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博士,古官職名。太常寺屬官有博士,掌教弟子,分經任職,如《詩》,分魯、齊、韓三家,各置一人;國有疑事,則備諮詢,秩四百石,漢宣帝增為比六百石。其職相當於後世的國子博士。三國魏文帝初置太常博士,掌引導乘輿,撰定五禮(吉、嘉、賓、軍、凶)儀注,監視儀物,議定王公大臣諡法等事。晉以後沿置,職稱清要,而品級不高,唐從七品上。宋太常博博士職守同前代。明、清亦置,均正七品。然諡法掌於內閣,重大禮儀由廷臣討論,博士地位降低。 基本介紹 中文名:太常博士屬性:古代官名職能:掌管祭祀之事時間:漢代 簡介,其他太類官職, 簡介太常博士,古官職名。【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員,正七品其他太類官職【太守】漢代掌管郡務的最高長官。三國以及隋煬帝、唐玄宗時期和五代,改州刺史為郡太守。此後太守已不是正式官名,習慣上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時期專用以稱“知府”,從四品官。【太尉】秦漢漢時期,太尉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後來歷代也多沿用這個官銜,但逐漸變成加官的官銜,沒有實權。到了宋徽宗時期,把太尉定為武官的最高一級官階,其本身並不代表任何職務,一般用作武官的尊稱,而不同其職務的大小。元代以後廢除這個名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簡稱“三師”、“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親近的人。“師”是傳授其知識的,“傅”是監督其行動的,“保”是照管其身體的,即分別是負責君主智育、德育、體育的人。隋唐以後,太子的師傅均以別的官銜任命,“三師”、“三少”公為加官贈官的官銜,沒有職事。宋代“三師”是宰相、親王的加官官銜。“三師”是正一品,“三少”是從一品。明、清兩代,“三師”為從一品,“三少”是正二品。【太宰】古代“太宰”為百官之長。宋徽宗時期,改尚書左僕射為太宰,右僕射為少宰。一般通稱吏部尚書為太宰。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太常寺卿】掌管宗廟祭祀之事的長官,正三品。【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長官,正四品。【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員,正七品。【太中大夫】掌管議論的文官,唐、宋兩代為從四品,元、明、清三代為從品。【太僕寺卿】太僕寺長官,主管傳達王命、侍從皇帝出入。車馬等職事,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