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樂,是節日祝福語。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跟身邊的朋友道一聲問候: "端午節快樂"。在端午節互道“端午節快樂”是一直以來的傳統。
近年來,社交網路上流傳端午節不適合跟朋友說“節日快樂”,因為端午是一個祭祀節日,悲壯的日子;過此節,可以送“安康”,但不建議互道“快樂”。對於流傳的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只能互送“安康”的說法,有專家認為只是噱頭罷了,並無依據。祝“端午節快樂”才是傳統,古人的詩詞也描繪了端午節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古人也在道互道“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起源與任何人的投江都沒有關係,端午節是可以慶祝、可以快樂的節日,而真正起源於祭祀的節日同樣也可以慶祝快樂。中國很多傳統的民俗大節,例如春節、中秋節、冬至等等,其習俗當中亦含有祭祀的內涵。端午節設立初衷是一個歡樂的節日,端午節因賦予有祭祀內容只可送“安康而不能互道"快樂",是對中國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的說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午節快樂
- 外文名:Happy Dragon Boat Festival
- 類別:節日祝福語
- 地區:中國
簡要介紹,專家觀點,
簡要介紹
端午節快樂,是節日祝福語,端午節設立初衷是一個歡樂的節日,在端午節互道“端午節快樂”是一直以來的傳統。但自2015年來的端午節網路和微信圈裡瘋傳說,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傳說這天伍子胥自刎、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總之,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後人祭祀先人的日子。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表示,要掃掃盲了,不是所有節日都可以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近年每到臨近端午節,該所謂提醒得到不少網民轉發。
關於端午節的祝福語,大部分民俗學家認為,是先有端午節日之後,才將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附著在節日上,賦予節日以其它意義,但這些意義也只是端午節其中的一部分。端午節設立初衷就是一個歡樂的節日。端午雖然有紀念屈原、伍子胥等歷史人物的成分,但其最原始意義是古人龍圖騰崇拜與祈福,也有祛病祝吉祥、讓大家快樂的意義。“端午節安康”在史籍上並無相關記載,古人不道“端午節安康”,祝“端午節快樂”才是傳統。"安康"一詞,在生活慣用上,一般用於祝福老年人的慣用語;而用於節日不分對象不論男女老幼,對普羅大眾均祝安康,顯得不倫不類。中國很多傳統的民俗大節多數都與祭祀有關,例如春節、中秋節、冬至等等歡樂節日。端午節因賦予有祭祀內容而不能互道"快樂",是對中國文化缺乏基本了解的說法,它還窄化了端午節的形式和內容,並且無助於端午文化的傳播。古代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佳節的體現。有學者引用唐玄宗《端午殿宴君臣》詩的序,其中寫到:“嘆節氣之循環,美君臣之相樂。”這是表明古人也在道一聲“端午節快樂”。
專家觀點
古人也說“端午節快樂”
設立端午節的初衷是歡樂喜慶、祛毒平安
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民俗學家楊利慧認為,端午節的設立和傳統農業民族注重時令節氣相關,五月初五氣溫開始上升,各種害蟲、五毒等滋生,老百姓設立端午節,喝雄黃酒,掛蒿草、艾葉,熏蒼朮、白芷等就是為了驅蟲祛病。因此設立端午節的初衷是歡樂喜慶、祛毒平安的,並不是像清明節一樣的祭祀性節日。
端午是節令 說“快樂”沒錯
中山大學非遺研究中心宋俊華教授介紹,在我國的傳統節日裡,端午節的起源是一個節令,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農業社會,生產生活會受節令的變化而影響,端午是天氣由冷轉熱的節令,在這段時間人們由於天氣原因容易生病,所以端午節最初誕生是源於人們用很多活動來祛除邪祟,來避免生病。
而紀念屈原等傳說是後來與這個傳統結合起來的,所以追根溯源,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產生的節日,在端午節說“快樂”並沒有錯。
說安康不說快樂是吹毛求疵
廣府民俗專家饒原生認為,端午節說安康、說快樂都沒錯,節日說什麼樣的祝福語,主要取決於對這個節日的需求,沒有必要一刀切,一定要去說安康而不說快樂顯得過於吹毛求疵。端午節與清明節不同,很少有人會把清明當做一個節日,更多的是當做一個節令,大家不會在清明時說節日快樂。但端午節在廣府文化中自古就是喜慶的,多少年來,端午節上用的很多東西,包括用的紙,都是紅色的。
演變成愉快節日習慣祝快樂
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遂教授認為,現在流傳下來的端午習俗更多的說法是源於紀念屈原,所以端午節不互祝快樂互祝安康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這種節日氛圍,在划龍舟競賽、吃美味的粽子、和親人朋友相聚中,演變成一個比較愉快的節日,大部分人也就習慣祝福快樂了。
現在被賦予放鬆身心等意義
中山大學非遺研究中心的王靜波認為,端午節最初是賦予了夏至這個節令的意義,後來在南北朝分裂之前,楚地開始流傳屈原的傳說,紀念屈原的意義也被賦予到了端午節里。而發展到現在,端午節又被賦予了現代節日放鬆身心等意義。在端午節這天說“節日快樂”是無可厚非的,而且無論是古代節日還是現代節日,都有調節服務人們生活的作用。
說“端午節快樂”是很正常
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王倩予認為,說“端午節快樂”是很正常的。一些傳統節日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被附加了很多帶有傾向性的東西,比如說屈原投江這種悲壯的情節,這是當時的掌權者希望這種愛國意識內化在人們心裡。而現代社會過於強化這些東西並沒有太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