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禮

唐邠王李守禮(672年-741年),本名李光仁,唐高宗李治之孫,章懷太子李賢次子,唐朝宗室、親王。

鹹亨三年(672年)出生於王府。調露二年(680年)李賢犯下謀逆罪,李光仁與父母同被廢為平民,流放到偏僻的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李賢在流放地被迫自盡。垂拱元年(685年),武則天詔令恢復李賢雍王爵位,家人得以返還長安。李光仁更名李守禮,封為嗣雍王,授太子冼馬官職,但仍與皇嗣李旦家人幽禁宮中。

聖歷元年(698年),李旦降封相王,家人得以外出居住。李守禮也重獲自由,改授司議郎中。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辟,授予李守禮光祿卿。唐隆元年(710年),唐殤帝遵照中宗遺囑,視李守禮如同皇子,進封邠王。不久唐睿宗復辟,改授李守禮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幽州刺史、單于大都護。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李守禮薨逝,時年七十歲。唐玄宗恩制加贈太尉,以親王身份陪葬乾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守禮
  • 別名:李光仁
  • 國籍:唐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長安(今陝西西安)
  • 出生日期:672年
  • 逝世日期:741年
  • 職業:宗室、親王
  • 爵位:嗣雍王—邠王
  • 官職:左金吾衛大將軍等
  • 追贈:太尉
人物生平,幼遭父難,重歸長安,世受皇恩,人物評價,軼事典故,家族成員,家世,兄弟,子女,李守禮墓,

人物生平

幼遭父難

鹹亨三年(672年),李光仁出生於王府,父親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李賢,母親張氏。上元二年(675年),皇太子李弘猝死,李賢繼立為太子,李光仁的地位也隨之提升。
調露二年(680年),明崇儼案發,武后指太子謀反,李賢未能洗清罪責,被廢為庶人(平民)。永淳二年(683年),李賢與家人同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今四川巴中),走時衣縷單薄,十分淒涼。文明元年(684年)高宗駕崩,中宗繼位一月被廢,睿宗繼立後形同傀儡,武后自此完全把持朝政。不久後,武后命左金吾衛將軍丘神勣前往巴州勘驗李賢的住宅,以防備外在隱患。丘神勣到巴州後將李賢囚禁一室,逼令自殺。這一年李光仁只有十二歲。

重歸長安

垂拱元年(685年),武則天詔令恢復李賢雍王爵位,家人得以返還長安。李光仁更名為李守禮,進封嗣雍王(郡王爵位),授太子冼馬官職。但眾人仍與李旦的家人幽禁宮中,十餘年不得外出。這一時期正值武周革命,武氏族人十分忌恨李唐宗室,常與酷吏聯合構陷反對派。許多支持李唐的大臣和宗室都遭到迫害。
李守禮因父親有罪,被幽禁宮中時常常遭到杖責。弟弟李守義在垂拱年間(685年)病死,兄長李光順在天授年間(690年)被誅殺,兄弟三人只有李守禮熬過血雨腥風活了下來。
聖歷元年(698年),武則天決定復立李顯為皇太子,針對李唐宗室的迫害暫告終結。皇嗣李旦被降封為相王,家人得以外出居住。李守禮也重獲自由,改授司議郎中,居住於長安城西的興化坊內。

世受皇恩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辟,開始加恩於遭到迫害的皇室宗親。李守禮被授予光祿卿,得以與使者前往巴州迎回李賢的靈柩。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駕崩,遺詔視李守禮如皇子。唐殤帝尊遺命,進封李守禮為邠王(親王爵位),並賞賜每年得到五百戶人家的納稅。
景雲二年(711年),李賢的遺孀房氏病故,唐睿宗下令追加雍王李賢為皇太子,諡號“章懷”,與太子妃房氏合葬,並加授李守禮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幽州刺史、單于大都護。
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加封李守禮為司空。開元初年,李守禮歷任虢、隴、襄、晉、滑等六州刺史。開元九年(721年),李守禮與其他外封的親王一同回到長安。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李守禮薨逝,終年七十歲。唐玄宗恩制加贈太尉,陪葬乾陵。

人物評價

李守禮幼時遭遇父難,常年生活於動盪不安的環境,戰戰兢兢求得生存。直至唐中宗復辟,作為皇室旁系的李守禮才得以承恩進封親王。李守禮幼年喪父、四處貶謫,沒有得到王子應有的教育,長大後才識低劣,生活渾渾噩噩。《舊唐書》評價李守禮的個人素養還不及不學無術的岐王李范和薛王李業。平日裡寵妾很多,對兒女也不重視家教、不規範禮儀,致使兒子大多不成材,女兒也有負貞潔名聲。面對這樣的家境,李守禮卻處之泰然,自認為是皇帝的兄長而不以為意。
現代也有研究認為李守禮並不是史書記載那樣無德無行。其父章懷太子身後平反、兩次追封以及能夠高規格陪葬乾陵,與李守禮的積極奔走分不開。而他為細人渤海高氏所做墓志銘也可見其用情真摯,並不似一般德行低劣的紈絝子弟。李守禮前半生在不斷的政治鬥爭中求得生存,很可能在深刻反省父親的遭遇後,選擇以另類的生活方式躲避政治災難,最終遠離皇權鬥爭而明哲保身。

軼事典故

《舊唐書》載有一段李守禮“預知晴雨”的故事:平日裡,有時天氣陰沉許久,李守禮卻告訴大家:“快要放晴了。”不久果然天空放晴。有時一連十天艷陽高照,李守禮卻對大家說:“快要下雨了。”果然很快連綿大雨。岐王李范等人將這件事稟報玄宗說:“邠王哥哥有觀天之術。”玄宗問起原因,李守禮答道:“臣沒有什麼觀天術。當年武后(武則天)執掌政權,臣因父親章懷太子有罪,被幽禁宮中十幾年,每年都被杖責幾回,傷痕累累。現在只要快下雨時,背脊就會感到沉悶。快放晴時,則感到輕健。臣是因為這樣才能預知晴雨,並不是因為有觀天術。”說完痛哭流涕,玄宗也為此傷感。

家族成員

家世

祖父:唐高宗李治
祖母:唐則天順聖皇后武氏(武曌
父親:唐章懷太子李賢
母親:唐章懷太子良娣張氏

兄弟

李光順:天授年間封為安樂郡王,不久被誅殺,無子。玄宗先天年間追封為莒王。
李守義:文明年間封為犍為郡王,垂拱四年改封永安郡王,不久病死,無子。玄宗先天年間追封為畢王。

子女

  • 兒子
李承宏:廣武王。寶應二年(763年)十月,吐蕃軍隊攻破長安,唐代宗出逃,李承宏被吐蕃擁立為帝。不久後,郭子儀收復長安,代宗復位,將在位兩月的李承宏廢黜,安置於華州。李承宏不久死去。
李承寧:嗣邠王。
李承寀:敦煌郡王,開府儀同三司,拜宗正卿。曾受唐肅宗派遣出使回紇搬救兵,可汗磨延啜也有同唐朝交好的心愿,於是將女兒嫁給李承寀為妃。唐朝將此女冊封為毗伽公主,回紇因此派兵助唐平叛。乾元元年六月,李承寀病逝,皇帝恩制加贈司空官銜。
  • 女兒
李奴奴:神龍三年(707年)封為金城公主。當時吐蕃贊普尺帶珠丹)派遣使者前來請婚,唐中宗應允。景龍四年(710年)春,吐蕃派使者前來迎娶金城公主入藏,中宗親自送到始平(今陝西興平),並贈以錦繒、雜伎百工和龜茲樂,命令左衛大將軍楊矩護送至吐蕃,尺帶珠丹還為公主專門築建了住處。金城公主入蕃30年,力促“唐蕃和盟”。此間唐蕃雖有多次戰爭,但由於金城公主的努力,雙方使臣往來頻繁,終於在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定界刻碑,約以互不相侵,並於甘松嶺互市。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金城公主薨逝。

李守禮墓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李守禮薨。唐玄宗命贈予太尉官銜,以親王禮陪葬於乾陵
唐乾陵共有17座主要陪葬墓,邠王李守禮墓是陪葬的三座王墓之一,墓葬規格僅次於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和章懷太子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