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無量

褚無量(646—720年)字弘度,杭州鹽官人。唐代大臣,目錄學家。時年十二,讀書晏然不動,尤精《三禮》及《史記》。舉明經,除國子博士。唐中宗時,遷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景龍三年,遷國子司業,兼修文館學士。景雲元年,召拜國子司業兼皇太子侍讀,授銀青光祿大夫。

開元元年,升任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晉封舒國公。八年正月,卒於長安,贈禮部尚書,予謚曰文,歸葬臨平山褚氏廬墓,唐玄宗頒詔曰“無量朕師,宜從優典”。著有《翼善記》、《史記至言》、《帝王要覽》等百餘篇。

基本介紹

  • 本名:褚無量
  • 字號:字弘度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杭州鹽官
  • 出生時間:646年
  • 去世時間:720年
  • 主要作品:《翼善記》、《史記至言》、《帝王要覽》
  • 主要成就:目錄學家、舒國公
人物簡介,目錄學成就,史書記載,

人物簡介

無量初從沈子正學經,幼多習墳典,喜讀儒家著作,讀書專心,勵志刻苦。一日,湖有龍舞,諸童皆去觀看,而無量不為所動,端坐攻讀如初。及長,舉明經,精通《三禮》、《史記》,擅長詞藻。後遷國子司業。中宗時,兼侍讀,遷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任國子博士。唐景龍三年(709年),任國子司業,兼修文館學士。景雲元年(710),召拜國子司業兼皇太子李隆基的侍讀,旋授銀青光祿大夫。
開元元年(713年),升任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封舒國公。開元五年(717),建議收敘唐初以來功臣絕世者,詔續其封。其間,褚無量上書請修繕錄補內府舊書,得到玄宗應允,與盧僎等在東都(洛陽)乾元殿采天下遺書以補闕文,對內府舊書分部補漏校定,四庫為之完備,有功經籍。此後,這些書籍移至麗正殿。玄宗又命褚無量進行續纂。七年,太子入學,無量奉旨升坐講勸,百官觀禮。八年正月,卒於長安,贈禮部尚書,謚曰文。後歸葬臨平山褚氏廬墓,玄宗頒詔曰:“無量朕師,宜從優典”。著有《翼善記》、《史記至言》、《帝王要覽》等百餘篇。

目錄學成就

曾數次上書,陳述典籍的作用,請采天下遺書,俱應詔。開元三年(715),玄宗言內庫皆是太宗、高宗先代舊書,篇卷錯亂,難於檢閱,命他和馬懷素等人整理。他建議繕錄補缺,以廣秘籍。遂拜他為使,於東都“乾元殿”東廂部匯整比。又借民間異本傳錄。選聞喜尉盧僎、江夏尉陸去泰及王擇從、徐楚壁分部讎定。將秘書省、司經局、昭文館、崇文館之書更相檢讎,采天下遺書以益闕文,不數年四庫之書搜采完整。建議創“集賢書院”,設定學士、直學士等官員,專門掌刊輯古今經籍之事,辯明邦國之大典。又請命太府每月給蜀郡麻紙5 000番,每季給上谷墨330丸,每年給兔皮1 500作筆材。藏書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寫本有正負2本,軸帶帙簽以異色而加以區別。帝詔群臣觀書,賜他以玉帛。後又詔他就“麗正殿”校正圖書,未畢而卒。撰有《翼善記》。

史書記載

舊唐書《褚無量傳》
褚無量,字弘度,杭州鹽官人也。幼孤貧,勵志好學。家近臨平湖,時湖中有龍斗,傾里閈就觀之,無量時年十二,讀書晏然不動。及長,尤精《三禮》及《史記》,舉明經,累除國子博士。景龍三年,遷國子司業,兼修文館學士。是歲,中宗將親祀南郊,詔禮官學士修定儀注。國子祭酒祝欽明、司業郭山惲皆希旨,請以皇后為亞獻,無量獨與太常博士唐紹蔣欽緒固爭,以為不可。無量建議曰:
夫郊祀者,明王之盛事,國家之大禮。行其禮者,不可以臆斷,不可以情求,皆上順天心,下符人事,欽若稽古,率由舊章,然後可以交神明,可以膺福祐。然禮文雖眾,莫如《周禮》。《周禮》者,周公致太平之書,先聖極由衷之典,法天地而行教化,辯方位而敘人倫。其義可以幽贊神明,其文可以經緯邦國,備物致用,其可忽乎!至如冬至圓丘,祭中最大,皇后內主,禮位甚尊。若合郊天助祭,則當具著禮典。今遍檢《周官》,無此儀制。蓋由祭天南郊,不以地配,唯將始祖為主,不以祖妣配天,故唯皇帝親行其禮,皇后不合預也。
謹按《大宗伯》職云:“若王不祭祀,則攝位。”《注》云:“王有故,代行其祭事。”下文云:“凡大祭祀,王后不與,則攝而薦豆籩,徹。”若皇后合助祭,承此下文,即當雲“若不祭祀,則攝而薦豆籩。”今於文上更起凡,則是別生餘事。夫事與上異,則別起凡。凡者,生上起下之名,不專繫於本職。《周禮》一部之內,此例極多,備在文中,不可具錄。又王后助祭,親薦豆籩而不徹。案《九嬪》職云:“凡祭,贊後薦,徹豆籩。”《注》云:“後進之而不徹。”則知中徹者,為宗伯生文。若宗伯攝祭,則宗伯親徹,不別使人。又案“外宗掌宗廟之祀,王后不與,則贊宗伯”。此之一文,與上相證。何以明之?案外宗唯掌宗廟祭祀,不掌郊天,足明此文是宗廟祭也。案王后行事,總在《內宰》職中。檢其職文,唯云:“大祭祀,後稞獻則贊,瑤爵亦如之。”《鄭注》云:“謂祭宗廟也。”《注》所以知者,以文雲“稞獻”,祭天無稞,以此得知。又祭天之器,則用陶匏,亦無瑤爵,《注》以此得知是宗廟也。又內司服掌王后六服,無祭天之服;而巾車職掌王后之五輅,亦無後祭天之輅;祭天七獻,無後亞獻。以此諸文參之,故知後不合助祭天也。
唯《漢書》《郊祀志》則有天地合祭,皇后預享之事,此則西漢末代,強臣擅朝,悖亂彝倫,黷神諂祭,不經之典,事涉誣神。故《易傳》曰:“誣神者,殃及三代。”《太誓》曰:“正稽古立功立事,可以永年,承天之大律。”斯史策之良誡,豈可不知。今南郊禮儀,事不稽古,忝守經術,不敢默然。請旁詢碩儒,俯摭舊典,采曲台之故事,行圓丘之正儀,使聖朝葉昭曠之塗,天下知文物之盛,豈不幸甚。時左僕射韋巨源等阿旨,葉同欽明之議,竟不從無量所奏。
尋以母老請停官歸侍。景雲初,玄宗在春宮,召拜國子司業,兼皇太子侍讀,嘗撰《翼善記》以進之,皇太子降書嘉勞,齎絹四十匹。太極元年,皇太子國學親釋奠,令無量講《老子》、《禮記》,各隨端立義,博而且辯,觀者嘆服焉。既畢,進授銀青光祿大夫,兼賜以章服,並彩絹百段。玄宗即位,遷郯王傅,兼國子祭酒。尋以師傅恩遷左散騎常侍,仍兼國子祭酒,封舒國公,實封二百戶。未幾,丁憂解職,廬於墓側。其所植松柏,時有鹿犯之,無量泣而言曰:“山中眾草不少,何忍犯吾先塋樹哉!”因通夕守護。俄有群鹿馴狎,不復侵害,無量因此終身不食鹿肉。服闋,召拜左散騎常侍,復為侍讀。以其年老,每隨仗出入,特許緩行,又為造腰輿,令內給使輿於內殿。無量頻上書陳時政得失,多見納用。又嘗手敕褒美,賜物二百段。
無量以內庫舊書,自高宗代即藏在宮中,漸致遺逸,奏請繕寫刊校,以弘經籍之道。玄宗令於東都乾元殿前施架排次,大加搜寫,廣采天下異本。數年間,四部充備,仍引公卿已下入殿前,令縱觀焉。開元六年駕還,又敕無量於麗正殿以續前功。皇太子及郯王嗣直(李琮)等五人,年近十歲,尚未就學,無量繕寫《論語》、《孝經》各五本以獻。上覽之曰:“吾知無量意無量。”遽令選經明篤行之士國子博士郄恆通、郭謙光、左拾遺潘元祚等,為太子及郯王已下侍讀。七年,詔太子就國子監行齒胄之禮,無量登座說經,百僚集觀,禮畢,賞賜甚厚。八年,無量病卒,年七十五。臨終遺言以麗正殿寫書未畢為恨。上為舉哀,廢朝兩日,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初,無量與馬懷素俱為侍讀,顧待甚厚;及無量等卒後,秘書少監康子原、國子博士侯行果等又入侍講,雖屢加賞賜,而禮遇不逮褚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