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起義

黃巢起義

黃巢起義,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黃巢領導的民變,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轉戰近半唐朝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

黃巢起義,採用流動作戰的方式,避實攻虛,走遍今天山東、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陝西等省廣大地區,動搖了唐朝的統治。但由於長期流動作戰,沒有穩定的後方,缺乏經濟上的保障和民眾基礎,故而很難持久下去,使起義軍最後失敗。

基本介紹

  • 名稱:黃巢起義
  • 地點:江南及部分黃河流域
  • 時間:875年—884年
  • 參戰方:唐朝、大齊(黃巢所建)
  • 結果:黃巢敗亡,朱溫篡唐建梁
  • 主要指揮官唐僖宗李克用黃巢王仙芝
背景,過程,起兵反唐,轉戰江南,擁兵北伐,稱帝長安,敗亡齊魯,起義後續,爭議,評價,

背景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連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應曰:‘堪於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巢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巢應之曰:‘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 ,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王仙芝起義前一年,關東發生了大旱,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百姓走投無路,聚集黃巢周圍,與唐廷官吏進行過多次武裝衝突。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尚讓等在長垣(今河南長垣東北)起兵。黃巢在冤句(今山東菏澤市西南)與子侄黃揆和黃恩鄴等八人起兵,回響王仙芝。

過程

起兵反唐

黃巢軍最初東攻沂州(今山東臨沂)不克;轉攻山東、河南等地,攻占陽翟(今河南禹縣)、郟城(今河南郟縣)等八縣;進逼汝州(治今河南臨汝)。乾符三年九月,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勛,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王鐐是宰相王鐸堂弟,王鐐為王仙芝寫信給蘄州刺史裴偓,表示願意接受“招安”。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黃巢堅決反對,大罵仙芝“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以杖擊傷仙芝頭部,頭破血流,其眾喧譁不已。招安不成,蘄州刺史裴偓逃奔鄂州,不久兩軍分裂,三千餘人從仙芝,仙芝乃大掠蘄州,黃巢引兵二千北上。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今山東鄆城),殺節度使薛崇。三月,又破沂州。仙芝一度攻破鄂州(今湖北武昌),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方),不久又分兵,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貪功,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仙芝大怒,降敵之事再次未遂。朝廷以宋威“殺尚君長非是”,鎮壓“無功”,解除其兵權,擢升曾元裕為招討使,又調西川節度使高駢荊南節度使。乾符五年初,王仙芝軍攻破荊南(今湖北江陵羅城,由於沙陀兵援軍到達,焚掠江陵而去,轉至申州。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兵敗被曾元裕部斬殺,餘部奔亳州(治今安徽亳州市)投靠黃巢,推黃巢為黃王,自稱“沖天大將軍”,轉戰黃淮流域,又進軍長江下游一帶。
黃巢黃巢

轉戰江南

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黃巢軍進攻汴(今河南開封)、宋(治今河南商丘)二州,為東南面行營招討使張自勉所阻,轉攻衛南(今河南滑縣東北)、葉(河南葉縣)、陽翟(河南禹縣)等地,朝廷徵調義成兵三千人守衛東都附近的伊闕(今河南洛陽南)、武牢等地,河南一時勢壯。黃巢率軍渡江南下,與舊部王重隱相呼應,攻下饒、信等州。同年十二月,進入福州(今屬福建),轉入廣東。乾符六年(879年)10月,農民起義軍攻克廣州,活捉節度使李迢。起義軍在廣州休整兩個月後,補充了人員和武裝。這時黃巢以“百萬都統”的名義發表了北伐的政治宣言,提出了“禁止刺史殖(聚斂)財產,縣令犯贓者族(滅族)”的具體政治主張。揮師北上。
黃巢起義遺蹟黃巢起義遺蹟

擁兵北伐

由於嶺表氣候濕熱,黃巢軍多患瘴疫死者,諸將“勸請北歸,以圖大利”,農民軍士氣低落,黃巢乃決意北還。是年自桂州編木筏,沿湘江而下,進逼江陵,北向襄陽。唐廷得知黃巢將北上,遣宰相王鐸為南面行營招討都統,屯兵江陵,又任命李系為行營副都統兼湖南觀察使,統兵十萬屯駐潭州(今湖南長沙),“以塞嶺北之路,拒黃巢”。此時農民軍連下永州(今湖南零陵)和衡州(今湖南衡陽),抵潭州城下,李系驚恐,緊閉城門。黃巢揮兵力戰,一日而下潭州,唐軍十萬人血染湘江。尚讓乘勝追擊,以五十萬軍進逼江陵,王鐸奔襄陽(今屬湖北襄陽),黃巢兵不血刃占據江陵,北趨襄陽。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湖北荊門),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劉巨容以“朝廷無信”停止攻勢,曹全晸正要渡長江時,朝廷命泰寧都將段彥謨代曹全晸為招討使,全晸攻勢亦止,段彥謨殺宋浩及其二子。詔任命段彥謨為朗州刺史。黃巢轉掠江西,饒(治今江西波陽)、信、池(治今安徽貴池)、宣等十五州。
廣明元年(880年)三月,高駢派驍將張璘渡江南下,狙擊黃巢,黃巢退守饒州(治今江西鄱陽)。張璘乘勝進軍,五月,黃巢又退守信州(治今江西上饒)。春夏之際,嶺南大疫,黃巢軍兵力損失慘重,“死者十三四”,張璘窮追不捨,黃巢佯降,又賄張璘大量黃金,懇求他手下留情,高駢上奏朝廷,聲稱黃巢軍“不日當平,不煩諸道兵,請悉遣歸”。宰相盧攜以朝廷名義,遣散了諸道唐兵。黃巢得知唐諸道兵已北渡淮河,立即與高駢絕交,五月又北上,乘勝攻占了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張璘於信州戰死,六月,相繼攻克池州(治今安徽貴池)、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和宣州等地,七月強渡長江,兵勢甚盛。
廣明元年(880年)八月,黃巢軍擊敗曹全晟,渡過淮河,淮北相繼告急。高駢懾於其威勢,坐守揚州(今江蘇揚州),保存實力。各州縣望風而降,十月,黃巢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入潁州(治今安徽阜陽)、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徐州(治江今蘇徐州)、兗州(治今山東兗州)。十一月,黃巢至汝州,十七日攻下東都洛陽,留守劉允章率百官迎接;十多天后從洛陽揮兵西進,僅激戰六日,十二月初三,攻下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初四攻下華州(治今陝西華縣),後抵霸上。初五(881年1月8日),唐僖宗帶隨從宦官田令孜等倉皇逃奔四川成都,田令孜恐僖宗見責,獨歸咎盧攜,貶盧攜為太子賓客。盧攜仰藥死。

稱帝長安

中和元年(881年),黃巢軍進入長安,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眾迎接黃巢大軍進城,“整眾而行,不剽財貨”,民眾達百萬軍,入城後,軍紀嚴明,閭里晏然,曉諭市人:“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向貧民散發財物,百姓列席歡迎。廣明元年十一月(881年1月16日),即位於含元殿,建立了大齊政權,年號金統。原朝官員,四品以下留用,余者罷之,以尚讓太尉中書令,趙璋為侍中孟楷、蓋洪為尚書左、右僕射,皮日休翰林學士。不久,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唐宗室留長安者幾無遺類,唐室官員惶惶不可終日,《秦婦吟》言:“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又沒收富家財產,號稱“淘物”,宮室皆赤腳而行。
黃巢起義黃巢起義
中和二年(882年),唐軍一度攻入長安,黃巢軍“賊露宿霸上,調知官軍不整,且諸軍不相繼,引兵還襲之,自諸門分入,大戰長安中,宗楚、弘夫死,軍士重負不能走,是以甚敗,死者什八九。”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這一次黃巢恨城民協助官軍,於是縱兵屠殺,血流成河,謂之“洗城”。黃巢未派大軍追擊唐僖宗,讓唐軍有喘息機會。

敗亡齊魯

中和二年(882年),四川的唐僖宗反攻,九月,齊軍將領朱溫在同州(今陜西大荔)與王重榮交戰中,投降唐軍,被任命為右金吾大將軍,賜名全忠。唐軍李克用部一萬餘人南下,齊軍大將趙璋戰死,華州、蘭田相繼失守。黃巢於中和三年四月撤出長安,逃入商山,沿途拋棄黃金珠寶,唐軍爭寶竟不急追。後以齊將孟楷為先鋒,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軍守將秦宗權戰敗投降,六月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遭遇刺史趙犨頑強抵抗,大小數百戰,始終未能攻拔其城。齊將孟楷挺進河南途中,中俘
犧牲。黃巢聞知孟楷遇害,大怒,部隊屯於溵水,“掘塹五重,百道攻之”,誓為孟楷報仇。為了應付全軍糧食,黃巢以人肉為糧糗,數百巨錘,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無論男女老幼,悉數納入巨舂,稱之為“搗磨寨”。,黃巢圍陳州幾三百日,啖食數十萬人。唐軍在陳州附近的西華(今天河南境內)大敗黃思鄴,齊軍退軍故陽里(今淮陽北部)。陳州之圍遂解。黃巢引兵向汴州行進,尚讓以五千精銳直逼大梁(今河南開封)。
黃巢起義黃巢起義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春天,李克用率兵五萬,自河中南渡,連敗齊軍於太康汴河、王滿渡。黃巢只好轉戰山東。同年三月,朱溫大敗黃巢於王滿渡(今河南中牟北),黃巢的手下李讜葛從周楊能霍存張歸霸張歸厚張歸弁等投降朱溫;而黃巢殘部向東北逃亡,又遇李克用封丘(今河南封丘),時遭大雨,黃巢集散兵近千人奔兗州,“克用軍晝夜馳,糧盡不能得巢,乃還。”,六月十五日,武寧節度使時溥派李師悅率兵萬人,與降將尚讓緊追其後。是年六月十七日,“黃巢入泰山徐帥時溥遇將張友與尚讓之眾掩捕之。至狼虎谷,巢將林言斬巢及二弟鄴、揆等七人首,並妻子皆送徐州。”,清代學者聶劍光《泰山道里記》載,“黃巢死於泰山……九頂山南有大冢,俗稱黃巢墓。”,另據《新唐書·黃巢傳》記載,“巢計蹙,謂林言曰:若取吾首獻天子,可得富貴,毋為他人利。言,巢甥也,不忍;巢乃自刎。” ,又據邵博《河南邵氏聞見後錄》記載,“唐史中和四年六月,時溥以黃巢首上行在者,偽也。東西兩都父老相傳,黃巢實不死,其為尚讓所急,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為僧,得脫,往投河南尹張全義,故巢黨也,各不敢識,但作南禪寺以言之。”,陶榖《五代亂離記》也記載到,“黃巢遁免,後祝髮為浮屠,有詩云;三十年前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問,獨倚危欄看落暉。”

起義後續

黃巢死後,黃巢從子黃皓率殘部流竄,號“浪蕩軍”。昭宗天復初年,進攻湖南時,為湘陰土豪鄧進思所伏殺。至此唐末農民起義結束。唐僖宗中和四年,秋七月,僖宗在大玄樓舉行受俘儀式。武寧節度使時溥獻上黃巢首級與黃巢姬妾二三十人。“僖宗問‘汝曹皆勛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居首的女子回答:‘狂賊凶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上不復問,皆戮之於市。”,臨刑前,執法人員可憐這些婦女,讓她們喝醉後再執刑,女孩們邊哭邊喝,不久在醉臥中受死,獨居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從容就死。黃巢起義失敗後,唐朝又勉強維持了二十三年統治。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宣武節度使朱溫受禪,建國號為梁。唐朝滅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爭議

  • 關於吃人的爭議
黃巢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在失敗前夕包圍陳州近一年時間裡,採用過的機械化方式,將活人粉碎,以人肉作軍糧,供應他圍城部隊,以保證他起義軍的戰鬥力,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人食人紀錄。
這一份駭人聽聞的食人紀錄,既是中國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按照歷史教科書,黃巢是農民革命領袖,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是推翻封建統治的行徑,那是具有革命的進步的意義,是毫無疑問的。但若是以毛澤東提倡的兩分法的觀點看,不那么以偏概全,不那么一白遮百醜,而取實事求是精神,這位革命領袖在荼毒非統治階層的普通老百姓的手段上,歷史上那些聲名狼藉的屠夫,比之於他,都望塵莫及,甘拜下風。在一部《二十四史》中,只有他能夠用“敲骨吸髓”四字,形容他的食人的殘殺方式。
到底黃巢一共吃掉多少人,史無記載。但據史書,他“圍陳州,營於州北,立宮室百司,為持久之計”。看來,他從長安城裡的龍椅上滾跌下來,意猶未盡,沒有過足皇帝的癮,乾脆在此再成立一個臨時朝廷,好“唯闢作威,唯闢作福”一番。
但是,這位皇帝要養活自己的文武百官,和數萬名為他打陳州的起義將士,持續三百天,按最保守的估計,至少得吃掉十倍於張巡守睢陽城時的被食人數。
“舂磨砦”的發明權,不是黃巢,應該屬於朱粲,名稱略不同,叫“搗磨寨”。黃巢圍陳州,他已預感到,自己的喪鐘快要敲響。一個知道死神即將來臨的賭徒,還有什麼籌碼不敢推到賭桌中央呢?於是,將朱粲的食人法,光而大之,數百(一說三千)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陳州四周的老百姓吃光了,擴大原料供應來源,“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這位革命領袖大規模吃人不吐骨頭的行徑,其野蠻,殘酷,恐怖,駭人聽聞,即使以唯物史觀判斷,也很難再冠以“革命”二字來美化他了。
當然,“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在鐵與血的較量中,你不能將敵人消滅,對手也會將你毫不留情地除掉。所以,歷代農民鋌而走險,反抗強大的統治者,起義軍的頭目,無不殘忍野蠻,無不殺人無算。但是,像黃巢以人肉為糧糗的惡行,絕非一般意義的戰場上的較量,而是人性滅絕的屠殺。
無論正史,野史,對於黃巢的評價全是負面的。從黃巢之亂起,至五代,至北宋,至南宋,中華民族的總體國勢,一直處於不斷削弱的過程之中,這也是毋庸諱言的事實。因此,不禁疑問,黃巢吃了那么多老百姓的這場運動,究竟對歷史起到了推動作用,還是起到了促退作用?對中華文明起到了張揚作用?還是起到了戕害作用?作實事求是的考查,平心而論,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 反對者的質疑
但科學依據告訴我們人肉水分含量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拋去血水之後百斤人肉所剩無幾。更何況是經過沖砸碾磨。按每七人一日食死屍一具,二十多萬人除去四五萬人飯。還有十多萬人靠吃人為生。那么至少每天要吃近兩萬人。三百多天就六百多萬人。儘管如此也不至於輪到他自己吃人肉吧,由此可見史書對農民軍及其首領,存在過分的抹黑和蔑視。

評價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黃巢傳》載:“賊圍陳郡三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下》:“楷擊陳州敗死,巢自圍之,略鄧、許、孟、洛,東入徐、袞數十州。人大飢,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
《資治通鑑·第二二五卷》“巢益怒,營於州北,立宮室百司,為持久之計。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黃巢圍陳州幾三百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