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姓(穀梁)

穀梁姓

穀梁一般指本詞條

穀梁姓,現行罕見複姓。今山西長治有分布。漢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載;《鄭通志·氏族略》亦收。春秋魯有穀梁赤,傳《春秋》,即《春秋穀梁傳》,為《春秋三傳》之一。其子穀梁淑,亦傳《春秋》。又,《元和姓纂》云:“今下邳有穀梁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穀梁姓
  • 郡望:下邳郡
  • 堂號:下邳堂
  • 名人:穀梁赤
歷史發展,傳統文化,郡望堂號,宗祠通用聯,名人,

歷史發展

源流一
源於農耕作業,出自糧食種植業,屬於以物品名稱為氏。古代有一些部落,農業相對比較發達,他們以能種出優質的穀子為驕傲,古代將谷(谷)子稱為粱,所以善於種植粱的氏族首領就用谷粱命姓,他的後代子孫遂以谷粱為姓,後來谷字簡化為谷字、粱字演變改成梁字,遂稱為穀梁氏。
源流二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穀梁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居住地先民以地名為氏。古代有個叫古博陵的郡(相當於今河北省安平、安國等縣),在郡中有個城市叫穀梁城,居住在那裡的人遂以地名命姓,稱穀梁氏。因為在古代“谷”是“谷”的繁體字,同音通用,故又稱穀梁氏。在春秋以後,穀梁複姓就慢慢演變成單姓谷或單姓梁了。
遷徙分布
穀梁氏複姓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五十七位門閥,迄今已有兩千八百多年歷史,望族出下邳郡西河郡。穀梁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穀梁一姓為世人所知,主要得力於《春秋谷粱傳》作者谷粱赤。谷粱赤儘管跟孔子沒有直接的授受關係,但仍可列為孔門中人。因為他的老師子夏,正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關於穀梁氏的姓源,不少古籍提出了大致相同的看法,如上所術。從《姓氏尋源》上追宗溯源,可知,穀梁氏望出下邳,從《姓氏尋源》上追溯,可知,穀梁氏望出下邳,因谷簡化為谷、粱演變作梁,因以穀梁為氏而得姓。《元和姓纂》上也有提到“下邳有穀梁氏。”從這些文獻可以知道,穀梁氏是源出於山東省的一個古老複姓,得姓於春秋時期,迄今已有2800多年歷史。根據《通志·氏族略》上提到的穀梁赤作《春秋穀梁傳》,在我國學術界很有聲譽。這個家族到了唐代已轉遷到了下邳,即今江蘇省徐州東一帶地方。在春秋以後,穀梁複姓就慢慢演變成單姓谷或單姓梁了。故古今名人詞典,很難找到穀梁氏的名人。穀梁姓望居下邳郡(東漢永平十年時〔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朝宋時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相當於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北一帶地區〕即今江蘇省西北部地區);西河郡(漢代元朔四年即公元前125年置郡。相當於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
山東省菏澤定陶人定陶縣陳集鎮有谷姓村莊5個,約數萬人,皆稱穀梁赤之後。《谷氏族譜》記載:“谷氏始祖姓穀梁,名赤,字元始……適漢高定鼎過魯以太牢祀孔子……然自是復藉於曹焉。”這五穀姓村莊以西谷莊最早、建於西漢初年,穀梁赤墓在棠林坡谷莊谷氏祠堂後,古墓碑尚存。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下邳郡:秦朝時期在今江蘇睢寧西北一帶設下邳縣。東漢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北朝宋國時期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其時轄地在今北至江蘇省新沂縣邳縣,南至安徽省嘉山縣,東至江蘇省漣水縣淮安市清江市一帶。東晉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睢寧市、邳州市一帶地區。金國時期移睢寧到西北古邳鎮。到了明朝時期,下邳郡被廢黜不再。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濬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準,西岸為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為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堂號
下邳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弟子受業;
元始名流。
——佚名撰穀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魯國人穀梁赤為子夏弟子。下聯典指春秋時期魯國人穀梁淑,字元始,居魯國為一時名流。

名人

穀梁赤
戰國時期魯國人,子夏弟子,為《春秋穀梁傳》作者。其說最初只有口說流傳,至西漢時才寫成《春秋穀梁傳》。《春秋穀梁傳》亦稱《穀梁春秋》或《穀梁傳》,為今文經學派著作,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體裁與《公羊傳》相近,以問答形式解經,側重傳《春秋》之“義理”,持論比《公羊傳》平正,是研究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字元始,春秋時期魯國人,傳《春秋》十五卷,居魯國為一時名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