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規,字獻可,漳州龍溪人,原籍福建莆田縣。生於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二十二歲登進士,歷任泉州永春縣令,授殿中侍御史、軍器監丞、參領監事。(軍器監為宋代“六監”之一,掌管兵器監造,軍器監丞為副職。參領監事是代理監事)。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陳宏規51歲時出任潮州,接替沈宗禹任潮州知軍州事,為潮州第35任知軍州事(刺史)。他知潮有3年之久。府志記載他“關心民事,廉政愛民,常出巡縣治,政聲卓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宏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莆田縣
人物生平,人物政績,後世影響,
人物生平
陳宏規公是潮州名臣,也是潮汕陳氏重要流派創始人之一--鰲頭陳氏開基始祖。 陳氏是我國華南諸省第一大姓,也是潮汕揭第一大姓。通過對潮汕揭姓氏來源的研究,知道潮汕陳氏來源,除北廟、南院、義門三大派外,還應該加上玉湖派。近幾年,出版和刊載了許多有關潮汕陳氏的資料和譜籍,不少講到陳宏規的歷史功績,從而使我們對曾任潮州知軍州事的陳宏規有了較全面了解。陳宏規不管是歷史上對潮州的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的貢獻,還是對潮汕陳氏的繁榮昌盛,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人物。
人物政績
陳宏規的政績之一是修建濟川橋。
在水流湍激的韓江上修建橋樑,實在是一偉大創舉。自公元1171年由潮州知州曾汪建成橋的雛型,名 “康濟橋”之後。1189年太常寺少卿丁允元被貶出任潮州知州,增築韓江西岸石橋墩,並在石墩上架橋樑、建亭屋,建成韓江西橋,命名為“丁侯橋”。至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知州沈宗禹在東岸建一石墩,墩上建亭曰“挹秀亭”。陳宏規任知州的翌年(慶元二年,即公元1196年)即開始著手修橋,他實施的工程比沈宗禹更浩大:更“挹秀亭”為“濟川亭”,亭之後建“見思庵”,以接待過客。同時,將工程向東岸發展,他按照西岸“丁公橋”的結構和風格,在東岸江心之中擴建新石橋墩二礅座,開創了湘子橋東西兩端皆有橋墩,中間用梭船作浮橋的歷史,至此而形成相當規模。陳宏規將東岸石墩橋命名曰“濟川橋”,橋名與亭名皆取“匯巨流,濟百川”之意,西橋仍名“丁侯橋”。一橋雖東西異稱,但風格卻是和諧統一的,後來才統一定名為“廣濟橋”,及後世人稱為“湘子橋”沿襲至今。
陳宏規的政績之二是關心百姓疾苦,為民辦實事。
潮州的官辦救濟機構歷史,始於陳宏規任潮州知州之後。他通過察訪民情,了解到有的百姓或有殘疾,或貧病交困,或無子無女,孤寡一身,長期無人過問,流落街頭,甚至有倒斃於橋頭、韓江堤邊者,令人慘不忍睹。有感於此,陳宏規便首倡由州府設立養濟院,收養廢疾而無靠的貧苦百姓。養濟院設於潮郡北門外,為了充實經費,他還私自掏腰包,捐出私俸。他的這一善舉,得到了上級和繼任者的讚許,自此之後,潮州的官辦救濟機構逐步完善,各縣也相繼設立。當我們在今天回顧潮州的救濟事業發展歷程時,不得不提陳宏規,他在這方面所做的創舉及他關注民生的愛民理念永垂史冊。
陳宏規政績之三是在潮州發展郵驛事業方面作出了貢獻。
潮州位於嶺南,瀕臨大海,遠離中原,交通不便,古時與外界的聯繫,主要靠陸路郵驛和水路郵驛。由於驛站多在人煙罕到的荒野,易受狂風暴雨侵蝕而倒塌,知州陳宏規除在府城建造專門的“鳳水驛”外,更多的是於“五里一亭,十里一驛”按傳統規制需建亭驛之處造庵寺以代官驛。這種庵寺既有宗教功能,僧人平時可從事宗教活動,同時又負擔著負責接待官差的任務,寺內設有房舍,政府給予“馬具、床榻、薦席、器皿、薪芻”等物質保障,其功能與一般官驛並無不同。《廣濟橋志》所記載的有關“濟川亭”的變遷云:“陳宏規於‘濟川亭’後建見思庵”。“見思庵”乃為驛站,以接待過客云云乃是陳宏規以“庵寺代官驛”的具體例證。自此以後,都沿用了這一做法,使潮州與外界的聯繫得以無阻通暢。
此外,陳宏規還在潮州首建賢守祠於西湖,崇祀潮州先賢名賢守。並捐出俸充崇祀名宦祠費用。
後世影響
陳宏規創鄉立籍潮州,人雖故去,其影響仍無可估量。他本人受詔離潮州轉京任職,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65歲病逝,厚葬於江西龍虎山。但他為鰲頭陳氏開基一世祖永垂史冊。至今,其子孫不忘祖德,在鰲頭鄉建有陳宏規陵園,內築宏規衣冠墓,供子孫後代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