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泉州洛陽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洛陽橋,原名叫做“萬安橋”。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六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洛陽橋
  • 外文名稱:Luoyang Bridge
  • 地理位置泉州市洛陽江上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月光菩薩塔、中庭碑林、鎮風塔 蔡襄石像 
  • 所屬城市福建省泉州市
  • 所屬國家:中國
  • 橋長:834米
  • 建議遊玩時長:1小時-1小時30分鐘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交通信息,規模,歷史沿革,建造特點,結構,筏型基礎,傳說,橋上“三絕”,

交通信息

洛 陽 橋&amp洛 陽 橋&amp
市區乘坐K502路至“洛陽三角牌”下車,後步行(或共享腳踏車)約400米。(橋頭)
市區乘坐19路至終點站“橋南”下車,後步行(或共享腳踏車)約1.3公里。(橋尾)

規模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是古代中國橋樑建築的傑作之一。位於洛陽口,距福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834米,寬7米。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其“筏型基礎”、“種蠣固基法”,是中國乃至世界造橋技術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洛陽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在洛陽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834米,寬7米。橋上現存亭2座,石將軍2尊,石塔5座。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間石刻“天下第一橋”橫額。中亭傍有崖刻“萬安橋”、“萬古安瀾”和12方碑刻。
洛陽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它是當時廣東、福建進京城的必經之路。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於社會動盪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泉州,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當時洛陽江“水闊五里,波濤滾滾”。人們往返只能靠渡船過渡,每逢大風海潮,常常連人帶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為了祈求萬無一失地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橋也因此稱之為“萬安橋”。據《泉州府志》記載,舊萬安渡是北宋慶曆初郡人李寵甃石作浮橋,後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橋。洛陽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耗資一萬四千多兩銀錢才建成。洛陽橋原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28尊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七百棵。
洛陽橋的建造,是對世界橋樑科學的一大貢獻。由於當時洛陽江潮狂水急,橋基層被摧毀。造橋工匠創造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成功地採用了“筏形基礎”和“種礪固基法”,在全世界史無前例地解決了建造大型石橋的基礎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在全國堪稱第一的海港大石橋,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了泉州人民的驕傲。在泉州,“站著象東西塔,臥倒象洛陽橋”的俗話,代代相傳,而且遠播海外,不是沒有道理的。
泉州因為最早在這裡建設了如此宏偉的洛陽橋,創造了古代建造梁式石橋的成功經驗,所以有宋一代,泉州橋樑建築空前興盛,著名的安平橋石筍橋順濟橋盤光橋等相繼建成,因而得到了“泉州橋樑甲閩中”的美譽,文人墨客也寫了大量詩文,傳頌千秋,歷久不衰。連京劇傳統劇目,也以此作為題材,描述了當年建橋之艱巨,以及橋成之後“三百六十行過橋”的歡樂情景,感染了觀眾,使洛陽橋更加名聞天下。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三百六十丈, 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結構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寰宇。
蔡襄祠蔡襄祠
建橋八百餘年以來,先後修復十七次。大修有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颶風、橋壞。邵守趙思誠修復;明宣德間(公元1426-1435年)橋址下沉,潮至,橋樑俱沒。知府馮楨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 1597年),地大震,橋樑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禮修復;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橋崩,知縣工之琦修復;民國二十年(公元1932年)蔡廷鍇軍長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橋面增高2米。抗日戰爭時期受到嚴重破壞;1993年3月—1996年10月,國家撥出600多萬元專款,實施洛陽橋保護修復工程。
福建洛陽橋
為保護古橋,在上游百米處另建公路橋及水閘,並在附近規劃建設遊樂區。國家文物局還組織專家勘察古橋於1993年春動工,對洛陽橋全面修建,使其恢復古橋舊貌。

建造特點

結構

洛陽橋址位於福建省江海匯合處,江潮洶湧,浪濤搏擊。近千年前的中國橋樑工程師們,就是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首創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所謂“筏形基礎”,就是用船載石沿著橋樑中線拋下大量石塊,使江底形成一條矮石堤,然後在堤上建橋墩。 洛陽橋的橋墩形式也別具一格,值得一看。橋墩全中用長條石交錯壘砌,兩頭尖,以分水勢,減輕浪濤對橋墩的衝擊。為了鞏固基石,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還首創了“種蠣固基法”,即在基石上養殖牡蠣,使之膠結成牢固的中流砥柱。這是世界上把生物學套用於橋樑工程中的先例。至今,我們仍可以從那些綴滿白色蠣房痕跡的橋墩石 ,窺探它當年的模樣。 洛陽橋的建造,使洛陽江天塹變通途。它為南宋時期泉州出現的大規模造橋工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著名的安平橋石筍橋順濟橋等,都是仿造洛陽橋而建造起來的。它成了中國造橋史上的一座豐碑,成為人們千古傳誦的佳話。

筏型基礎

下面介紹一下有關洛陽橋的建築特點。早在北宋,我們的先民就以驚人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一種直到現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型基礎。所謂的筏型基礎就是沿著橋樑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的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建造方式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為了鞏固橋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著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套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當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設備,就採用“浮運架梁法”,利用海朝漲落的高低位置,架設橋面大石板,顯示了我們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洛陽橋洛陽橋
蔡襄祠:它始建於宋代,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建築為清代修建,祠堂大廳中間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萬安橋記”碑刻,此碑世稱為“三絕”碑。文章精練,用一百五十三個字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書法遒美,刻工精緻。此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書。蔡襄字君漠,仙遊人,曾兩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國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一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除了著名的《萬安橋記》外,還有藏於河南安陽魏公祠的《晝錦堂記》;福州鼓山的《忘舊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還有大量的紙本書法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對前人優秀書法精華的吸收。有古書《評書》認為“追配前人者,獨蔡君漠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由於他大量接受前人的優點,融會貫通,因此蔡襄的書法充滿了藝術魁力。 蔡襄的書法作品表現了一種當時文人的氣息,他效法過王羲之,顏真卿等,取法爭上,超然脫俗,神清氣淡,達到古雅優美的境界。這種境界往往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在欣賞的同時得到提升。蔡襄的書法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不是重複,因此形成一種新的書法格局。學古人而泥古,繼承前人而創造,使蔡書有了新的美學價值,因此他的書法作品永留書法史冊。

傳說

相傳一千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荒村的古渡,名叫“萬安渡”。這裡的水深浪急,過往船隻每遇狂風則檣傾楫摧,不少舟舶沉埋海底,無數渡客葬身魚腹……原來這是江妖水怪在興風作浪。當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時,曾掏出腹中腸肚拋入洛陽江中;不料年深月久,這些腸肚變成了龜精、蛇怪,常在洛陽江中攪浪掀波。
有一日,渡船離岸駛近江心,忽然龜蛇兩怪浮出水面,頓時狂風呼嘯,濁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噬的危險,突然從空中傳來連聲呼喊:“蔡大人過江, 休得無禮!”龜蛇聞聲慌忙遁逃。霎時風平浪靜,渡船安然抵岸。旅客十分驚奇,不知誰是“蔡大人”。有一位莆田的孕婦,丈夫姓蔡,她心想將來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許願:將來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陽江上修建一座大橋。那婦人回鄉後生了個男孩,取名叫蔡襄,字君謨,號端,十分聰穎靈慧。蔡襄長大懂事,蔡母便對他講當年過江遇險約處逢生的經過,殷殷叮嚀兒子要實現她所許下的造橋夙願。蔡襄默默地把母親的囑咐記在心裡。不久,朝廷開科取士,蔡襄以才學廣博,被擢選入朝為官,頗受皇帝的器重。他心裡惦記著母親的夙願,卻又感到苦惱:老是呆在京都,何時才有機會到泉州建造洛陽橋呢?
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游賞御花園。蔡襄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暗中托小太監用蜂蜜在芭蕉葉上寫下兩行大字,不一會,螞蟻紛紛爬上芭蕉葉吮吸蜜汁。皇帝發現密密麻麻的螞蟻竟然在芭蕉葉上擺出字陣,甚為驚奇,不禁移步近前,望著芭蕉葉上的字跡脫口念道:“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一聽,急忙跪下叩頭謝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葉上的字,並非當真!”蔡襄長跪不起:“君無戲言,豈可失信於臣?”接著坦誠陳說母親許願造橋的事。皇帝只好讓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晝夜兼程趕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屬僚鄉賢商議倡建成洛陽橋,並親自到江邊察勘,下令招募造橋工匠,籌集建橋資金。百姓聞訊奔走相告,歡呼雀躍,一時工匠四至。開工那一天,江岸人山人海。可是,由於洛陽江“水闊五里”,“深不可址”,一船船石料拋下江中,霎時被洶湧的江濤卷得無影無蹤;龜精蛇怪拚命地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幾艘木船。
洛陽橋上建於宋代的月光菩薩塔洛陽橋上建於宋代的月光菩薩塔
一天他突然夢見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海龍王求助。蔡襄一覺醒來十分驚奇,便給海神寫一封求助公文,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一個衙吏隨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來此人姓夏得海,誤以為老爺叫他,隨口應答。於是派他前往海神處投遞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無回,便告別了妻子,買了一壺酒喝得大醉臥在海灘上,想讓潮水捲走了事,哪知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
手心卻赫然寫個“醋”字。夏得海慌忙踉踉蹌蹌回府衙,向太守稟報。蔡襄正為橋基難奠愁眉不展,一見“醋”字,頓然大悟:這“醋”字拆開來不就是“廿一日酉時”么?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時辰!蔡襄轉憂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門頭張貼布告,諭令洛陽江兩岸民眾和工匠,火速做好奠基的準備。廿一日酉時,洶湧的海潮果然退盡,整個江底裸露無遺。蔡襄親自指揮數千工匠拋石奠基、砌築橋墩,洛陽江畔車水馬龍,穿梭不息。一座座堅固的橋墩巍然屹立在江中。可是到了砌築第四十六座橋墩時,江邊的石頭已經用盡,如果不能趕在海水退潮三日的期限內把最後一座橋墩造好,一旦海潮呼嘯而來,就會沖毀橋基,前功盡棄!就在緊急關頭,恰巧八仙中的呂洞賓駕雲漫遊經過這裡,他深為蔡襄建橋的非凡氣魄所感動,不慌不忙地飄落萬安山上,輕輕把拂塵一揮,頓時漫山頑石皆點頭。又一揮,山上所有的岩石躍然而起;再一揮,一塊塊大石全變成“豬母”,成群結隊奔下山來,跑到海灘,紛紛跳進建造橋墩的江底。轉眼間,這些“豬母”又都化作大石頭層層堆疊起來。有一隻“豬母”,不小心跌傷了一條腿,走得慢,落在後頭,趕到江邊時,最後一座橋墩已經造好了。它只好臥在旁邊,成為一塊軀體肥碩的“豬母石”。
當奔騰的海潮再度席捲而來,蔡襄已指揮工匠奠定橋基。首戰告捷,群情鼎沸,歡聲雷動,四十六座橋墩猶如中流砥柱威鎮狂瀾,嚇得龜精蛇怪膽戰心驚。
附近白沙寺里有一位名叫義波的和尚,竭盡心力募集建橋資金,受到不少朱門豪富的刻薄嘲笑。他辛辛苦苦地把俯首討來的每一個銅錢都用在造橋事業上。無論嚴冬酷暑,這位僧人總是不辭辛勞四處奔波,熱心為民工燒茶、送飯,還時常上芒鞋山採集草藥,為患病的工匠治療。有一回,由於連日風雨,伙房裡的柴草都燒光了。臨時從山上砍下的柴草,濕漉漉的也燒不著。為了照常施工,早日建成長橋,義波僧悄悄地掩上了伙房的門,毅然把自己的雙腳伸入灶膛中,代替柴禾燒飯。說也奇怪,義波和尚的雙腳頓時象兩根熊熊燃燒的薪木,升騰起熾烈的火焰。當他的雙腳燒成灰燼時,伙房裡一大鍋、一大鍋的飯都煮熟了。造橋工匠無不感動得流下熱淚。後人作詩讚頌義波僧的高風義舉:“為架虹橋甘捨身,代薪雙膝泣鬼神。釜底熾火紅似血,留得千古美名存。”
為了鋪築三百六十丈長、一丈五尺寬的大石橋,急需把數以萬計的巨大石板架在橋墩上。這個時節偏偏缺乏一大批杉木造船裝運石料,因此施工進展緩慢。蔡襄為此十分著急。一天深夜,蔡襄心慮著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想著想著,不覺伏在案上睡著了。夢中忽見一位白髮仙人,指點他差人到清源山麓請“三人一目仙”幫助。蔡襄一覺醒來,將信將疑,傳喚衙吏夏得海速往清源山下去探尋個究竟。夏得海急忙趕到清源山,等候了大半天,也沒碰見什麼“三人一目仙”的影子。將近黃昏,忽見三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以手搭肩魚貫而來。為首一個,只睜著一隻眼睛,另一眼瞎;其餘兩個,雙目皆盲。夏得海不禁又驚又喜:這不就是“三人一目仙”嗎?慌忙拔腿奔了過去,一把攔住,苦苦懇求。那三個乞丐見他十分誠懇真摯,也就應允了。其中一個口中念念有詞:“洛陽江頭,古井一口,木可造舟,水可飲酒……”說罷,三個乞丐忽地全睜開了眼睛,原來竟是呂洞賓、李鐵拐和張果老。三仙哈哈大笑,象一陣風飄然而去。夏得海嚇得目瞪口呆,趕緊回來報知蔡襄太守。數日之後,果然在洛陽江畔一口古井中,噴泉似地湧出許多杉木,蔡襄和造橋式匠喜出望外,拊掌讚嘆不已。建橋民工到口井中汲水,一股酒香撲鼻,水喝到肚裡頓覺止飢消渴,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喝個痛快。而這口井從不乾涸,酒香四溢,因此被稱為“酒井”。
蔡襄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創造了“筏形基礎”,使船尖形的橋墩分開水勢,減少了浪潮的衝擊力。他又利用海水的浮力,發明了“懸機浮運”,藉助潮漲船高,把一塊塊重達數千斤的大石板,輕輕托舉起來鋪在橋墩之間,使洛陽橋漸漸顯出了奇偉的雄姿。
有一天,蔡襄發現洛陽江中每一塊礁石中,生長著密密麻麻的牡蠣叢,心想要是能採用“種蠣固基”的方法,使牡蠣繁生把橋基和橋墩石膠合凝結成牢固的整體該有多好呵!驀然間,江上颳起一陣巨風,刮雨似的把滿江的牡蠣叢全都吹到洛陽橋墩上,仿佛打上無數鋼釘,使雄峙江上的石橋更加堅不可摧。蔡襄驚奇萬分,抬頭一看,只見南海觀音立在雲端微笑道:“學士苦心精誠可感,方才是我略施小技。”南海觀音接著又說:“建此長橋,已花金錢一千萬兩,財庫業已匱乏,待我幫你籌足資金,爾後再叫八仙助你除妖,永絕後患!”
說罷,南海觀音倏然化作一位絕色美女,泛舟洛陽江邊,聲稱誰若能用金錢投中她,她願嫁與為妻。一時,沿江兩岸人頭攢動。人們圍觀煙波江上花容月貌的美女,爭相投擲金錢。那些平日貪財如命的富豪子弟,不惜拋擲千金萬銀。金錢雨點般落在小舟上,卻無一人能投中。小舟天天滿載金錢而歸,紈絝子弟則垂頭喪氣敗興而回。就這樣,又籌集了一大筆資金,用於建造長橋兩面三刀翼的扶欄,以及“七座亭,九座塔,石獅二十八”。
眼看凌波長橋即將竣工,潛伏江底的龜精、蛇怪不肯甘休,它們糾集洛陽江上游的九十九條蛟龍,掀起狂風惡浪,張牙舞爪,直向石橋撲來。張果老騎著驢子,把作惡多端的龜精踩成一團爛泥。李鐵拐打開火葫蘆,葫蘆中立即噴吐出一股濃煙烈火,把那九十九條蛟龍活活燒死。這時天上出現彩虹,江上波平如鏡,岸上弦歌聲聲。洛陽江兩岸人民喜氣洋洋,敲鑼打鼓,歡呼歷經七年終於建成的跨海長橋。沿江兩岸的人民為了紀念蔡襄倡建洛陽橋的功績,特地在橋南建起一座“蔡襄祠”,並塑像立碑。
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橋的高度不夠,每逢洪水,橋面經常被淹沒。所以後來又傳說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為此橋出資增高三尺。李五為泉州大富商,由於他生活的奢侈和揮霍,被小人誣告,無故被抓往京城問罪。當他的囚車過洛陽橋時,水已淹沒路面,他很艱難地過了橋,因此他對天發誓,要是他能平安無事回鄉,一定出資將洛陽橋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後他順利回家,因此就出資將橋增高了三尺。

橋上“三絕”

洛陽橋有橋墩46座,橋長360丈,闊1.5丈。橋的兩側有500欄柱。均有石雕,用於保護行人。橋的兩測建置石塔9座,用以鎮風 , 橋上築石亭7座,供率騎休息。橋身及其附屬建築物,有許多藝術石碉,造型美觀,-有昂首挺拔的石獅,有口含石球的球獅子。整座橋樑規模宏大,樣式美觀,花費14000多兩銀子,全是人民自動捐獻的。蔡襄也賣了家裡160多畝地,捐獻洛陽橋。洛陽橋建成後,人們給它總結了三個絕妙的特點.稱為“三絕”,一是工程艱苦浩大;二是《萬安橋記》簡潔;三是碑石、碑字藝術精雕。
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岩石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宋碑,即立於祠內,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絕”。
蔡襄書寫的《萬安橋記》全文僅153字,碑文極其簡潔。記述了建橋始起時間、意義、資金來源,及其主要職員和竣工通行時間,郡民歡樂情況,碑文洗鍊粹美,是篇絕妙好詞。碑文日:
泉州萬安渡石橋,始造於皇祜五年四月庚寅,以嘉祜四年十二月年來訖功。累趾於淵,釃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如其長之數而兩之,靡金錢一千四百萬,求諸施者。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職其事:廬錫、王實、許忠、浮圖義陂,善宗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陽蔡襄為之合樂宴飲而落之,秋,蒙召還京,道由是出,因紀所作,勒於岸左。
全文不贅一詞,不脫一意,精簡凝鍊,抑楊鏗鏘,充分體現了蔡襄文風上要言不煩的特點。碑文分別刻在兩塊石碑上,每方碑高2.98米,寬1.64米,厚0.30米,碑字六行,除一行10字外,其餘均為13字,每字1.5×1.8公寸。
蔡襄書寫碑文時,表現十分謙虛的品格,碑文一點也不吹虞自己的功勞.碑文是書法的精湛。蔡襄是宋四大書法法家之一。此碑文是他傑出之作。其書法渾宏道勁,刻工精細傳神。手藝高超,冠弱一時。歷史上評價極高,《皇宋書錄》說:“蔡公萬安橋記,大字刻石最佳。南宋周必大說:“蔡忠惠公大字端重沉著 , 宜為本朝第一。洛陽橋上皆入書法冠冕也。”明代王世貞說:“萬安橋天下第一橋,君謨此書雄偉遒麗.當與橋爭勝。”
洛陽橋附屬文物很多,現存的有2座塔、2座亭子、3個祠廟、4 尊武士石像、 20方歷代碑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橋南接尾的“蔡忠惠公祠”,這是北宋時為紀念蔡襄的功勞而建造的。祠中有兩塊大石碑,刻著大書法家蔡襄所撰的《萬安橋記 》,記述建橋過程。此碑文章精煉,書法之遒麗,刻功之生動,世稱“三絕”。
“洛陽潮聲”,歷來是泉州的十景之一。遊客佇立橋上,在松蔭下看“潮來直涌千尋雪,日落斜橫百丈虹”,另有一番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