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漢(武漢簡稱))

武漢

漢(武漢簡稱)一般指本詞條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駐地。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1108.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48萬億元。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構成濱江濱湖的水域生態環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箇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洋務運動促進了武漢工商業興起,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昌起義作為辛亥革命的開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2016年3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12月,國家發改委明確要求武漢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2019年10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淡水資源,濕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航運,航空,公共運輸,政治,主要領導,對外交流,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歷史文化,文物古蹟,文化遺產,方言,飲食,藝術,宗教,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台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市郊黃陂境內的張西灣古城遺址為4300年前古人類生活的重要遺存。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
白雲黃鶴之鄉白雲黃鶴之鄉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羡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吳黃武二年(223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為歷代州府治所。
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興師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為一級行政單位(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的治所。
明代武漢三鎮圖明代武漢三鎮圖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於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奠定了武漢三鎮的地理基礎。明末清初,漢口與北京、蘇州、佛山並稱“天下四聚”,又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鹹豐八年(185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漢口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鹹豐十一年(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老漢口鎮的下游沿長江先後開闢了漢口英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漢口日租界五國租界,這些租界獨立於中國政府管轄之外,在界內分別設定工部局、巡捕房、領事法院(庭)等迥異於中國政治體制的管理機構。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分漢水以北地置夏口廳,治所即今漢口。至此,漢口與漢陽城區、武昌城區統稱“三鎮”。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布脫離清朝,成立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武漢成為革命中心。
民國元年(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民國三年(1914年),同屬江漢道。據民國九年(1920年)5月16日《日日新聞》:當時漢口人口為40萬人,漢陽8萬人,武昌31萬人。民國十三年(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設立市政籌備處。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武昌縣城區為武昌市(12月成立市政廳),夏口縣與漢陽縣城區並為漢口市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武漢國民政府舊址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布,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4月16日,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民國十八年(1929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改為特別市
民國十八年(1929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組建武昌市政委員會。民國二十年(1931年)4月,武昌市政委員會改為武昌市政籌備處。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政府成立,市轄區域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176379人,市區範圍東北至任家路,西南至白沙洲,東南至洪山口,西北至長江中線,轄中正、大朝街、賓陽、糧道街、胡林翼、積玉橋、金白洲、徐家棚8個鎮公所。12月1日,將鎮公所改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漢陽城區劃歸武昌市管轄。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
1950年,武漢市改由中南軍政委員會領導,中南軍政委員會駐漢口。1952年,武漢市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並為其駐地。1954年,武漢市改為湖北省轄的省會城市。1959年,原孝感專區所屬孝感、通城、應山、蒲圻、大悟(駐二郎店)、嘉魚、黃陂、漢陽(駐蔡甸鎮)、武昌、漢川、鹹寧、應城、通山、雲夢、崇陽、安陸等16縣劃歸武漢市領導。
1960年,撤銷通城縣,併入崇陽縣;撤銷嘉魚縣,併入武昌縣;撤銷蒲圻縣,併入鹹寧縣;撤銷雲夢縣,併入安陸縣。轄12縣。1961年,將孝感、應山、大悟、黃陂、漢陽、武昌、漢川、鹹寧、應城、通山、崇陽、安陸等12縣劃歸孝感專區。
1979年,原屬鹹寧地區的武昌縣(駐紙坊鎮)和原屬孝感地區的漢陽縣(駐蔡甸鎮)劃歸武漢市領導。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將孝感地區的黃陂縣,黃岡地區的新洲縣劃歸武漢市。
1984年,設立武漢市漢南區;同年5月,武漢市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計畫單列市
1992年7月,武漢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同年9月12日,民政部批准撤銷漢陽縣,設立武漢市蔡甸區,區人民政府駐蔡甸鎮。
1993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
1995年3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區人民政府駐紙坊鎮。
1998年9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黃陂縣、新洲縣,設立武漢市黃陂區新洲區。至此,武漢市下轄13個行政區。
2007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武漢城市圈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10年1月,國務院批准東湖高新區為繼中關村科技園後中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0年11月,國務院批准武漢吳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更名為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5年,武漢市被國家定位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同年7月,武漢城市圈成為國內首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2016年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復函要求武漢加快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國際知名的美麗宜居城市。
2017年4月,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在東湖高新區掛牌。
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末,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武漢市人民政府駐江岸區沿江大道188號。
武漢市地圖武漢市地圖
武漢市行政區劃(截至2017年)
轄區行政代碼面積常住人口郵政編碼政府駐地
420102
64.24
121萬
430014
四唯街道六合路1號
420103
33.43
83萬
430000
北湖街道新華下路15號
420104
41.9
64萬
430000
榮華街道沿江大道518號
420105
108
89萬
430050
建橋街道芳草路特1號
420106
82.2
134萬
430000
積玉橋街道中山路307號
420107
61.1
54萬
430080
新溝橋街道臨江大道868號
420111
509
126萬
430070
珞南街道珞獅路318號
420112
495.3
51萬
430040
吳家山街道東吳大道1號
420113
287
21萬
430090
紗帽街道紗帽正街109號
420114
1100.81
57萬
430100
蔡甸街道漢陽大街559號
420115
2014.5
82萬
430200
紙坊街道文化大道99號
420116
2261
122萬
430300
前川街道黃陂大道380號
420117
1409.7
105萬
430400
邾城街道紅旗街14號
以上單位:面積(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萬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2.1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約154.0公里,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國家5A級景區——武漢東湖國家5A級景區——武漢東湖
截至2017年末,武漢市土地面積8569.15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628平方公里。
武漢市

地形地貌

武漢市地貌屬鄂東南丘陵經漢江平原東緣向大別山南麓低山丘陵過渡地區,中間低平,南北丘陵、崗壟環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壟崗平原與平坦平原的面積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間,大部分在50米以下。

氣候

武漢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常年雨量豐沛、熱量充足、雨熱同季、光熱同季、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等特點。
武漢氣候圖武漢氣候圖
武漢年平均氣溫15.8℃-17.5℃,極端最高氣溫41.3℃(1934年8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8.1℃(1977年1月30日)。年無霜期一般為211天-272天,年日照總時數1810小時-2100小時,年總輻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水文

中國最大城中湖——武漢湯遜湖中國最大城中湖——武漢湯遜湖
武漢市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眾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形成湖沼水網。
截至2017年末,武漢市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803.17平方公里,居中國城市首位。湯遜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面積達47.6平方公里),面積33.9平方公里的東湖在中心城區退居第二,梁子湖是中國生態保護最好的兩個內陸湖泊之一。

自然資源

淡水資源

武漢市總水域面積達22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積的26.1%。各類水庫277座,其中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6座,總容量9.25億立方米。共有塘堰8.51萬口,蓄水能力3.3億立方米。據測算分析,在正常年景,地下水靜儲量128億立方米,地表水總量達7145億立方米,其中境內降雨徑流38億立方米,過境客水7047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萬千瓦。
南岸嘴南岸嘴
武漢市淡水資源豐富,水域面積是全國大城市第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全國平均水平40倍,全球人均水平10倍。

濕地資源

武漢市濕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截至2012年,武漢市濕地面積3358.3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9.54%,其中天然濕地面積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濕地面積1796.49平方公里。
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
截至2018年1月,武漢市共有6個國家濕地公園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東湖國家濕地公園、安山國家濕地公園、後官湖國家濕地公園、杜公湖國家濕地公園、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濕地公園最多的城市。

生物資源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市的蕨類和種子植物有106科、607屬、1066種,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區系成份。
青山江灘青山江灘
武漢市有畜禽、水生、藥用、毛皮羽用、害蟲天敵、國家保護動物等動物資源。畜禽動物主要有豬、牛、雞等10餘種、70多個品種。魚類資源有11目、22科、88種,主要經濟魚類有草、青、鰱等20餘種,“武昌魚”(團頭魴)是經濟名貴魚種。水禽有雁、鸛、鵜等8目、14科、54種。白鸛是國家一類保護的珍貴稀有水禽。特種經濟水生物有白鰭豚、江豚、鱉等。白鰭豚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江豚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在野生動物資源中,毛皮獸類很少,主要是藥用動物。

礦產資源

武漢市已發現礦產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其中,冶金輔料和建築材料儲量最大,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石、白雲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潤土礦儲量1.18多億噸,居全國第一位。發現優質礦泉水、熱泉8處。此外,還發現金礦點11處,銅礦點9處,錳礦、磷礦點各2處,並有5處發現石油、天然氣的“油氣顯示”。
東湖綠道東湖綠道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常住人口1108.1萬人,比2017年末增加18.8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89.6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0.29%,比2017年末提高0.25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戶籍人口883.73萬人。全年戶籍出生人口11.94萬人,出生率13.74‰;死亡人口4.79萬人,死亡率5.51‰;自然增長率8.23‰。
武漢是一個多民族散雜而居的城市。截至2014年,武漢共有50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49個,共5.42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7%。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2萬多人),其次是土家族(1萬多人)。
百年江漢路百年江漢路

經濟

綜述

2018年,武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47.29億元,同比增長8.0%,三次產業構成為2.4:43.0:54.6。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5136元,同比增長6.4%。
2018年,武漢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900.24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28.70億元,增長11.0%。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294.21億元,增長9.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29.54億元,增長12.3%。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0.6%。
2018年,武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33元,同比增長9.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59元,同比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2元,同比增長8.5%。
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

第一產業

2018年,武漢市第一產業增加值362.00億元,同比增長2.9%。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增加值380.45億元,同比增長3.2%。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8萬家,增長4.3%。

第二產業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藥等完整的工業體系,著力打造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節能環保等四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2016年2月至11月,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家新能源和智慧型網聯汽車基地相繼獲批,落子武漢。2018年11月,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武漢)正式上線。
2018年,武漢市第二產業增加值6377.75億元,同比增長5.7%。全部工業增加值5076.21億元,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3696.0億元,同比增長2.5%。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548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9194.29億元,同比增長14.0%。
2018年,武漢市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智慧型製造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8.8%,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9.2%和21.5%。
武漢·中國光谷武漢·中國光谷
武漢各類經濟開發區
級別名單
國家級
省級
武漢江漢經濟開發區
武漢洪山經濟開發區
武漢武昌經濟開發區
武漢礄口經濟開發區
武漢江岸經濟開發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武漢青山經濟開發區

第三產業

武漢是中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資中部的首選城市,在武漢所有外商投資中,港資比重最大。武漢是法國在華投資額最高的城市,占法國在華全部投資的三分之一。截至2018年末,在漢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增至266家,居中國中西部地區首位。其中,比利時安海斯-布希英博(Anheuser-BuschInBev)、德國拜爾斯道夫(Beiersdorf AG)等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區總部設在武漢,美國威瑞森電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德國博世(Bosch)將中國區總部落戶武漢。
黃鶴樓月色黃鶴樓月色
武漢是同時具備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三要素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末,共有漢口銀行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湖北銀行國華人壽合眾人壽、長江財險、長江證券天風證券、交銀國際信託等28家金融機構總部設在武漢。在漢設立或籌建後台服務中心的金融機構33家。武漢外資銀行包括東亞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滙豐銀行渣打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韓國企業銀行、台灣土地銀行、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等。武漢還是中國人民銀行在中部地區唯一的跨省級分行--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所在地(轄鄂湘贛三省),銀行密度居中國第五。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上市公司數量達77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0家,境內上市公司57家,穩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武漢還是除上交所和深交所之外唯一合法的場外交易市場--“新三板”的中國首個擴容試點城市。
2018年,武漢市第三產業增加值8107.54億元,同比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43.90億元,同比增長10.5%。全年武漢地區進出口總額2148.40億元,同比增長11.0%。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3.5%。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09.27億美元,增長13.3%。
漢秀夜景漢秀夜景
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26331.62億元,比年初增加1832.21億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28270.77億元,比年初增加4323.01億元。全年實現保險保費收入621.02億元,同比增長12.1%。
2018年,武漢市接待國內遊客28512.47萬人次,同比增長10.9%,國內旅遊收入3037.55億元,增長12.6%。入境遊客276.23萬人次,增長10.4%,國際旅遊收入18.83億美元,增長11.3%。
2018年,武漢市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92.4億元,同比增長28.0%。郵政業完成快遞業務收入91.6億元,增長12.9%。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707.9億元,增長120.8%。新增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160萬戶,達到1906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684.4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154.6部/百人。網際網路用戶495.7萬戶,比2017年末增長13.5%。年末固定寬頻用戶普及率25.1%,移動寬頻用戶普及率77.6%。
武漢是近代中國興辦博覽會的發源地之一。改革開放之前,武漢就是中國四大會展中心城市。1909年在武昌舉辦的武漢勸業獎進會,是中國最早並較為正規的商品博覽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博覽會。
武漢港碼頭武漢港碼頭
截至2018年末,武漢已有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武漢科技會展中心等四座專業會展場館。“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中國漢口北商品交易會(簡稱“漢交會”)等定期在武漢舉辦,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第47屆國際規劃大會、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第11次部長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首屆旅遊部長會議等國際展會相繼在武漢成功舉辦。

交通運輸

綜述

武漢市地處長江黃金水道京廣鐵路大動脈的十字交匯點,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2009年,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武漢市為全國首個綜合交通樞紐研究試點城市。

公路

截至2015年末,武漢市公路通車裡程15658.70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5394.30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633.50公里。公路路網密度195.00公里/百平方公里。
武漢市主要道路

鐵路

武漢是中國高鐵客運專線網的重要樞紐,中國四大鐵路樞紐、六大鐵路客運中心、四大機車檢修基地之一,是京廣高鐵滬漢蓉鐵路兩條國家級高速鐵路大動脈的交匯地。2013年,武漢鐵路客運量首次超越北京、廣州,達到1.2億人次,居全國第一,成為中國鐵路運輸的最大中轉站。
2018-2020年,武漢將建成全國鐵路路網中心。打造以武漢為中心的“兩縱兩橫兩連”十二個方向的高速鐵路網路和“一環八向”的貨運鐵路網路,構建武漢與武漢城市圈其他城市“1小時”、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2小時”、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城市“5小時”的高鐵輻射圈。建成光谷火車站,啟動新漢陽站建設,開展高鐵機場站前期研究工作,與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一起形成全國獨有的“六站”高鐵樞紐格局。

航運

武漢是中國內河的重要港口,長江中游航運中心,交通部定點的水鐵聯運主樞紐港。武漢還是中國內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啟運港和到達港,武漢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航線是長江中上游地區首條通江達海的優質航線,陽邏港是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試行啟運港退稅政策的長江沿線港口。2010年,武漢新港吞吐量突破1億噸大關,成為長江中上游首個“億噸大港”。此外,武漢還是在長江流域和瀾滄江以西(含瀾滄江)區域內行使水行政主管職能的派出機構長江水利委員會的總部所在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船舶生產基地。武漢航運交易所是繼上海、重慶、廣州後成立的中國第四個航交所
截至2015年,武漢輪渡的歷史長達106年,有38座碼頭,48艘機動船舶,往來於三鎮間的輪渡線路達18條。5條線路為公交輪渡航線。輪渡鼎盛期年客運量達1.6億人次,最高日載客量達30萬人次。
武漢新港武漢新港

航空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位於武漢市黃陂區,1995年4月15日啟用,是中國中部地區第一門戶機場、首個4F級機場。截至2018年8月,武漢天河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線59條,國際通航點達52個,國際航線航點覆蓋到全球五大洲。
天河機場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300萬人次,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312.9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8.5萬噸、運輸架次18.28萬架次;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262.6萬人次,繼續保持中部第一。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也是國家公共航空運輸體系確定的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距市中心(武漢長江大橋)26公里。
2018至2020年,武漢大都市區範圍內實施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順豐國際機場“客貨雙樞紐”發展戰略。

公共運輸

  • 軌道交通
武漢軌道交通(Wuhan Metro)是服務於武漢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首條線路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於2004年7月28日開通運營,使武漢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第一個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
依據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25條線路組成,總長約1045公里,設車站603座,其中換乘車站123座。規劃2020年,武漢市區公共運輸占機動化出行量比例達到62.5%,軌道交通占公共運輸的比例達到53%。
截至2019年2月,武漢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12條(段),包括1號線、2號線一期、機場線、2號線南延線、4號線、3號線一期、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陽邏線、11號線東段(光谷火車站-左嶺)、紙坊線,共216座車站,線路總長318公里,線路長度居中國第五位。
截至2017年12月,武漢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有16條(段),包括2號線南延線、蔡甸線、5號線、7號線一期、紙坊線、8號線二期、8號線三期、11號線東段一期、11號線東段二期、12號線、前川線等線路,在建里程360公里。到2020年,武漢軌道交通將形成11條線路,總長達401公里的軌道交通線網,基本形成“主城聯網、新城通線”的軌道交通網路系統。
截至2019年4月,武漢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超過300萬乘次,最高日客運量達445.62萬乘次,穩居全國第六,占全市公共運輸客運量比重、過江客流分擔率均超過40%。
武漢捷運線路圖(截至2019年2月)武漢捷運線路圖(截至2019年2月)
線路起訖站站數
(座)
里程
(公里)
車輛編組標誌色運行方式
32
38.17
4B
捷運藍
單一交路
38
60.8
6B(預留8B)
梅花紅
1:1大小交路
24
28
6B
歸元金
單一交路
28
33.4
6B
芳草綠
單一交路
27
35.95
6A
鸚鵡綠
單一交路
19
30.85
6A(預留8A)
鳳凰橙
單一交路
金潭路站
梨園站
12
16.7
6A(預留8A)
編鐘青
單一交路
13
19.8
6A
雲鶴黃
單一交路
16
35
4A(預留6A)
雲苔紫
單一交路
野芷湖站
青龍山捷運小鎮站
7
16.69
6A(預留8A)
鳳凰橙
單一交路
  • 公共汽車
主詞條:武漢公交
武漢最早的公汽是從雙墩開往五福路的1路。至2011年,已有公共汽(電)車7061輛,公汽線路289條,平均線長19.9公里,行程20公里以上線路達114條。其中普線55條(城區34條、電車8條和郊區13條),專線200條(城區166條、遠城區12條、郊區22條),包括通宵線路6條及清潔能源線路16條,另有旅遊線路6條及中巴線路12條。公交單人票價為普通車1元(刷卡0.8元),空調車2元(刷卡1.6元),雙層車1.5元。
  • 橋樑隧道
武漢有“百湖之市”之稱,因三鎮隔江鼎立,江湖阻隔,因此橋樑眾多。截至2015年底,武漢已建成1300餘座橋樑中,包括人行天橋立交橋、過江公路橋、公鐵兩用橋等各類橋樑,涵蓋三塔斜拉橋、雙塔斜拉橋、雙塔懸索橋、拱橋、連續結構橋、雙曲橋等各種橋型。
橫臥於武漢市武昌蛇山漢陽龜山間長江江面上的武漢長江大橋,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是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橋樑。
武漢還擁有“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隧道、“萬里長江捷運第一隧”——武漢捷運2號線過江隧道、“萬里長江公鐵第一隧”——武漢長江公鐵隧道
晴川橋晴川橋
武漢市過江(長江、漢江)交通設施

政治

主要領導

武漢市歷屆黨政領導
市委書記時間市長時間
1954.06-1955.09
1949.05-1952.02
1955.09-1968.01
1952.02-1952.12
1971.02-1973.01
1952.12-1954.11
1973-01-1977.11
1954.11-1956.12
1977.11-1979.02
1956.12-1966.05
1979.02-1980.12
1971.02-1973.01
1980.12-1987.08
1973-01-1977.11
1987.10-1991.10
1979.12-1980.12
1991.10-1998.12
1980.07-1981.03
1999.01-2002.10
1983.03-1986.10
2002.10-2005.05
1986.10-1997.01
2005.05-2008.03
1997.01-2001.12
2008.03-2011.01
2001.12-2002.04
2011.01-2016.12
2002.04-2007.12
2016.12-2018.03
2007.12-2011.01
2018.07-
2011.01-2014.12
2015.01-2018.05
2018.05-
參考資料
武漢市現任主要領導(截至2018年)
職位姓名
市委書記
市長
市人大主任
市政協主席

對外交流

駐漢機構
1861年4月,英國委任金執爾為駐漢領事,在武漢設立第一個總領事館,此後,美、俄、法、葡、荷、日、德、比、意、丹、瑞典、挪、墨、芬等14國先後在漢設領事館、總領事館,奧、西、瑞士、剛果、菲律賓等國也在漢開辦領事業務。1998年,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正式開館,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家設立在中國中部地區的外國領事機構。2016年9月,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表示俄羅斯將在武漢設立總領事館,加上迄今設立的法國、美國、韓國、英國駐武漢總領事館,聯合國四大常任理事國都在武漢設立總領事館。
總領事館
序號領事機構成立時間領館轄區
1
1998年10月10日
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2
2008年11月20日
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
3
2010年10月25日
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
4
2015年1月8日
湖北省、河南省
5
-
-
其他大區機構
機構名稱成立時間備註
荷蘭貿易促進會武漢代表處
1997.04.02
荷蘭貿促會在華設立的首個代表處
聯合國難民署武漢採購信息中心
2005.09.23
聯合國難民署在華設立的第2個、內陸地區首個採購信息中心
法國阿基坦大區湖北代表處
2009.05.05
法國地方大區在華設立的首個代表處
2010.11.29
新加坡企發局在華設立的第10個辦事處
2011.03.26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華設立的第7家、內陸地區首家代表處
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駐武漢聯絡處
2011.10.07
台灣電電工公在大陸成立的第7個、內陸地區首個聯絡處
2014.04.01
香港在中國內地設立的第5個辦事處
友好城市
1979年,武漢市與日本大分市建立第一對國際友好城市。截至2018年11月,武漢市共發展國際友好城市28個,國際友好交流城市81個,友城規模和交往活躍度均居中國內地城市前列。
2018年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於11月14日在武漢開幕,這是友城大會首次在中部地區城市舉辦。
武漢國際友好城市一覽表
國家城市簽字時間國家城市簽字時間
日本
1979.09.07
美國
1982.09.08
德國
1982.10.08
英國
1986.09.16
羅馬尼亞
1987.08.12
烏克蘭
1990.10.19
蘇丹
1995.09.27
匈牙利
1995.10.19
法國
1998.06.18
荷蘭
1999.09.06
韓國
2000.10.29
奧地利
2005.12.20
紐西蘭
2006.04.04
加拿大
2006.09.12
瑞典
2007.09.28
冰島
2008.04.25
以色列
2011.11.08
法國
2012.12.21
土耳其
2013.06.06
墨西哥
2013.07.12
俄羅斯
2015.08.07
智利
2016.04.07
吉爾吉斯斯坦
2016.11.15
希臘
2017.05.11
俄羅斯
2017.06.16
英國
2018.01.31
烏干達
2018.04.13
泰國
2018.11.16
(註:粗體為國家首都,參考資料來源:武漢市外僑辦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末,武漢有普通高校84所,全年在校研究生13.8萬人,同比增長8.6%;本專科在校生96.9萬人,增長2.3%;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8.1萬人,下降3.9%;普通中學在校生32.8萬人,增長4.0%;國小在校生57.9萬人,增長8.2%;幼稚園在校生31.8萬人,增長5.3%。全年新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稚園54所,新改擴建中國小31所,新增學位6萬個。
武漢大學武漢大學
學校名稱主管部門辦學層次備註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本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
本科
教育部
本科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211
教育部
本科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
國家民委
本科
省部共建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省部共建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省部共建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湖北省
專科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
專科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民辦
湖北省教育廳
專科
民辦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兵器工業職工大學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省紡織職工大學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鄂城鋼鐵廠職工大學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省直屬機關業餘大學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武漢公安管理幹部學院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華中電業聯合職工大學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學校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網站等)

科學技術

2018年4月,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在武漢烽火科技集團正式掛牌成立;10月,國家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在武漢啟動。武漢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城市。
2018年,武漢地區科技研究機構111個,中國科學院院士3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6人。全年創投資本總額1337.9億元,同比增長9.1%。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1072項,簽約總金額371.4億元;技術契約認定登記17541項,技術契約成交額722.54億元,同比增長19.8%。全年“四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值超萬億,同比增長16.1%;高新技術增加值增長13.5%。全年專利申請量60511件,授權量32397件,同比增長21.7%和26.9%;發明專利申請量29095件,授權量8807件,增長25.2%和4.3%。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4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475件,增長21.1%。
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
國家實驗室(NL)
序號實驗室名稱依託單位
1
2
武漢地球空間信息國家實驗室(在批)
3
現代製造技術國家實驗室(籌)
國家重點實驗室(SKL)
序號實驗室名稱依託單位
1
華中科技大學
2
華中科技大學
3
華中科技大學
4
華中科技大學
5
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
6
武漢大學
7
武漢大學
8
武漢大學
9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10
武漢大學、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11
中國地質大學
12
中國地質大學
13
岩石圈演化及地質礦產資源評價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
14
華中農業大學
15
華中農業大學
16
武漢理工大學
17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理工大學
18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20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21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23
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
24
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
25
武漢科技大學
26
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北大學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武漢共有公共圖書館2個,藏書452.7萬冊,接待讀者459.10萬人次;博物館10個,接待觀眾543.58萬人次;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藝術表演團體8個,新排上演劇目12台,獲國家獎4個。全年共有電影院線16條,電影院129家,放映電影197萬場,同比增長14.0%,觀影人數4467.00萬人次。
2014年,武漢出版報紙7.3億份,出版雜誌900萬冊。武漢出版社出版圖書19類830種1088萬冊。市屬電視台1座,電視節目11套。市屬廣播電台1座,廣播節目8套。截至2014年末,武漢擁有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湖北日報傳媒集團、長江日報報業集團、知音傳媒集團、今古傳奇報刊集團等出版集團,出版有《最小說》、《今古傳奇》、《知音》、《小學生天地》、《特別關注》等雜誌。
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
各類文化場館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武漢共有體育場館155個,等級運動員發展人數472人。全年舉辦國際國內賽事活動20場。武漢市運動員共獲得2個世界冠軍,2個國家冠軍。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36.49億元。
武漢網球公開賽武漢網球公開賽
武漢從1902年英國人在漢口興建了西商跑馬場開始,賽馬運動就開始走進武漢人的生活。武漢東方馬城國際賽馬場是中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賽馬場,是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馬術協會唯一馬術與速度馬訓練基地,在此舉辦的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是中國內地唯一的常年賽馬賽事,武漢國際賽馬節則是中國賽馬第一品牌。
大型賽事
武漢每年舉辦的常規賽事有WTA超五巡迴賽武漢網球公開賽(2014至2028年)、中國沙灘排球巡迴賽總決賽等,同時也是2007年女足世界盃、2010年世界男排聯賽、2012年湯尤杯羽毛球賽、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第九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及第二十六屆男籃亞錦賽等國際國內大賽的舉辦地。
2019年武漢軍運會會徽2019年武漢軍運會會徽
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辦。
體育場館
武漢主要體育場館有武漢體育中心、湖北省奧體中心、光谷體育館新華路體育場、塔子湖體育中心、漢口文化體育中心洪山體育館武漢體育館光谷國際網球中心等。
俱樂部
截至2015年,武漢擁有五人制足球甲級聯賽六連冠(05-11)球隊武漢地龍足球俱樂部、象甲兩屆聯賽冠軍湖北三環象棋俱樂部、羽超聯賽球隊湖北美聯地產羽毛球俱樂部、武漢卓爾職業足球俱樂部等。

醫療衛生

武漢是繼北京之後中國第二個可頒發國際認可的創傷急救資質證書的城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亞洲首家通過德國KTQ醫療質量認證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等綜合三甲醫院及武漢大學口腔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等專科醫院實力均居國際前列。
截至2018年末,武漢共有衛生事業機構6340個,床位9.59萬張,比2017年末增加0.42萬張。每千人擁有醫院病床7.48張。衛生技術人員10.67萬人,比2017年末增加0.42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82萬人,護師、護士5.35萬人。每千人擁有醫生3.42人。全年甲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180.00人/10萬人。公民無償獻血22.5萬人。人均期望壽命81.3歲。
漢口中山大道漢口中山大道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7年末,全市有名勝古蹟339處、革命紀念地103處,有282處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盤龍城遺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八七會議會址武漢國民政府舊址等29處。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武漢市境內歷史景觀

文化遺產

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方言

主詞條:武漢話
武漢方言屬北方話系統,但與西南地區的雲南、貴州、四川及中南地區的湖南、廣西的方言更接近。就武漢方言內部而言,漢口話因漢口鎮在歷史上的突出地位而聞名,被稱為“漢腔”。

飲食

主詞條:武漢八大名吃
武漢飲食,可謂一早一晚,過早宵夜最為經典,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藝術

音樂
武漢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發源地。武漢音樂學院湖北美術學院的前身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是中國現代第一所私立藝術教育學堂、中國最早的三所藝術專科學校之一,因此武漢也成了中國近現代高等藝術教育的發源地之一。武漢主要藝術表演場館有琴台大劇院武漢琴台音樂廳湖北劇院武漢劇院洪山禮堂等。
古琴台古琴台
設計
2017年11月1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批准,武漢市正式入選2017年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設計之都”。至此,武漢在原有的定義上,又多了一張世界級名片--世界設計之都
雜技
1992年建成的武漢雜技廳是中國第一座可供進行國際雜技馬戲表演的觀演建築,也是亞洲最大的雜技廳,在此舉辦的中國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是與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巴黎明日國際雜技節齊名的全球三大國際雜技節,被文化部列為中國“七大對外文化交流項目”之一。
楚河漢街楚河漢街
工藝
漢繡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它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糅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1910年和1915年,漢繡製品在南洋賽會和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此外,武漢還有木雕船模製作技藝等傳統工藝。
戲劇
漢劇舊名楚調、漢調,約有300多年歷史,有“京劇之母”的美譽。武漢地區其他劇種還有楚劇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另外,武漢還是中國京劇第一世家“京劇譚門”的故鄉。
漢劇漢劇
電影
1903年5月27日,美商匯喇洋行“美國精巧新奇影戲”在老跑馬廳放映,電影開始在武漢出現。1905年,單獨出演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武漢人譚鑫培是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1911年,反映辛亥革命的紀錄片《武漢戰爭》是中國最早的紀錄電影。2012年,武漢成為中國院線數量最多的城市,是中國電影市場重要的票房高地。

宗教

武漢宗教歷史悠久,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5種。武昌寶通寺蓮溪寺、漢陽歸元禪寺、漢口古德寺並稱為武漢近代佛教“四大叢林”。全市共有宗教活動場所600多所,其中全國重點寺觀有佛教歸元禪寺、寶通寺,道教長春觀;湖北省重點宗教場所有佛教蓮溪寺、古德寺,伊斯蘭教漢口民權路清真寺、二七街清真寺、武昌起義門清真寺,天主教漢口上海路教堂、武昌花園山教堂、漢陽顯正街教堂,基督教漢口榮光堂救世堂武昌堂青山堂。此外,黃陂木蘭山有佛教大佛寺、華嚴閣、大雄寶殿、道教金頂、玉皇閣、木蘭殿、斗姆宮,以及新洲的佛教報恩禪寺
武漢長春觀武漢長春觀

風景名勝

武漢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每年舉辦武漢國際旅遊節。武漢自然風光獨特,四季氣候分明,擁有其他大都市罕有的166個湖泊和眾多山巒。武漢的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
截至2017年末,武漢市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39個,其中5A級3個,4A級16個,3A級20個。
武漢東湖櫻園武漢東湖櫻園
武漢市國家級旅遊景區名錄
城市公園
特色街區
其他景點

著名人物

榮譽稱號

榮譽稱號榮獲時間
1986年
2000年
2006年4月
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2007年6月
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2007年6月
全國首個綜合交通樞紐研究試點城市
2009年6月
國家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
2009年10月
第一批
2010年4月
國際賽馬之都
2010年
中國食品交易之都
2010年
國家數字出版基地
2011年9月
2012年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2012年
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
2012年
2015全球最具活力城市(第八位)
2015年
全國文明城市(繼續保留)
2015年
2015年
2016中國百強城市(第十位)
2016年10月
2017年6月28日
2017年9月
2017年10月31日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第10位)
2017年11月12日
2017年C40城市獎
2017年12月6日
“影響中國”2017年度創新城市
2017年12月15日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第5位
2017年12月27日
2017國家中心城市綜合評估排名第6位
2018年1月
2018年2月5日
“機遇之城”全國第6名
2018年3月
中國新零售之城指數報告(第六位)
2018年5月
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
2018年6月22日
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
2018年6月27日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第五位
2018年10月
中國創新城市TOP10(第六位)
2018年11月
中國“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第五位
2018年11月
《2018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第19位、中國第4位
2018年11月
世界二線城市
2018年11月
國家標準化改革先行區
2018年11月
2018亞洲50強城市綜合排名第13位、中國內地第5位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7
2018年12月
2018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6
2018年12月
2018年12月
中國軟體特色名城
2019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