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陽橋

泉州洛陽橋

泉州洛陽橋又稱萬安橋,是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位於福建泉州東北洛陽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興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歷時六年。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樑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洛陽橋
  • 外文名:Luoyang Quanzhou Bridge
  • 別名:萬安橋
  • 建造者:蔡襄
  • 建造時間:1053年
  • 建成時間:1059年
  • 性質: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建橋技術,興建者,洛陽橋起源,洛陽橋建造者,相關文章,

簡介

洛陽橋,又稱萬安橋,在市區東北郊洛陽江入海處,該橋是舉世聞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橋技術

泉州洛陽橋
因建橋處海潮洶湧,江寬流急,建橋工程非常艱巨。為此,採用了一種新型建橋方法,即在江底隨橋的中線鋪滿大石頭,築起一條二十多米寬,二里長的水下長堤。然後在石堤上用條石橫直壘砌橋墩,成為現代橋樑工程中“筏形基礎”的先驅。這種技術,直到十九世紀,歐洲人才開始採用。
為了使橋墩更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礪房”的方法,來聯結膠固石塊。這種用生物加固橋樑方法,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當時,大橋建成後,橋上還裝飾有許多精美的石獅子、石塔、石亭,橋兩端立有石刻人像守護。
洛陽橋的修建成功,轟動了泉州遠近,引起當地造橋熱潮,先後造了十大石橋,其中建在晉江上的安平橋,規模更是宏偉。

興建者

洛陽橋是當時泉州郡守宋代大書法家蔡襄倡導興建的,他撰寫的《萬安橋記》碑刻,是書法珍品,為歷代書法家珍視,現保存在橋頭蔡忠惠公祠內。
“萬曆三十五年秋地震,橋圮,大石橋折入于海,橋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採石從海底結趾二十三,葺舊三十五,整補扶欄五百,增兩翼鎮風塔各一,折梁重易,關摟亭榭一新。”
洛陽橋締造者

洛陽橋起源

中國第一座海灣大石橋洛陽橋(原名萬安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構橋,在中國橋樑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樑的狀元”。世界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也對它做了很高的評價。千百年來,一提起洛陽橋備受讚頌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其實建造洛陽橋的實際主持人卻是盧錫。

洛陽橋建造者

盧錫,生卒年不詳,峰尾盧厝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盧錫在塗嶺虎岩寺受教於其父盧仁,與他一起讀書的還有他的外甥蔡襄。史志載盧錫“以處士終,生平好義,濟人利物”。他一生最大的貢獻是主持建造洛陽橋
古萬安渡,在泉州城北的惠安、晉江交界處的洛陽江,是官紳商旅南來北上的必經之處。因洛陽江波濤洶湧,江流湍急,時人形容此江為“水闊五里,深不可址”(《泊宅篇》),並說“用四兩紗線,系石下墜,沉入江中,尚未能測其深淺”。自晚唐始,泉州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北宋時泉州灣港口帆檣林立,百舸爭流,中外商賈雲集於此。萬安渡給福建經濟、文化的交流造成極大障礙,建橋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四月,盧錫等人帶頭籌建,到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末(1060年1月16日)完工,前後花費六年多時間,耗資1400萬錢,這些錢都是由盧錫等人募捐集資而來,沒動國庫分文。更為重要的是,蔡襄、盧錫等人集思廣益,科學地解決橋樑建築及固基問題。他們先在江底沿著橋樑中線拋下大量的大石塊,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作為橋墩的基址,然後用一排橫、一排直的條石築橋墩,橋墩雙頭尖,中間大,有如船形,它可經受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的互動衝擊。最上排的交接處,刻有凹形的榫,上置生鐵以連結排石。墩兩端中部稍向外彎,最上面的兩層條石則向左右挑出,使墩面加寬,以減少石樑板的跨度。這種石基的開創,是建橋史上的重大突破,現代稱之為筏型基礎。其植蠣、減緩水流以助固基等科技創新方法也為人們讚嘆,閩南一帶宋代所造的石橋,大多仿造這種做法。
洛陽橋建成後,“渡實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向來行人視為危途之洛陽江,自是一橋飛架,南北暢通。行人凌波而過,如履康莊。它對福建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極大推動作用。橋建成時,身為泉州知府的蔡襄為之“合樂宴飲而落之”,在蔡襄撰寫的名傳中外的《萬安橋記》中,赫然記載職其事者第一人即是盧錫。後人感念盧錫等造橋功臣之德,曾樹大理石碑於洛陽橋南蔡襄祠中,上鐫盧錫等人芳名。
盧錫不入仕途,卻熱心社會公益事業,造福地方,澤被後代,堪可流芳千古。

相關文章

海內第一橋
洛陽橋,乍見這個名字,還以為是在河南洛陽市呢。其實,它離洛陽市有幾千里遠。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灣洛陽江匯合的地方。
洛陽橋是我國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它始建於1053年,整整花六年時間才建成。石橋一共有1200米長,5米寬,有44座橋墩。橋上兩邊有扶欄。如今石橋只剩下31座橋墩,1188米長了。
洛陽橋在建築上許多創新。它採用“筏型橋基”,在沿橋樑中線的河底下,用許多大石條壘成橋墩。這裡水深流急,石條拋下去後就會被大水沖走。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能工巧匠們反覆試驗,尋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等待風平浪靜,潮水低落時,同時出動許許多多裝滿石條的船隻,把它們同時填進江里。就這樣,在水底壘起了一座長500米,寬25米的橋基,長長的橋基宛如一條水下長龍,靜臥江底。
為了把水底那些堆積在一起的石條凝聚成為一體,使之不被大水沖塌,造橋的工匠們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海底有一種長有貝殼的軟體動物,名叫牡蠣。它有兩個殼,一個殼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互相交結在一起,另一個殼則蓋著自己的軟體。牡蠣繁殖能力很強,而且無孔不入,一旦跟石膠成一片後,用鐵鏟也鏟不下來。工匠們利用牡蠣的這個特性,在橋基上種牡蠣。
果然,沒出幾年,牡蠣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一個整體,又把衝散的石頭也膠合在一起。洛陽橋基歷時900餘年而不垮、不散,牡蠣功勞不小。這件事,可以說是建築史的一大創造。
鋪設在洛陽橋上的都是10米多長、又厚又大的石板,據估測,每一塊重達二三十噸。怎樣把這么重的石塊運到高高的橋墩上去呢?修築橋樑的工匠們又從潮漲潮落中受到啟發,採用浮運法。
工匠們等到漲潮時,把石塊用木排運到橋墩跟前,借用漲潮的浮力,把石塊放置在石墩上。洛陽橋上的300多塊石板和上萬塊石料,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架上去的。
洛陽橋被人譽為“天下奇”,由此看來,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陽橋頭有一塊匾額,上面寫著“海內第一橋”。
洛陽橋的建成,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為我國石橋建築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選自《建築奇觀》,作者:樂嘉龍 浩勃)
泉籍詩人余光中新作《洛陽橋》
洛陽橋 余光中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
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
現 在輪到我走上橋來
從橋頭的古榕步向北岸
從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
一腳踏上了北宋年間
當初年輕的父親或許
也帶過我,六歲的稚氣
溫厚的大手牽著小手
從南岸走向石橋的那頭
或許母親更年輕,曾經
和父親一同將我牽牢
一左一右,帶我在中間
三個人走過了洛陽橋
想必蔡公,造橋人自己
當年曾領先走過此橋
多感動啊,泉州人隨後
逍遙地越過洛江滔滔
越過洛江無情的滔滔
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馬靴
都踏過普渡的洛陽橋
潮起潮落,年去 年來
匆匆過橋,一代又一代
有的,急急於趕路,有的
在扶欄與望柱間徘徊
最後是我,晚歸的詩翁
一千零六十步,疊疊重重
想疊上母親、父親的腳印
疊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但橋上的七亭九塔,橋下
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蠣
怎認得我呢,一個浪子
少小離家,回首已耄耆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四月
東西塔依舊矗立不倒
江水東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