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地理名詞)

西亞(地理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亞(Western Asia),亞洲西部,自伊朗至土耳其,是聯繫亞、歐、非三大洲和溝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樞紐

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門戶是土耳其海峽,荷姆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口,航運十分繁忙。

蘇伊士運河和紅海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

大部分地區氣候乾旱,水資源缺乏,地形以高原為主。這裡的波斯灣及裏海沿岸是著名的石油產區,西亞也是局勢最動盪的地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亞
  • 外文名:west Asia
  • 緯度:12°35'N-43°34'N
  • 經度:26°16'E-74°56'E
  • 經濟成長率:3.8%(2012年)
  • GDP總計:¥18.82萬億(2012年)
  • GDP總計:USA$3.04萬億(2012年)
  • 人均GDP:¥79178(2012年)
  • 人均GDP:USA$12608(2012年)
  • 國家數:20(含巴勒斯坦)
  • 地區類別:地區
  • 所屬範圍:亞洲
  • 地理位置:亞洲西部
  • 面積:約7237587平方千米
  • 著名城市:德黑蘭,利雅得,伊斯坦堡等
  • 主要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
  • 主要地形類型:高原和山地
地理範圍,地理面積,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氣候,植被,自然資源,石油資源,石油輸出,經濟發展,交通要道,地理特徵,西亞居民,熱點地區,分區簡介,伊朗高原地區,阿拉伯半島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中海東岸區,西亞高原區,高加索山地區,

地理範圍

包括的國家有伊朗伊拉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
黎巴嫩、賽普勒斯、阿富汗共20國。

地理面積

面積約723.76萬平方公里(不含西奈半島,含土耳其在歐洲的國土),約占亞洲總面積的16%。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經緯度定位為12°35′N~43°34′N,26°16′E~74°56′E。
兩區地形以高原為主,北回歸線過中部; 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北信風帶交替控制,炎熱乾燥沙漠布; 農業主要靠灌溉,山地綠洲可放牧; 冬季降水地中海,西亞北非均分布。

地理環境

位置

西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代著名的陸上貿易通道“絲綢之路”,就是從中國西安出發,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經過中亞、西亞,到達歐洲。西亞除有鐵路、公路以及國際航空線聯結亞洲其他地區、歐洲和非洲之外,還控制著海上交通要道。

地貌

西亞的地形以高原為主,中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又稱兩河流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達。西亞東部為伊朗高原,往西有亞美尼亞火山高原和小亞細亞半島的安納托利亞高原,都是被阿爾卑斯—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褶皺山脈環繞的內陸高原,其邊緣分布著許多高大山系。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是一個由前寒武紀古陸形成的台地高原。平原面積不大,主要有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外高加索的庫拉河谷地平原。在地質史上,西亞高原有多次火山活動,形成了大面積的熔岩台地。有眾多火山分布,受新構造運動影響,現代火山和地震活動也相當頻繁。外力地貌以乾旱風沙地貌為主,沙漠分布很廣。

氣候

西亞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水資源短缺,草原和沙漠廣布。在乾旱的環境下,這裡的人們發展了畜牧業和灌溉農業。北回歸線從本區中部穿過,大部分地域處於副熱帶高壓和乾燥的東北信風控制之下,同時,本區西南臨乾旱的北非,加之高原邊緣有高大山系環繞,所以氣候乾燥,多屬熱帶和亞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很少,蒸發強烈。年降水量多在250毫米以下,降水較多地區一般也不超過500毫米,僅山地和地中海沿岸地帶降水較豐富。地中海東岸為冬雨夏乾的地中海式氣候。阿拉伯半島等地降水稀少,是世界著名的乾燥氣候區。受降水和地形的制約,本區內陸流域及無流區面積廣大,地表徑流貧乏,河網稀疏。除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外,多為短小河流,大部分發源於高原邊緣山地,靠冰川融雪水補給,河流水量較小,季節變化顯著。

植被

西亞自然植被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荒漠及半荒漠(荒漠草原),植被稀疏,種類很少,且有顯著耐乾旱特徵;發達的根系、肉質莖、針狀葉,多為矮生和墊狀灌木,多一年生的短生植物和多年生假短生植物。森林主要分布在向風多雨的山地。地表大多裸露,水草較豐富的綠洲多分布在沿海低地以及乾河床沿岸等水分較充足地區,綠洲上生長的棗椰林是其特殊景觀。 (原創)

自然資源

石油資源

西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世界石油寶庫”的稱號。西亞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占到世界石油總產量的近1/3,出口量占到世界出口總量的一半左右。西亞所產石油90%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到美國、西歐和日本。
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重要的產油國。靠出口石油,一些國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海底及兩河流域為世界著名大油田,以波斯灣為中心是一巨大石油帶;大高加索山脈下、黑海附近以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為主要開採。西亞石油儲量大、埋藏淺、油質好、易開採。石油的形成與其地質構造密切相關,波斯灣地區及兩河流域地質構造方面屬於新褶皺山系的邊緣拗陷地帶,儲油構造良好;同時,長期溫暖的海洋環境,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條件,海洋生物遺體沉入海底後,成為生成石油的有機物質來源,經過複雜的生物化學作用,逐漸變成了石油。其他礦藏有鉻、銅、銻、錳、鐵和磷灰石等。

石油輸出

1960年9月10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委內瑞拉5國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宣告成立,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或“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目前有12個成員國(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委內瑞拉)。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該組織成員石油儲量占世界石油儲量的75%,原油產量占世界原油產量的40%,原油出口量占世界原油交易的60%。該組織成立後,經過不懈的鬥爭,其成員國奪回了制定油價和控制石油生產的權力。
西亞地區部分國家石油儲量(2009年)
國家石油儲量(億桶)居世界位次
沙特🇸🇦
2646
1
伊朗🇮🇷
1370
3
伊拉克🇮🇶
1150
4
科威特🇰🇼
1015
5
阿聯🇦🇪
987
6
註:1ton約7桶

經濟發展

按其經濟特點可分為兩種經濟類型,即石油輸出國和非石油輸出國。石油輸出國包括沙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達、巴林、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曼等8國。石油是各國經濟命脈,石油業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和出口值中的比重都居絕對優勢。且建築業、運輸業、加工業和商業都是以石油生產為其發展基礎。戰後經濟發展非常迅速,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單一經濟結構常受國際市場,特別是能源市場的影響,為此,各國正在調整經濟發展戰略,逐步向多樣化發展。
石榴石榴
勞動力資源不足,每年從國外進入大量外籍工人和技術員,成為世界重要勞務市場。國營企業為主,各種經濟成份並存。非石油輸出國經濟多以農牧業為主。採礦業、加工業均較薄弱,發揮地理位置優勢,在運輸、加工和提供勞務上頗得石油之利,並且收取高額的過境費用,獲相當收入。當然各國發展水平有很大差距。
西亞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受氣候影響,灌溉農業地位重要。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大麥、豆類,次為粟、稻穀等。經濟作物棉花、菸草、甜菜等。畜產品和乾鮮果品重要,是出口產品,如椰棗、榛子、阿月渾子、石榴、油橄欖、紫羔羊,安卡拉山羊等。耕地集中在沿海、河谷和綠洲地帶,山地、高原的草原牧場以畜牧業為主。農產品自給率低,成為世界農牧產品主要進口區之一。

交通要道

自古以來,西亞就是東、西方交通的要道。“絲綢之路”由中國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經巴基斯坦、再由西亞到歐洲的。西亞除西面有陸路和國際航空線連線三大洲外,溝通地中海紅海蘇伊士運河也連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西北面的海峽則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海口。南面的波斯灣是世界石油運輸的主要航道,而荷姆茲海峽、曼德海峽是海上石油運輸線上的“咽喉”。因此,西亞處在聯繫三大洲,溝通兩洋五海的現代陸海空交通樞紐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地理特徵

西亞不僅是亞、歐、非三洲的結合部,也是人類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古巴比倫(即兩河文明)位於如今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世界性和地區性宗教的源地。近代史上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列強幾經瓜分,使本地區的民族、語言、宗教及領土、邊界問題都相當複雜。多年來成為兩個民族之間或兩個國家集團之間,或一國內民族之間政治動亂的導火線,再加上外來壓力的插足與控制,使之更加複雜化。西亞區一系列問題根源、發展進程,趨勢都與之有關。

西亞居民

西亞的主要居民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猶太人等,其中阿拉伯人的分布最為廣泛。阿拉伯人占人口多數的國家稱為阿拉伯國家
有2.2億多人(1990年)。是戰後人口增長最迅速地區之一,50年代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長率為25.8‰,60年代27.5‰,70年代29.2‰,80年代超過30‰。遠遠超過開發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但西亞仍是世界人口最稀疏地區之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為22人,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地中海沿岸、兩河平原人口最為稠密。沙漠地區人煙稀少。西亞擁有大量外籍工人,集中在波斯灣的幾個石油輸出國,外籍勞工占總勞動力的80%左右,成為現有世界意義的勞務市場。人口城市化進展迅猛,從1950年的22%上升到50%以上。科威特(93%)等幾個產油國高達80~90%。百萬人口大城市由1個增加到13個,德黑蘭(600萬人)發展成為特大城市。城鄉差別極大,農村仍是過著落後的遊牧生活。阿拉伯人約占1/2以上,是世界阿拉伯人主要聚集區之一。集中分布在中、南部: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中海沿海各國。小亞細亞半島多為土耳其人伊朗高原波斯人為主,以色列主要是世界猶太人的聚居區(約占83%)。賽普勒斯主要由希臘人和土耳其人組成,外高加索地區居住著亞塞拜然人喬治亞人和亞美尼亞人等。

熱點地區

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絕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猶太人主要信仰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將耶路撒冷奉為聖城。麥加是 伊斯蘭教的聖城。

分區簡介

伊朗高原地區、 阿拉伯半島區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地中海東岸區、西亞高原區高加索山地區

伊朗高原地區

閉塞的山間高原
包括高原內陸及其周圍山地,主要由南北兩側的邊緣山地及中間高原盆地所構成。其邊緣山地屬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山帶。分為兩支,北支主要有厄爾布爾士山脈、科彼得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南支主要有扎格羅斯山脈莫克蘭山脈基爾塔爾山脈,並東延成蘇來曼山脈伊朗高原南北介於中亞平原和阿拉伯海及其海灣之間,西鄰亞美尼亞高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接印度半島區的塔爾沙漠,東西長達2500公里,南北最寬為1500公里,面積約270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屬伊朗,小部分屬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
伊朗高原地圖伊朗高原地圖
伊朗高原周圍山地高大險峻,尤其是興都庫什山和扎格羅斯山脈等,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有冰雪覆蓋的山峰高大連綿,十分壯觀雄偉。
乾燥的伊朗式氣候
伊朗高原氣候主要屬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具有大陸性顯著、溫差大、冬春降水多等特點,因此稱伊朗式氣候。南部邊緣為熱帶乾旱氣候
伊朗高原基本上處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及東北信風帶,地勢較高,氣流多來自乾燥內陸,高原內部又呈盆地狀,導致本區氣候具有突出特點:大陸性顯著,冬涼夏熱,年較差大。年平均降水量為400毫米,大部分地區在200毫米以下,高原中部尚不到100毫米,僅在邊緣山地特別是迎風側降水量較多,厄爾布爾士山北坡和裏海沿岸年降水量常超過1000毫米,是降水最豐富的地區;西北部和西部山地年降水在500~750毫米之間。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表現出自北而南、從西向東、由山地到內陸盆地逐漸減少的趨勢。
伊朗高原伊朗高原
內陸流域廣大
封閉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伊朗高原上形成了廣大的內流區(包括無流區),內流、無流區約占其總面積的2/3。高原上沒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長度不大,流域面積有限。河流的水量少,水位季節與年際變化都很大,多季節性河流等成為本區突出的水文特徵。高原內部基本上為內流區和無流區,內陸河多發源於高原邊緣山地的內側,流向內陸低地。赫爾曼德河發源於喀布爾西帕格曼山,向西南流入薩巴里湖,全長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最長的河流,為內陸河,主要靠高山融雪水和冬雨補給,最大徑流量在春季或春末,此時在乾旱的低地可出現春洪水災。其餘較大的內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庫爾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邊緣山地的外側,都很短小,流域面積也很小。最長的外流河是卡倫河,發源於扎格羅斯山,流向西南,在阿巴丹附近匯入阿拉伯河,全長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價值。此外,還有一些更短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阿曼灣波斯灣。著名的湖泊有薩巴里湖、納馬克湖等,都是內陸鹹水湖。
植被
自然植被—土壤主要屬亞熱帶荒漠草原、荒漠和灰鈣土、棕鈣土及漠土系列,自然景觀多為半荒漠、荒漠景觀。整個內陸高原基本上是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稀疏,植物種類很少,多生長疏生短草和肉質、多刺、根系發達的灌木。森林面積很少,僅占10%左右,在南裏海低地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坡森林茂密,多闊葉林,在扎格羅斯山地西部有較稀疏的森林,在山地森林帶以上分布著大片的山地草原。
自然資源
以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的西南麓,即構造上屬新褶皺山地的前緣凹陷地帶,儲油構造良好,已探明儲量100多億噸,是西南亞也是亞洲和世界上的主要石油產地。鐵礦亦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地區,如克爾曼、巴米安等地,儲量大、品位高。銅、鉻、鉛、鋅等礦儲量也相當可觀。土地主要是適於放牧的各種草地,可耕地較少,不足總面積的1/5,水源不足,使草場載畜量很低。

阿拉伯半島區

世界最大半島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北以亞喀巴灣北端——阿拉伯河口一線為界,東北臨波斯灣和阿曼灣,東南瀕阿拉伯海,南鄰亞丁灣,西隔紅海與非洲大陸相望。大致介於北緯12°~30°、東經35°~60°之間,南北長約2240公里、東西寬約1200~1900公里,總面積約322萬平方公里。具有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徵:古老地塊上形成台地式高原地形;酷熱的熱帶乾旱氣候;廣大的無流區;熱帶荒漠景觀。這些特徵突出地反映了阿拉伯半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使之成為一個特色鮮明的自然區,並與西南亞其他區表現出整個大區內部明顯的區際差異性。由於這裡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主要是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語,故名阿拉伯半島。
波斯灣波斯灣
古老台地高原
地質構造上,阿拉伯半島原是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中新世以來,向西北延伸部分形成紅海——亞喀巴灣——約旦裂谷帶,向東北延展部分形成亞丁灣,使阿拉伯板塊與非洲板塊分離(僅蘇伊士運河地帶基底相連),並以反時針方向俯衝於亞歐板塊之下;同時,在阿曼灣西南岸因板塊俯衝作用形成哈賈爾山脈(沙姆山海拔3352米)。半島地體古老,基底主要是元古代結晶岩,在古老結晶岩和火山岩基礎之上覆蓋有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積岩層,除少數地區外,廣大地區在構造運動方面穩定,沉積地層基本上保持著平整或近於水平的單斜構造,未經歷較大的褶皺變動。
熱帶乾旱氣候
阿拉伯半島地處熱帶,太陽輻射強烈,常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高原半島周圍又多是高大山地高原和炎熱地區,很少受到海洋濕潤氣團的影響,所以這裡的熱帶乾旱氣候具有極強烈的大陸性,酷熱乾燥少雨。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整個半島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超過3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也高於10℃,多在15~24℃之間。南部地區更加酷熱,如半島南端的亞丁,年平均氣溫為28.9℃,7月為32.5℃,1月為25.4℃,有四、五個月的月平均氣溫超過30℃。半島絕對最高氣溫常有50~55℃的高溫。半島氣溫年較差很大,一般在15℃以上,在一些地方可達20℃左右。阿拉伯半島乾燥少雨。半島降水量極少,大部地區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半島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地表水極其貧乏,水系很不發育,絕大部分地區為無流區。基本上沒有常年性河流和湖泊,河流多屬乾河,乾涸的河床僅在罕見的大雨或暴雨後的短暫時間內有一定的水量,形成間歇河。雖然仍可在半島上見到一些與現代氣候—水文狀況極不相稱的寬深河谷,但其並非今日氣候的產物,而屬古地理年代較濕潤氣候的傑作。
阿拉伯半島上的乾河大致可分為內流乾河和外流乾河兩種類型,其中長者可達上千公里。在古海跡的局部地方尚殘留有少量的鹹水湖和沼澤濕地。
景觀
半島的自然景觀主要為荒漠和半荒漠(荒漠草原)景觀,此外尚有綠洲景觀。
1.乾荒漠—熱帶沙漠景觀 主要分布在魯卜哈利沙漠、內夫得沙漠和達赫納沙漠。
內夫得沙漠內夫得沙漠
達哈那型荒漠:盛行東北信風,物理風化強烈,細砂多被吹到鄰區,地表多為富含氧化鐵的堅硬礫石,並被寬窄不等的沙丘地帶分割,為無流區。地表植被極其稀少。
內夫得型荒漠:風積作用地表形成連綿不斷的沙丘和沙丘鏈組成,成為沙質高原。大內夫得沙漠的沙為白色和紅色,小內夫得沙漠多為白色沙。這裡植被也很稀少,雨季來臨後,這裡一些植物開始生長,綠草如茵,長有白頭翁、檉柳等植物。
阿喀夫型荒漠:為由細砂組成的活動沙丘地帶,多數尚未固定,隨風移動,主要分布在魯卜哈利沙漠的西部和南部,基本沒有植被,只生長一些沙漠先鋒植物。
哈拉型荒漠:為熔岩地表組成的荒漠,這裡因熔岩地區遭受風蝕而形成,地面皺裂崎嶇、尖峰突峭,為特殊的岩漠景觀。
荒漠中植物稀少,除局部綠洲外,廣大地區只生長稀疏的植被或為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砂土和石質土等漠土是代表性土壤,景觀極其單調。
甘蔗甘蔗
2.荒漠草原景觀 主要分布在半島的邊緣地帶以及荒漠邊緣地帶,自然植被以耐旱的乾草原為主,多灌木。
3.綠洲景觀 在阿拉伯半島上綠洲分布較普遍,但總面積不大,在沙漠及沿海地帶零散分布,這裡水資源條件較好,多為地下水溢出帶或經過開挖的井渠灌溉地帶。在這些水分條件較好的地區,草木蔥蘢,生長著棗椰樹、阿拉伯膠樹、阿拉伯相思樹、檉柳等。此外,綠洲和其他肥沃地區能種植各種穀物、水果和蔬菜,有些地區還種植水稻。水熱資源豐富的葉門沿海地區熱帶植物繁茂,可種植咖啡、甘蔗等熱帶經濟作物。
礦產資源豐富,尤以濱臨“石油之海”的波斯灣為世界上石油、天然氣蘊藏最為豐富的地區。其他資源多較貧乏,特別是水資源極其貧乏,耕地很少,森林及其他植物資源更少,對發展農業生產十分不利。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兩河沖積平原 “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原意為“河間地區”,即兩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區。範圍大致東起伊朗高原,西至敘利亞阿拉伯高原,北起亞美尼亞山區(東托羅斯山脈),南迄波斯灣。大體介於北緯30°~37°之間,地處亞熱帶。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勢低平,高度多在200米以下,絕大部分地區海拔不到100米,如距海岸約500公里的巴格達,海拔僅34米。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以巴格達為界,西北部稱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南部(巴斯拉以上)稱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巴斯拉以下至入海口為阿拉伯河三角洲。平原地表多由階地和河漫灘組成,平原之上仍有局部高地。由於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淤積嚴重,河床不斷加高,所以,在平原上可以見到高高隆起的河岸地帶,但平原上的湖泊低地也很引人注目。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除北部地區具有明顯的亞熱帶夏乾氣候色彩外,其餘地區均為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本區氣溫較高,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乾旱少雨。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多在30℃以上。氣溫具有溫差較大特點。如冬季冷空氣偶爾南襲,短期的氣溫也可降至0°以下。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西北部降水多(500毫米),東南部少(100毫米以下)。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以冬雨為主,春秋次之,夏季月份少雨或無雨。主要是因為冬季受地中海極鋒影響,為溫帶氣旋東進路徑,所以具有“冬雨”特徵,冬雨(12~2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如巴格達為53%,巴斯拉為49%。
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是流經平原的主要河流。它們均發源境外的北部山地,為過境河流,其水源主要靠北部山地降雨和積雪融水補給,流經本區時水量逐漸減少,具有乾旱荒漠區河流的特徵。中下游區多湖泊和沼澤。
自然植被以荒漠草原和荒漠植物為主,土壤主要為大河沖積土以及棕鈣土、灰鈣土和各種漠土。植物比較貧乏,大多為短生和多年生假短生沙漠植物,如檉柳、觀音柳、沙棗等。荒漠草原多數植物為草本植物,其餘為荊棘類和球莖類植物。在常年有水的河岸和沼澤地帶,植被繁茂,生長著茂密蔥鬱的河岸植物,喬木、灌木、草木植物無所不有。河岸林樹種有筱懸樹、柳樹、榆樹、桑樹、野蘋果樹等。古代,這裡運河渠道縱橫,灌溉便利,農業相當發達。
美索不達米亞石油資源豐富,伊拉克是石油輸出國。此外,平原水資源較其他西南亞國家豐富。由於平原有較好的氣候、水文和地形條件,這裡種植了大量的棗椰樹,約占全世界的37%,椰棗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椰棗總產量的48%)。

地中海東岸區

地形
本區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北,西鄰地中海,北起伊斯肯德侖灣,南至亞喀巴灣,包括敘利亞西部、黎巴嫩巴勒斯坦及西部約旦等地區,地域大致在北緯30°~37°之間的亞熱帶,是一個南北狹長、景觀獨特的自然地理區,以其裂谷帶的構造地形、亞熱帶夏乾氣候和地中海式植被顯著區別於西南亞其他自然區。
自西向東依次排列著下列地形單元;
1.地中海沿岸平原 濱地中海東岸,寬度一般不超過十幾公里,地表主要由第四紀鬆散物質組成,濱海有廣布的沙灘和低濕地。賽普勒斯島位於地中海中,西南為由火山岩構成的山脈,北部為石灰岩構成的低緩丘陵,中部為平原。
2.山地丘陵 自北而南有安薩里耶山脈、沙爾吉山脈、黎巴嫩山脈和約旦山地等丘陵山地,為背斜山地,石灰岩分布廣泛,喀斯特地貌發育。本帶山地寬約40~67公里,平均海拔800~1000米,黎巴嫩山脈的庫爾內特—薩烏達山高度為海拔3083米,是本帶山地最高峰。山地地勢西緩東陡,高差明顯。東鄰約旦谷地的耶路撒冷海拔為900米,與距24公里處的死海高差達1300米。
黎巴嫩山脈黎巴嫩山脈
3.約旦斷裂谷地 即死海地溝帶,是東非裂谷帶的延續,又稱西亞裂谷帶,包括約旦河谷地、死海窪地和阿拉伯谷地。約旦河谷地與西側山地丘陵之間為高差達1200米的陡崖谷壁,約旦河自北向南流,切穿玄武岩注入死海,長約320公里。阿拉伯谷地介於死海和亞喀巴灣之間,寬15~25公里,長約175公里,谷壁陡立。
4.東部山地 又稱東約旦山地,在約旦斷裂谷地以東,是由石灰岩構成的台地性山地,海拔450~1200米,地勢向東緩傾。
地中海東岸地區屬地中海氣候,為南歐地中海氣候的東延,總的氣候特點表現為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7~8℃以上(個別山區除外)。由於西濱地中海,受海洋影響,最熱月多出現在8月,平均氣溫一般都在25℃以上,如貝魯特為27.1℃,海法為28.4℃,耶路撒冷為24.2℃,大馬士革為27.6℃,所以屬於暖夏型地中海式氣候,氣溫一般高於西部同緯度地中海式氣候區。
本區年降水量多為300~900毫米,西部沿海降水多,東部山地內降水少,北部多,南部少。降水的季節分配以冬季最多,12~2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而6~8月降水量多不到1%,許多地方此時根本無雨,有降水地區一般也不超過10毫米。
這裡的河流多較短小,屬外流區河流,多西流注入地中海;部分內地的河流或流入內陸湖泊,或為季節性乾涸的時令河。
冬雨夏乾的氣候,生長著地中海式植被,主要生長有耐夏旱的橄欖樹、無花果等,也生長有松、樟、櫟、楊等樹種,為適應這裡的乾旱特點,它們多具有莖桿短、根須長、皮厚、針刺形或具臘質光滑表面的葉子等。比較乾旱的地方則生長著番櫻桃、荊豆和石榴等灌木構成的短小灌叢。同時也生長有百合鬱金香、鳶尾草和水仙花等草木植物。在山區生長有落葉林、針葉林和混交林植被等,主要樹種有櫟、山毛櫸、楊、械、松、杉、檜等,代表性植物為黎巴嫩杉、西里西亞冷杉等。這裡的地帶性土壤主要為褐色土。
橄欖樹橄欖樹
亞熱帶硬葉常綠休—灌叢構成了本區主要的景觀,此外,山地森林景觀也十分突出。

西亞高原區

小亞細亞高原和亞美尼亞火山高原大體位於北緯36°~42°之間,北鄰黑海高加索山區,南靠地中海、地中海東岸區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濱愛琴海黑海海峽(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誨和達達尼爾海峽),其大部地域屬小亞細亞半島。它是亞洲西部的大半島,扼黑海通向地中海的航路,為東南歐到西南亞的陸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高原地形在地質構造上,小亞細亞高原和亞美尼亞火山高原與伊朗高原同屬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山帶,主要為高原地形,地勢均頗為高峻。但是,在地質構造和構造地形特點方面,兩個高原又各具特色。
1.小亞細亞高原 又名安納托利亞高原,由邊緣山地和內陸高原組成,是一個山間高原。北側邊緣山地總稱龐廷山地,自西向東橫亘著克羅盧山脈和卡德尼茲山脈,由一系列平行的以石灰岩為主構成的山脈,海拔2000~2500米。地勢東高西低,北坡呈階梯狀下降,南坡向高原內部逐漸過渡,山間有深切谷地和陷落盆地,沿海為狹窄平原。
南側邊緣山地為托羅斯山脈,主要由石灰岩構成,山脈呈弧形,大體作雁行式排列,分為西、中、東托羅斯山脈。海拔多在2000~3000米間,有的高峰在3000米以上。山勢陡峭,向東逐漸過渡到亞美尼亞火山高原。南側山地陡峭,直逼海岸,沿海平原狹窄,以安塔利亞平原、塞漢河與傑伊漢河下游三角洲較為重要。
2.亞美尼亞火山高原 又名亞美尼亞山匯(或山結),由小亞細亞高原東延山脈和伊朗高原西伸山脈匯聚而成,即龐廷山脈、托羅斯山脈與厄爾布爾士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的匯合處——山結地帶。高原海拔高度大多為3000~4000米,地勢高峻,是一個以火山噴發物為主的熔岩高原,主峰大阿勒山位於東托羅斯山脈的東端,是一個死火山錐,海拔5165米,直徑約40公里,峰頂終年積雪。這裡有由火山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凡湖,為高山堰塞湖
高原構造活動強烈,火山地震眾多。火山沿從厄爾布爾士火山至凡湖北岸西潘火山,以及自卡茲別克火山至大阿勒山之間的構造線有規律地分布,大約有十幾座火山錐體,岩漿活動激烈,形成不少溫泉。
氣候小亞細亞半島西南緣為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7~19℃,1月平均氣溫8~10℃,7月平均氣溫25~30℃,年降水量約700毫米。高原內陸大部分地區為具有地中海氣候色彩的大陸性半乾旱、半濕潤氣候,或稱之為半乾旱的草原氣候。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區1月平均氣溫都低於0℃,有時還出現-3℃低溫,無霜期約240天;夏季乾旱炎熱,7月平均氣溫在25℃左右,有些地區曾超過30℃。一般年降水量200~600毫米,多集中在冬春兩季,也屬冬雨型;夏季十分乾旱,降水稀少,如安卡拉,6~8月降水量40毫米,僅占年降水量的11%。冬季冷濕、夏季乾熱是高原內陸區的基本氣候特徵。
黑海沿岸受海洋影響很大,冬季各月受西風帶及過境氣旋的影響產生豐富的降水;夏季時,北風掠過黑海吸收了水汽,在沿岸山地產生了大量的地形雨,所以這裡沒有明顯乾季,各季都有一定降水。年平均氣溫在13~15℃,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7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候溫和濕潤,與本區其他地方氣候特點大不相同。
本區多外流水系,河流分別注入黑海、愛琴海、馬爾馬拉海、地中海和波斯灣。河流多較短小,屬山地里河流,河道比降大,水流急,水量亦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內陸流域分布有限,主要集中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中南部,圖茲湖盆地和科尼亞盆地是這個內陸流域的兩個主要中心。
植被本區自然景觀以森林和乾草原景觀為主。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邊緣山地和沿海地帶,可分以下類型。
1.地中海式植被 即亞熱帶硬葉常綠林灌叢,主要分布在小亞細亞半島的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帶,低地主要為常綠灌叢即馬基群落,主要植物有桃金孃、野橄欖、月桂樹等,在山地主要為森林,優勢樹種為櫟、松和冷杉,也有山毛櫸和槭樹等,土壤主要為褐色土。
月桂樹月桂樹
2.龐廷森林 主要分布在本區東北角,呈狹窄帶狀延伸。這裡雨量豐富,沒有夏旱,且冬季溫和,適於龐廷森林生長。這種森林屬亞熱帶常綠林,以常綠樹種為主,如甜櫟等,亦多常綠灌木,如山杜鵑、月桂樹和桃金孃、胡桃楸等。土壤主要為紅壤和黃壤。
3.落葉林和混交林 分布在本區北部和東部一些地區。主要樹種有東方雲杉、角樹、赤楊、山毛櫸等;在較乾旱地區以橡樹和松為主。土壤主要為棕色森林土。
4.草原 主要分布在高原內部和東南部一些較乾燥的地區,年降水量一般少於400毫米,在東南部夏溫高的地區,草原分布地區擴展到500毫米年等降水線。有些更乾燥少雨地區是荒漠化草原或半荒漠。這裡的土壤主要是栗鈣土、棕鈣土等。
資源本區自然資源中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土地資源比較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鉻、銅,森林被覆在西南亞各區中是較好的,如土耳其森林覆蓋率達13.6%,土地資源中有1/3是耕地(包括果園在內)。但是,水資源缺乏。

高加索山地區

高加索山地在西南亞最北部,北起大高加索山脈(以山脊線為界),南達亞美尼亞高原,西濱黑海,東濱裏海,是一個呈西北—東南向延伸的山帶。
新褶皺山地高加索山地在地質史上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運動時期,由阿拉伯板塊和伊朗、土耳其等小板塊,與歐洲板塊碰撞縫合而成,為年輕褶皺山系,形成了大、小高加索山地和其間的低洼地,具有山地、低地相間分布的特點。在地形上可包括三個地形單元。
1.大高加索山脈 為高加索山地的主體,大高加索山脈西北—東南向延伸長約1200多公里,寬約180公里。大高加索山脈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褶皺構造——復背斜,軸心地帶高度達3000~4000米,其中海拔48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幾座,這些高大山峰終年積雪,且多冰川分布。大高加索山脈可分東、中、西三部分,以中高加索山地勢最為高峻,主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即位於北。大高加索山脈火山地震頻繁,溫泉很多。
2.小高加索山脈 也是一個褶皺山地,西與龐廷山地東緣相接,東部延伸為塔雷什山脈,並逐漸過渡為厄爾布爾土山脈,長500多公里,平均海拔2500~3000米。
3.外高加索低地 主要包括東部的庫臨低地和西部的科爾希達低地,都屬構造窪地。科爾希達低地是典型的沖積—堆積平原。庫臨低地是西北狹窄、東南逐漸寬闊的山間凹陷,其東部是庫拉—阿拉克斯低地。庫臨低地西部在海拔750米以上,到東部庫拉低地為500~400米,河口附近僅為25米。
氣候高加索山地雖面積不大,但東西距離大,大高加索山脈具有顯著的氣候障壁作用,成為重要的氣候分界線,致使本區氣候並非單一氣候類型;高大山地本身則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帶性。
大高加索山地屬山地氣候,山麓西南坡為亞熱帶氣候(東乾西濕),降水量較多,多為冬雨;往上依次為溫帶氣候、高山氣候和永久積雪帶。
科爾希達低地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冬季溫和,四季雨量充沛,氣溫年較差不大(18℃),夏季炎熱濕潤,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23~24℃,1月平均氣溫4~6℃。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
庫臨低地是亞熱帶乾旱氣候,冬季溫和,1月份平均氣溫高於0℃,7月平均氣溫超過26℃,年較差為22~26℃,年平均降水,西部為200~400毫米,東部在200毫米以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夏季幾乎無降雨,以冬雨為主。
本區河流主要有科爾希達河和庫拉河。科爾希達河以高山融雪水和降水補給為主,有夏汛。
垂直自然帶譜高加索山地特別是大高加索山脈,海拔高度很大,具有完整的垂直景觀帶譜。在大高加索山,地勢每升高100米,平均氣溫下降0.5℃,平均降水量增加60~70毫米(約3500米處為最大降水帶),隨氣候條件的變化,導致了植被—土壤類型的垂直地帶變化。從山麓地區的草甸草原—黑土、栗鈣土帶,向上逐漸過渡到闊葉林—山地棕壤帶(海拔400~1200米處),針葉林—山地灰化土帶(海拔1200~2200米處),亞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土帶(海拔2200~3000米處),高山苔原帶(海拔2600~3500米處)和高山冰雪帶(海拔3000米或3500米以上)。
毛竹毛竹
在科爾希達低地,為濕潤的亞熱帶森林景觀,生長著毛竹、赤楊、櫟材等,土壤為紅、黃壤;庫臨低地主要是亞熱帶半荒漠和草原景觀。生長著蒿屬植物、短生植物等,土壤主要是灰鈣土、灰渴土等。
高加索山地區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這裡森林植被茂密、土地較肥沃,水源較足,是西南亞自然條件最優越的地區。但亦有一些不利條件,如農耕地較少,破壞性大地震往往給當地居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