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

中宗

中宗是用做皇帝和君主的廟號,歷史上曾有多任皇帝和君主得此廟號。中宗、憲宗是中興之主的廟號。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

基本介紹

詞語解析,中國歷代中宗,宣帝中興,東晉,西梁,唐朝,南漢,大理,朝鮮,

詞語解析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兩漢,名實相允,今古共傳。”)
商中宗太戊,姓子名密。生年不詳,公元前1411年去世,商朝第九位國王,前任國王雍己弟。據說在位七十五年。他在位時,舉賢人尹陟、巫鹹為丞相,天下大治,諸侯歸附。廟號中宗。

中國歷代中宗

宣帝中興

西漢中宗孝宣帝劉詢,是第一個廟號中宗的“皇帝”。
漢朝對於追加廟號極為嚴格慎重,因此西漢十四帝,僅有四人擁有廟號。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恆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東漢光武帝劉秀上廟號)。
劉詢(前91年-前49年)即漢宣帝,本名劉病已,字次卿,即位後改名詢,西漢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他是漢武帝劉徹和衛子夫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孫子。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爆發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全家皆亡,唯獨襁褓中的劉病已逃過一劫,被收系郡邸獄。
劉病已在獄中受到廷尉監邴吉的保護和照顧,後元二年武帝大赦天下,邴吉便將劉病已送到祖母史良娣的家裡。武帝後來下詔,將劉病已收養於掖庭,上報宗正並列入宗室屬籍中,此時皇曾孫劉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認。掖庭令張賀張湯的兒子)原是劉據的部下,對劉病已很是照顧。少年劉病已向東海人澓中翁學習《詩經》,他高材好學,但也喜歡遊俠,鬥雞走馬,遊山玩水,了解了風土人情,也知道了百姓疾苦,吏治得失。孝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崩,無嗣,權臣霍光等議立昌邑王劉賀,二十七天后被霍光廢黜。之後,光祿大夫給事中(內朝官)邴吉,建議立十八歲的皇曾孫劉病已為帝。後為使百姓避諱容易,劉病已改名劉詢。
劉詢早年生活在民間,深知吏治好壞將直接關係到百姓的生存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他說“吏不廉平則治道衰”。劉詢建立了一套對官吏的考核與獎懲制度。他多次下詔對二千石(郡守級官吏),實行五日一聽事制度;並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國,對二千石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根據考核結果,信賞必罰。史稱“是故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劉詢調整經濟政策,整頓工商官營政策的一些弊端,如官吏徇私枉法,貪污腐敗等問題,在一定時期內得到了有效抑制,這有利於百姓的“休養生息”。
針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無)立錐之地”的現象,為制止土地兼併,劉詢即位後,先後三次詔令把“貲百萬者”的豪強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後將其土地或充為公田,或配給無地、少地的貧民。還把國家苑囿或郡國的公田,借給少地或無地的貧民耕種,使他們儘可能地擺脫地主的控制,重新變為國家的編戶。劉詢在位期間,降低鹽價,數次減免租賦,在劉詢的大力倡導下,各級官吏都將勸科農桑、發展生產作為首要政務。劉詢還派農業專家蔡葵為“勸農使”,巡視全國,指導農業生產。在劉詢統治後期,國內經濟繁榮,農業連年豐收,谷價創造了漢代的最低價。劉詢還設立“常平倉”作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定的糧倉,主要是運用價值規律來調劑糧食供應,充分發揮穩定糧食的市場價值的作用。
劉詢於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曾聯合烏孫大擊匈奴,後趁匈奴內部分裂之機,與呼韓邪單于建立友好關係,使邊境逐步寧息。神爵元年(前61年)擊敗西羌,後任將軍趙充國實行屯田,加強邊防,使羌人歸順。神爵二年(前60年),奴日逐王先賢撣帶著數萬人投降大漢,宣帝特派鄭吉,發渠犁、龜茲諸國兵5萬,前往迎降,一直護送至京師長安,路上有逃亡者,即斬殺。鄭吉破車師,降日逐王,聲威大震西域,宣帝乃拜之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兼護車師以西北道諸國。鄭吉遂在西域中心,設定幕府,修築烏壘城,距陽關2700餘里,統領天山南北,大漢號令得以正式頒行於遼闊西域。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于親往帝都長安,俯首稱臣做北藩。縱橫萬里的遊牧風暴――匈奴帝國,全盛時控弦之士三十餘萬,與漢爭鬥140餘年,終於低下高昂之頭。
面對聚居在現今青海省境內的羌人進犯,老將趙充國督兵西陲,提出以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兩岸)作為持久之計,提出亦兵亦農,就地籌糧的辦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並作田,不失農業”;“將士坐得必勝之道”;“大費既省,徭役預息”等“十二便”。這對當時支援頻繁的戰爭,減輕人民負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響到後世。
劉詢在甘露三年(前51年),在石渠閣召開了盛大的儒家經學會議,講論“五經”同異問題。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儒家經書就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具有法典的性質。但是,學術界,思想界對儒家經書的理解存在分歧,所以召開這次大討論。蕭望之等大臣參加評論,劉詢親臨會場,隨時對爭論問題作出裁決。經過這次討論之後,原屬民間的學派如梁丘《易經》大小夏侯《尚書》和穀梁春秋》也進入官學。這種現象只有在寬鬆的政治條件下才有可能,而且為加強思想的進一步統一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劉詢在位時,楊惲被封為平通侯,這時候他看到當時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馬遷的巨著《史記》正是重見天日的時候,於是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從此天下人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
劉詢於黃龍元年(前49年)去世,諡號孝宣皇帝。最先給劉詢加廟號的是王莽,“尊孝宣廟為中宗,孝元廟為高宗,天子世世獻祭”。東漢初年時曾議及西漢諸帝的廟號問題,其原因是要確立國家祭祀系統,最後是光武帝劉秀批准將元帝的廟號高宗、成帝的廟號統宗、平帝的廟號元宗去掉,所以,東漢官方祭祀系統中立廟的西漢諸帝,即後世確定擁有廟號的皇帝:只有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四位。

東晉

東晉中宗元皇帝司馬睿(276-323),字景文,東晉王朝的開國皇帝,公元318-323年在位。宣帝司馬懿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公元317年,時為西晉丞相的司馬睿在建康稱王,改元建武;次年稱帝,成為東晉的開國皇帝。諡號元,廟號中宗。

西梁

西梁(後梁)中宗宣皇帝蕭詧(519年—562年),在西魏扶植下,為西梁開國皇帝,梁武帝之孫、昭明太子蕭統之第三子。即位八年後,562年在抑鬱中病故。傳子蕭巋,蕭巋585年五月去世,傳子蕭琮。公元587年,隋文帝徵召蕭琮入朝,並西梁。蕭巋的一個女兒嫁給了楊廣,後來成為隋煬帝蕭皇后;而另一子蕭瑀,自隋亡後仕唐,官至宰相,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割據勢力之一的蕭銑,為蕭詧曾孫。

唐朝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里的鳳凰山)。
初,唐高宗於公元683年12月病死,李顯於同月甲子日繼位。李顯即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他重用韋皇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欲以韋皇后之父韋元貞為侍中(宰相職),裴炎固急以為不可。李顯大怒:“我以天下給韋元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李顯的舉動大為惱火,公元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
公元699年,李顯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為太子。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沖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迫使則天皇帝傳位於中宗。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國號為唐。李顯聽憑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弄權,自己則只顧過著淫靡的生活。後被韋皇后母女密謀毒殺。

南漢

中宗明孝皇帝劉晟(920年—958年9月18日),原名劉弘熙,五代時期南漢君主,是南漢建立者劉龑之子,劉玢之弟,原封晉王。劉晟猜忌諸弟,因此不久後就逐漸殺光其弟,並將他們的兒子殺死,女兒收入後宮。又興建離宮一千餘間,以珠寶裝飾,並設有許多殘酷的刑具,號號“生地獄”。命宮女女侍中,參與政事,由於宗室元勛幾乎剷除殆盡,當權者就是宦官、宮女這些人而已。
乾和十六年(958年)劉晟去世,諡文武光聖明孝皇帝,廟號中宗。

大理

大理中宗文安皇帝段正淳,亦作段政淳,清代因避諱改淳為純。他是宋代雲南大理國(後大理國)第十五世國王,公元1096-1108年在位。白族。大理人。段正明弟(一說段正明子)。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取代大理國的大中國國王高升泰迫於傳統勢力及佛教意識,遺命其子高泰明還位與段氏,遂被高氏立為國王。段正淳雖然是後大理國的國王,接受高氏歸還的政權,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勢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門,最後在1108年時讓位給其子段正嚴,出家為僧。死後諡號為文安帝,廟號中宗。

朝鮮

朝鮮王朝中宗李懌(1488-1544)字樂天,明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十九日出生於景福宮。初封晉城君,生母尹氏被立為王后之後改為晉城大君。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朝鮮發生宮廷政變,長兄燕山君李隆被廢,迎立晉城大君即位,李氏朝鮮第11位君主。李懌喜好鍊金術和命課學。
李懌在位期間,發生了己卯士禍(正德十四年/1519年,趙光祖死)、辛巳誣獄(安塘之亂,嘉靖元年/1522年,士林派再次被貶)、全國傳染病(嘉靖五年/1526年)、灼鼠之變(嘉靖七年/1528年,敬嬪朴氏被廢,嘉靖十二年/1533年賜死)等政局變動。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十四日,在位三十八年的李懌薨逝於昌德宮歡慶殿,終年五十八歲。明朝賜謚“恭僖”(敬事供上曰恭;小心畏忌曰僖),廟號中宗。初葬高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遷葬廣州靖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