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夢齡墓

郝夢齡墓

郝夢齡墓是抗日戰爭時任衛立煌部中央兵團中將前線總指揮郝夢齡的墓,墓園坐東南、朝西北,墓的四周砌有0.8米高的磚沙水泥結構的圍牆,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前面有一寬25米的墓門,門前有寬1米的33級階梯。墓分為墓身和墓碑兩部分,墓身高0.8米,寬2米,長3米,呈橢園形。墓碑高3米、寬1.1米、厚0.75米,用水泥、磚、沙砌成的小塔,表層為水磨石,呈灰黑色,頗具民族風格。墓碑的正中鎊刻著"郝夢齡烈士之墓"七個隸書大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郝夢齡墓
  • 占地面積:80平方米
  • 墓身高:0.8米
  • :2米
地理位置,個人生平,

地理位置

郝夢齡烈士墓園位於武漢市伏虎山西北側的山腰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個人生平

郝夢齡,字錫九。1898年2月18日出生於河北省藁城莊合村,家庭世代務農。少年時曾在河北正定當學徒,後因不堪老闆虐待,投奔奉軍第十三軍魏益三部當兵,1921年起在魏部任營長、團長。1926年隨魏部歸屬馮玉祥國民軍,任第四軍旅長,在北伐戰爭中,升任第四軍第二師師長,後又升為第九軍軍長。因為他曾多次參加軍閥混戰,目睹“人民遭殃,流血千里”,深感悔恨,一再請示解甲歸田,未獲批准。
1935年調往貴陽,負責修築川黔、滇公路。1937年5月,被調往四川山洞陸軍大學將官班學習。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國共第二次合作,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他行抵重慶,得知蘆溝橋事變發生,深感國家己到生死存亡最後關頭,立即返回部隊,要求北上抗日,未獲批准。經再次上書請縷,才同意他由貴陽率部北上抗日。路過武漢時,與家人訣別,立下遺書,決心以身許國,不打敗日本侵略者決不生還,隨即兼程北上,徑奔石家莊前線,歸屬衛立煌指揮。在石家莊戰地,他常以誓死報國之心激勵部屬,故其所部英勇作戰,士氣高昂。10月1日,晉北戰局緊張,又奉命率第九軍馳援山西忻口,參加太原保衛戰。在衛立煌指揮下,他任中央兵團長,指揮第十九軍、第三十二軍、第二十一軍、第九軍堅守忻口以北龍王堂、南懷化、大白水、南峪一線主陣地。10月12日至11月2日的忻口戰役,日軍第五師團等部五萬餘人進攻忻口之南懷化及其以南的一二0 0高地。敵人以飛機、大炮、坦克發起猛攻十數次,郝率部堅決阻擊,敵人終未得逞。至15日夜,總司令衛立煌增派七個旅交郝指揮,由下面襲擊,左右兩翼同時出擊策應,以期夾擊頑敵。夜2時,郝親臨大白水前線指揮作戰,身先士卒,揮兵突擊敵陣,不幸中彈殉國。時年39歲。
10月24日,郝夢齡將軍靈樞由太原護送武漢,武漢各界隆重舉行公祭,後以國葬儀式安葬於卓刀泉伏虎山,萬餘人參加葬禮。為紀念忠烈功勳,漢口北小路改名郝夢齡路。1938年3月12日,延安舉行追悼抗日陣亡將士大會,高度評價了郝夢齡將軍抗日殉國的精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