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門下侍郎
- 年代:秦漢
- 性質:官名
- 等級:四品
秦、漢有黃門侍郎,與侍中俱管門下眾事,為帝王近侍。南北朝時地位逐漸提高,參與朝廷大政。唐天寶元年(742)改稱門下侍郎。至德二年(757)仍舊名。大曆二年(...
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後,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自唐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
門下侍郞,唐官職,元廢除。...... 這職,僅為虛銜,元豐改制,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郞,行侍中之職,與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同為宰相,又另置門下侍郞、中書侍郎...
(宋代門下侍郎)編輯 鎖定 李清臣,字邦直,魏人。生於宋仁宗明道元年,卒於徽宗崇寧元年,年七十一歲。本名 李清臣 字號 字邦直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漢族 ...
《授楊綰中書侍郎常袞門下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制》是唐代李豫創作的一篇散文。...... 《授楊綰中書侍郎常袞門下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制》是唐代李豫創作的...
侍郎宰相:古代秦漢時期的侍郎為近侍,屬於郎官的一種,在宮廷內服務,授予皇帝最親近的郎官。晉朝建立中書省、門下省後,以省長官中書令、侍中為宰相,副職中書侍郎...
宋哲宗趙煦在位時因政治立場不明,外放為定州知州,端王趙佶即位後回朝任門下侍郎,不久任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執政期間與左相曾布不協,再次外放為大名府知府,...
白時中(?-1127年),字蒙亨,北宋壽州壽春(今安徽壽縣)人。北宋奸臣,進士出身,累官為吏部侍郎,因事出知鄆州。不久又得召用。政和六年,拜尚書右丞、中書門下...
陳希烈(?-758年),宋州(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陳希烈早年因精通道學受到唐玄宗器重,歷任秘書少監、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門下侍郎,後兼任崇玄館大學士,封...
歷任京兆尹、淮南節度使、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劍南東川節度使,累加太子太傅,冊封邠國公。乾符元年卒,年八十,贈太師。人物關係 糾錯 關閉糾錯 本名 杜悰...
元稹、裴度坐事皆罷,李逢吉代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因以恩爵動詭薄者,更相挺以詆傷裴度,於是李紳、韋處厚等誦言裴度為李逢吉排迮,裴度初得留任。時已失河朔...
參知政事,中國古官職名。原是臨時差遣名目,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劉洎為黃門侍郎、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始正式作為宰相官名。到宋代,設中書門下(習稱...
[13] 過後數日,太宗就讓呂蒙正改任參知政事,呂端則進官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正式出任宰相。 [14] 呂端拜相時,已年屆六十,太宗曾後悔自己對呂端重用太晚。 ...
張邦昌進士出身,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 [1] 北宋自哲宗時期以來,黨爭不斷。張邦昌與童貫均是權臣王黼的黨羽 [2] ,而...
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曆法等工作。如司馬遷、...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
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蔡京任宰相,自稱“太師”,總領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之事,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門下侍郎,...
南北朝時期,南朝齊國稱侍中寺的長官“侍中”為“門下”。稱給事黃門侍郎為“小門下”。在侍中和黃門侍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