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希恩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武漢
- 出生日期:1937年
- 職業:教師、醫生
- 主要成就:中國愛滋病高發區的最早發現者
- 單位:武漢大學醫學部、中南醫院
人物經歷,社會任職,人物評價,獲獎記錄,人物軼事,
人物經歷
195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附屬中學(武漢市武昌區曇華林117號,現武漢市第十四中學)。
1960年,畢業於武漢醫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療系,後志願赴青海省從事地方病防治及臨床醫療工作。
1976年,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原湖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從事傳染病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
1981年,到美國進修學習,第一次認識到愛滋病病理和臨床表現。此後再次赴美進修。
1999年7月,到河南省上蔡縣文樓村調查不明原因的傳染病疫情,發現該傳染病是愛滋病,隨即向河南省上蔡縣政府報導疫情的嚴重性,但未獲理睬。相反,河南省當地政府以“破壞了上蔡縣的形象,影響了上蔡縣的經濟發展”為由,宣布桂希恩為“不受歡迎的人”,並強行阻攔他進村開展更多調查。為了儘早獲得該村疫情更詳細的第一手資料,他被迫秘密進入上蔡縣,並在多位熱心村民的幫助下悄悄深入文樓村調查。同年10月,帶著上蔡縣文樓村的詳細調查報告去北京,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匯報疫情的調查結果,得到當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批示。
2000年,繼續赴河南省調查愛滋病疫情,依舊被當作不受歡迎的人。有當地官員認為,桂希恩作為湖北醫生,“不該管河南的事情”。後到其他地方調查愛滋病疫情。
2001年,將5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帶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做全面檢查,卻引發一些周圍人群的恐慌。為了證明愛滋病不會通過普通接觸傳染,打消人群的顧慮,將這5名患者帶到家裡同吃同住。被媒體報導後,桂希恩廣受讚譽,此後致力於愛滋病的預防工作。
2004年2月28日,因其在愛滋病教育、預防、關懷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成為貝利馬丁基金會(Barry & Martin's Trust)頒發的2003年度貝利馬丁獎(Barry & Martin's Prize)唯一得主。基金會創辦者英國人馬丁·哥頓(Martin Gordon)親自來到武漢市為他頒獎。
2004年6月1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武漢市,登門看望了桂希恩,感謝和讚揚其積極參與愛滋病防治工作,得到了中國和世界媒體的廣泛報導。
從2004年開始,桂希恩先後開設了湖北省基層骨幹醫務人員培訓班、衛生部愛滋病臨床醫生進修班。
2005年2月17日,中國中央電視台第三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揭曉,桂希恩成為2004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5年9月9日,在2004年度湖北省科技獎勵大會上,桂希恩摘取了湖北省最高科技獎——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獎金50萬元。省科技廳在桂希恩的獲獎材料中寫道:他始終跟蹤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地方病、傳染病,始終深入農村,深入疫區,其研究緊密結合實際,其成果直接服務社會。
2005年10月底,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全球18名醫療英雄,其中之一就是桂希恩。
2010年2月27日下午,溫家寶總理在做客新華網、中國政府網聯合線上訪談時,特別提到桂希恩。溫家寶總理在與網友線上交流時,特彆強調桂希恩的功績,稱要宣傳一下桂希恩教授。
2013年12月1日,桂希恩教授赴京參加了由國家衛計委主持召開的防艾座談會,向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匯報了愛滋病防治工作。
社會任職
1955年9月——1960年8月武漢醫學院醫療系
1960年9月——1961年12月青海省衛生廳
1962年1月——1970年7月 青海省衛生防疫站地方病科醫師
1970年8月——1976年9月 青海省尖扎縣醫院醫師
1976年10月至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教授
人物評價
他清貧而充實,溫和而堅定。仁者的責任讓他知難而上。他讓溫暖傳遞,他讓愛心匯聚,直到更多的人向弱者張開雙臂,直到角落裡的人們看到春天。他不懼怕死亡,因為他對生命有博大的愛。(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一個教授做的5年,可以影響中國5百年。(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馬丁·哥頓:桂希恩教授是湖北乃至中國戰鬥在愛滋病防治與控制工作戰線上的傑出代表,從他身上,看到了中國預防和控制愛滋病所取得的成就。
顧海良:“要像桂希恩那樣為學、為人、為事、為醫、為師,要像桂希恩那樣求真、求實、求新、求美、求善。
獲獎記錄
1990年湖北省白求恩式衛生工作者
1990年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人員
1992年湖北省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
1992年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
1995年湖北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1997年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8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9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武漢大學師德標兵
2003年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2003年獲貝利—馬丁獎
2004年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4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活動中,桂希恩被評為“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2005年,《我所知道的愛滋病》獲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桂希恩教授被授予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2008年白求恩獎章
2010年11月2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桂希恩教授“人民醫學家”榮譽稱號。
人物軼事
做一個對人民有益的人
1960年,桂希恩即將大學畢業,同學們都想方設法留在大城市,桂希恩的父親桂質庭、母親許海蘭都是武漢大學的知名教授,他完全有條件留在武漢,但年輕的他心中有一個抱負———將自己的所學獻給缺醫少藥的邊區人民。他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這一願望時,父親桂質庭對他說,你以後的路由你自己選擇,你只要把握一點,做一個對人民有益的人。
在青海,桂希恩主要從事的是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青海的溝溝坎坎都留下了他的足跡。1976年,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桂希恩調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原湖北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工作,當了一名傳染科醫生。
幫助農民是一生的安慰
桂希恩從不張揚他的過去。他經常下農村,並常對學生說:“不到農村一線是學不到真正的知識的。”“是農民給了我們糧食,也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我能用知識去幫助他們這是我一生的安慰。”桂教授跑遍了湖北的二十多個縣,很多時間是在“三九”、“三伏”天的寒暑假,因為那段時間他可以帶著學生一同前往。
為實驗親身注射干擾素
1985年,為了開展國內的出血熱治療,他從美國帶回了基因工程干擾素。
由於這種干擾素為1000萬單位,需要進行臨床實驗,桂教授將這種干擾素注射進自己的體內,結果高燒不止。他是我國第一個接受基因工程干擾素注射的人,也是我國第一個使用基因工程干擾素的醫生。
從1985年到1987年,他連續三年都到鍾祥進行出血熱防治工作,每次一去就是三個月。1986年底,在鍾祥進行病毒唑治療出血熱的臨床實驗,要過年了,同去的人都走了,他一個人堅持了下來,既當化驗員又當醫生,240例臨床實驗他一人就完成了80多例。
四年工作拉響愛滋警報
1999年夏天,桂希恩的一位來自河南上蔡的學生告訴他一件事,說村里很多人得了一種怪病,發燒、拉肚子,怎么也治不好,還有一些人已死於這種“怪病”,向老師請教這到底是什麼病。幾天后,桂希恩就來到上蔡縣文樓村。第一次抽了11人份血樣回來,結果10人愛滋病檢測呈陽性。第二次抽140人份血樣回來,一半愛滋病是陽性,而且他們都賣過血。
從當年開始,桂希恩數十次深入到河南愛滋病高發區,傾其所有為當地人提供檢測和治療的幫助,並開展家屬內傳播和母嬰傳播的研究。
在長達4年的“地下”工作後,愛滋病高發區的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愛滋病高發區就這樣被發現。
桂希恩發現愛滋病高發區,不僅揭示了中國愛滋病感染者之眾,而且還揭示了愛滋病在中國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血液傳播。這對中國防治愛滋病工作產生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