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歷史傳說年畫。福建泉州惠安縣西南三十里,有一條洛陽江。據說當年唐玄宗游此,感慨此地山川勝概,有類洛陽,故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狀元起造洛陽橋夏得海龍宮斗寶
- 製作時間:[民國年間]
- 索取號:H08184
- 中圖分類:J228.3
製作時間
[民國年間]
規格
1圖片
中圖分類
J228.3
索取號
H08184
版本說明
木刻本
責任者
附註
江上有橋,即著名的洛陽橋。關於此橋的來歷,說法不一,然而當地人都認為是宋朝狀元蔡襄所建。據民間傳說,在宋之前數百年,當地有一屠戶,操刀半生,一日忽有所覺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並將所余豬腸豬肚,全部傾入江中。久而久之,腸化為蛇,肚化為龜,吸收日月精華,練成興風作浪的本事,在其所居洛陽江中,覆舟害人,成為當地一患。一日,有一巨船過此,龜、蛇又掀起風浪,巨船眼看就要傾覆,船中旅客嚇成一團,突聞空中傳來人語:“船上有蔡姓貴人,不可作怪。“話聲剛落,江上立刻風平浪靜。事後船主一一詢問,船上果然有一蔡姓夫人,正有孕在身。蔡夫人感謝神靈,拜天許願:兒如長大,必建橋江上,以利行旅。夫人以後果真產下一男,即日後赫赫有名的蔡狀元蔡襄。這蔡襄從小聰穎過人,十歲時,母親將當年江上驚險一幕告訴與他,蔡襄默志不忘,發誓如有貴顯之日,必在洛陽江上建橋一座,以償母親心愿。以後,蔡襄果然一路發達,弱冠年紀即高中狀元,以文章第一而魁天下。後蔡襄出任泉州知府。蔡襄到任後,即謀在洛陽江上造橋,然因風急浪高不能下樁,遂招募敢入龍宮請龍王止水不波的能人。有一個差役叫夏得海的醉後揭榜,醒來一看,悔恨不及,但想死於抗命不如死於水,便眼一閉跳入江中。誰知還真讓他見到了龍王,並請得龍王在咨文上批了字。夏得海從江底歸來,將咨文還給蔡襄交差。蔡襄展開一看,見龍王僅批了“肚醋“二字,蔡襄百思不得其解。次日,有三個跛腳人前來給他解題,原來即“十一月廿一日酉時“之意。蔡襄大喜,厚賞三人,並請他們督工造橋。三人一口應承,卻天天只是飲酒下棋。蔡襄屢屢催促,三人總是不理。到了廿一日這天,蔡襄忍無可忍,怒聲責問。只見三人將棋子扔向天空,自己跳入江中。這時,天邊傳來話語:“洛陽橋已成!“蔡襄凝神朝江中望去,但見棋子紛紛化為橋柱,洛陽江上已凌空造起了一座大橋!傳統戲劇中也有《洛陽橋》。清光緒二年(1876)昆班以燈彩形式演出。李玉、許地山還著有同名傳奇。歷史上蔡襄(1012-1067)確有其人。他有政績,工書法詩文,並主持建造了洛陽橋(又名萬安橋),橫跨泉州灣,全長三百六十丈,其間採用了筏形基礎、睡木沉基和雙尖墩等建橋技術,在我國橋樑建築史上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