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古橋

中國四大古橋

中國的四大古橋分別是廣東潮州廣濟橋湘子橋)、河北趙縣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和福建的洛陽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四大古橋
  • 著名景點:廣濟橋(湘子橋)、趙州橋、盧溝橋和洛陽橋
  • 相關資料:蔡襄祠、湘子橋的傳說等
  • 國別:中國
介紹,詳解,河北趙州橋,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潮州湘子橋,相關資料,蔡襄祠,湘子橋的傳說,韓湘子,趙州橋傳說,

介紹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展於隋,興盛於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連線著祖國的四面八方。中國古代橋樑的建築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潮州廣濟橋湘子橋)、河北趙州橋、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被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中國四大古橋中國四大古橋
趙州橋趙州橋
中國古今橋樑的科學技術,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橋樑建築的前列,許多橋樑樣式仍繼續對世界近代橋樑建築產生影響。同時,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寶,記載著許多珍貴的資料。

詳解

河北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大跨徑石拱橋。這座橋建造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它氣勢宏偉,造型優美,結構奇特,遠遠看去,好像初露雲端的一輪明月,又像掛在空中的一道雨後彩虹,十分美麗壯觀。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的,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在拱的樣式上,李春採用了扁弧形,但如果在37米寬的河面上也採用半圓拱的話,拱頂將高達近20米,橋高坡陡,車馬行人過橋十分不便。李春創造性地改用平拱樣式,把橋造成扁弧形,使石拱高度降到7.23米,拱高和跨度的比例大約是1∶5。這樣,橋面坡度平緩,便於車馬行人往來,而且還具有用料省、施工快,以及增加橋身強度和穩定性等優點。
中國四大古橋中國四大古橋
趙州橋距今已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台發生的7.6級地震,邢台距這裡有40多公里,這裡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據記載,趙州橋自建成至今共修 繕8次。在主拱券的上邊兩端又各加設了二個小拱,一是可節省材料,二是減少橋身自重(減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橋下河泄流量。1979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組等四個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趙州橋的橋基進行了調查,自重為2800噸的趙州橋,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層石條砌成高1.55米的橋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這么淺的橋基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時還認為這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不是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他在報告中寫道:“為要實測券基,我們在北面券腳下發掘,但在現在河床下約70-80厘米,即發現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層,共高1.58米,每層較上—層稍出台,下面並無堅實的基礎,分明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非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見水,所以除非大規模的發掘,實無法進達我們據學理推測的大座橋基的位置。”為了保護趙州橋,上世紀末在趙州橋東100米處新建的橋樑,其結構還是沿襲趙州橋,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數量增加到一邊5個。 為增加泄洪能力,李春還獨具匠心,在大拱兩肩上各設兩個小拱。它既可以節省石料,減輕橋身自重,又利於宣洩洪水,達到了建築和藝術的完美統一。成為我國橋樑工程技術上的一項偉大成就,它比歐洲19世紀中葉興建的同類拱橋早了1200多年。另外,橋的望柱、欄板上都雕刻有花卉和獸頭圖案。形象逼真,非常精美,堪稱隋唐時期雕刻藝術的佳作,給人以美的享受。趙州橋的成功在交通、建築以及藝術等方面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後代又建造了許多類似的大型拱橋,僅現在已經發現的就有十幾座。
中國四大古橋中國四大古橋

泉州洛陽橋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泉州就被譽為東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國的商人、學者、傳教士紛至沓來,因此給泉州留下了許多極為珍貴的歷史宗教遺蹟和古典建築。在泉州就並存著七種宗教,分別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婆羅門教摩尼教等,這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館之稱,同時泉州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些都證明了當時泉州港經濟的發達,社會的繁榮。今天我們第一站要參觀的是泉州偉大的古建築——洛陽橋。洛陽橋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陽江入海口,又名“萬安橋”。於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歷六年竣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因在江海交匯處造橋,江闊水深,工程艱巨,造橋者首創“筏形基礎”以造橋墩,種植牡蠣以固橋基,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科學創新。該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現橋長834米,寬7米,尚存船形橋墩46座,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等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有蔡襄《萬安橋記》宋碑。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考察景點之一。據蔡襄撰寫的《萬安橋記》記載,這座橋“壘址於淵,釃[shī師]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寬丈有五尺。翼以扶欄如其長之數而兩之,糜金錢一千四百萬。求諸施者,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為安,民莫不利”。由此可見,洛陽橋已具有較大規模,對於溝通泉州港口至福州和京城的官道,乃至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座橋已經歷代多次修繕重建。現存的洛陽橋是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重建的橋的北端築有橋堤,橋由堤接出有40孔,通過江中小島後,繼續南展有七孔,接入橋南端橋堤全橋共有47孔,長為540米。若把兩端橋堤計算在內,則橋全長為834米。橋每孔有花崗石樑七根,每根梁高約50厘米,寬約60厘米,長約11米。橋面兩旁護以石欄,有石柱500根,石欄長度與橋長相同。但欄板、石柱今已不全。橋墩砌體相當龐大,兩端砌成尖形,以分水勢。此外還有石獅28隻,石亭七座,石塔九座。1932年在原每個橋墩上又添建一個矮墩,在其上置鋼筋混凝土板以通行汽車。但原石樑仍在原處未動。
中國四大古橋中國四大古橋
泉州洛陽橋旁的蔡襄雕像。蔡襄泉州洛陽橋旁的蔡襄雕像。蔡襄
洛陽橋最初建造是十分困難的。這裡瀕臨海灣,河道寬闊,水流湍急,時有風潮,“西有滾滾萬壑流波之傾注,東有澒[hòng訌]灝澎湃潮汐之賓士”(《泉州府志·洛陽橋》),水勢險惡。在建橋之前,人們經此來往靠的是渡船,經常發生翻船事故。為了祈求過渡平安,這裡渡口便取名為萬安渡,故橋建成以後也命名為萬安橋,它所以另外起名洛陽橋,則是因為架在洛陽江上。洛陽橋在建橋技術和工藝上有許多創新:首創了筏形基礎;套用和發展了尖劈形橋墩;利用了潮汐的漲落浮運和架設石樑;利用了牡蠣膠固橋墩。洛陽橋整座橋全部用當地產的花崗石建成。“飛梁遙跨海西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它建成後,成為泉州與內地交通的重要通道,人們去舟而徙,易危為安,故洛陽橋有“萬安濟眾”之譽。在洛陽橋建成的影響下,福建一帶,特別是閩南地區掀起了一個建橋的熱潮,先後建造了數十座大中型石樑橋。
中國四大古橋中國四大古橋

北京盧溝橋

盧溝橋位於北京城西南13公里、豐臺區宛平縣城西門外,跨永定河之上,它是北京最古老的石造多孔聯拱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於明昌三年(119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的歷史。在金代,盧溝河是出入京都南北的交通要津,同時亦是軍事要地。該橋曾於元、明兩代重新修繕,據史料記載:清朝康熙年間因洪水泛濫,沖毀此橋。橋的東北邊的十二丈重新修築,即今東邊算起的第一、第二兩孔是重修的,其餘各孔則是金代的原始建築。橋全長212.2米,寬9.3米,計入兩端橋堍總長約266.5米。全橋共有11個橋孔,各孔的跨徑和高度均不相等。採用兩邊橋孔小、依次向中央逐漸增大的韻律設計建築法,形成了優美的橋型。早在金代,此橋就被列為“京師八景”之一。
蘆溝橋蘆溝橋
全橋有十個橋墩,基礎為木樁基。其寬度為5.3米至7.25米不等。每個橋墩上游的迎水面上,砌成分水尖,每個尖端安裝著一根邊長約26厘米的銳角朝外的三角鐵柱,這是為了保護橋墩,抵禦洪水和冰塊對橋身的撞擊。在橋墩、拱券等關鍵部位,以及石與石之間,都用銀錠鎖連線,以互相拉聯固牢,可謂“石工鱗砌,堅固莫比”。盧溝橋的兩側有281根望柱,石欄柱北側有140柱,南側有141柱,石欄柱高1.40米,兩柱間距約1.8~2.0米,柱頭刻著蓮花座,座下為荷葉墩。望柱中間嵌有279塊高85厘米的欄板,欄板內側與橋面外側均雕有寶瓶、雲紋等圖案。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歷代雕刻的數目不同的石獅,其中大部分石獅是明、清兩代原物,這些石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許多小獅或藏或露,變化萬千,難以計算之故,所以自古有“盧溝橋石獅數不清”的歇後語流傳。今人統計共有498隻。
中國四大古橋中國四大古橋
在橋的兩端各設有華表4根,高約4.65米,整體比例十分協調。 橋畔兩頭還各築有一座正方形的漢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有盤龍紋飾雕刻。尤以橋的東端北側御碑亭的石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的“盧溝曉月”最為知名。橋兩頭的石獅、碑亭加上華表、欄桿、御碑亭、碑刻等,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橋頭建築。十三世紀末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稱讚盧溝橋為“汗八里的美麗石橋”。它是中國北方現存最古的大型聯拱長橋。“盧溝曉月”也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潮州湘子橋潮州湘子橋

潮州湘子橋

湘子橋廣濟橋,在潮州城東門外,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民謠唱曰:“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創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淳熙元年間(1174年)浮橋被洪水衝垮,太守常煒重修之,並創傑閣於西岸,開始了西岸橋墩的建築,至紹定元年(1194年)歷五十四年間,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等太守相繼增築,完成了十個橋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規模最大、功績最著而改稱西橋為“丁公橋”。
中國四大古橋中國四大古橋
紹熙五年門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東岸”,築“蓋秀亭”,並稱東橋為‘濟川橋’,接著,太守陳宏規、林驃、林會相繼增築,至開禧二年(1206年)歷時十二年,建成橋墩十三座。東西橋建起來後,中間仍以浮舟連結之,形成了梁橋與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廣濟橋又有諸多興廢,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規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後“西岸為十墩九洞,計長四十九丈五尺;東岸為十三墩十二洞,計長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為浮橋”,並於橋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間”,更名為“廣濟橋”。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譚綸又增一墩,減浮船六隻,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
隨著歷史的變遷,廣濟橋幾經修築。1939年,日本侵略飛機炸斷了湘子橋
中國四大古橋中國四大古橋
1958年和1967年,兩次重修湘子橋。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桁架及兩處高樁承台式橋樑。古老的石橋、浮橋不見了,改為鋼筋混凝土大橋。橋是現代化了,但失去了有特色的古蹟古物,誠為可惜之事。
1976年又一次進行擴建成現狀。
1988年3月,廣濟橋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0月,修復工程對橋墩進行維修加固,
並恢復明代該橋“十八梭船”的啟閉式浮橋以及橋上亭台樓閣的獨有風格。
2007年6月18日,湘子橋修復完畢,再現梁舟結合,聯閣重瓴,美輪美奐,活色生香。

相關資料

蔡襄祠

它始建於宋代,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建築為清代修建,祠堂大廳中間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萬安橋記”碑刻,此碑世稱為“三絕”碑。文章精練,用一百五十三個字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書法遒美,刻工精緻。此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書。蔡襄字君漠,仙遊人,曾兩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國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一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除了著名的《萬安橋記》外,還有藏於河南安陽魏公祠的《晝錦堂記》;福州鼓山的《忘舊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還有大量的紙本書法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對前人優秀書法精華的吸收。有古書《評書》認為“追配前人者,獨蔡君漠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由於他大量接受前人的優點,融會貫通,因此蔡襄的書法充滿了藝術魁力。
蔡襄的書法作品表現了一種當時文人的氣息,他效法過王羲之顏真卿等,取法爭上,超然脫俗,神清氣淡,達到古雅優美的境界。這種境界往往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在欣賞的同時得到提升。蔡襄的書法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不是重複,因此形成一種新的書法格局。學古人而泥古,繼承前人而創造,使蔡書有了新的美學價值,因此他的書法作品永留書法史冊。

湘子橋的傳說

據說,韓愈刺潮後,時常登東山門(即今筆架山)遊玩。但深感過江之苦,便請他的侄孫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一起造橋。
韓湘子造東面一段橋,請八仙來幫忙。韓湘子親自去鳳凰山取石,把石頭都變成黑豬,一路趕來,但最後一群豬剛趕到鳳南時,給一個孕婦識破,怪叫起來:石頭怎會走路!一句話泄破了天機,石頭再也趕不動了,因此韓湘子負責的那東面最後幾墩沒有修起來。
廣濟和尚造西南一段橋,也請來十八羅漢幫忙。他親自去桑浦山開取石頭,把石頭點化成群烏羊,一路趕來。但當最後一群烏羊趕到半路時,碰到當地一個惡霸地主,存心想奪取這些羊,便說:“你這和尚哪來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廣濟和尚被糾纏得不耐煩,便說:“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趕到你田裡去吧!"地主把羊一齊趕到他自己的田裡去,卻變成一座座烏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壓掉了。相傳這就是浮洋烏洋山的由來。
因此,最後一批黑豬,烏羊沒有及時趕來,中間一段橋便沒法修攏。怎么辦?天又快亮了。八仙中何仙姑只好將手中的蓮花瓣拋向江心化成十八條梭船;廣濟和尚一見,立即拋下禪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隻大船拴住,成為浮橋。這樣,人們為紀念仙佛合力造橋的功績,便把此橋既稱為“湘子橋”,又叫“廣濟橋”。

韓湘子

一說韓湘子就是韓愈的侄孫韓湘。《列仙全傳》“韓湘子“條云:”字清夫,韓文公之猶子也,落魄不羈,遇純陽先生,因從游,登桃樹墮死而屍解。來見文公。文公勉之學。湘曰:“湘之所學與公異……”。《青瑣高議》云:“字清夫,愈侄……,嘗於愈前聚土覆盆,良久現碧雲二朵,葉間有小字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愈不解詩意。湘曰:事久可驗。後愈貶潮陽,中途遇雪,湘忽冒雪而來。曰,憶花上句乎?乃今日事也。”酉陽雜俎》亦載其事。另一說則認為這個字清夫的“神仙”韓湘子,不是韓愈的侄孫韓湘,而是另一個人。《隨園隨筆》云:“湘乃會昌三年進士,非好道者,其好道者別是一族子”。韓湘是韓愈之韓老成(即“十二郎”)的長子,字北渚,韓愈貶潮州時,韓湘與其弟滂皆侍行。韓愈集中存宿曾江口(廣東增城)示侄孫湘詩二首。會昌三年(843)中了進士。他和那個字清夫的韓湘子是兩個人。從前,湘子橋東頭有石刻“洪水止此”四字,傳說是韓湘寫的。康熙二十四年修橋時除去此碑,雍正年間代理知府張雲浦借“韓湘子”之名扶乩,重刻“洪水止此”碑,並建湘子廟於橋上。後人就習稱這橋為湘子橋。“湘子橋”名字很美,有古味,有神仙味,慢慢被人們接受了,“廣濟橋”反而很少提及了。橋的建成,託名神仙之力,其實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智慧與辛勞的結晶;亦見工程之艱巨,殆非人力所能為。至於幫助建橋的“神仙“,究是湘水之神,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還是韓愈的侄孫韓湘,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了。

趙州橋傳說

趙州橋上的仙跡,主要指傳說中張果老倒騎毛驢在橋上走留下的驢蹄子印;柴王爺推車過橋軋下的車道溝印和膝蓋跪下的膝蓋印;魯班為救石橋躍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頂石橋的手掌印,這些仙跡常常成為遊人津津樂道的最有趣內容之一,來到趙州橋也都要首先尋覓看個究竟。這是關於趙州橋的一段最有名的傳說。
相傳從前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條大河,名叫洨河。洨河發源於河北西部的井陘山。在古代,它的水勢很大,每逢夏秋兩季,大雨來臨,雨水和山泉一併順流而下,沿途又匯合幾條河水,形成了洶湧的洪流。因此,洨河兩岸的居民和來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趙縣人民的這個困難,被著名的工匠祖師魯班知道了。他特地遠道趕來,施展出卓越的技術,在一夜之間就造好這座趙州大石橋
趙州橋造好的訊息,很快地傳遍了四方。遠近居民都懷著驚喜的心情,爭先恐後地前來參觀。這個奇蹟甚至驚動了“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驢背的褡褳里一邊裝上了“太陽”,一邊又裝上了“月亮”,要在橋上走過。這還不算,張果老存心要和魯班開個玩笑,他又約了天財星君柴榮(柴王爺),推著載有“五嶽名山”的獨輪車,一道來到橋頭,開口便問這橋能不能讓他們兩人同時行走。這時,魯班剛把大橋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為然地說:“這么堅固的石橋,還經不起你們兩人走么?”不料他們上橋以後,把橋壓得搖搖欲墜。魯班一看情況不妙,趕忙跳下橋去,用手使勁托住橋身東側,才使這兩位仙人帶著日月和五嶽名山順利通過。從此,橋上留下了幾處人們津津樂道的“仙跡”;張果老的驢蹄印和斗笠顛落壓成的圓坑;柴榮因推車力過猛,一膝著地壓成的膝蓋印和車道溝;還有魯班托橋的手印。後來,除了因為東側一度塌毀,手印已經不見,其餘的仙跡“都留存下來。《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這一段生動的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