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橋

天津橋

天津橋始建於隋,廢於元代。初為浮橋,後為石橋。隋唐時,天津橋橫跨於穿城而過的洛河上,為連線洛河兩岸的交通要道,正西是神都苑,苑東洛河北岸有上陽宮。橋正北是皇城(太微城)和宮城(紫微城),殿閣巍峨,橋南為里坊區,十分繁華。

天津橋上有四角亭,橋頭有酒樓。唐代曾將天津橋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分設三橋,天津橋居中,其北是黃道橋,其南為星津橋。命名依據的是天文學名詞。因此,“灼灼臨黃道”是說天樞立於洛河旁黃道橋北,在日色輝映下光彩閃射。

著名的“天津曉月”為洛陽古“八大景”之一。該遺址已經考古發現,在今洛陽橋附近。天津橋畔,萬國舟帆,南北兩市胡人商旅充肆,抬頭北望既是煌煌萬象神宮,當年神都之盛,著實難以想像。皇帝后妃、王公貴族、 文人墨客等, 每至春夏, 亦多從游其上。李白的“憶昔洛陽董糟丘, 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的詩句,說明李白曾在橋南董家酒樓飲酒。白居易則有“津橋東北斗亭西, 到此令人詩思迷” 的詩句。李益更有“何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的詠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津橋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洛陽橋西側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設計者宇文愷
  • 時代:隋唐
文物簡介,天河洛水,地理位置,歷史價值,建橋歷史,建造經歷,歷代記載,相關詩籍,

文物簡介

隋唐洛陽城是宇文愷設計建造的,宇文愷將隋唐洛陽城的規劃設計完美的和洛陽的山川地貌結合在了一起,真正的達到了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宇文愷果斷地改變了中國傳統方式左右對稱的城市布局,使這座城市別具風韻,把城市的各部分與天子聯繫在一起。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天漢銀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宮”,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橋和宮城的南邊正門相連,叫“天津橋”,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這兒停、發駛往銀河的船:“引洛水貫都,以象天漢(銀河),橫橋南渡(天津橋),以法牽牛”。而洛陽的定鼎門大街,連線宮城正門和郭城正南門“定鼎門”的御道,寬110米。“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對應於天上的“天街”星座。
天津橋鳥瞰圖天津橋鳥瞰圖
隋唐洛陽城的皇城中軸最南正對龍門伊闕,使宮城、皇城的正南門,與龍門、伊闕相對,將宮城布置在都城地勢最高的西北,象徵居於天之中央的北極星,故而隋唐洛陽城宮城又被稱為“紫微宮”。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築群是中國古代最華麗的中軸線
天津橋是隋唐時期洛陽城南北交通的要衝,舊說它在今洛陽橋東不遠處,民國年間在附近建一碑亭,佇立於洛河中央。在今洛陽橋西100米處的洛河河床發現橋基遺址,此系隋唐時期的天津橋真址。
天津橋始建於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最初,它是一座浮橋,由鐵鎖鉤連大船而成,跨水長130步(一步為六尺,一尺合今0.296米)。這是我國關於鐵鏈聯結船隻架成浮橋的首次記載。古人把洛水譽為“天漢”,即天河(銀河),而洛陽就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宮”,天津即天河的渡口,故名“天津橋”。橋的南北兩端,還修建了對稱的四所重樓,為日月表勝之象。隋末天津橋被李密起義軍焚毀。
唐朝建立後,不斷加以改建。貞觀十四年(640),官府組織石工累方石為腳,改建成為石礎橋。
永徽六年(655)、永淳元年(682)、神龍二年(706)、開元十八年(730),都有天津橋被沖壞的記載,見於《舊唐書》高宗、中宗和玄宗的本紀。
洛河流經天津橋地帶,為了加以疏通,曾開渠分作三股,因而分設三橋,天津橋居中,北邊是黃道橋,南邊是皇津橋。"皇津"的說法系依據《舊唐書·玄宗紀》、《唐會要》卷86《橋樑》條,而《唐兩京城坊考》卷5及所附地圖作"星津",《樊川詩集注》卷3注引《大業雜記》作"重津"。"皇"、"星"、"重"三字形似,未知孰是。開元二十年(732)四月,拆除皇津橋,與天津橋合為一橋。但天津橋沒能因此而安然無恙,開元二十九年(741)又有了毀於洪水的記載,不過時壞時修罷了。
天津橋北與皇城正門——端門相應,南與隋唐洛陽城南北主幹道——定鼎門大街相接,橋上原有四角亭、欄桿、表柱,兩端有酒樓、市集,行人車馬熙熙攘攘,絡繹不絕。拂曉,漫步橋上,舉首可見一輪彎月垂掛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爾又傳來洪亮悠揚的鐘聲,這就是號稱“洛陽八景”之一的“天津曉月”。可惜自宋以後,戰火連綿,建築物大多被毀,天津橋亦未倖免。

天河洛水

天津橋問世之前洛河上已有橋天津橋一“出生”,就落在了隋朝的懷抱里。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即位後,遷都洛陽。他在漢魏故城以西9公里處重新選址建起新城。新城南跨洛河,面朝伊闕,這就需要在洛河上建一座橋。天津橋的設計者楊素宇文愷,諳風水、懂天象,他們認為洛水就像天上的銀河,而洛陽就像天帝的居所紫微宮,如此一比照,在洛河上架的這座橋就取名“天津橋”。因為“天津”的原意為“銀河”。

地理位置

學者對天津橋的具體位置有爭議。在我市出版的諸多歷史學刊中,學者們對天津橋的位置一直爭論不休:一種說法為,天津橋在洛陽橋東;還有一種說法為,天津橋在洛陽橋西。許多出版物中認為,天津橋緊靠洛陽橋東,站在洛陽橋上往東看,有9個殘存的橋墩和一個孤聳的橋亭,那下面就是天津橋的遺址。此說在上世紀考古研究中占上風,但不少學者表示懷疑,理由是《唐兩京城坊考》記載:“皇城端門之南,渡天津橋,至定鼎門,南北大街曰定鼎街,亦曰天門街,又曰天津街,或曰天街。”端門為皇城的正南門,與天津橋相連。天津橋應在洛陽橋偏西的中軸線上,由是推斷天津橋在洛陽橋西邊不遠處。但這種推斷一直沒有出土實物作為佐證。
天津橋的位置天津橋的位置
直到2000年,我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區洛河南北兩岸向下挖掘,終於在洛陽橋西側200米處河床下,發掘出了唐宋時期的洛河石堰橋墩。石堰綿延數公里,橋墩下墊有枕木,上鋪方石,聯以鐵腰,於是考古工作者斷定此處便是天津橋的位置所在。當時參與發掘工作的我市青年學者霍宏偉,向記者證實了這種推斷。他說:天津橋初建於隋,但隋時天津橋用木船相接,實為一座浮橋,多次被毀,不會留下實物。而唐改浮橋為石柱橋,是東都城內連線洛河南北的主要橋樑,如今發現的石堰與橋墩即天津橋之實證。
天津橋石基位於洛陽市西工區西工村。(洛陽橋以西400米的洛河北岸河灘內)

歷史價值

天津橋創造了我國橋樑史上兩個“之最”經過考古工作者的長期考證,隋天津橋的形象漸漸清晰了:整座大橋用大船連線,南北一字排開,猶如水中長龍銜接著南北兩岸。船與船之間用鐵鏈聯結,橋面平整,橋身穩固。橋建成之後,橋上車輛往來,行人絡繹不絕,一派熱鬧景象。據我市史志方家周得京先生考證,隋唐天津橋在中國橋樑史上創造了兩個“之最”,第一,最早用鐵鏈連線船隻;第二,最早建造了龜背形橋基作為支撐。
天津橋天津橋

建橋歷史

建造經歷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隋煬帝大業元年初造此橋,以架洛水。用大纜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夾路,對起四樓,其樓為日月表勝之象。”原來,當時橋的兩頭各建有兩座重樓,用來固定鐵鏈。管理人員日夜值班,根據河水漲落調節鐵鏈高低,負責橋樑安全工作。橋建成後,為使高大的樓船順利通過,橋體還可以自由開合,這在我國古代建橋史上也是了不起的創舉。橋北端,正好與皇城的端門相對應;橋南端,與長達5公里的定鼎門大街(當時定鼎門在安樂窩之南)相連,南北通衢,一橋相牽,好不氣派。可惜好景不長,該橋建成12年後,李密瓦崗軍攻打洛陽,隋將王世充慌忙迎戰,雙方在天津橋邊大戰三場,守橋將士的鮮血染紅了洛河水,李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燒了天津橋。這是天津橋第一次被毀。
隋朝命短,不到40歲就被滅了;唐朝命長,壽命將近300年。唐玄宗開元年間,他下旨在隋天津橋遺址上重建天津橋,建的是石柱橋,又稱洛陽橋。橋長三百步、寬二十多步,橋上有欄桿、表、四角亭;橋兩端有集市和酒樓。李白光顧的董家酒樓就在橋頭。當時他從長安來到洛陽,洛陽地方官為他接風,李白坐車郊遊後經過天津橋,吟詩一首: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 驚動洛陽人。他留戀天津橋的景致,心情格外好,於是又吟道“黃金白璧買歌笑 ,一醉累月輕王侯”,乾脆暫不啟程,在洛陽飲酒數月,把王侯功名都看輕了。好一個天津橋,把詩人們征服了。劉希夷來了,寫道:“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華子,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中。”李益也來了,寫道:“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這裡說的洛陽橋其實就是天津橋,一橋二名,名動京城。孟郊也來了,寫道:“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
天津橋洛河以南,地勢平坦;洛河以北,地勢突兀,所以人們過橋時,自北往南稱為“下橋”,由南往北稱為“上橋”,這一上一下,景致有了起伏變化,也給詩人們提供了思緒翩飛的空間。白居易歌詠天津橋的詩最多,他說“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又說“莫悲金谷園中月, 莫嘆天津橋上春。 若學多情尋往事, 人間何處不傷神”。天津橋凌晨的景致最美:曉月掛在天空,兩岸垂柳如煙,橋下波光粼粼,四周風光旖旎,城中不時傳來寺廟鐘聲,遂使“天津曉月”成為“洛陽八大景”中最靜謐的風景。為此,白居易在《曉上天津橋閒望》寫道:上陽宮裡曉鐘後,天津橋頭殘月前。空闊境疑非下界,飄飄身似在寥天。星河隱映初生日,樓閣蔥蘢半出煙。此處相逢傾一盞,始知地上有神仙。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此後洛陽失去帝都地位,國家不再投入巨資修葺天津橋,到金代洛陽橋毀於大火。斷橋殘礎,漸漸湮沒在河床之下,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可憐一座名橋,究竟退休於何年何月,史料竟未有明確記載。只是這條躺在河床下的巨龍,骨骼終難消盡,到了近代,軍閥吳佩孚竟也不忘此橋,在原橋址旁修橋一座,仍稱天津橋。
吳佩孚修建的天津橋吳佩孚修建的天津橋

歷代記載

大業雜記》載:“洛水有天津浮橋,跨水一百三十步(約合216.67米)。”,《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注曰:系"用大船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兩端,對起四樓,其樓為日月表勝之象,然洛水溢,浮橋則壞。貞觀十四年(640年),更令石工累方石為腳。"武則天時,令韋弘機作天津石橋,橋基為龜背形,以減殺流水衝擊。唐代天津橋為石柱橋,這一點文獻中記載得很清楚。杜佑《通典》中云:“其天津橋、中橋石腳。”所謂“石腳”即石墩、石柱,石柱迎水面砌成尖角,可減弱水流對橋柱的衝擊,利於泄洪。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洛河北岸挖出順序排列的4個橋墩,跨度均為15米,橋墩均呈龜背形,長20餘米,由此估計天津橋寬約20米。考古發掘中還發現,天津橋兩岸均以青石為堰,用以攔水,保護河岸。即便是如此堅固的橋樑,也有被沖毀的時候,從唐代到五代,再到宋代,天津橋屢被水毀,屢毀屢建,進入艱難的服役期。
唐宋時期,東都洛水河寬水急,加上只有天津橋兩岸砌有石堰,上游洪峰來時,泥沙俱下,裹木挾石,對橋樑和近岸房舍破壞極大。那么,天津橋共幾次被毀呢?史書記載:唐高宗統治時期,天津橋共有兩次被毀,武則天統治時期有一次,唐中宗執政時天津橋有極大損毀,“神龍二年四月,洛水泛溢,壞天津橋,漂流居人廬舍,溺死者數千人”。唐玄宗統治時期天津橋又有兩次被毀,其中開元二十九年秋七月,洛水暴漲,毀壞了天津橋及上陽宮部分房舍。晚唐時,天津橋遭火焚一次;後唐時,遭遇一次較大水患。這次水患,沖斷了天津橋,近河廬舍被毀,官民只好坐船渡河。至當年八月,大水仍不退,渡河人每天都有被淹死的,莊宗李存勖只好寫了《以天津橋未通放朝參敕》,發出通告:近水患嚴重,天津橋迄今未通,往來百官以舟渡河,傾覆者多蹈泥塗,自今日起文武百官可三日一趨朝。這次橋樑中斷,造成京城交通困難,幾乎讓衙署癱瘓,官員無法正常辦公,皇帝百官由是感嘆京城不可一日無橋。到了北宋時期,洛河又有數次水患,多次沖毀天津橋。宋代也和前朝一樣,天津橋屢毀屢修,百折不撓,力保交通順暢。如今想來:不是天津橋過於脆弱,而是它挺立的時間太長,幾百年下來,難免經歷風風雨雨。加上古代洛河上游沒有水庫,無法調節河水流量,洪澇之時,全憑天意——屢毀屢建的天津橋,實際上成了洛陽城洪澇災害的晴雨表。
天津橋三維復原圖天津橋三維復原圖
歷代王朝對天津橋如此看重,是因洛陽多為京城之故。北宋雖然建都汴京,但仍以洛陽為西京。宋太祖趙匡胤立國第二年,就下令重修天津橋,以巨石為橋墩,高數丈,企盼永固此橋。2000年的考古發掘證實:宋代的石堰和橋墩,均以巨大方石壘砌,每砌一層,縫間鑿槽,鑲嵌鐵腰,錯縫駢連,形成巨大板塊,不易分散變形;橋墩呈龜背形,分散水流的衝擊力。

相關詩籍

自題像黃巢(唐代)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乾看落暉。
天津橋白居易
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
柳絲裊裊風繰出,草縷葺葺雨剪齊。
報導前驅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
洛中春感白居易
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
天津橋三維復原圖天津橋三維復原圖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天津橋劉叉
洛陽宮闕照天地,四面山川無毒氣。
誰令漢祖都秦關,從此奸雄轉相熾。
天津橋周彥夫
下車聊復問何如,尚憶重來四紀餘。
鐘阜秦淮俱好在,只憐雙鬢自蕭疏。
聯鏢去作蔣山游,路轉天津繞御溝。
忽作故都禾黍恨,洛陽宮殿鎖千秋。
天津橋翁逢龍
下馬過天津,聽傳禁漏頻。
惟憐一橋月,曾照六朝人。
金剝宮門安,紅飛粉壁塵。
中官來宿內,因問帝鄉親。
天津橋石逢龍
下馬過天津,聽傳禁漏頻。
惟憐一橋月,曾照六朝人。
金制剝門字,紅飛粉壁塵。
中官來宿內,因問帝鄉親。
山坡羊·洛陽懷古 張養浩
天津橋上,憑欄遙望,舂陵王氣都凋喪。
樹蒼蒼,水茫茫,雲台不見中興將。
千古轉頭歸滅亡。
功,也不久長。名,也不久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