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真相

唐朝滅亡真相

唐朝建立於618年,亡於907年,共290年。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唐朝還積極發展對外關係,使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但如此強大的帝國也難逃衰落、滅亡的結局,是什麼原因呢?自唐亡以後,人們就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那么,讓我們從現代人的角度,重新審視唐朝的滅亡,以探尋其滅亡的真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朝滅亡
  • 外文名:Truth of the Tang Dynasty
  • 時期:唐朝
  • 亡於:907年
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宦官秉政,門閥黨爭,農民起義,觀點總結,

安史之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一場嚴重的社會動亂,這場動亂幾乎摧毀了李唐政權,給社會、經濟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安史之亂成為唐代歷史的轉折點,亂前是唐朝的鼎盛時期,亂後的唐朝則進入了衰落階段,並最終走向了滅亡。安史之亂中“安”、“史”指的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他們都是少數民族將領,又都是唐朝的節度使。
節度使最早設定於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目的是以固定的軍區設定來加強唐朝的防禦力量。節度使起初具有管理鎮內軍需調度和營田事務的權力,後來逐漸集軍事、民事、財權於一身,併兼管地方事務,權力甚大。到玄宗晚年,更以一人充任多鎮節度使,並將大部分兵力布置在節度使地區。當時全國兵員總數為57萬,而邊兵竟有49萬之多,中央兵力空虛,地方武力坐大,給節度使發動叛亂創造了條件。
安祿山正是利用當時的形勢,發動了叛亂。安祿山是居住在當下遼寧朝陽的胡人,據說他的祖先是從今伊朗遷移而來。安祿山通多門民族語言,年輕時在邊境市場充當突厥與唐朝互市的中介人。安祿山賄賂使臣,獻媚皇帝,博得玄宗的信任,因此不斷加官晉爵。到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已成為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了今河北、遼寧西部、山西一帶的軍事、民政及財政大權,具備了稱霸一方的實力。而在安祿山起兵之前,他卻絲毫沒有被玄宗懷疑,即使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已露出了叛亂的馬腳,但自信的玄宗還表示:“祿山對我推心置腹,肯定不會謀反!”
安祿山在安撫玄宗的同時,卻在馬不停蹄地做叛亂準備。他大規模修築城池,豢養同羅、奚、契丹降人8000名組成自己的親兵衛隊,大量購買馬匹、囤積糧草、購置武器。天寶十四年二月,他獲準在自己的轄區里以32名蕃將代替漢將,至此,安祿山的準備工作就緒了。由於安祿山與宰相楊國忠不和,他害怕朝廷先發制人,遂於同年十一月九日,以討楊國忠為名,發動了叛亂。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乾元二年(759年)三月,部將史思明又將安慶緒殺死,自稱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叛軍內部出現的內訌,為唐軍平叛創造了有利條件。肅宗即位後,一邊任命大將郭子儀、李光弼等率兵平叛,收復失地,另一方面又迅速從河西、北庭、安西節度使處調兵增援。此外,肅宗還向回紇、于闐、西域等少數民族政權借兵,參加戰鬥。在叛軍的控制區,如河北等地,由於叛軍的殘暴統治,百姓自發組織起來,反抗安、史的統治。在唐官軍和地方百姓的雙重打擊下,寶應元年(762年),安史叛軍已經窮途末路。當年正月,史朝義逃往范陽,守將不予接納,遂自殺。歷時七年的安史之亂得以平定。

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後,唐朝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這是因為參與平叛的各位將領,幾乎都被唐朝政府授以節度使之名,並在內地廣泛建立大軍區,使節度使制度得以在更廣大的範圍內實行,這就為藩鎮割據創造了條件。此外,參與叛亂的大部分將領、士兵依然存在,他們雖然投降了,但割據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而朝廷沒有力量消滅他們,就只能安撫他們,期望他們能改過自新。在各藩鎮中,有一部分能夠服從中央指揮,但相當數量的藩鎮存在不同程度的割據,其中平盧、成德、魏博三鎮的割據性最強,被稱為“河朔三鎮”。在這些藩鎮中,節度使父死子繼、自辟僚屬、財政自治、掌控軍隊。而各個藩鎮之間,為了各自利益,還經常爆發戰爭,使國家處於長期戰亂之中。
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是導致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由於藩鎮自雄,中央政權變得虛弱無力,幾次企圖削弱藩鎮的努力,不僅沒有達到目的,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致使國家再沒有能力與藩鎮較量。與中央力量下降形成明顯對比的是,藩鎮的力量卻越來越強,藩鎮割據更加無法控制。唐朝中央也只能聽之任之,通過僅有的幾個直接控制區域,艱難維持“大唐帝國”的統治。

宦官秉政

唐代的宦官權勢是從唐玄宗時期開始增長的。唐初太宗規定:宦官的官階最高為四品官;宦官不得參與政事,只負責守衛、清掃、後宮飲食等事。到玄宗時,宦官開始統兵,並允許擔任三品以上的官職。宦官勢力真正猖獗還是在安史之亂以後。肅宗、代宗朝的李輔國,由於擁立有功,被皇帝賦予很大的權力,手握禁軍,代宗時還被尊為“尚父”,又加司空、中書令,朝中一切大事都要與之商量,他曾經狂妄地對代宗講:“皇上只管殿中安坐,外面的事都交老奴我處置。”雖然後來,李輔國被代宗處死,但另一名宦官程元振又因殺李輔國有功,被皇帝重用,依然大權在握。到德宗時,宦官掌管宿衛皇帝的中央禁軍成為制度。憲宗朝,正式設立樞密使,由宦官充任,參與國家的政治事務,中書、門下的權力均被其侵奪。
在宦官與官僚士大夫的鬥爭中,士大夫們不畏艱險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們的力量與宦官的實力相比,相差甚遠,因此他們力圖打擊閹宦、恢復皇權的努力都歸於失敗。更嚴重的是,這種鬥爭極大地消耗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力量,國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地方割據勢力更加有恃無恐,唐朝政權的統治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門閥黨爭

封建士大夫之間的黨爭,是中國古代官場的頑症、痼疾。唐朝也存在著朋黨之爭,唐後期黨爭成為當時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對其衰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朋黨之爭,是繼南衙北司之爭後的另一場統治階級內耗的爭鬥,而且曠日持久,朝野震驚,破壞了正常的議政、施政程式,擾亂了皇帝大政方針的制定。加之,各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內連閹宦,外結藩鎮,使三股勢力都深入在唐朝的政治生活中,大臣們只知互相傾軋,置國家的前途於不顧,這樣的國家豈能不亡?

農民起義

唐朝後期,由於中央與藩鎮、藩鎮與藩鎮之間連年戰爭,向百姓增加賦稅、徭役,掌權的宦官更加有恃無恐地欺壓百姓,強占土地,勒索錢財,引起人民的極大不滿,反抗鬥爭此起彼伏。到懿宗、僖宗時期,連年的天災,使得糧食產量銳減,人民苦不堪言,而朝廷仍然加派賦役,於是,唐朝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唐末農民起義爆發了。起義的領導者是王仙芝與黃巢。
起義爆發於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黃巢先後起義,後協同作戰,活動範圍主要在今山東、河南、湖北一帶。不久,王、黃又分兵作戰。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戰死,其眾投奔黃巢,黃巢成為起義軍的最高領導人。此時,黃巢決定東攻洛陽,而唐朝派來大軍,打消了黃巢的計畫。之後,黃巢率軍轉戰今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發展、壯大農民起義軍。廣明元年(880年)7月,黃巢利用淮南節度使高駢與中央相猜忌並畏懼起義軍的形勢,迅速北渡長江,於同年11月占領東都洛陽,12月攻入長安,唐僖宗逃往成都。
這次農民戰爭,給垂死掙扎的唐王朝以致命的一擊,唐朝的統治瓦解了。叛變投降的朱溫,成為左右唐末政局的人物。天復三年(903年),朱溫將內侍省數百名宦官全部殺掉,出使在外的宦官也就地正法,宦官專權局面結束。天佑四年(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而自立,改國號梁,定都開封。唐朝滅亡了。

觀點總結

唐朝自唐玄宗天寶年間以後的150多年裡,一直處於動盪之中。唐朝的衰落源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的滅亡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藩鎮長期割據,與中央對抗,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宦官專權,使皇帝大權旁落,嚴重破壞了國家正常的統治秩序;朋黨之爭,瓦解了統治集團的力量,嚴重動搖了唐朝統治的階級基礎。政權日趨腐朽,百姓的生活也日趨悲慘,最終導致了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唐朝統治徹底崩潰,統治中國290年的大唐帝國壽終正寢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