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無能,沉迷酒色娛樂,不理朝政,苛捐雜稅嚴重,致使政治腐敗,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臣黨爭,整個社會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在浙東地區領導的農民起事,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年),龐勛在桂州(今廣西桂林市)領導駐軍起義,史稱“
龐勛起義”。這兩次變亂雖然很快被唐王朝鎮壓下去了,但是開啟更大規模起事的先聲。宋祁《
新唐書》總結教訓:“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
階級矛盾不斷惡化,唐朝末期。皇帝和官員荒淫縱侈腐朽貪婪,致使依靠土地生存的農民的利益,完全掌握在統治階級及地主階級的手中。
農民負擔沉重,統治階級的腐朽制度的改變,加之戰爭連年不斷,大多數農民的居住地變成一片廢墟,生靈塗炭人民流離失所,即使戰火沒有危急的地方,由於統治階級為了支持戰爭機器的運轉,更加加深了農民的各種負擔,
對農民的壓榨,地方官員和地主階級聯合對農民的壓榨。
農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只有紛紛起來反抗。
裘甫起義
概述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在江南東道的浙東一帶,發生了以
裘甫為首領的
農民起義,揭開了推翻唐王朝農民戰爭(參見唐末農民起義戰爭)的序幕。
過程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十二月,浙東人裘甫聚眾起義,攻占象山(今屬浙江)。
次年正月,屢敗明州城(今寧波)官兵,進逼剡縣(今浙江嵊縣),眾至數千人;二月,大敗浙東唐軍於三溪(今浙江嵊縣西南),打死官兵3位將官,百姓紛至投奔,隊伍增加到3萬人。裘甫自稱天下都知兵馬使,建元羅平(鑄印稱天平)大聚資糧,購良工,治器械,聲振中原;三月,義軍分兵攻打衢、婺、明、台等州(治今浙江衢州、金華、寧波、臨海),奪取唐興、上虞(今浙江天台及上虞東南一帶地區),隨後又向東南沿海地區發展。
浙東官兵屢戰屢敗,唐廷急調前安南都護王式為浙東觀察使,統領諸道兵前往鎮壓。義軍又北上餘姚(今屬浙江),殺縣丞和縣尉,東破慈谿,進占奉化,抵達寧海(今屬浙江),殺掉縣令而占據之。裘甫面對義軍蓬勃發展的有利形勢,沒有採納副將劉某提出的迅速攻取越州(治今浙江紹興),沿浙江(今富春江、錢塘江)築壘拒守,伺機向外擴展的正確方略,而猶豫不決,坐失良機。
四月,王式率兵進屯越州,旋即分兵兩路向東、南方向齊進,起義軍連戰皆敗,失掉寧海城,於寧海西南的南陳館又喪失萬餘人,沿天台山黃罕嶺向西北方向逃遁;六月,起義軍退守郯城,王式率官軍集中兵力攻城,不惜起用龍陂監的牧馬,藉助吐蕃、回鶻的數百名騎手輪番進攻,三天交戰83次,裘甫、劉某等終因寡不敵眾,被俘斬。起義軍將領劉從簡率500人突圍後,亦在大蘭山(今浙江餘姚南)戰敗被殺,至此,裘甫義軍全部失敗。
點評
裘甫率義軍反唐,是
唐末農民大起義的前奏,揭開了推翻唐王朝農民戰爭的序幕。
龐勛起義
概述
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年)七月至十年十月,桂州(治始安,今廣西桂林)戍兵發動的反唐
農民起義。
過程
鹹通四年南詔北犯唐邊時,徐州節度使孟球奉命召募兵士2000人,分800人到桂州戍防,約定三年後代回。可是已經過了六年,戍兵屢求代還不得回歸,徐、泗觀察使崔彥曾卻“以軍帑空虛,發兵所費頗多,請更留戍卒一年”。
訊息傳來戍兵震怒,都虞侯許佶、軍校趙可立、張行實、姚周等人首先發難,殺都將王仲甫,推舉糧料判官龐勛為主,取兵甲自行北還,州縣不能阻擋。
八月,朝廷聞信後,遣中使高晶張敬思,赦免戍兵之罪,並答應送還徐州。到了湖南,張敬思設計引誘義軍放下武器,可是山南東道節度使崔鉉又嚴兵把守要害,引起龐勛等人的懷疑。大家認為,朝廷所以赦免,是害怕在路上消滅不了義軍,潰散為患,如果到了徐州,必然會下毒手的。於是,拿出個人錢財,打造甲兵賀幟,重新武裝起來,乘船東下,過浙西進入淮南。淮南節度使令狐絢因沒有命令誅討,遣使慰勞,送來軍糧飼料。龐勛乘機召集散落在鄉間的銀刀軍等士兵藏於船中,眾至千人。這期間,朝廷屢次令崔彥曾慰撫戍兵以免生疑,等待時機消滅。
九月廿七,龐勛等至泗州(治臨淮,今江蘇盱眙西北)。廿八,至徐城,龐勛、許佶等對戍兵們說:“我們擅自北歸,無非思念妻子兒女。聽說有密敕頒下徐州本軍,等我們到後就要殺身滅族,大丈夫與其自投羅網,為天下人恥笑,不如同心協力,赴湯蹈火,不但可以免禍,而且可求富貴!”眾人踴躍稱好。
十月,龐勛再遞申狀,要求把都押牙尹勘、教練使杜璋、兵馬使徐行儉這三個大家痛恨的軍將罷職,並要求讓北還將士別置二營,共為一將,以保持自己的獨立。崔彥曾接申狀後與諸將相商,決定進討龐勛,遂命都虞侯元密為將,率兵3000人討征龐勛,同時命宿、洄二州出兵邀擊。
元密軍到任山,龐勛在山下列假人疑陣,悄然向符離方向進發。黑夜官軍才發覺,但恐埋伏,退兵城南,待天明才去追趕。這時,龐勛軍已達符離,和宿州兵500人奮戰在濉水上,官軍一觸即潰,望風奔逃,龐勛直搗宿州。而宿州當時由觀察副使焦璐代攝州事,城裡已沒有軍士,只好逃走。
龐勛軍進城後,散發財米,選募壯丁,一日之中,四面雲集,得數千人,龐勛於是分兵守城,自稱兵馬留後。第二天,元密率軍趕到,駐營城外,龐勛用火箭射燃城外茅舍,火勢延及官軍營帳,龐勛軍殺出城來,一陣突然襲擊,消滅官兵近300人,返回城中。黑夜,城裡民眾協助守城,婦女持鼓打更,龐勛集中城裡大船隻300艘,裝滿資糧,順流而下。
及至天明,官軍才知龐勛已去,狼狽追趕,連早飯也沒吃,追及時人人飢乏,這時卻見龐勛軍船隻列於堤下,岸上幾隊兵士發現官軍來到,紛紛躲入堤陂。元密以為龐勛臨陣畏縮,驅兵進擊。不料龐勛軍一路從舟中殺出,一路從堤坡間殺出,兩路夾攻,從中午殺到傍晚,官軍大敗。元密引兵敗退,陷入菏澤,龐勛軍追到,元密等諸將死於亂軍之中,士卒死約1000人,其餘投降龐勛軍。
龐勛探問降卒,得知徐州空虛,立即引兵北渡濉水,迂山進攻徐州。這時,崔彥曾才知元密兵敗,急向鄰道求援,關起城門,選拔丁壯守備,無奈全城驚慌,已無固志。十月十七,龐勛軍六七千人,已到城下,殺聲震天。龐勛軍對城外居民好言勸慰,毫不擾侵,得到人民擁護和幫助,攻下徐州城,俘
崔彥曾、
焦璐等人,殺尹勘、杜璋、徐行儉等人,龐勛軍聲名大震,徐州城中願附從者萬餘人。
龐勛遂以許佶為都虞侯,趙可立為都游弈使,其餘各補牙職,分領諸軍。一面派遣押牙張琯奉表到京師為自己請封節度使,一面分兵出擊——舊將劉行及率1500人進軍濠州(今安徽鳳陽),一路上歸附倍增,刺史盧望回開門歡迎。李園率2000人攻打泗州(今安徽泗縣),兵臨城下,李園派精兵百人,先行入城封府庫,泗州刺史杜慆假意迎接慰勞,誘之進城盡行誅殺,第二天李園引兵圍城,城上箭石齊發如雨,李園軍死數百,退兵城西。
龐勛考慮到泗州當江淮要衝,地處險要,便發兵助圓攻城,泗州都押牙李雅守備有略,四出迎擊,終沒有攻破,不久,龐勛便以
吳迥代李圓,晝夜不息攻城。泗州團練判官辛讜冒死突圍出城求援,當時敕使郭厚本領淮南兵1500人救援泗州,住在洪澤不敢貿然前進。辛讜求得救兵而還。
龐勛再派許佶率精兵幾千助吳迥攻城,劉行及也從濠州遣其將
王弘立引兵會戰泗州,形成了“圍城打援”之勢。
十一月廿九,鎮海節度使杜審權派都頭翟行約率4000人救泗州;次日,翟行約軍在淮南被龐勛軍消滅。淮南都押牙李湘率軍數千,與郭厚本、淮南都將袁公弁合兵屯駐都梁城(江蘇盱眙北),與泗州隔淮相望。龐勛軍既破翟行約,乘夜潛師渡淮,包圍了都梁城。
十二月初五,李湘等引兵出戰,龐勛軍大敗其軍,攻占都梁城,活捉李湘、郭厚本等人。龐勛進占淮口,控制了江淮運輸線。唐廷以右金吾衛大將軍
康承訓為義成節度使、徐州行營都招討使,神武大將軍王晏權為徐州北面行營招討使,羽林將軍戴可師為徐州南面行營招討使,大發諸道兵及
沙陀朱邪赤心和吐谷渾、達靼、契苾部落兵鎮壓龐勛。
當時康承訓見諸道兵已至者不足萬人,眾寡不敵,退屯宋州。龐勛遣將分兵,南攻舒、廬,北進沂、海,破沭陽、下蔡、烏江、巢縣,占滁州、克和州,農民爭起回響,軍勢強盛,發展到20萬人,至此,龐勛領導的桂州戍兵兵變,已發展為廣大農民等參加的農民起義。
戴可師率兵3萬渡過淮河,轉戰向前,欲奪淮口,義軍乘夜退出都梁城,留給可師一座空城。恰巧第二天大霧,義軍將領王弘立引兵數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殺回,官軍四散逃竄,被淮河淹死無數,殲滅官兵2萬餘名,戴可師單騎出奔也被擊斃。
義軍大獲全勝,繳獲器械、資糧、車馬數以萬計。義軍乘勝圍攻壽州(今安徽壽縣),獲諸道貢品及商貨無數(當時因義軍控制淮口,江淮往來改出壽州)。王晏權時在壽州,因屢為義軍所敗,退縮不敢出戰。朝廷遂命泰寧節度使曹翔代其為徐州北面招討使。
這時,龐勛自以為無敵於天下,日事游宴,謀士勸他不聽,尤其是同他在桂州舉兵的將領更為驕暴,奪人資財,掠人婦女。
鹹通十年(869年)正月,康承訓率諸道軍7萬餘人自宋州進據柳子鎮西,自新興至鹿塘連營30里,義軍分兵四守。徐州留守不過幾千人,形勢緊急,龐勛調四處義軍保守徐州。豐縣義軍守將孟敬文心懷異謀,適逢魏博節度使何全皋遣將薛尤領兵3000攻打豐縣,孟敬文敗走,龐勛將其誘歸殺死。進攻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壽州的義軍,也為官軍所敗,損將折兵數千人。
二月,康承訓使朱邪赤心領沙陀3000騎兵為前鋒,衝鋒陷陣。這些沙陀騎兵驍勇善戰、屢敗義軍,逼近徐州。義軍將領王弘立自淮口回徐州,願率部眾3萬迎戰康承訓。龐勛即令他出渡濉水往搗鹿頭寨。
王弘立率部晝夜進襲,潛在寨邊,將寨團團圍住,寨中沙陀鐵騎,縱橫馳騁,衝散了義軍陣勢。寨中諸道官軍,又爭出奮擊,王弘立敗退。官軍追到濉水,又淹溺無數,義軍損失2萬餘人。許多來自農民的義軍士兵敗走山谷,不復還營。
當時朝廷有敕令,諸道官軍俘農民皆釋放以分化瓦解義軍。這一條政策對義軍影響甚大,自是每與官軍遇,不少義軍先自潰。
三月,康承訓既破王弘立,進逼柳子鎮,與義軍姚周部一月之間數十戰,周引兵渡渙水,官軍乘機襲擊。義軍退走,官軍追趕,圍住柳子鎮,時值大風,官軍四面縱火,義軍棄寨而走,沙陀騎兵中途邀截屠殺,全軍覆沒。姚周只帶幾十人逃奔宿州,卻因與宿州守將梁丕有隙,竟被慘殺。
龐勛聞訊大驚,與許佶相議,欲自將出戰,謀士周重獻計說,柳子寨地要兵精,姚周亦勇敢有謀,今一日覆沒,危如累卵,不如速建大號,悉兵四出,決力死戰。於是更造旗幟,選丁3萬,許佶等共推龐勛為天冊將軍。以其父龐舉直為大司馬,與許佶等留守徐州,龐勛親自率麾下出城,夜入豐縣城,時魏博軍正圍攻豐縣,竟不得知。龐勛縱兵圍住近城軍寨,諸寨來救。又伏兵要路殺官軍2000。
官軍聽說龐勛自來,畏其勢眾,當夜潰退。當時曹翔方圍滕縣,聽到魏博軍敗,引兵退保兗州。義軍毀其城柵,運其資糧,聲勢復振。龐勛乘豐縣之勝,引兵五、六萬西擊康承訓,康承訓秣馬整眾,暗設伏兵,義軍前部中伏敗退,龐勛率後部到來,正遇前隊敗還,不戰而潰。官軍以騎兵邀前,步兵擊後,龐勛敗遁彭城僅數千人,義軍死數萬人。
五月,新上任的徐州南面行營招討使馬舉率精兵3萬馳援泗州,兵分三路渡淮。圍攻泗州的義軍不知來軍眾寡,收兵城西,馬舉就兵圍寨,縱火燒柵,義軍大敗,死數千人。王弘立戰死,吳迥退保徐城。泗州之圍七個月,至此解圍。
六月,馬舉自泗州出兵攻濠州,義軍將領劉行及在城外設寨拒守,馬舉先派輕騎挑戰寨西,待義軍出戰卻引大軍數萬側西迂迴攻擊東南,盡燒其寨,義軍入城固守。龐勛聞訊遣吳迥助劉行及守城,屯兵北津以相應。馬舉派兵渡過淮河攻擊,義軍又損失數乾人。營寨也被夷平。
這時,唐王朝又詔黔中觀察使秦匡謀參與圍剿義軍,以神策將軍宋威為徐州西北面詔討使,將兵3萬屯於豐縣與蕭縣之間,曹翔引兵相會,共同進逼徐州。
七月,康承訓攻克臨渙(今安徽永城東南),連拔襄城、留武、小睢等寨。曹翔占領滕縣,進擊豐縣、汴縣。在官軍步步逼近的情況下,義軍內部矛盾日益暴露。一些義軍叛逃,退據山林,反劫殺義軍。蘄縣(今安徽宿縣南)土豪李兗竟殺義軍守將降於康承訓。
康承訓乘勝長驅,拔第城,進抵宿州西,築城圍困宿州。義軍將領張儒、張實等領兵數萬列壘相望,環水自固,抗拒官軍。張實修書派人夜潛徐州,向龐勛建議:“宜引兵出其不意,掠宋、亳之郊,彼必解圍而西,將軍設伏要害,迎擊其前,實等出城中兵蹙其後,破之必矣”,龐勛採納其策,令龐舉直與許佶鎮守徐州,親率義軍2萬西征。
八月,康承訓焚毀宿州外寨,義軍退保羅城,官軍攻城,死傷數千人不能克。康承訓見硬攻不行,改派“辯士”在城下喊話招諭。把守子城的義軍將領張玄稔,原為徐州舊將,見官軍攻城日緊,宿州危急,連夜召集心腹謀降,派親信張皋深夜出城給康承訓送去降書。約其殺將,舉城投降,以青旗為號內應外合。
九月初三,張儒等正在柳溪亭飲酒,張玄稔突然勒兵於亭前,殺害了張儒等人開門出降,宿州陷落。接著張玄稔又向康承訓獻計;“今舉城歸國,四遠未知,請詐為城陷,引眾趨符離及徐州,賊黨不疑,可盡擒也”。便縱火焚宿州為城陷軍潰之狀,引兵至符離,義軍不知其詐,張玄稔殺守將,收兵萬人;初七,到徐州,圍而不攻,先向城裡發起政治攻勢,潛藏在城裡的奸細路審中原為崔彥曾故吏,此時打開城門,引官兵入城。
龐舉直、許佶率領義軍將士退守子城,堅守到當天太陽偏西,從北門突圍,張玄稔派兵追殺,龐舉直、許佶戰死,其餘將士英勇不屈,多赴水而死。城中所有桂州戍卒親族,都被搜捕,斬盡殺絕,死數千人。
龐勛率兵2萬自石山西出後,奔襲宋州,攻陷南城,渡汴河南攻亳州。康承訓引步騎8萬西擊,使朱邪赤心領數千騎兵為前鋒尾追到亳州,龐勛引兵沿渙水而東,將歸彭城,被沙陀兵所逼,不暇飲食,轉至蘄縣將渡渙水,唐將李兗毀橋勒兵擋住去路,後面官軍大集。
九月初九龐勛至縣西,率領將士忍飢抗敵,英勇戰死,近萬名義軍捐軀,其餘幾乎全部投水溺死。宋威攻取蕭縣,宿廷等寨降於官軍。惟有濠州義軍吳迥孤軍奮戰,直到十月城中糧盡,吳迥率部突圍,死於招義,其餘部眾被官軍追兵殺獲殆盡。至此,龐勛起義失敗。
點評
龐勛起義前後一年零兩個月,是唐末繼裘甫起義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農民反抗鬥爭,是對唐朝統治的又一次沉重打擊。為接踵而至的王仙芝、黃巢起義作出了積極的準備(參見王仙芝起義、黃巢起義),史論:“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是對龐勛起義在唐末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中肯評論。
王仙芝起義
概述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在山東長垣聚眾起義。
過程
王仙芝起義軍很快占領了長垣縣城,第二年便攻克濮州、曹州。民眾紛紛參與起義,軍隊人數發展到數萬人。
起義到了第三年,起義軍在汝州大捷,後來唐朝招安,王仙芝兩度動搖,第一次黃巢堅決反對,大罵仙芝:“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黃巢率領二千人馬向北進發,與王仙芝分戰兩地。
王仙芝轉攻郢州時,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王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貪功,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降敵之事再次未遂。
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於黃梅大敗被殺。
黃巢起義
概述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黃巢回響王仙芝的起義,遂在冤句(今山東菏澤市西南)起義。
過程
黃巢起義軍避實就虛,避開藩鎮力量強大的中原地區,向南方長驅直下,渡過長江,轉戰荊襄、皖南、浙東、福建。
乾符六年(879年),黃巢起義軍攻克南方重鎮的廣州,活捉
節度使李迢,並控制了嶺南的大部分地區。起義軍發布公告:要率大軍直搗長安,推翻唐朝的統治。十月,起義軍從廣州北上。
廣明元年(880年)渡過淮河,攻下洛陽。中和元年(881年),起義軍進入長安,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眾迎接黃巢大軍進城。元月十六,在含元殿舉行開國大典,建立了
大齊政權,建元「金統」。
逃往四川的
唐僖宗糾集各地的殘餘勢力,向起義軍反撲,黃巢率軍頑強抵抗。在關鍵時刻,大將朱溫叛變降唐,起義軍損失慘重,不得不撤出長安,轉戰山東泰山一帶。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黃巢在萊蕪虎狼谷與唐將時溥決戰,兵敗自刎。黃巢從子黃皓率殘部流竄,號「浪蕩軍」。昭宗天復初年,進攻湖南時,為湘陰土豪鄧進思所伏殺。至此唐末農民戰爭結束。
唐僖宗中和四年,秋七月,僖宗在大玄樓舉行受俘儀式。武甯節度使時溥獻上黃巢首級,另有黃巢姬妾二三十人。僖宗問:“汝曹皆勛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居首的女子回答:“狂賊凶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上不復問,皆戮之於市。
評價
唐末農民起義戰爭先後持續25年之久。特別是黃巢起義,歷時十年,攻破長安建立大齊,是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戰爭。黃巢義軍利用人民支持,地形熟悉的優勢,運用避實擊虛,即打即離的戰術,實行流動作戰,疲憊、消耗官軍;攻戰與攻心兼施,爭取藩鎮武裝、孤立唐軍主力;南征北戰,給唐政權以致命打擊,是有許多成功經驗可總結。但在奪取長安之後,除惡不盡,軍事停滯,孤城失援,內部分裂,在撤退中又膠著于堅城拚消耗,招致全軍覆滅,教訓亦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