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祐四年
- 外文名:Jiayou four years
- 位置:造萬安橋(今洛陽橋
- 實質:首創筏形基礎
嘉祐四年(1059年) .。[引用日期2014-02-26] 詞條標籤: 古代史 , 歷史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天山...
嘉祐(1056年9月—1063年)是宋仁宗的第九個和最後一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一共八年。蘇洵有同名著作《嘉祐集》。...
《嘉祐本草輯複本》是2009年1月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掌禹。...... 《嘉祐本草輯複本》是宋代掌禹錫於嘉祐二年奉詔編纂,至嘉祐四年成書。收錄當...
嘉祐二年(1057年),改任集賢校理、校正醫書官。嘉祐四年(1059年),兼任殿試復考官,五年,遷太常博士,仍兼校正醫書官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出知潁州。這是...
趙昉(1037年6月24日-1037年6月24日),宋朝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趙禎的長子,生母為宋仁宗俞德妃。趙昉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初九日生,出生即逝。慶曆元年(1041年)...
1059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己亥年(豬年);契丹清寧五年;北宋嘉祐四年;西夏奲都三年;越南彰聖嘉慶元年;日本康平二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四開始。...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在洛陽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834米,寬7米。...
嘉祐四年的這次考試對於宋代文風的革新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葉夢得《石林燕語》雲“至和嘉祐間,場屋舉子為文奇澀,讀或不能成句。歐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貢舉,...
四年八月丁亥,廬陵歐陽修記。 [1] 有美堂記注釋譯文 編輯 有美堂記詞句注釋 ①有美堂:現在位於浙江杭縣吳山最高處。 ②嘉祐:宋仁宗的年號。 ③出守:外出...
《屈原塔》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在嘉祐四年丁憂結束後,舉家遷往汴京途徑忠州時寫下的詩詞。詩中汴京指現在的開封,忠州指現在的忠縣。這首詩表達了蘇軾身處逆境,...
如皋境內的胡瑗墓為其衣冠冢,位於皋南鎮安定村。宋嘉祐四年(1059)農曆六月初六日,胡瑗於杭州辭世,次年十月初五,其長子胡志庚扶靈“葬烏程何山之原”(今浙江...
龍昌期,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著書百餘卷,嘉祐四年(1059)詔取其書,時年八十餘,詣京師,賜五品服,以歐陽修等反對,追奪所賜遣歸,卒(《續資治通鑑長編》...
嘉祐四年十二月 初建全長 1106米 俗稱洛陽橋,是國內著名的第一座海港梁式古石橋。位於泉州市惠安縣洛陽鎮洛陽江入海口,橋始建於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
豐稷(1033—1107)北宋官員。字相之,謚清敏,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祐四年進士。歷官谷城令、監察御史、國子祭酒、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奏劾蔡京,轉工部...
胡瑗墓,位於距湖州市7公里的南郊道場鄉青山塢胡峰基的幽谷處,長眠著北宋著名教育家、“湖學”創始人胡瑗先生。胡瑗墓始建於宋嘉祐五年(1060),元中被毀,後復建,...
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府成都縣(今成都市青羊區、武侯區)。所轄範圍涵蓋今成都市全境及資陽市、樂山市等成都平原及周邊山陵...
嘉祐四年(1059),益州路先更名“成都府路”;其後,嘉祐六年(1061)益州改名成都府,治司不變。後分置的“利州路、梓州路”兩路,行政治司則變換繁雜。尤其宋蒙...
泰塔又名旬邑寶塔,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體育場北面。建於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高53米,直徑12米,建築面積144平方米,結構為樓閣式青磚塔,塔內有旋轉木質...
泉州洛陽橋又稱萬安橋,是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位於福建泉州東北洛陽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興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歷時六年。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
皇祐 6年 己丑 1049——1054 至和 3年 甲午(三月) 1054——1056 嘉祐 8年 丙申(九月) 1056——1063 英宗趙曙 治平 4年 甲辰 1064——1067 神宗趙頊 (...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
晁說之[cháo yuè 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馬光之為人,自號景迂生,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晁說之生於宋仁宗嘉祐四年,卒於高宗建炎...
蘇轍(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
慶壽公主(1047年7月7日—1133年),宋仁宗第十女,母昭淑貴妃周氏,嘉祐四年五月戊午日(五月廿五日)生於東京潛龍宮,宋高宗紹興三年卒于越州府(今浙江紹興),...
《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上片,作者淋漓盡致地描寫了深秋的景色。下片,是作者對夢到...
晁端彥(1035~1095),字美叔,濟州鉅野(今山東省菏澤市)人,晁端友之兄,北宋文學家。仁宗嘉祐四年(1059)與蘇軾同登進士第,與蘇軾交好。...
4. 《宋史》卷十三英宗本紀:皇祐二年,為右衛大將軍、岳州團練使。嘉祐中,宰相韓琦等請建儲,仁宗曰: 5. 《宋史》卷十三英宗本紀: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
朱長文(1039—1098)北宋書學理論家。字伯原,號樂圃、潛溪隱夫,蘇州吳縣人(今屬江蘇蘇州)。未冠,嘉祐四年(1059)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以父憂去職,舉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