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喜馬拉雅運動簡稱“喜山運動”。它是指發生於距今7000萬年~300萬年(
新生代)的一次
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整個
古地中海發生了強烈的
褶皺,地球上出現了橫貫東西的巨大山脈。
特徵
許多老
褶皺帶也劇烈上升和斷裂形成巨大褶皺斷塊山脈和大型盆地相間的自然地理景觀。
岡瓦納古陸繼續分裂漂移,日益接近現代地理面貌。
喜馬拉雅運動可分為4期:第1期,晚
白堊紀(大約距今8000萬年前),
印度板塊向北移動,東西向海槽開始褶皺隆起,並有
花崗岩侵入,火山噴發,
雅魯藏布江以北全部隆起成陸,
岡底斯山開始隆起。第2期,早
第三紀,從始新世末到漸
新世初(大約距今6500~3800萬年),印度板塊向
歐亞板塊俯衝相碰,使古特提斯海縮小到消失,整個西藏地區最後結束海洋歷史;地殼發生更強烈的褶皺隆起、變形和岩漿活動,青藏高原地區形成一系列東西走向的
褶皺山系。喜馬拉雅山地帶正處在兩大板塊的交接地帶上,雅魯藏布江河谷就是兩板塊的縫合線,發生強烈的褶皺隆起、擠壓斷裂破碎,沿大斷裂發生酸性岩漿侵入,出現複雜的迭瓦狀推覆體構造;這時喜馬拉雅山開始隆起成山,其南側出現東西向的凹陷帶,形成巨厚的山前堆積,稱錫瓦利克層,上新世青藏高原隆起達1000米左右。第4期,從
更新世以後開始(距今200~300萬年),又可分為4個階段:早更新世,高原面平均上升到2000米左右,山地高度可超過3000米,高原的影響形成真正的東亞季風氣候;中更新世時高原面達到3000米左右;晚更新世高原面達到4500~5000米的高度;全新世以來1萬年的時間又上升了300~500米。
在高原急劇隆起形成
世界屋脊的過程中,其周圍盆地大幅度拗陷,老斷裂繼續活動,部分地區發生第四紀火山噴發活動。喜馬拉雅運動使中國自西而東形成3個南北向的拗陷帶:第1拗陷帶位於我國東部和南部沿海,除台灣外,大部分為海水所淹沒;第2拗陷帶包括
松遼平原、
華北平原、
江漢平原等;第3拗陷帶包括呼倫貝爾——巴音和碩、
鄂爾多斯和
四川盆地等地。中國西部的大型
斷陷盆地以及東部的3個拗陷帶巨厚的沉積物中形成重要的煤、油頁岩、石油、天燃氣等重要礦產。
劃分原則
在研究喜山期地殼運動或進行地殼運動劃分時,必須採用與早期地殼運動劃分不完全相同的劃分標準或原則,這些標準或原則。亦指所謂的綜合諸因素,即新生代堆積、
地形地貌、
岩漿活動、構造活動、
地震活動等,而並非不整合成為首要的的劃分標準。其中
沉積物研究側重於
沉積相和厚度分析,尤其是沉積層間的接觸關係,即整合或不整合關係是劃分地殼運動的關鍵所在;地形地貌因素是喜山期地殼運動劃分運動的特有準則,也是區別於早期地殼運動的研究方法。在所有因素中,地形地貌幾乎是起到主要作用的,它的重點是通過
層狀地貌的高差和形變來剖析地殼運動;地震活動是研究現代地殼運動的一種方法,
史前地震(或古地震)雖然也較發育,但由此產生的古構造形跡早已被埋沒或破壞,對早期或喜山期大部均無法採用,因此,在地震活動研究中,地震活躍期與平靜期是地殼運動周期劃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餘的
岩漿活動和構造活動兩大因素與早期地殼運動劃分原則基本相同,都是極為重要的表現,尤期喜山期火成岩活動為地殼運動的劃分提供了重要依據。
對亞洲的地理影響
這一運動對亞洲地理環境產生重大影響。西亞、中東、
喜馬拉雅、緬甸西部、馬來西亞等地山脈及包括中國
台灣島在內的西太平洋島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間的
古地中海消失。這一運動中,中國東西地勢高差增大,
季風環流加強,
自然地理環境發生明顯的區域分異:青藏隆起為世界最高的
高原,第三紀的熱帶、亞熱帶環境被高寒荒漠取代;
西北地區因內陸性不斷增強而處於乾旱環境;東部成為濕潤季風區。一般認為,喜馬拉雅運動分為3幕:第一幕發生於
始新世末、
漸新世初,
青藏地區成為陸地,從而轉為剝蝕區;第二幕發生於
中新世,地殼大幅度隆起,伴以大規模斷裂和岩漿活動;第三幕發生於上新世末、
更新世初,
青藏高原整體強烈上升,形成現代地貌格局。中國所有高山、高原現今達到的海拔高度,主要是喜馬拉雅運動第三幕以來上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