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

約旦

約旦哈希姆王國(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أردنّيّة الهاشميّة,英語: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簡稱約旦,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西北,西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北與敘利亞接壤,東北與伊拉克交界,東南和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相連。約旦基本上是個內陸國家(在西南部臨近亞喀巴灣有極小一段海岸)。

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初屬阿拉伯帝國版圖。公元1517年歸屬奧斯曼帝國一戰後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21年以約旦為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酋長國。1946年3月22日,外約旦獨立。成立君主立憲制國家。

約旦是一個比較小的阿拉伯國家,但相對周邊國家來說約旦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穩定。約旦人民生活較為富裕,在伊斯蘭國家中相對開放。約旦比較缺乏淡水資源石油資源不豐富。旅遊業是約旦支柱產業之一,佩特拉古城死海和瓦迪拉姆沙漠等景點成為世界各國遊客探險旅行和休閒度假的首選目的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約旦哈希姆王國 
  • 英文名稱: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 簡稱:約旦
  • 所屬洲:亞洲
  • 首都安曼 
  • 主要城市伊爾比德亞喀巴等 
  • 國慶日:1946年5月25日 
  • 國歌:《國王萬歲》
  • 國家代碼:JOR
  •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 貨幣約旦第納爾 
  • 時區:UTC+2(夏時制:UTC+3)
  • 政治體制: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 國家領袖:國王:阿卜杜拉二世、首相:阿卜杜拉·恩蘇爾 
  • 人口數量:1001萬(含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難民)(2018年)
  • 人口密度:106.5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 
  •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遜尼派東正教 
  • 國土面積:8.9萬平方公里
  • GDP總計:386.55億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4088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962
  • 國際域名縮寫:.jo
  •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 國家格言:真主,國家,君主
  • 人類發展指數:0.770(中)
  • 氣候:亞熱帶沙漠氣候
  • 國花:黑鳶尾花
  • 最大城市:安曼
  • 軍隊節日:陸軍節:6月10日
  • 通用語言:英語
  • 主要學府:約旦大學、亞爾穆克大學等
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行政區劃,下轄區域,重要城市,國家象徵,國旗,國徽,國花,人口民族,政治,政體,政局,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政黨,政要,經濟,經濟總量,工業,農業,旅遊業,勞務輸出,財政金融,對外貿易,外國投資,外國援助,文化,風俗習慣,禮儀禁忌,軍事,國防體制,軍力,領導人物,武裝力量,交通,社會,教育,媒體,民生,外交,外交政策,約中關係,約美關係,約歐關係,約俄關係,約日關係,約巴關係,約伊關係,約阿關係,約以關係,旅遊,死海,阿茲拉克城堡,安曼,米格多勒神廟,佩特拉古城,皇家墓冢群,瓦迪拉姆,

歷史沿革

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見巴勒斯坦歷史)。公元7世紀初屬阿拉伯帝國版圖。
1516年被土耳其人占領,屬奧斯曼帝國的大馬士革省。
1920年,聖雷莫會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劃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同年7月,法軍占領大馬士革。11月漢志王海珊的次子阿卜杜拉·伊本·海珊奉其父之命,率軍到敘利亞企圖收復失地,駐紮在安曼,遂成為該地區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建立外約旦酋長國。英國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半自主的蘇丹國,立漢志國王海珊次子阿卜杜拉一世為外約旦酋長國酋長。英國承認阿卜杜拉為外約旦的統治者,阿卜杜拉則承認英國的委任統治權。
1923年外約旦成為英國委任統治下的一個半獨立的埃米爾國。英國完全控制了外約旦的政治和經濟。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由英國人指揮,王室的費用由英國政府資助,外交事務由英國總督掌管。
1928年英國迫使外約旦接受為期20年的“英約協定”,使英國對外約旦的統治合法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外約旦人民反對英國委任統治的鬥爭迅速發展。1946年3月22日,外約旦同英國簽訂倫敦條約,廢除了英國的委任統治,英國承認外約旦的獨立,但保留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特權。同年5月25日,阿卜杜拉登基為王(1946~1951在位),改國名為外約旦哈希姆王國。
佩特拉古城佩特拉古城
由於倫敦條約遭到人民的反對,1948年又簽訂英約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成立聯合防務委員會,英國在外約旦有駐軍和使用基地的權利。同年5月,第一次中東戰爭(阿以戰爭)爆發。在戰爭過程中,外約旦部隊占領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決議劃歸巴勒斯坦人的約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區和耶路撒冷舊城所屬的大約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950年4月,外約旦宣布把該地區納入該國版圖,國名改稱約旦哈希姆王國。
1951年7月20日,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被暗殺,王儲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繼位。
1952年1月頒布新憲法,規定立法權屬議會和國王。1952年8月,約旦議會廢黜親美的塔拉勒,立其長子海珊·伊本·塔拉勒為國王(1953年5月2日加冕)。海珊繼位後,在國內採取一些改革措施,執行獨立的外交政策。
在人民運動的推動下,海珊於1956年1月宣布約旦拒絕參加任何軍事集團,3月初解除了英國人J.B.格拉布的約旦陸軍參謀長和阿拉伯軍團司令的職務。
1957年3月,約旦政府廢除《英約同盟條約》。7月英軍全部撤出約旦。從此,約旦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
1958年2月,約旦與伊拉克王國組成“阿拉伯聯邦”。同年7月伊拉克爆發革命後,聯邦解散。
約旦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對建立以色列。它參加阿拉伯國家聯合對以色列的戰爭,在阿拉伯國家戰敗後,約旦獲得了對西岸的控制。1967年約旦又與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一起對以作戰。以色列占領了西岸以及整個耶路撒冷。在兩次戰爭後都有大量巴勒斯坦難民逃到約旦。這使巴勒斯坦人在約旦的勢力大為增加。這個勢力的增加使約旦的王室非常不安。
1970年,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多次劫機後,約旦開始對他們開火。這場戰鬥影響到整個阿拉伯社會。敘利亞在約旦的北部邊境上集中坦克部隊以對約旦施加壓力。1970年9月22日在在開羅的阿拉伯國家外交部長會議的調停下雙方熄火。但此後還一直有小的戰鬥發生。
1970年9月~1971年7月,約旦軍隊與駐在約旦的巴勒斯坦游擊隊發生武裝衝突。1971年7月約旦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其國境。
1973年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約旦派出軍隊赴敘利亞參戰。
1977年4月7日與中國建交。
1988年7月,海珊國王宣布中斷同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法律和行政聯繫”。
約旦沒有參加1991年的海灣戰爭
1994年10月,約旦同以色列簽署了和平條約。
1995年2月9日,約旦收回被以色列占領的約340平方公里失地。
2010年以來約旦政府致力於民族經濟的發展,取得重要成就。文化教育事業有很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2011年西亞北非局勢動盪以來,約推出全國對話、更換內閣、懲治腐敗、修改部分法律、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等一系列舉措。
2013年3月,約旦首次以國王同議會協商方式推選首相。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約旦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西北部,西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北與敘利亞接壤,東北與伊拉克交界,東南和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相連。約旦基本上是個內陸國家,亞喀巴灣是唯一出海口。約旦國土面積8934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8802平方公里,海洋面積540平方公里。
約旦地圖約旦地圖

地形地貌

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山地,東部和東南部為沙漠。沙漠占全國面積80%以上。約旦河流經西部注入死海。死海是鹹水湖,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為世界陸地最低點。

氣候特徵

約旦西部高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月為7~14℃,7月為26~33℃,東部和東南部為沙漠。
約旦全國缺水。據有關國際組織的統計,約旦為世界上十大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約旦西部山區和約旦河谷地區年降水量在380~630毫米之間,而東部沙漠地區氣候惡劣,日夜溫差大,乾燥,風沙大,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

自然資源

截止至2014年,主要有磷酸鹽、鉀鹽、銅、錳和油頁岩和少量天然氣。磷酸鹽儲量約20億噸。死海海水可提煉鉀鹽,儲量達40億噸。油頁岩儲量400億噸,但商業開採價值低。

行政區劃

下轄區域

約旦分一十二個省。每一個省長是由國王任命的。每一個省是分成52個街道("nahia";阿拉伯語:ناحية)的。
人口(2008統計)(人)省會
118,496
1,939,405
107,115
拜勒卡省
349,580
950,700
156,680
214,225
103,920
135,890
245,670
馬夫拉克
81,000
塔菲拉
838,250

重要城市

安曼(Amman)
約旦首都,面積1700平方公里,人口400萬,全國最大的城市。位於阿傑隆山地東側、安曼涸河流過的地區。人口250萬。歷史悠久,已發現公元前三、四千年的遺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外約旦的首都,1946年成為約旦王國首都。商業與金融中心,許多西方公司在中東的總部設此。還集中了全國大部分工業,有食品、紡織、紙製品、塑膠製品、鋁製器皿、水泥、制瓦等工廠。重要交通中心,縱貫全國南北的鐵路經過,有公路西通耶路撒冷。城南的阿利亞機場為國際航空站和約旦空軍基地。
安曼(Amman)安曼(Amman)
港口城市亞喀巴位於約旦國土最南端,是約旦唯一出海口,距首都安曼300公里,自古以來就是中東地區的重要商賈之地。西北部與以色列的埃拉特市相連,東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接壤,西南部與埃及的西奈半島隔海相望,位置十分獨特。

國家象徵

國旗

約旦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靠旗桿一側為紅色等腰三角形,內有一顆白色七角星;右側自上而下為黑、白、綠三色的平行寬條。以上四種顏色為泛阿拉伯色,白色七角星象徵古蘭經。約旦國旗和巴勒斯坦國旗很相似,唯一不同是約旦國旗在紅色三角形上多一個白色七角星。

國徽

約旦國徽正中,是一隻展翅的阿拉伯雄鷹,威武剽悍,站在藍色的地球上,象徵伊斯蘭教的影響遍及全球。神鷹兩側各插一面國旗。金柄寶刀和金色弓箭記錄了約旦的光榮歷史和王族的尚武精神;麥穗和棕櫚葉分別代表和平與食糧同樣重要。國徽底部懸掛著一枚穆斯林徽記,黃色飾帶上寫著國王阿卜杜拉的名字和祈禱詞“真主將賜予他幸福和幫助”。國徽的背景是一頂敞開的鑲金邊的紅色華蓋,華蓋上鑲嵌著象徵國王權力無邊的王冠。
國徽國徽

國花

黑鳶尾花
約旦

人口民族

663萬(2014年7月),60%以上是巴勒斯坦人,98%的人口為阿拉伯人,還有少量切爾克斯人、土庫曼人和亞美尼亞人。截至2018年8月數據,約旦全國人口約1001萬(含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難民)。國教為伊斯蘭教,92%的居民屬伊斯蘭教遜尼派,另有少數屬什葉派和德魯茲派。信奉基督教的居民約占6%,主要屬希臘東正教派。

政治

政體

約旦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設參眾兩院,權力掌握在以國王為首的哈希姆家族王室手中。約重視加強社會治安,適時調整內外政策,推進經濟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努力發展民族經濟。2006年,約旦繼續實行改革,在地區形勢持續動盪的大環境下,總體上保持了國內穩定。

政局

約旦獨立後的大多數時間裡,約旦國王哈希姆家族海珊國王,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後裔。約旦地處一個政治上非常不穩定的地方,許多政治力量在這裡逐鹿:美國、蘇聯、英國、以色列、各個阿拉伯國家以及約旦國內數量眾多的巴勒斯坦移民。在眾多政治力量和興趣中,侯塞因試圖尋找一條可行的路,他溫和的外交政策保障了約旦的主權和統一。雖然中東諸國在這些時間裡,經歷了多次戰爭和動盪,約旦社會都基本上保持穩定。海珊本人是多次刺殺的對象。1989年他恢復了約旦的國會選舉;1994年,他簽署了與以色列的和平條約。
據約旦現行法律,國會議員雖通過選舉產生,但是傾向於支持政府,成員包括效忠於國王的部落人員。
2011年1月,約旦反對派政黨開始舉行抗議示威活動,要求進行徹底的經濟和政治改革。
2011年6月,國王阿卜杜拉在電視演講中表示支持改革選舉法,即未來的內閣將由經選舉出來的議會多數派組建,而不是由國王直接委任。他說:“我希望更新後的選舉法令,將確保國會代表全約旦人民。”

憲法

1952年1月1日頒布生效。憲法規定,約旦是一個世襲的阿拉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立法權屬國王和議會。國王是國家元首,有權審批和頒布法律、任命首相、批准和解散議會,統率軍隊。1960年1月議會通過關於國王有權延長眾議院任期的憲法修正案。1974年1月、1976年2月和1984年1月議會3次通過憲法修正案,授權國王可無限期推遲選舉,並在內閣認為有必要修改憲法時,有權召開議會特別會議。

議會

議會即國民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院議員全部由國王從年齡40歲以上的知名人士中任命,人數不超過眾議院議員人數的一半。議長任期2年,議員任期4年,均可連任。在眾議院舉行會議時,參議院可同時舉行內容相同的會議。眾議院如被解散,參議院亦停止舉行會議。參議院議長為宰伊德·里法伊(Zeid Rifai),2005年11月21日宣布就職。眾議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凡年滿19歲的男女公民均可參加選舉,任期4年。議長每年由議員秘密選舉產生。本屆參議院2010年11月成立,共有議員60名。現任參議長塔希爾·馬斯里(Taher Masri)。
約旦城市約旦城市

政府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2012年10月10日任命前國會議員阿卜杜拉·恩蘇爾為新首相,並授權其組建新一屆政府。
約旦宮廷當天發表的聲明說,阿卜杜拉國王任命恩蘇爾為新首相,接替當天辭職的法耶茲·塔拉瓦奈。
約旦國王在任命書中敦促恩蘇爾率領前參議院和眾議院的成員,在約旦2014年面臨的歷史性挑戰時期,加快國家的民主轉型,朝著建立一個過渡性的政治時期努力。

司法

包括法院和檢察院兩部分。憲法規定法官獨立行使司法權。法官任免由國王依法批准,同時接受高級司法委員會的監督。法院分三類,即:民事法院、宗教法院、特別法院。民事法院負責審理有關民事和刑事案件;宗教法院主要負責婚姻、繼承、收養等事務。特別法院包括國家安全法院、軍事法院、警察法院、重大刑事案法院、海關法院。最高法院院長為塔希爾·黑克邁。特別法院總檢察長為蘇萊曼·歐哲恩。

政黨

1952年4月9日開始允許建立政黨,後均被解散。1991年10月解除黨禁。1992年10月頒布政黨法,規定約旦實行多黨制,各政黨重新登記,強調政黨必須尊重憲法,不得在軍隊和安全機構中發展,不得同外國或外部勢力有政治、經濟聯繫,各政黨須經內政部批准為合法政黨後方可開展活動。2008年,約修改政黨法,將政黨成立的門檻由50名黨員提高到500名黨員,並要求其黨員需來自5個及5個以上省份。約目前有18個政黨,主要是:
(1)伊斯蘭行動陣線黨(The Islamic Action Front):最大的反對黨,1992年12月由穆斯林兄弟會和穆斯林獨立人士組成。該黨反對阿以和談,反對約以和約。
(2)憲章愛國黨(National Constitutional Party):1997年5月由“誓約黨”、“祖國黨”、“覺醒黨”、“約旦全國聯盟黨”、“阿拉伯民主統一黨”、“進步正義黨”、“約旦人民運動黨”、“約旦人民統一黨”、“約旦阿拉伯民眾黨”九個政黨合併而成。口號是復興、民主、統一。
(3)約旦阿拉伯社會復興黨(Jordanian Ba’ath Arab Socialist Party):1993年1月經內政部批准成立。前身為1948年在約成立的“阿拉伯復興黨”,為泛阿拉伯民族主義政黨。
(4)約旦共產黨(The Jordanian Communist Party):1993年1月經抗訴法院後,獲內政部批准登記。該黨始建於1948年,1970年分裂成兩派。1997年12月約共“二大”後,其領導層內部再度分裂。該黨主張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南,基本任務是維護民族獨立、發展經濟、反對帝國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
(5)民族陣線黨(National Front Party):2009年5月成立。主張實行全面改革,實現社會和諧。由前眾議長阿卜杜勒·哈迪·馬賈里(Abdul Hadi Majali)組建。

政要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
1999年登基為國王,系已故國王海珊長子。1962年1月30日生於安曼。1999年1月25日被立為王儲。同年2月7日繼位國王,6月9日加冕。自1981年起一直在約軍隊中任職。1993年任約特種部隊司令,1994晉升為準將。1996年後,任約特別行動部隊司令兼特種部隊司令。1998年5月晉升為少將。阿卜杜拉曾八次訪華(1981年7月、1982年12月、1993年12月、1999年12月、2002年1月、2004年7月、2005年12月、2008年9月,前三次作為王子,2008年訪華時出席了北京殘奧會閉幕式)。
聖裔——阿卜杜拉二世聖裔——阿卜杜拉二世
約旦現任首相,出生於1939年,曾擔任過副首相等要職,前國會議員。2012年10月10日接替當天辭職的法耶茲·塔拉瓦奈,成為新任首相。

經濟

經濟總量

約旦是開發中國家,經濟基礎薄弱,資源較貧乏,可耕地少,依賴進口。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為僑匯、外援和旅遊。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執政後,把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其施政重點,深化經濟改革,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1999年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6年,約旦繼續推進私有化、貿易自由化政策,大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尋求外援和減免債務。
約旦貨幣約旦貨幣
為了尋求該國經濟的發展,約旦抓住伊拉克重建的巨大商機,利用自身地理位置、政府支持政策和其他有利條件,大力發展與伊拉克貿易,2014年70%的民用重建產品從約旦進入伊拉克。並且積極與周邊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擴大貿易範圍和影響。
主要經濟數據(2006年)
國內生產總值(GDP)
143億美元
經濟成長率
6.2%
通貨膨脹率
6.3%
失業率
14.3%
匯率
1美元=0.710約旦第納爾

工業

多屬輕工業和小型加工工業,主要有採礦、煉油、食品加工、製藥、玻璃、紡織、塑膠製品、捲菸、皮革、製鞋、造紙等。有磷酸鹽、鉀鹽、煉油、水泥、化肥5個規模較大的工業產業。

農業

截止至2014年,農業不發達,農業人口11.04萬,約占勞動力的12%。可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7.8%,已耕地面積約50萬公頃,多集中在約旦河谷,全部私人經營。水資源缺乏是約發展農業的主要障礙。截止至2014年,建有10個主要水壩,總容量3.27億立方米,其中91%位於乾旱地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蔬菜和橄欖等。農產品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糧食和肉類主要依靠進口。

旅遊業

約旦三大經濟支柱之一和主要外匯來源之一。截止至2014年,約旅遊年收入約35億美元。主要旅遊景區有安曼、死海、傑拉什、佩特拉、阿傑隆古堡、亞喀巴、月亮谷等。

勞務輸出

約旦的勞務輸出與其它開發中國家大不相同,約旦在海外的勞務人員占約旦該國勞動力的50℅,特點是以高級勞務輸出為主,每年有大量外匯流入國內。約旦在美國國內還有大約2.5萬名技術人員(2006年),他們可以把掌握的新技術反饋到國內,使得約旦的高科技發展緊跟世界潮流。

財政金融

約旦金融系統比較發達。截止至2014年,全國有26家銀行,全部是上市私有銀行。外國銀行可在約設分行,但不得為境外實體融資。國際金融危機後,約加強金融監管,暫停外國銀行在約設分行的業務。

對外貿易

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進口原油、機械設備、電子電器、鋼材、化學製品、糧食、成衣等,主要進口國為沙特、中國、美國、德國和埃及。主要出口服裝、磷酸鹽、鉀鹽、蔬菜、醫藥製品和化肥等,主要出口國為美國、伊拉克、印度、沙特、敘利亞和阿聯。2013年,約旦對外貿易總額為265.2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186.1億美元,同比增長0.8%,出口額為79.1億美元,同比增長0.2%。

外國投資

約旦政府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制定和完善投資法規,積極吸引外資,尤其鼓勵外商在約旦工業區投資辦廠。2013年外國在約投資19.1億美元。

外國援助

外援是約經濟主要來源之一。海灣戰爭前,約外援主要來自美等西方國家以及海灣阿拉伯國家。在海灣危機中,約採取同情伊拉克的立場,致使主要援助國中斷了對約援助,約經濟形勢惡化。後約逐漸調整對伊政策,改善與美及海灣阿拉伯國家關係,主要援助國恢復了對約援助。約以媾和後,美對約援助大幅增加。2003年由於伊拉克戰爭,國際社會向約提供了高達19億美元的貸、贈款。2012年約獲外援4.6億美元,主要援助方為阿拉伯國家、美國、日本、歐盟及聯合國各機構。2013年5月,世界銀行決定提供1.5億美元幫助約接納敘利亞難民。2014年,世界銀行將對約貸款年度上限從3.5億美元上調至5億美元,並同意向約發放2億美元貸款。同年,約從歐盟獲得1.8億美元貸款。根據約政府公布的預算草案,2014年約將獲得16.2億美元海外援助。

文化

風俗習慣

居住在城鎮中的老年人仍保持著傳統的服飾習俗,他們愛穿阿拉伯長袍,按當地的習俗,對女性穿著有較嚴格的要求,婦女一般不穿袒胸露背和緊身的服裝。另外,不論男女都不佩戴有宗教意義的珠寶首飾。約旦人在談話時喜歡注視對方,雙方距離很近,約旦人認為,目光旁視或東張西望都是輕視人的行為。他們還討厭別人把腳掌朝向自己,禁止用左手遞送東西。
約旦人男方到女方家求婚時,先對女方父親說“我們要喝咖啡”,如對方回答“我們喝吧”就表示同意。有的地區結婚後妻子不能和丈夫說話,直到她生下第一個孩子為止,在這期間她只能用點頭或搖頭來回答丈夫的問題。

禮儀禁忌

商務禮儀
到約旦從事商務活動,比較適宜的時間是當年11月至次年4月,尤應避免在伊斯蘭教曆9月動身前往。在當地不要用豬、熊貓和六角星圖案做廣告。與當地商人接觸時應保持謙遜的態度,他們認為誇誇其談的人不可靠。只有經過較長時間的接觸,贏得了對方的信任,他們才不會拒絕你的請求。
旅遊禮儀
當地的商店街道多使用阿拉伯文,從事旅遊業的人多會英語。在齋月期間旅遊時應注意,不要在白天面對眾人大吃大喝,也不宜抽菸。如請當地人吃飯或飲茶,也只能在日落之後再邀請。在當地坐計程車,另外再付10%的小費,住旅館也付這么多。
交際禮儀
約旦人舉止文雅,走路從容不迫,從不來去匆匆。他們在談話時喜歡注視對方,雙方距離很近,在他們看來。
餐飲禮儀
約旦人的主食是發麵餅和玉米餅,尤其喜愛吃大餅夾肉,把烤好的羊肉夾在大餅內吃起來津津有味。他們常吃牛肉羊肉等。常飲酸牛奶、茶等。約旦人宴請客人時,首先送來一杯咖啡,還有一些水果。米飯一般都是用右手捏成團送入口中。
主要禁忌
約旦人不飲酒,所以忌諱以酒作禮物送人,他們忌諱談論有關中東政治宗教以及婦女權力等話題。禁止別人摸小孩的頭,理髮師動手理髮時,必須先誦上兩句經文。按交通規則,不許鳴喇叭。

軍事

國防體制

憲法規定,國王兼任陸、海、空三軍統帥,擁有宣布戰爭、軍管、締結和約的權力。下設“最高國防委員會”,由國防、外交、財政、內政大臣和軍隊總司令等人組成,通常由國防大臣召集會議,負責制定國防政策和監督國防計畫的實施。國防部是內閣中的一個部,主要負責制定國防預算、後勤保障,並與軍隊總司令部共同發布有關軍隊的行政命令,但對軍隊無調動和指揮權。軍隊總司令部是國王統帥軍隊的辦事機構,其成員有總司令、總司令助理和武裝部隊總監各1人。總司令代表國王處理軍隊日常事務。總司令部下設總參謀部,其成員有總參謀長及主管作戰計畫、情報、人力、行政管理等的副總長。此外,還設有“國防委員會”和“軍官委員會”。前者負責軍隊的編制、裝備、徵兵等具體計畫和建議;後者負責對軍官的考察、提升和調動提出建議。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

軍力

約旦1906年建軍,6月10日為建軍節。軍隊以伊斯蘭教義為指導思想,以“篤信真主,忠君報國”為宗旨。國王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63年5月,約旦皇家特種部隊成立。1976年9月,約旦開始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服役期為兩年。1982年7月,海珊國王宣布成立人民軍,凡在高中和高校就讀的男女學生,以及16至55歲的男性公民均應參加。約正規軍總兵力約9.86萬人,其中陸軍9萬人、空軍8000人、海軍600人。預備役3.5萬人,人民軍20餘萬人,公安部隊1.2萬人。
約旦飛機場約旦飛機場

領導人物

國王兼武裝力量統帥阿卜杜拉·本·海珊(1999年2月7日即位)。首相兼國防大臣阿卜杜拉·恩蘇爾。軍隊總司令法塔赫·阿布·塔里布少將(1989年9月上任)。軍隊總參謀長穆罕默德·優素福·馬勒卡維中將(1999年7月上任)。
約旦特種部隊約旦特種部隊

武裝力量

截至2014年,兵力現役部隊約10.4萬人。1、陸軍約9萬人。編有2個裝甲師(每師轄2個坦克旅、1個機械化步兵旅、1個炮兵旅、1個防空旅),2個機械化步兵師(每師轄2個機械旅、1個坦克旅、1個炮兵旅、1個防空旅),1個獨立王室警衛旅,1個特種部隊旅(2個特種部隊營,2個空降營,1個炮兵營),1個野戰炮兵旅(4個炮兵營),3個步兵營,1個偵察營。
約旦特種部隊約旦特種部隊

交通

截至2014年,公路總長8000公里,已基本建成溝通全國城鄉的公路網,國際公路網與伊拉克、敘利亞、沙特、以色列等國相通。年運輸量達900多萬噸。保有汽車約32.15萬輛。
鐵路:截至2014年,全長730公里,客運量3.13萬人次,貨運量378.95萬噸。
海運:截至2014年,亞喀巴港是約旦唯一港口和進出口貿易集散中心,擁有貨櫃碼頭和散裝碼頭、22個深水泊位、固定航線29條,通往除西非海岸及南美西部海岸的200多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可達2200萬噸。
空運:截至2014年,約旦皇家航空公司擁有各種飛機35架,國際航線50條。主要機場有:安曼阿麗婭王后國際機場、安曼民用機場(馬爾卡機場)、亞喀巴國際機場。2014年,阿麗婭王后國際機場年客運量達625萬人次,飛機起降6.72萬架次,同比增長5.9%。

社會

教育

國家重視教育事業,公民從國小到高中享受免費教育。高等教育前分為基礎教育和高中教育。基礎教育為10年一貫制;高中教育是建立在一般文化基礎上的非義務性專業學習,學制為兩年。全國有各類學校5348所(2004年),教師近5.9萬人(2006年),學生153萬人(2004年)。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5%。有8所公立大學:約旦大學、亞爾穆克大學、約旦科技大學、哈希姆大學、穆塔大學、貝塔大學、海珊大學、拜勒卡套用大學,另有12所私立大學,在校生70546名,其中包括7914名外國留學生。另有52所社區學院(相當於中專),有學生22471名。全國有學士20萬名,碩士1.8萬名,博士8千名。教育經費約為2.11億約旦第納爾,全國文盲率約為8.7%(2005年)。約在全國設立了114個知識站(knowledge station),向13萬居民提供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術教育。

媒體

主要報刊:《憲章報》,阿文日報,日發行量9萬份左右;《言論報》,阿文日報,日發行量10萬份左右;《市場報》,阿文日報;《今日阿拉伯人》,阿文日報;《約旦時報》,英文日報,日發行量7000份;《星報》,英文周報。2006年7月,約內閣通過《媒體和出版法》,不再允許逮捕或監禁犯有與其職業相關的罪行的記者。(數據為2006年)
佩特拉通訊社:官方通訊社,1969年成立。每天用阿、英文發稿,在貝魯特設有分社,在開羅、大馬士革、波恩、巴黎、哥本哈根、紐約有兼職記者。1995年起通過衛星向除南非、南美以外的世界各地傳送阿、英文訊息。
約旦廣播電台與電視台均系官方機構,1985年9月,電台同電視台合併,成立廣播電視總局。約旦廣播電台,1959年創建。約旦電視台,1968年建立,設有彩色電視系統,1972年起通過衛星轉播世界新聞。

民生

約旦衛生事業發展很快,截至2006年,全國共有98家醫院,10079張病床,其中,衛生部下屬醫院29家,病床3638個,另有368所醫療中心和56家私人診所。各類專科醫生2500名。全國共有17家藥廠,藥房1533家。全國98%的兒童都接種白喉、破傷風、麻疹、結核病等多種疫苗。約對政府職工和軍人及家屬實行免費醫療制度,對企業職工實行醫療保險制度。政府工作人員根據職業不同,每月可領取交通、出差、服裝、住房、家庭人口、物價等各種補貼。約普遍擁有小汽車等。約人均壽命為71.5歲。
約旦人民生活約旦人民生活
約旦是伊斯蘭國家,伊斯蘭教是國教,其人口的95%是穆斯林。因此約旦的風俗習慣便帶上了濃重的伊斯蘭色彩。城市、鄉村到處可見清真寺高高的宣禮塔。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中立、不結盟和對外開放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2006年,約繼續推行親美、睦鄰、抓熱點、重大國的外交政策,強化與美特殊盟友關係,發展與各大國的關係,繼續改善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獨特作用。截至到2006年,約旦已同123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2006年6月,約當選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亞洲區副主席國,任期3年。

約中關係

中約兩國於1977年4月7日建交。建交以來,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關係穩步發展,友好往來不斷增加。
1979年5月,中約兩國簽訂貿易協定。2010年以來雙邊貿易合作快速增長,中國已成為約旦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商品進口來源國。2011年雙邊貿易額達27.7億美元,同比增長34.9%,其中我對約出口25.1億美元,同比增長33.3%,進口2.6億美元,同比增長55.9%。2012年1-9月,中約貿易額24.38億美元,同比增長21.2%。
中方對約主要出口機械設備、電器及電子產品、紡織服裝。從約旦主要進口鉀肥。

約美關係

同美國關係密切。約美關係曾因海灣危機而一度變冷,美凍結對約軍、經援助。海灣戰後,約為擺脫困境積極參與美發起的中東和平進程,1994年10月,約旦與以色列簽訂和約後,美免除約7億美元的債務,並同意每年向約提供約3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2000年10月,約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06年,約進一步密切與美關係,阿卜杜拉二世國王於2月、5月兩次訪美,並於9月出席61屆聯大期間會見美國務卿賴斯;美總統布希11月訪約。2006年美對約援助達3.25億美元。2007年3月,阿卜杜拉二世國王訪美,與布希總統會談並在美國會發表演講。

約歐關係

積極發展同歐盟,特別是英、法、德等國的關係,希望歐盟在中東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並尋求其經濟援助。約與歐盟的貿易額占約對外貿易總額的35%。2006年,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分別訪問了英國(1月、4月、7月、11月、12月)、德國(6月)、法國(3月)、芬蘭(8月)和荷蘭(10月)。2006年10月,約同歐盟簽署了總值6200萬歐元的契約,用於支持約政府財政和教育改革。

約俄關係

約重視前蘇聯大國地位,海珊國王曾先後於1981年、1982年和1987年三次訪蘇。蘇聯解體後,約繼續發展同俄羅斯關係,希俄在中東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90年代以來,約俄關係續有發展。2006年7月,俄副外長訪約。2007年2月,普京總統訪約。

約日關係

70年代以來,約旦同日本的關係不斷發展,高層互訪頻繁。1976年,日本王儲明仁夫婦訪問約旦。1989年,海珊國王出席了日本裕仁天皇葬禮,哈桑王儲於1990年參加了明仁天皇加冕慶典。截至到2006年,日本是約最大的債權國,債務總額約18億美元。約是中東地區人均獲日本援助最多的國家。過去5年中,日對約援助已達3.16億美元。2006年7月,小泉首相訪約;12月,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哈提卜外長分別訪日。

約巴關係

巴勒斯坦人占約旦總人口60%,約巴之間有著特殊關係。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布成立後,約旦立即予以承認;1989年1月7日,約同意巴解組織駐約辦事處升格為大使館。在中東和談問題上,巴以談判所涉及的巴難民、水資源、邊界劃分及安全安排攸關約切身利益,約十分關注巴以最終地位談判。
約認為巴勒斯坦問題仍是當前中東問題的核心,有關各方應努力在阿拉伯國家中明確統一立場,即支持巴人民,並確保他們尋求公正合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權利。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多次呼籲巴各派別共同努力,改善日益惡化的巴安全局勢,強調巴內部團結統一有助於推動中東和平進程。2006年,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11次訪約。哈馬斯代表團2月訪約。

約伊關係

約主張維護伊安全、主權、統一,呼籲恢復伊的安全與穩定,強烈譴責伊境內針對平民的暴力活動,支持伊各派和解進程。約積極配合伊政治和經濟重建進程,兩國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2006年,伊拉克總理、副總統、眾議長、外交、內政、計畫、財政部長等相繼訪約。約首相率能源、內政大臣等訪伊,雙方簽署備忘錄,伊將向約提供優惠價格石油。

約阿關係

約旦重視發展同阿拉伯各國的關係。海灣危機發生後,由於約旦採取與埃、敘、沙特及科威特等國相悖的立場,同這些國家的關係一度趨冷。海灣戰後,約主動改善同這些國家的關係。阿卜杜拉二世國王繼位後,約與海灣國家關係基本恢復,2003年美對伊戰爭後,約還獲得了半年的海灣優惠供油,並表示有意加入“海灣合作委員會”。
2006年,阿卜杜拉二世出訪沙特(6月、7月、8月、10月)、埃及(10月)、科威特(1月、5月、7月)、阿聯(1月、6月)等國。10月,因卡達在聯合國秘書長意向性投票中支持韓國候選人潘基文,而未支持約候選人扎伊德親王,約召回駐卡大使。

約以關係

1994年7月25日,約以在華盛頓簽署《華盛頓宣言》,宣布結束兩國敵對狀態。10月,約以正式簽署和約。11月,兩國建立外交關係。1995年2月9日,以從其占領的約領土全部撤軍,約收回了340平方公里失地。此後約積極發展與以色列的關係。2001年,由於以巴衝突持續不止,約召回駐以大使,雙邊高層往來凍結。2004年以來,約以雙邊交往逐漸恢復。2005年1月,約恢復向以派大使。2006年,以總理奧爾默特訪約(1月、6月、12月),副總理佩雷斯訪約(6月)。

旅遊

死海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海拔為-442米)、世界最深的鹹水湖和地球上含鹽量排名第三的水體。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療養聖地(從希律王時期開始),湖中大量的礦物質含量具有一定安撫、鎮痛的效果。
死海漂浮有三大好處:第一,當人體平躺在水面上時,肌肉不必再對抗地心引力,重量感隨之消失,快速進入完全鬆弛的狀態,可收到和瑜伽一樣的放鬆療效。在死海中漂浮40分鐘,相當沉睡8個小時。第二,將死海泥均勻地敷抹在身體各部,經太陽光曬,泥中的各種礦物質很快會被皮膚吸收,皮膚會變得滋潤嫩滑,是極好的“護膚品”。第三,海水中的鎂鹽能協調細胞,維持水分平衡,調節人體組織的PH值,硫酸鹽、鉀鹽結合可以保持身體水分的電解平衡,保持皮膚的健康。

阿茲拉克城堡

阿茲拉克城堡位於連線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和敘利亞的幾條公路的匯合處,具有非同尋常的戰略地位。阿茲拉克環繞著綿延幾公里的綠洲,但由於地下水的逐漸枯竭,綠洲正在消失,阿茲拉克的生存也面臨著危機。
由於木材的缺乏,阿茲拉克城堡以當地盛產的黑色玄武岩建造,頂棚也是用巨大的玄武岩板覆蓋。城堡的南面還有兩扇玄武岩大門,每一扇都重達3噸。
和大多數沙漠城堡不同,阿茲拉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那霸田時代,占據著商道的那霸田人建造城堡,以便對來往商隊進行檢查。到羅馬時期,城堡建築被重新加固,到了13世紀又經過大規模改造。堡壘入口的塔上,歷代建設者用拉丁語和阿拉伯語刻下了銘文,也是珍貴的史料。

安曼

被稱為“白色之城”的首都安曼(Amman),有很多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古希臘、羅馬晚期和阿拉伯伊斯蘭教時代的文物遺蹟,包括赫拉克勒斯神殿(Temple of Hercules)、伍麥葉宮(Omayyad Palace)、拜占庭教堂(Byzantine Church)等。嵌于山壁三側的古羅馬劇場(Roman Theatre)截至2011年仍可以作為文化活動場地。

米格多勒神廟

1997年,考古學家在佩拉發現了具有3600多年歷史的米格多勒神廟,這個長29米、寬22米、有四個樓層的米格多勒神廟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廟宇建築。從公元前1650年到公元前850年,人們一直在使用米格多勒神廟,在這800年間,當地居民經歷了從青銅時代的多神信仰到鐵器時代的一神信仰的轉變過程。每個時期神廟都遭到破壞,但又被重建,每個時期都留下了豐富的遺物,諸如偶像和至聖所等,使得米格多勒神廟成為當地宗教歷史的化石。

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是約旦的國寶之一,已被列為世界遺產。擁有數以百計的古建築、陵墓、浴場、祭堂、廟宇、廊柱林立的街道以及岩石浮雕。最著名的古蹟要數令人嘆為觀止的“藏寶庫(The Treasury)”。

皇家墓冢群

佩特拉古城裡約有七百多個墓冢,最著名的是皇家墓冢群,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厄恩墓室Urn Tomb,墓室內呈正方形,高18米,長寬各20米,在其中說話,回聲隆隆不絕。羅馬人占領時期,下面增建了拱形建築,設立了司法人員的辦公室和監獄,當時是羅馬帝國佩特拉行政區最高的司法機構所在地,所以後人稱此地為“法院”。公元446年,又改為東正教堂。從厄恩墓室順勢向右,是皇族墓室、科林斯式墓室、宮殿墓室和六瓣花墓室。這五座沿山鑿成的墓室是那霸田王國幾代國王和皇族的墓室,它居高臨下、宏偉壯觀,體現了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

瓦迪拉姆

瓦迪拉姆(Wadi Rum)於2011年被列為最新的世界文化遺產,其華麗的風景是每個到約旦的遊客必須看的。因為科學家論斷其環境面貌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而得名“月亮谷”。約旦這片最壯觀的沙漠周圍布滿了高大的山脈,被暈染成紅色、黃色和橘色,這些色彩灑落在沙丘上和地平線融合成一幅美得令人窒息的畫。史詩性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全部都是在瓦迪拉姆拍攝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