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張守珪
- 字號:字元寶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陝州河北
- 出生時間:684年
- 去世時間:740年
- 主要作品:《賀破突厥狀》
- 主要成就:幽州節度使 括州刺史 南陽郡開國公
人物生平
少年得志
因功升遷
累敗吐蕃
平定契丹
功勳卓著
晚節不保
主要功績
軍事政治
農業經濟
個人作品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古今評說
家族成員
長輩
妻妾
兄弟
- 弟弟
張守珪(684-740年),字元寶,陝州河北(今山西平陸)人。唐朝名將。長期戍邊,戎馬倥傯,從一名下級軍官成長為威震一方的邊帥。其主要事跡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時期,...
張守珪破契丹,契丹連年為邊患,唐兩任幽州節度使趙含章、薛楚玉皆不能制,唐廷調瓜州都督張守珪回河北任幽州節度使。開元二十二年(734),張屢破契丹,使其內部...
《貶張守珪括州刺史制 》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貶張守珪括州刺史制 》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貶張守珪括州刺史制 創作年代 ...
《賜瓜州刺史墨離軍使張守珪沙州刺史賈思順書》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賜瓜州刺史墨離軍使張守珪沙州刺史賈思順書》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張獻誠(722年-767年10月12日),陝州平陸(今今山西平陸)人。唐朝中期藩鎮、將領,幽州節度使張守珪之子。張獻誠早年曾任檀州刺史。安史之亂時,他投靠叛軍,任...
3. 《舊唐書》:二十年,張守珪為幽州節度,祿山盜羊事覺,守珪剝坐,欲棒殺之,大呼曰:“大夫不欲滅兩蕃耶?何為打殺祿山!”守珪見其肥白,壯其言而釋之...
“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後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4] 燕歌行作品鑑賞 編輯 ...
李忠臣(716~784年),原名董秦,幽州薊縣(今天津薊縣)人。唐朝中期藩鎮將領。少年參加平盧軍,先後效力薛楚玉、張守珪和安祿山。安史之亂爆發,隨同官軍平定叛亂,屢...
蕭嵩將裴寬、郭虛己、牛仙客招至幕府,又任命建康軍使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安定河隴地區。不久,蕭嵩使用反間計,挑撥悉諾邏恭祿與吐蕃贊普的關係。最終,悉諾邏恭祿...
宋代的王讜 《唐語林·識鑒》:“﹝張守珪﹞見 陝尉李桎梏裴冕 。 冕呼:‘ 張公!困厄中豈能相救?’”3.謂束縛,壓制。唐 白居易 《朱陳村》詩:“以此自...
《舊唐書》非常生動地描述了行刑的過程:“內給事牛仙童使幽州,受張守珪厚賂。玄宗怒,命思勗殺之。思勗縛架之數日,乃探取其心,截去手足,割肉而啖之。”...
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開元年間,延偃攜某歸國,遂蒙聖恩,分隸張守珪部下。為某通曉六蕃言語,膂力過人,現任捉生討擊使。」...
詩中所說的遼西,為唐朝東北邊境軍事要地,據史載,當時在唐朝東北邊境上居住著奚、契丹等少數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間多次發生戰爭,朝廷曾先後派武攸宜、張守珪等...
開元十五年,張守珪提升為瓜州刺史,任職期間據史籍記載:“修城池,築河堤;形成了穩定的政治局面,使勞動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當吐蕃軍隊來犯時,以空城計退敵並大敗之,...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張守珪進逼可突於,可突於先詐降,後又欲投奔突厥。十二月,張守珪派遣管記王悔和契丹衙官李過折聯絡,李過折夜...
汾陽王郭子儀(1張)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後,任朔方節度使,率軍收復...開元初年,安延偃攜帶他投歸了唐朝,在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部隊里做事。張守珪...
1. 宋蘇軾《張九齡不肯用張守珪牛仙客》:“西漢之末,敢言者惟王章、朱雲二人,章死而雲廢,則公卿持祿保妻子如張禹、孔光之流耳。故王莽以斗筲穿窬之才,...
開元十七年(729),瓜州都督張守珪、沙州刺史賈師順擊吐蕃大同軍,大破之。信安王李禕率唐軍攻占石堡城,分兵據守要害,令敵不得前進。自是唐朝河、隴諸軍得以游...
宋·蘇軾《張九齡不肯用張守珪牛仙客》:“西漢之末,敢言者惟王章、朱雲二人,章死而雲廢,則公卿持祿保妻子如張禹、孔光之流耳。故王莽以斗筲穿窬之才,恣...
玄宗開元二年,即以并州長史薛訥為同紫薇黃門三品,將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乾。這首詩的寫作時期,大約在這二十年之間,其時...
綜上所述,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陳尚仙墓誌》的出土,不但對研究唐代名將張守珪有里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對研究所代大書法家徐浩的生平思想及其楷體書法的沿變軌跡,...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張守珪進逼可突於,可突於先詐降,後又欲投奔突厥。十二月,張守珪派遣管記王悔和契丹衙官李過折聯絡,李過折夜...
公元714年(唐玄宗開元二年),即以并州長史薛訥為同紫薇黃門三品,將兵御契丹;734年(開元二十二年),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乾。這首詩的寫作時期,...
如令安忠志(奚)領精兵駐紮土門,張獻誠(張守珪之子)守博陵,李欽湊守井陘口,李庭望守陳留,武令珣守滎陽,張萬頃為河南尹,崔乾佑守陝郡,張通儒之弟張通晤負責...
是年起至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北游燕趙,先後欲投朔方節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幕府。作有《信安王幕府》《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別》、...
玄宗欲以范陽(今北京)節度使張守珪為相,以朔方(今寧夏靈武南)節度使牛仙客為尚書,九齡都反對,玄宗不悅,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讒言所惑,玄宗遂於開元二十四年遷九...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祿山任平盧將軍,在討伐契丹時失利,張守珪奏請朝廷斬首。之前,安祿山曾入京朝見,拜見過時任宰相的張九齡。張九齡頗有識人之道,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