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師正

潘師正

潘師正,字子真,趙州贊皇(今河北趙縣)人,隋文帝開皇四年(公元584年)生於一個世代官宦之家。生後發現他腳板上有靈龜的紋路,實為神異之象,又發現他雙手過膝,更是奇特。潘師正五歲時,其父死於攻打南朝·陳的戰場上,家道由此衰落,其母魯氏帶著他回歸贊皇老家,母子相依為命。此後,在信仰道教的母親的教育下,常誦《道德經》。潘師正十三歲那年,母親去世,為母守墓,成為遠近聞名的孝子。

主要成就有在北方大力發展茅山宗,開拓茅山宗陣地,等等。

基本介紹

  • 本名:潘師正
  • 字號:子真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趙州贊皇(今河北趙縣)
  • 出生時間:586
  • 去世時間:684
  • 主要成就:發展道教
  • 諡號:體玄先生
人物簡介,文獻記載,人物生平,隋宮玄壇,傳道嵩山,大業後傳,道性思想,

人物簡介

潘師正 (586—684)
潘師正潘師正
唐初趙國贊皇人,一說貝州宗城(均屬河北省)人,字子真。出身仕宦世家。母學識廣博,善言名理,嘗口授《道德經》。事母以孝聞。隋大業間師事王遠知,盡受道門隱訣及符籙。隨之至茅山,居嵩陽雙泉嶺逍遙谷修道二十餘年。上元三年(676)高宗幸東都,禮拜嵩山,召見先生。調露元年(679)高宗再祀嵩岳,迎師入居嵩陽觀。敕於逍遙谷建崇唐觀,於嶺上別起精思院以居之。卒贈太中大夫,謚“體玄先生”。弟子十八人,以郭崇真、韋法昭、司馬子微最著名。(《舊唐書·隱逸傳》、《新唐書。隱逸傳》、《茅山志》)

文獻記載

隋大業(公元605~618)中,道士劉愛道見而器之,謂之曰:“三清之驥,非爾誰乘之?”①時王遠知為煬帝所尊禮,劉愛道勸其師事王遠知,遠知盡以道門隱訣及符籙授之。未幾,隨遠知至茅山。後又與劉愛道遷居於嵩山雙泉頂,最後隱於逍遙谷,潛心修煉,清靜寡慾,邈與世絕。據傳,他隱居山中二十餘年,唯以薛荔繩床為寢,青松澗水為食而已。上元三年(公元676),高宗巡洛陽,禮嵩岳,對其甚為禮重。請作符書,辭以不解;問其所需,答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須,此中不乏”。高宗甚為嘆異。調露元年(公元679),高宗再祀嵩岳,復召見,並以車輿迎送。又詔於逍遙谷建崇唐觀,嶺上別起精思院以處之。前後賜詩數十首。潘師正雖受高宗尊寵,數應召對,但仍以山野之人自處,嘗謂弟子曰:“吾實無用,接見帝王,驚擾靈岳。汝等學道,不厭深眇,則無累矣。”卒於永淳元年,享年九十八歲。卒贈太中大夫,謚體玄先生。有弟子多人,以韋法昭、司馬承禎、郭嵩真為最著。
舊唐書舊唐書

人物生平

隋宮玄壇

潘師正,字子真,趙州贊皇(今河北趙縣)人,一說貝州宗城(今河北廣宗)人,隋文帝開皇四年(公元584年)生於一個世代官宦之家。生後發現他腳板上有靈龜的紋路,實為神異之象,又發現他雙手過膝,更是奇特。
《道德經》《道德經》
潘師正五歲時,其父死於攻打南朝·陳的戰場上,家道由此衰落,其母魯氏帶著他回歸贊皇老家,母子相依為命。此後,在信仰道教的母親的教育下,常誦《道德經》。潘師正十三歲那年,母親去世,為母守墓,成為遠近聞名的孝子。
大業年間,茅山道士劉愛道北上傳道,見到了潘師正。二人見面,談話十分投機。當面讚揚潘師正說:“三清道上賓士的良馬,除了你還有誰能夠駕乘呢?”潘師正隨即就要拜劉愛道為師,劉愛道沒有立即荅應,停了停對潘師正說:“我不是不願收你為徒,從內心裡感到你很不錯,但是,象你這樣根器很厚的優秀人才,要成就大道,證得正果,非遠知道長不可。”說罷,就帶著潘師正起身前往洛陽。
隋焬帝楊廣在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鎮揚州時,曾具禮招迎茅山道士王遠知,到揚州問道,不久,又回茅山,開度後學。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煬帝征高句麗,派人迎請王遠知,後在涿郡臨朔宮召見,執弟子禮,並諮詢神仙事。煬帝回洛陽,在宮內置玉清玄壇,讓王遠知居住,一時名重朝野。劉愛道本是受命到北方傳道的,一見到潘師正,感到他不是一般人,於是,特意向王遠知舉薦。
劉愛道引見了風姿綽約的潘師正時,王遠知頓感喜出望外,便對劉愛道說:“今日又有了潘仙子,這是我教的大聖事呵!”不久,王遠知就度潘師正為道士,授他三清教法,三洞真訣,兼受正一法與靈寶道法。潘師正精進神速,盡得三洞隱訣真傳。煬帝大業末年,王遠知預知隋朝國運將終,請辭謝洛陽,還復茅山。朝廷批准後,王遠知隨同潘師正回到茅山。
潘師正在茅山修道時間不久,就又受師王遠知的命令,要在北方大力發展茅山宗,開拓茅山宗陣地,堅決與佛教相抗衡。這一天,王遠知把心愿告訴潘師正:“我原想把你留在身邊,但中嶽嵩陽觀正是你施展才能、修真正道之處,你應立即前往,不容遲疑!”
就這樣,潘師正受師之命便攜同劉愛道一起北上洛陽,進住中嶽嵩陽觀。

傳道嵩山

潘師正與劉愛道一起入中嶽後,隱居於雙泉嶺嵩陽觀。不久,陳州宛丘人劉道合來到嵩山,與潘師正同隱嵩陽觀。潘師正為了報效師命,精研道經、佛理、儒義,儘可能的融會貫通,尤其在精修三清教法中太清之道,三中真之道,六下真之道,下了最大力氣,為此,前後十年,深入嵩山逍遙谷,潛心修研。同時,還研習內外丹法,呼吸吐納,以天地元陽精華,入煉為體內玄丹。又煉辟穀導引之法,夜臥藤床,餐松餌,與自然默契鉤通,以期達到三清上境。
唐高宗像唐高宗像
潘師正北瞻太室,峻極於天,西望少室,蓮花覆地,日復一日,年過一年,性煉返樸,命歸自然。他從不放鬆對知識的積累與融匯。數年間在這裡,他通過廣覽博採,完成了自己認為的道教仙譜。他時刻牢記師命,傳播茅山道法,廣收弟子,宣經弘道。
唐高宗體弱多病,聽說嵩山劉道合能煉九陽還丹,便下詔在嵩山建太乙觀,讓劉居住,後又召他進宮,以禮相見,劉道合在京期間,曾引薦潘師正,高宗得知,傾慕之情,溢於言表。上元三年(公元676年),高宗幸洛陽,召見潘師正,並請他製作佛書,潘師正以“道有所伸,貴有所屈,竟不屑命,對以無為”,卻藉口不解而推辭。高宗又問他在山中所需可代置於辦,以表安慰,潘師正說:“茙松清泉,臣之所需,即不乏矣”。高宗深羨其志向高潔
調露元年(公元679年),高宗駕幸嵩山,以車輿迎師正到嵩陽觀相見,高宗恭禮迎見。面晤後,又親自送潘師正回到逍遙谷,並下令在逍遙谷中建隆唐觀,嶺上別起“精思院”,作為他的住所。
調露二年(公元680年)二月,高宗乘坐車輿步輦,在洛陽西宮與潘師正相見。九十六歲的潘師正,鶴髮童顏,神采飄逸,高宗和武后一見十分高興,當即稱他為神仙。高宗降制命,改嵩陽觀為奉陽宮,並修建花園曲徑直通隆唐觀,還親筆題額,逍遙谷口立門為“仙遊”,隆唐觀後苑立門為“尋真”,這二門的名字,都是潘師正所起的。
永隆二年(公元681年),高宗在東都金闕亭第三次會見潘師正,殷勤致禮,誠摯詢問三洞、七真的奧義,潘師正一一作荅,高宗特設御宴招待。而且允準封師正為“天師”,在太子府第為師正建宏道神壇,在老君壽宮建元元觀。宏道壇和元元觀,由潘師正取名,高宗親筆題額。
潘師正所傳道教茅山宗,經高宗提倡,名躁天下。有託名潘師正與高宗的《道門經法相承次序》一書。

大業後傳

託名潘師同高宗的談話記錄《道門經法相承次序》中,表現了他派系神學譜系和道教修煉觀點:
潘師正首先回荅了高宗“三一內丹存守法”。這是意守三丹田法。他認為萬千之體,存乎一心,以一念統攝心志,守護三丹田,向內用心,時間長了,可煉成內丹如意之體,得其神通卻可卻一切鬼魅魍魎。這就是茅山宗,傳統的內丹修煉法。
潘師正其次回荅了高宗的修道證果學說。他認為人們在修道時不論頓漸,有個層次,他分為“登十轉位,得五道果”。“十轉位”是:無憂轉、淨心轉、釋滯轉、道儒轉、達觧轉、善見轉、權物轉、了機轉、無明轉、具足轉。“五道果”是:地仙果、飛仙果、自在果、無漏果、無為果。如果修煉十轉行滿,五果功成,就可證三清大道,出九清之外,惡根就永斷了,從而達到得到成仙的最高境界。
潘師正回荅高宗的第三個問題是:道教茅山宗的神仙譜系。他引用《靈寶經》和《三界圖錄》概括了道教的三清三界之說。三清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界即三境,即是說,無始天尊“不假因緣化生諸天,天明三景,”為萬物始祖,稱為“天根”。元始以下,各列有序,成為道教的神仙世界。
潘師正回荅高宗的第四個問題是:“天尊八身”說。他認為天尊的八身有法身、本身、道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八種,每“身”都有一個故事和一首偈詩相當生動有趣。
潘師正回荅高宗的第五個問題是:學道要修善功。他要求要積德行善。三千功滿,就自然遷名仙格。這是神仙與聖人的結合,符合國家的教化政策。
潘師正以其系統的道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展現在唐高宗面前,無怪乎高宗三次執禮面見詢問道教真理奧義了。
潘師正在嵩山弘傳道教五十年,使茅山宗以嵩山為中心,向中原迅速發展,根深葉茂。名師出高徒,他有兩個著名的弟子,一為司馬承禎,洛州溫人,一為吳筠。他們都能承師之教,為一代名道。司馬承禎撰寫 《坐忘論》,對道教從外丹轉為內丹,奠定了基礎,成為宋元內丹學的先軀,被尊為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吳筠從師正修正一法,撰《玄綱論》和《神仙可學論》,對後世影響很大。茅山宗在中原由於他二人的宣教,和盛唐的經濟文化發達一樣,把道教推向了又一個頂峰。
潘師正看到後繼有人,十分欣慰,但他對弟子們說:“大丈夫一生以修道為事業,卻不能真正隱身於重霄峻岭,銷聲匿跡,而徘徊在嵩山,並勞駕皇上再三召見,這也許是我的過錯吧?因此,我就想飄舟入海,尋求三神山,隱遁而去。可是又顧念當今天皇、太后的真誠崇信我三清大道,情感受深厚,我便又遲疑不決,終究不能痛下決心,離開嵩山。”又說:“我實無用,接見帝王驚擾靈岳。你等學道,不滿足深渺,那就沒有牽累了。”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六月十六日上午,無疾而終,終年九十八歲。
高宗及天后武則天,追思不己,遂詔贈太中大夫,諡號“體玄先生”。

道性思想

正統道藏正統道藏
道教有“道性說”。相近的還有氣性,與才性。把宇宙本體作為某種抽象的本質來看,並非佛教的獨創,早期道家把道確定為萬物的最高規定性,已經具備了這種抽象力。然而,“道法自然”,道“出於自然”,當“自然而然”被理解為道的最基本特性並與人性論聯繫起來時,“道性”便應運而生,道性即指人性之“自然”。這在道家《鄭長者》中既已體現出來。在《莊子》、《呂氏春秋》、《淮南子》、《老子想爾注》、《養生論》、《登真隱訣》等眾多道家經典中更明確地表述出來了:
《老子河上公注》中,因其“道法自然,無所法也”一句曾被注釋為“道性自然,無所法也”。此後,“道性”一詞便散見於其他的一些道教典籍之中,“自然”也成為“道性”所具有的重要內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云的“道性自然”指的是人蘊含的道性是最自然的,是任何東西都無法相仿比擬的。
道教具有真正意義上的“道性”說,應始於秦漢,東晉的著名道教學者葛洪在其《抱朴子內篇·辯問》篇曾云:“按仙經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稟。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識,則心好其事,必遭明師而得其法,不然,則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葛洪雖未直接使用“道性”一詞,但從其“道之性”的內涵來看,確實可以目睹後來“道性”內涵。在這裡,葛洪指出神仙之氣是天然存在的,是成仙之依據,就如老子說的穀神的玄牝,欣欣草木的種子,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但必須通過明師指點,加上自己的信求,方可生根發芽。葛洪的道性論與後來的“道性遍在,清靜自然,修心可得,得即仙成”的系統“道性”論思想,有很深的密切關係,為以後道教的發揮埋下了伏筆。《登真隱訣》更明確的指出修心就是修道。(注葛洪所說的仙經,是一部亡佚已久的秦漢或三國時期重要的黃老道典籍,其殘卷多為後世道教所引載)。
“道性不為惡事,故能神,無所不作,道人當法之。”(“道常無為而不為”注) “道性於俗間都無所欲,王者亦當法之。”(“無名之朴,亦將不欲”注)“不為惡事”,“與俗間都無所欲”,就是要順其自然而然道性,“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下常正”(“無欲以靜,天地自正”注)。道教發明了“道性”,卻沒有很好的發揮,被六朝時期蓬勃興起的佛性說取而代之。佛教自竺道生倡“一闡提人皆有佛性”說以來,加上《大乘涅盤經》被翻譯過來,佛性說逐漸成為佛學主流思想。其謂“佛性”,乃指“真如法性”,即抽象的宇宙本體。作為一種本體論學說,它是將印度諸法實相說結合魏晉道家玄學本體論而產生的。
南北朝隋唐道性論的發展過程中,雖然有一種相對佛學化的趨勢。但是,佛學化的道性僅僅得到一部分道徒的認同。大約到唐朝前期,此前學佛的成果已基本消化, 道教教義便出現了擺脫佛學影響的趨勢, 越來越顯示出本來的民族色彩。
南北朝之際,佛教諸家討論最為熱烈的是所謂"佛性"問題。當時道教受佛性說的影響,以與佛教佛性說相頡頏。所謂道性,指眾生稟賦於道或與道同一的不變之性,謂其為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據和可能性。託名潘師正的《道門經法相承次序》曰:“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他極為重視道教戒律的研究,並將道教戒目分為"有得戒"和"無得戒"兩種:“所言戒者,法有二種,一者有得戒,二者無得戒。有得戒者,即《太玄真經》所謂三戒,五戒,九戒,十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之例是也。無得戒者,即謂上機之人,靈識惠解,業行精微,離諸有心,不嬰塵染,體入空界,跡蹈真源。不求常樂而眾善自臻,不厭人間而諸惡自息,本自無持,今即不犯,無犯,是名無得。既其無得,亦復無失無得,故謂為真。上機之人,其戒如此。”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由於其悟性有早、遲之分,故其修道階次亦有快、慢之別。對於聰穎信徒(上機之人)不必拘泥於文字戒條,只用點悟的辦法,即可得道成真。對於一般信徒,按道門階次,經法淺深,循序漸進地給以開導疏通,也可位登上乘。其所謂“有得戒”,即有文字可尋持的戒目;“無得戒”,即沒有文字可把持,純靠道性的悟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