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烈士紀念碑在武漢市漢口江岸“二七”革命紀念館院內。為紀念1923年在“二七”大罷工(即京漢鐵路大罷工)中犧牲的烈士而立。碑用花崗石砌成,碑身為圭形方錐體,置於束腰石座之上,通高12.6米,碑正面鐫毛澤東手書“二七烈士紀念碑”七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七烈士紀念碑
- 位置:武漢市漢口江岸
- 目的:“二七”大罷工中犧牲的烈士
- 高度:12.6米
建築構造,印證歷史,二七慘案,烈士事跡,林祥謙,施洋,揭幕儀式,毛澤東題詞,
建築構造
碑座四面,鑲嵌著白色大理石的浮雕藝術裝飾,前面為象徵工農團結、高舉革命火炬的圖案,左右兩側嵌有浮雕畫圖,生動地再現了武漢各工團聲援罷工和鐵路工人赤手空拳與全副武裝的反動軍警英勇搏鬥的壯烈場面。座後刻有碑文,記述“二七”大罷工鬥爭中的英雄事跡,碑後紀念館內還陳列有“二七”革命鬥爭史料和烈士遺物,周圍繁花簇擁,青松環抱,瑰偉壯觀。
印證歷史
鋼軌斷面造型的碑座烘托著“工”字鋼造型的碑體,碑頂飾以展翅欲飛的大鵬飛輪,仿佛訴說著先烈喋血的悲壯,訴說著中國鐵路工人在革命鬥爭中的堅強不屈,團結戰鬥。碑體正面鐫刻的“二七烈士紀念碑”七個餾金大字印證歷史的壯烈。
二七慘案
1923年2月2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從鄭州遷至漢口江岸,2月4日三萬多鐵路工人大罷工,1200多公里長的京漢鐵路陷入癱瘓。2月6日,軍閥向工人舉起了屠刀。
當晚,江岸分工會委員長林祥謙和數十名工人被捕,捆綁在江岸車站電線桿上,林祥謙寧死不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犧牲時年僅31歲。同時,多年積極參加工人運動,抨擊軍閥暴行,被工人譽為“勞工律師”的施洋,也在漢口被非法逮捕,2月15日被秘密殺害於武昌洪山。
在這次京漢鐵路總同盟大罷工鬥爭中,被殺害的有52人,受傷的300餘人,造成歷史上有名的“二七”慘案。這是由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
5月19日,參加二七大罷工的共產黨員周天元之子、80歲的周家學老人回憶,為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1958年,在江岸二七路建立了二七烈士紀念碑。
從1923年到解放後的1953年的30年間,二七大罷工的發起地——江岸並沒有紀念二七罷工的任何建築。1951年,逮捕了製造“二七慘案”的原京漢鐵路局局長趙繼賢,就在現二七路老紀念館地址臨時搭建審判法庭,宣布處死。
烈士事跡
“二七”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在這次京漢鐵路總同盟大罷工鬥爭中,被北洋軍閥殺害的有52人,受傷的300餘人。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江岸分工會委員長林祥謙和“勞工大律師”施洋。
林祥謙
林祥謙(1892--1923),福建閩侯人。1905年到馬尾船政局辦的學堂讀書。1906年停學後,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1912年到京漢鐵路江岸機車車輛修理廠當鉗工,曾被推舉為福建工人同鄉組織的首領。1921年8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後,他積極回響書記部提出的剷除幫口、按照產業原則組織工會的號召。同年12月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召開的會議,並作為發起人之一,籌備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1922年1月江岸工人俱樂部成立後,任俱樂部財務幹事。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工人俱樂部的工作,為工人謀利益,深得民眾的信任和愛戴。10月江岸工人俱樂部改名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他是江岸分工會的領導成員之一。不久又當選為江岸分工會委員長。1923年2月1日同各工會、團體代表到鄭州參加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遭到北洋軍閥吳佩孚的禁止和破壞,他和代表們一起,不顧禁令,衝破軍警的包圍圈,進入會場,舉行會議。會後,總工會為抗議軍閥的殘暴行徑,決定於2月4日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他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的總負責人。在罷工中,他始終戰鬥在第一線。2月7日,吳佩孚、肖耀南等對罷工工人進行殘酷屠殺,造成了二七慘案。同日他遭到逮捕,被縛於江岸東站的電桿上,面對敵人的屠刀堅貞不屈,高呼:“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英勇就義。
施洋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湖北竹山麻家渡鎮雙桂村人。1915年,施洋就讀於湖北私立法政專門學校。1917年畢業後,他與武漢法學界人士組織法政學會,主張律師是保障人權,伸張公理的工具。墓原在洪山西麓,1953年遷湖北武漢洪山。墓前就山勢築成寬闊磴道,層台中間立有高約20米的豐碑,正麵塑“施洋烈士紀念碑”七字,背面刻烈士革命事略,碑前塑烈士半身像,其下石座正面鐫有董必武悼念烈士的詩篇。
1920年秋,施洋在武漢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閱讀了《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同時,他還深入產業工人居住區,了解工人疾苦,參與創辦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學校,宣傳“勞工神聖”和社會主義。1921年10月,參加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積極從事有計畫的工人運動。1921年底赴長沙向毛澤東學習發動農運,與毛澤東、正在長沙請湘軍援鄂的辛亥革命元老孔庚三人結拜為兄弟。(孔後來走向反動)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底,施洋領導漢陽鐵廠取得了罷工勝利後,參與組建武漢工團聯合會,並被聘請為該會法律顧問。
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施洋是罷工的領導者之一,積極組織武漢工人和學生進行反對軍閥吳佩孚的遊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動軍警逮捕。在敵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壓倒了敵人。2月15日凌晨,敵人將施洋押赴刑場。面對敵人黑洞洞的槍口,施洋大義凜然地說:“你們殺了一個施洋,還有千百個施洋!”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精神和對共產主義的堅強信念。敵人惱羞成怒,連呼開槍。施洋高呼:“勞工萬歲!”第二槍響時,施洋仍然屹立,再呼“勞工萬歲!”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勞動者的律師施洋英勇犧牲了,時年34歲。
揭幕儀式
湖北省武漢市紀念“二七”革命鬥爭
76周年大會暨“二七”烈士紀念碑遷建落成典禮,今天上午在武漢“二七”紀念館前的廣場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全國總工會主席尉健行,中共湖北省委書記賈志傑為紀念碑揭幕。揭幕儀式結束後,尉健行與“二七”老工人、“二七”烈士後代代表親切握手,表示慰問。
1923年2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京漢鐵路工人奮起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殘酷壓迫,為爭取工人階級的權利,舉行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政治大罷工,掀起了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潮。
新落成的“二七紀念碑”高27米,碑體正面鑲嵌的漢白玉大理石上,鐫刻著毛澤東題寫的“二七烈士紀念碑”7個鎦金大字;基座為鋼軌造型,正面是鈷銅汽笛浮雕。碑的頂端是取自一級文物江岸京漢鐵
路工會會徽圖案的鍛銅大鵬飛輪。紀念碑兩側為花崗岩弧形雕塑群,藝術地再現了“二七”革命鬥爭的重大史實和代表人物。
鐵道部部長傅志寰、湖北省省長蔣祝平在揭幕儀式上講話。傅志寰說,“二七”大罷工充分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堅定的革命性和堅強的戰鬥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工人階級的革命精神是鼓舞和激勵鐵
路工人為奪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勝利的寶貴精神力量。我們要繼承“二七”革命鬥爭傳統、弘揚“二七”革命鬥爭精神。蔣祝平說,歷史和現實證明,工人階級不愧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
愧是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主力軍。我們要深刻認識工人階級歷史地位,堅持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
參加揭幕儀式的還有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第一書記張俊九以及中紀委,湖北省委、武漢市委有關方面的領導。湖北省、武漢市各界代表數百人參加紀念大會和揭幕儀式。
毛澤東題詞
1953年,省市和鐵路部門開始籌建二七紀念館和紀念碑,選址趙繼賢被宣判死刑之地,於1955年破土動工,1958年正式落成。紀念碑坐北朝南,高12.6米,頂端為中國共產黨黨徽,碑身呈方柱形,用280塊花崗岩砌成,碑身正面鐫刻著由毛澤東題寫的“二七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
周家學老人透露,關於毛澤東給二七紀念碑的題詞,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插曲:1953年,在籌建二七紀念館時,由於此前的鄭州和長辛店已經修建了“二七紀念館”,而武漢江岸二七大罷工的發起地、又為林祥謙和施洋烈士犧牲的地方,應該有所不同,便決定修建二七烈士紀念碑。
1956年,二七紀念建築籌備委員會通過全國總工會,請毛澤東為紀念碑題字,“不過,這次題寫的是‘二七革命紀念碑’幾個字。”
1958年,中央在武昌召開八屆三中全會,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的王任重再次請毛題詞,“二七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這才正式鐫刻在大理石上,並鍍了金,鑲嵌在二七紀念碑的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