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季安

田季安(781年-812年),本名田夔,字季安,平州盧龍(今河北盧龍縣)人。唐朝後期藩鎮軍閥,魏博節度使田承嗣之孫,雁門郡王田緒第三子。

迎娶昭義軍行軍司馬元誼之女為妻。長期沉溺酒色,患風病,殺戮無度。衙內兵馬使田弘正屢次規勸田季安。田季安不聽,反而遷怒於田興,田興“陽為風痹,灸灼滿身”。個性忍酷,無所畏懼。

元和七年(812年)卒,時年三十二歲,追贈太尉。其子田懷諫年方十一,大權落入蔣士則之手。部眾推薦田興繼任魏博節度使。其他兒子有田懷理、田懷詢、田懷讓。

基本介紹

  • 本名:田季安
  • 字號:字夔
  • 所處時代:唐朝中期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魏博鎮
  • 出生時間:781年
  • 去世時間:812年
  • 官職:魏博節度使、檢校右僕射等
  • 爵位:雁門郡王
  • 追贈:太尉
新唐書,舊唐書,

新唐書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五·籓鎮魏博
季安字夔。母微賤,公主命為己子,寵冠諸兄。數歲,為左衛胄曹參軍、節度副使。緒死時,年十五,匿喪觀變,軍中推為留後,因授節度使。除喪,加檢校尚書右僕射,進位檢校司空,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季安畏主之嚴,頗循禮法。及主薨,始自恣,擊鞠從禽,酣嗜欲,軍中事率意輕重,官屬進諫皆不納。
會詔中尉吐突承璀以神策兵討王承宗,季安謀曰:“王師不跨河二十五年,今越魏伐趙,趙誠虜,魏亦虜矣,奈何?”或請以五千騎決除君憂。季安曰:“善,沮軍者斬!”時幽州劉濟將譚忠適使魏,聞之,入見季安曰:“往年王師取蜀取吳,算不失一,是宰相謀也。今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付中臣,不起天下甲而出秦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上自為謀,以夸服臣下。若師未叩趙,而先碎於魏,是上之謀不及下,且能不恥!既恥且怒,必任智畫,仗猛將,再舉涉河。鑒前之敗,必不越魏誅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後魏。是上不上,下不下,當魏而來也。”季安曰:“計安出?”忠曰:“王師入魏,君厚犒之。悉甲伐趙,而陰遺趙書曰:‘魏若伐趙,為賣友;魏若與趙,為反君。賣友反君,魏不忍受。執事能弛陴鄣,遺一城,魏得持之獻捷天子以為符,此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為臣,不世之利也。’趙不拒君,則魏安矣。”季安然之,遣大將率兵會王師伐承宗,糧餉自辦,取堂陽以報,加太子太保
有丘絳者,父時賓佐,與同府侯臧爭權,季安怒,斥為下縣尉,俄召還,先坎道左,既至,生瘞之。忍酷無忌憚,大抵如此,死年三十二,贈太尉。
妻子為元誼女,召諸將立其子懷諫,最幼,不能事,政決於私奴蔣士則,數易置諸將,軍中怒,取田興為留後,所謂田弘正者,以懷諫歸第,殺士則等十餘人。季安既葬,送懷諫京師,授右監門衛將軍,寵錫蕃渥。緒弟縉、華顯於朝。

舊唐書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一·列傳第九十一》
季安,名夔。母微賤,嘉誠公主蓄為己子,故寵異諸兄。年數歲,授左衛胄曹參軍,改著作佐郎、兼侍御史,充魏博節度副大使、試光祿少卿、兼御史大夫。田緒卒時,年才十五,軍人推為留後。朝廷起復為左金吾衛將軍,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魏博節度營田觀察處置等使。服闕,拜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進位檢校司空,襲封雁門郡王。未幾,加金紫光祿大夫,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田季安幼守父業,懼嘉誠公主之嚴,雖無他才能,亦粗修禮法。及公主薨逝,遂頗自恣,擊鞠、從禽色之娛。其軍中政務,大抵任徇情意,賓僚將校,言皆不從。免公主喪,加檢校司徒。元和中,王承宗擅襲戎帥,唐憲宗命吐突承璀為招撫使,會諸軍進討。田季安亦遣大將率兵赴會,仍自供糧餉。師還,加太子太保
田季安性忍酷,無所畏懼。有進士丘絳者,嘗為田緒從事,及季安為帥,絳與同職侯臧不協,相持爭權。季安怒,斥絳為下縣尉;使人召還,先掘坎於路左,既至坎所,活排而瘞之,其凶暴如此!元和七年卒,時年三十二,贈太尉。子懷諫、懷禮、懷詢、懷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