“大淨”,而大小便後亦須清洗下身。拜功的儀式主要由端立、誦念《古蘭經》經文、鞠躬、叩頭、跪坐動作組成。主要拜功有一日五次拜,每周一次的聚禮拜[即主麻拜],一年兩次的會禮拜[即古爾邦節和開齋節的禮拜]。
3. 齋功即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曆的萊麥丹月(回曆九月),白晝戒飲、食和房事一個月。黎明前而食,日落後方開。但封齋有困難者,如病人、年老體弱者和出門旅行者、孕婦和哺乳者可以暫免,或過時再補,或納一定的濟品施捨。
齋月逢大建為三十日,逢小建為二十九日。齋月的起止均以見新月而定。齋月結束之次日為開齋節,穆斯林製作佳肴、身穿盛裝,舉行會禮,走訪親友,以示慶祝。
伊斯蘭不主張禁慾或苦行,而是鼓勵人們享用真主賜予人類的各種合法潔淨的食物。但是伊斯蘭又提醒人們要節制各種物慾和情慾,而齋戒是有助於人類控制各種貪慾與邪念的方式之一。同時認為,齋戒還可以激發人們對飢餓者、貧困者的同情與惻隱之心。
4. 課功也稱天課,是伊斯蘭對占有一定財力的穆斯林規定的一種功修。伊斯蘭認為,財富是真主所賜,富裕者有義務從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中,拿出一定份額,用於濟貧和慈善事業。“營運生息”的金銀或貨幣每年抽百分之二點五,農產品抽十分之一;各類放牧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課的用途,《古蘭經》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天課的用途在各國或各地區不完全相同。
5. 朝功是指穆斯林在規定的時間內,前往麥加履行的一系列功課活動的總稱。 教歷的每年12月8 - 10日為法定的朝覲日期(即正朝)。在此時間外去瞻仰麥加天房稱為“歐姆爾”(即“副朝”)。所謂“朝覲”一般是指“正朝”。凡身體健康,有足夠財力的穆斯林在路途平安的情況下,一生中到聖地麥加朝覲一次是必盡的義務。不具備此條件者則沒有這個義務。
佛教
佛教起源
作為王子娶妻生子之後,有一天在城中行走,於一日之中見到了生老病死:嬰兒、老者、大病者和屍體,生出了修行的念頭,於是四處求法、苦行、冥想,最後在菩提樹下靜坐七日(也有記載說49日)而大徹大悟。
佛教創立
釋迦牟尼成佛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向五名侍者宣說自己獲得徹悟的道理,吸收婆羅門教的輪迴觀點和一些教義,正式創立佛教,目前信奉佛教的總人數大概4億人。
但是,具備獨立思考精神的悉達多太子沒有照父親的願望成長。舒適安逸的生活條件並未把他的憂患意識消磨掉,現實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種種愁煩,使他體悟到世事的無常和人生的變幻莫測。
二十九歲的那一年,悉達多終於立志出家,找尋一條能夠解脫身心痛苦和憂愁的道路。淨飯王得知兒子離家出走,無可奈何之下,只得在王族中選派了喬陳如等五名青年作為侍從尾隨他。
悉達多削髮為僧後,在尼連禪河岸邊苦修了六年。在六年的苦修生活中,他嘗盡了萬苦千辛,然而獲得的卻只是枯槁的面貌和贏弱的體質,遠遠沒有實現他原先期望的精神解脫。事實使他醒悟:苦行是徒勞無功的。於是他決意放棄苦修。
釋迦牟尼走到尼連禪河中,一洗6年來的泥垢,並接受了一位牧女供給的牛奶。慢慢地,悉達多的體力得到了恢復。尾隨他的五名侍者,以為他喪失了信心,頗為喪氣,便毅然離開了他。
於是,釋迦牟尼獨自一人來到尼連禪河邊菩提伽耶附近,面對東方發願說:“我今要是不能證得無上大覺,寧可死也不起此座。”經過了七個晝夜的苦思冥想,悉達多終於戰勝了來自各方各面的煩惱魔障,在最後一天的黎明時分豁然開朗,徹悟到人生無盡苦惱的根源和解脫輪迴的門徑,從而成為無上大覺的佛陀。
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來到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向過去尾隨他的五名侍者宣說自己獲得徹悟的道理,五名侍者立即皈依到佛陀的門下,成為佛陀最初的五個弟子。釋迦牟尼佛鹿野苑初轉法輪,喬陳如等五人出家為佛弟子,從此,構成佛教的三個基本要素佛、法、僧三寶具備,佛教正式創立。
佛教自創立以來,就在古印度廣泛傳播,總的說來,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主要分為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分別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宗佛教時期。
佛教自創立以來,就在印度廣泛傳播。與婆羅門教艱澀的教義相比,釋迦牟尼的說法不立文字,簡單易懂,且他一向主張眾生平等,對於女性和奴隸也一視同仁,因此,佛教受到了社會底層百姓的歡迎。另外,由於許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貴族與佛教多有接觸,雖然他們不能成為全職的僧人,但他們在金錢和土地方面對佛教也有所扶植,甚至於一些王國的君王也成為了佛教的信徒。
總的說來,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主要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宗佛教時期。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是指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
在釋迦牟尼傳法的50餘年裡,佛法已傳播到中印度的7個國家,範圍已超過12.95萬平方公里,如果我們考慮到釋迦牟尼及其弟子都是以步行傳法,這已是一個了不起的記錄,也證明了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傳教的成功。
部派佛教
釋迦牟尼入滅後,隨著佛教向古印度各地的傳播,各地的佛教僧團紛紛興起,由於各地僧團對戒律和教義的理解各有不同,最終形成了諸多派別,隨著這些派別矛盾的激化,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後,佛教發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史稱“根本分裂”。
根本分裂是佛教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根本的一次分裂,關於這次分裂的直接原因的說法有兩種,分別是“十事說”和“五事說”。
“十事說”是指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後,東印度毗舍離的比丘違犯了原始佛教的戒律,出現了向人收取錢幣的現象。當時,西印度的耶舍長老來到毗舍離,見到這種情況,並就此與毗舍離的比丘發生了爭執。
以此為契機,耶舍長老在毗舍離舉行了七百比丘參加的佛教集會,召集僧眾就原始佛教的戒律進行討論,並判定毗舍離比丘提出的十條戒律為非法。對於這次結集的決定,毗舍離比丘很不信服,於是他們舉行了約有萬人參加的集結,並判定上述十事為合法。自此,認同“十事”的毗舍離比丘組成了大眾部,而反對“十事”的耶舍長老等組成了上座部。
“五事說”認為根本分裂是因為佛;教徒對一位叫大天的比丘所提出的“五事”看法不同才產生的,其中贊成大天觀點的僧徒形成了大眾部,而反對大天觀點的長老形成了上座部。
之後,在根本分裂的基礎上,佛教又發生更多小的分裂,並形成了許多部派,史稱“枝末分裂”。這些分裂從公元前4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2世紀,這一時期的佛教就被稱為“部派佛教”。據南傳佛教史料記載,部派佛教共分出十八部(包括大眾部和上座部)。而據北傳佛教史料記載,則認為部派佛教共分出二十部(包括大眾部和上座部)。
部派佛教時期是佛教史上比較混亂的階段,這一時期不但派系眾多,而且互相對立,但這些派系並不是不同的宗教,而是佛教的不同道路,他們有著共通的基本教理,只是修行的方法不同罷了。
大乘佛教
公元1世紀左右,在當時印度的佛教團體中,開始出現一群不急於自我解脫,而以利益眾生為宗旨的修行者,他們認為修行的目的不只是獲得自我解脫,更重要的是要救度眾生,使眾生都達到覺悟。於是,他們根據《大般若經》、《維摩詰經》、 《妙法蓮華經》等佛教經典來進行修持和傳教,大乘佛教自此在印度興起。所謂“大乘”,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即“獲得真知、達到解脫的大的途徑與方法”。在大乘佛教興起後,大乘修行者將以前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流派貶稱為“小乘”,意思是小的交通工具,小的途徑與方法。
總而言之,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雖然有著諸多不同,但最根本的區別則在於修行的目的。大乘佛教的修行是為了普度眾生,而小乘佛教的修行是為了尋求自我解脫。直到現在,人們仍在使用大乘和小乘的名稱,這只是為了區別佛教發展過程中的不同思想和流派,一般沒有褒貶之意。
大乘佛教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中觀派和瑜伽派兩個階段。
中觀派:代表人物是龍樹(約公元2~3世紀)和提婆(約公元3世紀)。這一教派主要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們的認識甚至佛法都是一種相對的、互相依存的關係,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一切事物都是虛幻的。此外,中觀派指出不應該用極端的思維來認識事物,而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世間不僅有絕對真理,還有相對真理。另外,關於對涅槃的認識,中觀派提出涅槃和現實世界在本性上是沒有區別的,如果消滅了人的無知,就能達到涅槃境界。
瑜伽派:代表人物是彌勒(約公元4世紀)、無著和世親(約公元4~5世紀)。這一學派主張依據瑜伽修行來得到解脫。所謂“瑜伽”是梵語音譯,般在中國被譯為道、禪,在西方則被譯為沉思、靜坐,主要是指佛教徒按照調息等方法來平定心神的方法。在教義方面,瑜伽教派認為人生是痛苦的,人性和神性的結合是一切痛苦產生的根源,如果能捨棄人的無知,就能脫離物質的束縛。此外,瑜伽派認為心是自性發展中的最有力因素,只有抑制心的作用,心的本性才能自然顯現。
密宗佛教
公元7世紀中葉,印度的婆羅門教與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派——印度教。隨著印度教的復興,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這是印度佛教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
作為大乘佛教的一種,密宗是在師徒之間秘密傳授,具有神秘內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稱為密教,也稱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密宗是以大日如來為信仰,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根本經典,在教理上以大乘佛教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為理論前提,在實踐上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禮儀、本尊信仰崇拜為特徵,在修行上則重視導師的引導和秘密的儀式。與大乘佛教其他宗派的修行方法不同,密宗主張修習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契印(身密)、心作觀想(意密),這三密具備就可以立地成佛,比起大乘佛教的修行更有成效。
最初,密教主要流傳於印度的西南部和德乾高原一帶,後來逐漸向印度南部和東北部傳播。但隨著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日益衰敗,佛教日益式微。直至公元13世紀,伊斯蘭教將領巴克提亞·契吉率軍入侵印度,並焚毀了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僧團也隨之被摧毀殆盡,佛教就此衰敗。
19世紀末,印度佛教興起了復興運動。1891年,斯里蘭卡的達摩波羅在印度創立了摩訶菩提會,一些佛教寺院也得以重新興建。1947年,在印度獨立後,佛教在印度有了進一步發展。1956年,印度政府舉辦了紀念釋迦牟尼涅槃2500年的國際集會。同年10月,印度首任法務部長安培多伽爾在印度的那格浦爾組織了一次改信佛教運動,50萬印度“賤民”由信仰印度教改信了佛教,自此之後,印度共有幾百萬“賤民”皈依了佛教。佛教在印度重新煥發了生機。
北傳佛教
北傳佛教,又稱北方佛教,是指由西北印度途經中亞地區往東傳入中國、朝鮮、日本等地的佛教,包括由尼泊爾傳入西藏、蒙古地區的佛教。由於這類佛教是由印度向北傳播,所以被稱為北傳佛教。從教義而言,北傳佛教多以大乘佛教為主,流行梵文及漢藏文經典。
北傳佛教傳入中亞,中亞是指印度西北、裏海以東直至中國新疆的廣大地區,通常稱西域三十六國。阿育王統治時,曾有摩訶勒棄多及末闡提前往這一帶傳法。公元2~4世紀是中亞佛教的鼎盛期,當時的佛教中心在犍陀羅[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及罽賓[卡菲爾斯坦(阿富汗烏魯茲甘省舊稱)至喀布爾河]。此外,絲綢北路上的龜茲和南道上的于闐都是重要的佛教國家,出現了安世高、康僧會、鳩摩羅什等高僧。隨著伊斯蘭教在中亞的興起,中亞佛教在公元11世紀之後逐漸消滅,留下了大量的佛塔、石窟、雕刻、壁畫藝術。
北傳佛教傳入日本,佛教正式傳人日本始於公元538年朝鮮百濟王向欽明天皇獻佛像經論。後因得到聖德太子的倡導,在大化革新後,佛教盛行一時。公元9世紀之前,中國佛教中的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等傳入日本,合稱奈良六宗。在平安時代(公元794~1192年)初期,日僧最澄入唐求法,歸國後建立天台宗;空海從中國歸國後建立了真言宗。平安後期,淨土信仰流行開來。直至鎌倉時代(公元1192~1333年),日本民族化的佛教逐步形成,出現了日本淨土宗、淨土真宗、時宗、日蓮宗等宗派。公元16世紀後半期,日本發生戰亂,削弱了佛教各宗派集團的勢力,迫使佛教世俗化。明治維新以後,佛教一度受到打擊。1945年之後,日本佛教在憲法保護下得以發展並向海外傳教。目前勢力最強大的是淨土宗、禪宗、日蓮宗,其他的尚有天台宗、真言宗等。
北傳佛教傳入朝鮮,佛教傳入朝鮮始於公元372年,前秦使臣向高句麗贈送佛教經像。公元384年,東晉胡僧到百濟。公元6世紀,中國三論、成實之學已傳到朝鮮。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時正值中國盛唐,佛教輸入新羅並獲得長足發展。公元8世紀中葉,密宗與淨土宗也在朝鮮流傳起來。直至公元13世紀之後,高麗王朝的佛教進入成熟期,史有“五教二宗”之說,即戒律宗、法相宗、法性宗(三論宗)、華嚴宗、天台宗、寂宗(禪宗)和曹溪宗(知訥所創的朝鮮化的佛教派別)。雖然佛教至李朝(公元1392~1910年)而漸入式微,但曹溪宗仍為勢力最大的宗派並傳承至今。
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傳入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是佛教最早傳人的國家。早在公元前247年,佛教就傳入斯里蘭卡,當時的錫蘭王和諸貴族成為了最初的信徒,這也是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最早記錄。之後200餘年,佛教因南印度泰米爾人的入侵而備受打擊,南傳佛教在斯里蘭卡島上始終經歷著與印度教、大乘佛教和密教的鬥爭。公元3~12世紀,斯里蘭卡的佛教先後產生了大寺派、無畏山派。直至公元12世紀,當時的國王波洛羅摩婆訶將無畏山派都歸入大寺派門下。近代,斯里蘭卡先後淪為葡萄牙、荷蘭、英國的殖民地,佛教隨著社會凋敝而衰落。斯里蘭卡獨立後,佛教開始復興,主要分為三派:暹羅派、緬族派、孟族派。
南傳佛教傳入緬甸,緬甸佛教始於公元5~6世紀,自斯里蘭卡傳入,當時流傳的是上座部佛教。公元8世紀,密宗傳入緬甸的蒲甘地區,在其與當地本土宗教融合後,阿利教得以形成,並對佛教的勢力有所影響。直至公元11世紀中期,蒲甘王朝將上座部佛教定為國教,佛教重新占據了主導地位。公元12世紀,緬甸佛教分為前部派和後部派。公元17世紀,又分裂為全纏派和偏袒派。公元19世紀,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但佛教還是有所發展。現代緬甸佛教主要分為哆達磨派、瑞景派和達婆羅派三派,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戒律上。
南傳佛教傳入泰國,公元前300多年,佛教傳入泰國,當時流行的是上座部佛教。公元7~11世紀,大乘佛教自印尼和高棉傳入。公元13世紀中葉,素可泰王朝的國王蘭摩甘亨派人請斯里蘭卡的僧侶前來泰國傳播上座部佛教,在他的支持下,上座部佛教最終成為了主導的佛教派別。現代泰國佛教主要分為法相應部派和大部派,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於人員的構成和戒律要求上。
南傳佛教傳入越南,公元2世紀,佛教傳入越南。直至公元13世紀,佛教成為國教。陳朝時,一些越南的禪宗派別開始創立,主要有滅喜派、無言通派、竹林派。公元17世紀末,一些新的禪派如蓮宗派、紹禪派、觀禪派和寶山奇香派開始產生。越南是東南亞唯一的大乘佛教和南傳佛教並行的國家,其中大乘佛教比較流行。
漢傳佛教
漢傳佛教,又稱漢語經典系佛教或漢地佛教,是指在中國漢地用漢語傳教的佛教體系,漢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公元1世紀,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在隨後的十多個世紀中,佛教克服了中印兩國語言、文化的差異,消弭了中國本土宗教的排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派系,漢傳佛教的發展歷程了四個階段。
初傳時期
關於佛教何時傳入中國,歷來說法不一。據《魏書·釋老志》記載: “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今巾亞南部)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 意思是說,漢哀帝年間,秦景憲在大月氏時,蒙使者伊存親授《浮屠經》,有人認為這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始。但更多的人則傾向於佛教於東漢年問傳入的說法。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做夢夢見了一個金光閃閃的人在殿前飛翔,第二天,漢明帝詢問群臣,太史傅毅告訴漢明帝:我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於虛空中,全身環繞著日光,您夢見的大概就是佛吧!漢明帝對傅毅的話很感興趣,於是便派羽林郎中秦景、蔡情、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出使西域。三年後,使團從西域請來了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僧人,並帶回了佛像和經書,漢明帝隨即在洛陽建立了白馬寺,將佛像、經書放置寺中,這是中國第一座寺廟的由來。此後,攝摩騰和竺法蘭又將他們帶來的佛教經書翻譯為漢文,中國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就此成書。當時,人們大多認為佛教屬於神仙方術,佛教主要傳播的地區只局限在長安、洛陽、徐州一帶。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期,天竺、安息(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康居(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的沙門如曇柯迦羅、曇諦、康僧鎧等先後來到洛陽,從事譯經工作。月氏後裔支謙和康居人康僧會前往建業(今江蘇南京)弘法。當時的譯經和佛教教義的宣傳工作,為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更多人開始在宗教中尋找精神安慰。在統治階級的推動下,佛教逐漸傳播到了中國各地。尤其在南朝,歷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更是自稱“三寶奴”,不僅建立了大批寺廟,親自講經說法,舉行盛大齋會,還曾四次捨身入寺,皆由國家出錢贖回。北朝雖然在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時發生過禁佛事件,但總的說來,歷代帝王對佛教還是比較扶植的。比如北魏文成帝在大同開鑿了雲岡石窟,孝文帝營造了龍門石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大批外國僧人到中國弘法,其中以求那跋摩、求那跋陀羅、真諦、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比較著名。此時,中國也有一批佛教信徒去印度遊學,如法顯、智猛、宋雲、惠生都曾去北印度巡禮,帶回了大批佛經,並進行翻譯,許多重要的佛教著述先後問世,研究佛教的風氣成為一時之盛。
隋唐時期
隋文帝統一南北朝後,改變了北周武帝滅佛的政策,下令修復了在北周禁佛時期被破壞的寺院,允許百姓出家,並在首都長安選聘著名學者從事佛學研究與宣講。隋煬帝即位之前,就在揚州建立了慧日、法雲二佛寺和玉清、金洞二道觀四大道場。他即位後,又在全國廣建佛寺,並在洛陽上林苑設立譯經館,從事佛經的翻譯工作。
唐代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時期。唐朝帝王雖然自稱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後裔,尊崇道教,但實際上是採取道佛並行的政策。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5年),玄奘自印度求法回國,朝廷為他設立了大型譯場,讓他主持進行譯經、宣化工作,培養出了大批高僧、學者。武則天統治時期,在全國各州建造了大雲寺。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唐,百姓多逃至寺院避難,寺院也趁機擴張勢力,逐漸形成了獨立的寺院經濟。直至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發起了大規模的禁佛運動,給佛教以很大打擊。
隋唐兩代,譯經工作大多由國家主持,譯經的數量和規模都遠超前代。不僅有大批外國僧侶、學者來我國從事傳教和譯經事業,中國也有不少僧人如玄奘、義淨前往印度遊學。這一時期,中國名僧輩出,對佛學義理的闡發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以往,當時印度大乘佛教的精華基本都已經傳入中國,這為建立中國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奠定了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八個佛教宗派先後建立,分別是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淨土宗、禪宗、律宗、密宗,後人稱之為“八大宗派”,它們的建立標誌著中國佛教理論日益成熟,已經脫胎於印度佛教而自成一體。隨著中國對外交通的開拓,中國佛教開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加強了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在宗教、文化上的聯繫。
除了佛教宗派的成立,隋唐的佛教藝術更是繁榮昌盛。佛教在建築、雕刻、繪畫、音樂等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成就,豐富了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
宋代以後
北宋初期,改變了五代後周排斥佛教的態度,對佛教採取保護政策。這時,西域、印度僧人攜經赴華者絡繹不絕,譯經規模超過了唐代,但成就稍遜。在佛教宗派中,以禪宗中的臨濟、雲門兩派最盛。宋徽宗時(公元1101~1125年),由於他篤信道教,曾一度下令佛道合流,改寺院為道觀,使佛教一度受到打擊。
南宋時期,江南佛教雖仍保持一定盛況,但由於官方的限制,佛教除禪宗、淨土宗兩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由於禪宗提倡不立文字,不重經論,因而在會昌禁佛和五代兵亂時所受影響較小,而淨土宗強調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簡單易行,故能綿延相續,長遠流傳。
佛教中國本土化在隋唐時期已初步完成,而儒、釋、道三教的合流則在兩宋時期。宋代中葉,一些儒家學者以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為武器,紛紛著書立說對佛教進行評判,歐陽修的《本論》、石介的《怪說》、孫復的《儒辱》就是其中的代表。面對儒家學者的排斥,佛教則主張三教合一,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契嵩,他在著作《輔教篇》中指出儒、佛二道都是教人為善,並沒有本質的不同,而且,佛教不只在理論接近儒家,在僧人的修養和生活中對儒學也有所借鑑。此時,經過幾次滅佛的打擊,中國佛教僧人為了生存與復興,逐漸拋棄了印度原始佛教的烙印,而開始向中國傳統儒家文化靠攏,竭力變出世為入世,努力向朝廷與帝王示好,在生活作風上則開始學習士大夫的生活方式與作風,以求儒家學者的接納。經過僧眾的諸多努力,儒家學者加深了對佛教的接觸與理解,並在吸收佛教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宋代的新儒學——程朱理學。
元代的統治者崇尚藏傳佛教,對漢地佛教則加以排擠,漢傳佛教各大宗派的發展因而受到限制,各宗派在元代繼續融合,逐漸走向世俗。
明朝建立後,廢除了藏傳佛教在內地的特權,致力於對漢傳佛教的整肅工作。明太祖時期,制定了嚴密的僧官、考試等制度,主要內容是將僧官分為中央與地方兩大系統,並將全國的僧尼編錄成“周知板冊”,藉此來淨化僧尼隊伍。對於僧尼管理,朝廷則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成績合格者才能被授予僧人資格。明代末年,社會動盪,大量難民流往寺院,佛教開始出現復興的氣象。這時,禪宗臨濟宗的雲棲襪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和天台宗的藕益智旭四僧,進一步融合各宗思想,主張三教合一,所以深受士大夫的歡迎和平民的信仰,號稱為“明末四大高僧”。
清代初年,政府為了籠絡蒙古和西藏,頗為尊崇藏傳佛教,對漢地佛教則沿襲明代制度進行管理,對僧人和寺廟的管理更為嚴格,佛教日益衰敗。尤其在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國力衰微,佛教更是一蹶不振。直至近代以後,佛教在家弟子的勢力逐漸崛起,居士佛教逐漸成為佛教的主力。如彭紹聲、楊文會等人在日本和西歐佛學研究的推動下,創辦了刻經處、佛學院、佛學會等,為佛教義學的研究開闢了新的方向。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諦閒、圓瑛、太虛、弘一等也開始從事振興、弘揚佛教的工作,使佛教產生了新的氣象。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又名藏語系佛教,俗稱喇嘛教,是指我國西藏、內蒙古等地區流行的佛教宗派,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
公元7世紀中葉,當時的吐蕃國王松贊乾布,在他的兩個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16人到印度學習梵文,並依據梵文創造了藏文。
公元8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印度高僧蓮花生入藏,佛教得以弘揚。蓮花生入藏之後,建立了桑耶寺,成立了僧伽制度,並組織翻譯了大批佛典。但在公元9世紀中葉,藏傳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所謂的“朗達瑪滅法”,西藏佛教史上則稱朗達瑪滅法之前的佛教為前弘期,之後重興的佛教為後弘期。
公元10世紀,佛教逐漸由西康、青海、阿里等地重新傳回衛藏地區,同時有一些人去印度求法,其中最有成績的是仁欽桑波,他翻譯出以密宗為主的不少顯密經典。公元1042年,印度最有知識的法師阿底峽被迎請入藏,向西藏僧俗傳授了顯宗及密宗的教理。自此之後,佛教逐漸在西藏復興,並形成了獨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傳佛教。自公元11世紀至15世紀,藏傳佛教成立了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和後期的格魯派五大宗派,藏傳佛教的派別分支最終定型。
藏傳佛教教義的特徵是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兼行並重。另外,藏傳佛教傳承各異、儀軌複雜,這是藏傳佛教有別於漢地佛教的一個顯著特點。
近代佛教
近代佛教,是指清朝末年到民國年間,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佛教。
近代佛教高僧輩出,虛雲大師,印光大師,諦閒大師,弘一大師,太虛大師等佛門龍象紛紛出世振興佛教。虛雲老和尚一身傳承禪宗五家法脈,印光大師大興淨土宗,諦閒大師門下天台宗門人輩出,弘一大師振興南山律宗。
虛雲老和尚(1840~1959)湖南湘鄉人,俗姓蕭。名古岩,字德清。為民國以來,傳法曹洞,兼嗣臨濟,中興雲門,匡扶法眼,延續溈仰,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脈之禪宗大德。十九歲,於褔建鼓山湧泉寺依常開老人出家,次年依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其後,四處行腳名山,參訪學道,行蹤遍及四川、西康、西藏、印度、錫蘭、緬甸等地。四十三歲發心朝拜五台山,以報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歷經三年,備受饑寒,三次大病,奄奄待斃,皆蒙文殊菩薩感應相救,終拜抵五台顯通寺。
五十六歲,在江蘇高旻寺,因沸水濺手,致使茶杯落地,而頓斷疑根,徹悟本來。六十一歲嘗隨清末兩宮西幸,啟建祝聖護國消災法會。事畢即潛隱終南山,更名虛雲,號幻游。後往檳榔嶼、馬六甲、吉隆坡、台灣等地講經弘化。六十八歲於泰國講經時,曾入定九日,轟動泰京。其後曾為護國祝聖禪寺入京請藏。亦曾說服滇軍協統李根源,消弭逐僧毀寺之禍。並調停漢藏糾紛,招撫盜匪,為民除去戰禍。在滇中闡教十八年。九十歲始離滇返鼓山任住持。
一百零九歲時在香港弘法。後因懷抱護教救僧悲願,乃於次年返回大陸。
晚年駐錫江西雲居山,四十八年秋於雲居山示寂,世壽一百二十,僧臘一百零一。
綜其一生,凡淨、苦、孝、忍、定、舍、悲、異、方便、無畏、不放逸諸行,無不奉持。因嘆宗風淪墜,道場廢圯,律教無聞,乃發願振興十方叢林,重建古剎。其所興復之著名道場有:雲南華亭寺(雲棲)、雞足祝聖禪寺、曹溪南華叢林、福建鼓山湧泉寺、廣東曲江雲門禪寺、江西雲居真如禪寺等,所重建之大小寺院庵堂共八十餘處。每處皆於竣工時,覓一住持任之,然後悄然退隱。師雖為禪宗巨匠,然亦每教人老實念佛。其所撰楞嚴經玄要、法華經略疏、遺教經注釋、圓覺經玄義、心經解等書,於雲門事變時,盡被奪去,今僅存法語、開示、書問、詩歌等文字,後人編為‘虛雲和尚法匯’一書。
五十六歲,在江蘇高旻寺,因沸水濺手,致使茶杯落地,而頓斷疑根,徹悟本來。六十一歲嘗隨清末兩宮西幸,啟建祝聖護國消災法會。事畢即潛隱終南山,更名虛雲,號幻游。後往檳榔嶼、馬六甲、吉隆坡、台灣等地講經弘化。六十八歲於泰國講經時,曾入定九日,轟動泰京。其後曾為護國祝聖禪寺入京請藏。亦曾說服滇軍協統李根源,消弭逐僧毀寺之禍。並調停漢藏糾紛,招撫盜匪,為民除去戰禍。在滇中闡教十八年。九十歲始離滇返鼓山任住持。
一百零九歲時在香港弘法。後因懷抱護教救僧悲願,乃於次年返回大陸。
晚年駐錫江西雲居山,四十八年秋於雲居山示寂,世壽一百二十,僧臘一百零一。
綜其一生,凡淨、苦、孝、忍、定、舍、悲、異、方便、無畏、不放逸諸行,無不奉持。因嘆宗風淪墜,道場廢圯,律教無聞,乃發願振興十方叢林,重建古剎。其所興復之著名道場有:雲南華亭寺(雲棲)、雞足祝聖禪寺、曹溪南華叢林、福建鼓山湧泉寺、廣東曲江雲門禪寺、江西雲居真如禪寺等,所重建之大小寺院庵堂共八十餘處。每處皆於竣工時,覓一住持任之,然後悄然退隱。師雖為禪宗巨匠,然亦每教人老實念佛。其所撰楞嚴經玄要、法華經略疏、遺教經注釋、圓覺經玄義、心經解等書,於雲門事變時,盡被奪去,今僅存法語、開示、書問、詩歌等文字,後人編為‘虛雲和尚法匯’一書。
法界佛教
法界佛教總會,前身為中美佛教總會,是上宣下化老和尚於一九五九年在美國創立。本會以法界為體,以將佛教的真實義理,普遍傳播到世界各地;以翻譯經典、弘揚正法、提倡道德教育、利樂一切有情為己任,俾使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皆能蒙受佛法之薰習,而漸趨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
宣化上人,幼具道心,聞雙城王孝子──常仁大師之孝德,受其影響而發願效法。晨夕禮佛畢,即向父母三叩首。後皈依三寶,深信佛教。十九歲母逝,遂廬墓,即禮常智大師披剃出家。潛心修道,參訪當代耆德。後蒙上虛下雲老和尚傳授法脈,為禪宗溈仰派第九代接法人,摩訶迦葉初祖傳承的第四十五代。一九四九年赴港弘法,建立道場,開演經典,做諸利生事業,使佛法大興於香江。一九六二年隻身赴美,應西方機緣之成熟,逐步實現樹正法幢於西方之本願。
廣建道場,延攬人才
宣公上人一生出家之三大願:一、在佛教里辦教育,二、翻譯經典,三、在美國建立佛教基礎。為實現此三大願,上人本著三大宗旨、六大條款,不畏一切艱辛困苦,在西方建立道場,接引眾生,廣行教化。數年來創辦之機構如下:
·萬佛聖城
·育良國小、培德中學、法界佛教大學
·僧伽居士訓練班
·國際譯經學院、法界佛教總會總辦事處、法界佛教印經會
·法界宗教學術研究院
·分支道場
為了弘揚正法,上人除了培育訓練人才之外,更致力於道場之建立,以期轉法輪,作佛事,提供修行人遵循佛制之清淨修持道場。自來美後,歷年來分別於美加、東南亞等地,相繼成立金山聖寺、金輪聖寺、金峰聖寺、金佛聖寺、華嚴聖寺、長堤聖寺、法界聖城、台灣法界聖寺、彌陀聖寺、馬來西亞紫雲洞等正法道場多處。所有道場皆堅守: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抱定我們三大宗旨。
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
推行祖師一脈心傳。
及六大宗旨: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亦遵守上人之規定:日中一食、衣不離體。日日講經說法,轉大法輪,普度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