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幹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湖北省2011計畫

學校是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由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商業中學堂”(原湖北商業高專的前身)。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10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73038.7萬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376.74萬元,紙質圖書冊數196.625萬冊;有專任教師970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6萬人;設定16個二級學院,開設本科專業57個。

基本介紹

  • 碩士點: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
  • 主管部門:湖北省
  • 學校官網http://www.hbue.edu.cn/structure/index.htm
  • 中文名:湖北經濟學院
  • 外文名: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創辦時間:2002年3月
  • 類別:公辦大學
  • 類型:財經
  • 屬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6年)
    湖北省2011計畫(2012年)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溫興生
    校長:董仕節
  • 本科專業:57個
  • 院系設定:經濟與貿易學院、金融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等16個學院
  • 校訓:厚德博學、經世濟民
  • 校慶日:每年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
  •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藏龍島開發區楊橋湖大道8號
  • 院校代碼:11600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前身溯源,合併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前身溯源

  • 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張之洞指示商務局在商界籌款建立商務學堂。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張之洞會同張百熙榮慶合訂的《奏定中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獲得清廷批准,由於資金困難一直被擱置。
光緒三十三年十月(公元1907年11月),湖北提學使黃紹箕“開辦商業中學堂於武昌東廠口”。另據記載,“湖北商業中學堂初設於武昌府署間壁通判衙門,後遷至武昌東廠口正街” 。宣統二年湖北省學務公所統計資料表明,湖北商業中學堂“系由張之洞札設,於清光緒卅四年五月廿七日報部立案。有各種房舍五十六間,占地四萬七千餘方尺,其中操場近五千平方尺”。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湖北提學史高凌蔚在武昌西卷棚貢院西廳特設商業講習所,為湖北商業中學堂培養師資。
辛亥革命後,由於政權交替,湖北商業中學堂處於半停頓狀態。
民國2年(1913年),重新復校,按照新學制改稱“湖北省甲種商業學校”,校址遷至武昌熊楚樓原北路高等國小堂。學生的入學年齡由原來的13—15歲改為12周歲,修業年限由五年改為四年(預科一年,本科三年)。
民國14年(1925年),學校進行改制,更名為“湖北省商科高級中學”。
民國16年(1927年)春,湖北省政務委員會教務科對全省中等學校進行改組,將湖北省商科高級中學與前普通科二中、三中、工科高級中學和漢陽五中合併為“省立第二中學”,設商科、工科和國中普通科。10月工科從“二中”分出,獨立設為省立第三中學,人們在口頭上將省立第二中學簡稱為“二中高商”。
民國17年(1928年),因政局動盪,學校基本停辦。
民國18年(1929年),“二中高商”重新開學,高中商科6個班設在漢口一元路,普通國中6個班則設在武昌西卷棚。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民國24年(1935年),學校更名為“湖北省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將高中本科由漢口遷往武昌西卷棚,與國中部合併,並將國中部也改為職業教育性質,由此成為專門的商科學校,設“高商”和“初商”兩個部。
民國27年(1938年),日寇逼近湖北,省教育廳將武漢與鄂東一帶較大的公、私立中等學校統一組織起來,與鄂西北地區的中等學校合併,成立“湖北省立聯合中等以上學校”。湖北省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與“漢口市直高商”、“漢口市商會初商”合併為“高商分校”(簡稱“聯中高商”),遷往恩施地區。到達宜昌後,省教育廳又將沙市市職業學校併入“湖北聯中高商分校”,新校址定在巴東縣楠木園。
民國29年(1940年)春,因日機時時對巴東縣城進行轟炸,省政府下令各校另覓校址,確定以利川汪家營為新校址。
民國30年(1941年),民國湖北省政府對教育進行改革,取消聯合中學名義,各分校單獨設立,“聯中高商”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一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高商”。
抗戰勝利後,省教育廳安排“高商”遷往沙市辦學。學校師生拒絕執行國民黨政府的搬遷命令,成立了“遷復護校委員會”,要求遷回武漢辦學。
民國35年(1946年)7月,省教育廳同意“高商”遷復武昌。8月,學校遷回武昌,在原來的校址西卷棚繼續辦學,校名更名為“湖北省立武昌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同年秋,學校根據教育廳把職業學校附設國中部一律併入省立初級中學的要求,將國中部學生交給曇華林武昌一中,只辦高中商科。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1949年8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文教廳將“高商”與漢陽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大冶職業學校、武昌女子高級職業學校合併,成立“湖北省立高級職業學校”,簡稱“高職”。
“高職”成立後,原來各校學生之間自成山頭,時常產生糾紛,校內各方面關係緊張半年後,省文教廳將工科、商科分開設校,“高職”商科恢復校名“湖北省立武昌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仍簡稱“高商”或稱“武昌高商”,把西卷棚校舍留給工業學校,搬遷到武昌涵三宮原私立光漢中學舊址辦學。
1952年9月,學校改屬省商業廳領導,校名改為“湖北省武昌貿易學校”。
1955年底,國家商業部確定湖北省武昌貿易學校為培養商業計畫、會計人才的中等技術學校,校名更改為“湖北省武昌商業學校”,仍屬省商業廳管理。
1958年1月,學校搬遷至龍尾山省商業幹部學校內新建的校舍。
1958年4月,省供銷合作幹部學校與省商業幹部學校合併後,湖北省武昌商業學校與供銷合作幹部學校對換校舍,撤出龍尾山,搬到漢口趙家條,並更名為“湖北省武漢商業學校”。
1962年省商業幹校與供銷合作幹校分開,湖北省武漢商業學校將漢口趙家條的校園還給省供銷合作社,從漢口趙家條遷回到武昌街道口龍尾山,與商業幹部學校合併,為全日制中專,學制3年。
1965年5月,改名為“湖北省商業學校”,定址武昌街道口辦學。
1966年初,省商業局安排學校遷到隨縣新陽店辦學,因“文化大革命”,遷校之議作罷。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1968年,“軍宣隊”、“工宣隊”先後進駐學校,成立“湖北省商業學校革命委員會”。
1969年,學校教職工到省“五七幹校”京山梭羅河分校搞“斗、批、改”,大部分校舍先後被省軍區、省國防工辦、省行管局第三招待所等單位占用。
1973年,學校恢復招生,依據中發(72)第28號檔案索要校舍,但直到1978年11月,占用單位才將校舍還給學校。
1987年12月1日,國家教委向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出《關於同意建立湖北商業專科學校的通知》,學校更名為湖北商業專科學校。
1993年6月9日,學校更名為“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 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1948年,鄭州解放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州農民銀行從豫西遷入鄭州後,著手為中原區的解放培養幹部,決定成立銀行學校,與11月成立“中州農民銀行附屬銀行學校”。
1949年2月上旬,學校遷到鄭州市區東北的飛機場辦學,校部設在機場指揮塔辦公。
1949年3月,中州農民銀行改組為中國人民銀行中原區行,準備南遷武漢。4月中旬,學校部分人員隨中原區行南下武漢,鄭州成立留守處。5月,遷至武漢辦學,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銀行中南區行附屬銀行學校”。
1951年,學校由漢口勝利街遷到四維路辦學。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1954年,更名為“中國人民銀行中南幹部學校”,隸屬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同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將武漢市分行幹部訓練班併入中國人民銀行中南幹部學校。
1957年,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幹部學校併入中國人民銀行中南幹部學校。
1958年,學校下放給湖北省管轄,與湖北省人民政府財經幹部學校,更名為“湖北省財政金融幹部學校”,校址從漢口遷至武昌荊南街。
1960年,湖北省財政金融學校成立,與湖北省財政金融幹部學校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實行兩種學制。
“文革”開始後,學校停止辦學。
1972年,學校恢復辦學,在武昌司門口原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舊址開始調訓。
1974年,學校恢復招生,招收工農兵學員。
1980年,湖北省銀行幹部學校在隨州大洪山掛牌,湖北省財政金融幹部學校摘牌,湖北省財政金融學校同時改校名為“湖北銀行學校”,原財政專業獨立成立湖北財政學校。同年11月,湖北銀行學校入選全國重點中專學校。
1984年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同意建立湖北金融專科學校。校址選定在原湖北銀行學校內,湖北銀行學校遷往武漢銀行幹部學校。
1992年4月1日,湖北金融專科學校更名為“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2000年,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管理改變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劃歸湖北省管理。
  • 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
1983年3月,湖北省計委向國家計委提交《關於申請建立計畫管理幹部基地經費的報告》,請求建立一所省計委直接領導的計畫管理幹部學校,得到國家計委的同意。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1984年1月,省計委黨組決定建立“湖北省計畫委員會幹部培訓中心籌建處”。9月1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建立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並規定學院屬於大專性質。
1987年1月,國家教委發文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正式開辦招生。
1989年起,學校與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合作開辦了11年的普通大專班。
1992年,經省教委批准,學院試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1993年3月,經省教委批准,學院與湖北大學聯合辦學,成立湖北大學經貿學院,由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領導,日常業務工作由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承擔,教學上接受湖北大學的指導。
1998年起,與武漢科技大學聯合辦學,培養普通本科學生。
1998年、1999年,先後與中南財經大學武漢大學聯合開辦在職人員碩士學位課程班。

合併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原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先後與多所高校商談合併升格事宜。
2000年4月3日,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與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聯絡,就合併組建“湖北經濟學院”(暫定名)進行初步商談,簽訂了《合併協定》。
2002年3月4日,教育部發函批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湖北經濟學院,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
2012年,入選湖北省2011計畫
2016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支持高校。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設定16個二級學院,開設本科專業57個。
學院布局專業名稱授予學位設定時間
經濟與貿易學院(國際商務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1996
經濟學
經濟學
2002
國際商務
管理學
2013
商務經濟學
經濟學
2016
金融學院
金融學
經濟學
2001
金融工程
經濟學
2010
保險學
經濟學
2003
投資學
經濟學
2005
信用管理
經濟學
2011
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財政學
經濟學
2003
行政管理
管理學
2005
稅收學
經濟學
2008
勞動與社會保障
管理學
2011
工商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
管理學
1996
市場行銷
管理學
1998
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學
2004
物流管理
管理學
2005
工程管理
工學
2004
工程造價
管理學
2015
物流工程
管理學
2013
會計學院
會計學
管理學
1993
財務管理
管理學
1999
審計學
管理學
2003
資產評估
管理學
2007
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
旅遊管理
管理學
2003
酒店管理
管理學
2010
會展經濟與管理
管理學
2008
烹飪與營養教育
工學
2003
信息管理與統計學院(大數據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管理學
2003
電子商務
管理學
2002
統計學
理學
2001
經濟統計學
經濟學
2012
套用統計學
理學
2012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工學
2017
金融數學
經濟學
2017
法學院
法學
法學
2003
社會工作
法學
2004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藝術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2012
環境設計
藝術學
2012
產品設計
藝術學
2012
動畫
藝術學
2006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學
2016
藝術設計學
藝術學
2014
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聞學
文學
2005
網路與新媒體
文學
2016
廣告學
文學
2002
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學院)
英語
文學
2004
翻譯
文學
2011
商務英語
文學
2013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1998
軟體工程
工學
2004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2005
數字媒體技術
工學
2015
物聯網工程
工學
2014
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
體育經濟與管理
管理學
2009
休閒體育
教育學
2014
低碳經濟學院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經濟學
2015
國際教育學院
-------
----
----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建有省級重點學科4個,設有“楚天學者”計畫設崗學科16個,開展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
省級重點學科: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法學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970人,其中教授114人、副教授37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比45.87%,擁有湖北省“百人計畫”學者3人,楚天學者特聘和講座教授16人,有全職台灣教師40名。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萬人計畫”專家1人、湖北產業教授3人、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1人、國家級學科帶頭人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和省政府津貼的專家17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4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3人、彩虹學者6人、“騰龍學者”7人。
類別名錄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呂忠梅、鮑升華、王昌穩、陳位綱、張青、蘭自力、鄒志平
全國模範教師
彭芸
全國優秀教師
李長愛、陳虹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呂忠梅、郭奉元、曹禮和
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呂忠梅、吳少新、漆臘應
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幹
李長愛
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
許傳華、蔡紅英、陳昀
湖北名師
鮑升華
湖北省優秀教師
張奮勤、漆臘應、王紅、何慧剛、陳向軍、紀竹蓀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和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9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實踐基地1個、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5個,省級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畫項目1項、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項目5項、“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畫項目6項、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培訓)基地1個;有省級精品課程12門、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湖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1門;被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准為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
專業建設成果一覽表
類型專業名稱所屬學院獲批時間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金融學
金融學院
2013
國家級特色專業
市場行銷
工商管理學院
2008
金融學
金融學院
2009
會計學
會計學院
2010
湖北省品牌專業
市場行銷
工商管理學院
2005
會計學
會計學院
2006
金融學
金融學院
2006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與貿易學院
2008
經濟學
經濟與貿易學院
2010
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金融學
金融學院
2011
市場行銷
工商管理學院
2011
會計學
會計學院
2012
財政學
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2013
法學
法學院
2014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與貿易學院
2014
經濟學
經濟與貿易學院
2015
商務英語
外國語學院
2015
湖北省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畫項目
金融學
金融學院
2011
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項目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2011
旅遊管理
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
2012
軟體工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2012
動畫
藝術設計學院
2013
新聞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2015
荊楚卓越法律人才協同育人計畫
法學
法學院
2016
荊楚卓越工程師協同育人計畫
軟體工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2016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學院
2017
電子信息工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2018
荊楚卓越經管人才協同育人計畫
金融學
金融學院
2017
經濟學
經濟與貿易學院
2018
湖北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軟體工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2017
教學示範中心
平台等級平台名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教學示範中心
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
旅遊與餐飲實驗(實訓)教學示範中心
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情況一覽表
課程名稱項目名稱課程負責人批准年份
市場行銷學
省級精品課程
彭代武
2003
基礎會計學
省級精品課程
周新玲
2004
貨幣金融學
省級精品課程
許傳華
2005
財政學
省級精品課程
鄧毅
2006
國際貿易學
省級精品課程
韓常青
2007
大學英語
省級精品課程
鄧俊
2007
中級財務會計
省級精品課程
李長愛
2008
個體經濟學
省級精品課程
高潔
2009
管理學
省級精品課程
鮑升華
2009
國際金融
省級精品課程
漆臘應
2010
經濟法學
省級精品課程
呂忠梅
2010
烹飪工藝基礎
省級精品課程
盧永良
2012
千年黃鶴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鐘一鳴
2013
中級財務會計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李長愛
2013
管理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鮑升華
2014
貨幣金融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許傳華
2014
個體經濟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嚴飛
2014
國際金融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李敏
2015
國際貿易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王丹
2015
基礎會計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周新玲
2015
大學語文(經管類)
省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彭書雄
2017
  • 教學成果
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覽表
成果名稱獲獎等級獲獎屆次
基於英語第二課堂的大學生“4C”綜合能力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一等獎
第八屆
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養與湖北省酒店發展一體化I2P3S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一等獎
第八屆
多元分層協同培養套用型金融本科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一等獎
第八屆
套用型、複合型、卓越型IT類工程人才協同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二等獎
第八屆
多維一體的法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第八屆
基於“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的經濟管理類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三等獎
第八屆
高校戶外教育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
三等獎
第八屆
深化數學建模教學改革、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三等獎
第八屆
校媒合作實施項目化教學培養新聞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三等獎
第八屆
經管類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一等獎
第七屆
會計學省級品牌專業建設與套用型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第七屆
管理類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組織模式全程化改革
二等獎
第七屆
通識教育視角下大學英語後續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
三等獎
第七屆
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協同互動模式探索與實踐
三等獎
第七屆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兩有三實”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三等獎
第七屆
高校體育教學創新和質量提升的研究與實踐
三等獎
第七屆
網路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
(2009年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2009年
市場行銷專業“預備經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二等獎
2009年
“複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湖北經濟學院國際金融實驗班
教學改革方案設計、實施與檢驗
二等獎
2009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三等獎
2009年
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統計學》教材改革與建設研究(教材)
三等獎
2009年
財經類專業課程雙語教學實踐與拓展模式研究
二等獎
2009年
飯店烹飪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性教學特色模式研究
二等獎
2009年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設有財經高等研究院,建成了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湖北分中心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省級科研平台3個、省委省政府改革智庫2個,與省委省政府相關部門合作建立平台14個,在與荊州市、黃岡市等7個地市開展合作。
平台類別平台名稱
漢語國際推廣基地
漢語國際推廣中華飲食文化培訓基地
國家協同創新中心湖北分中心
中國改革試點探索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湖北分中心
湖北省智庫
湖北經濟體制改革研究中心
湖北土地制度與政策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研機構
湖北經濟學院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碳排放權交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省教育經濟研究所
湖北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湖北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湖北物流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水事研究中心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中心
湖北地方稅收研究中心
湖北企業文化研究中心
湖北會計發展研究中心
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建立的科研機構
湖北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院
湖北行政複議研究院
湖北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監測評估中心
湖北數據與分析中心
湖北碳金融研究院
湖北鄂菜研究所
湖北縣域經濟研究院
湖北農民合作社研究所
海峽兩岸中小企業發展研究院
校級研究機構
生態文明建設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企業文化研究與服務平台建設協同創新中心
醫療保險改革協同創新中心
諾貝爾經濟學獎研究所
WTO研究所
湖北地方財稅制度研究中心
信息系統與管理研究所
旅遊規劃與發展研究院
ESP研究所
社會政策與發展研究中心
體育科學研究所
計算機套用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石鼓文化研究所
語言文化傳播研究所
成像測井通信技術研究所
地方經濟法制研究中心
動漫藝術研究所
註:表中信息不全

研究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近5年,學校承擔國家自科、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課題86項,在中英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95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79項;先後有25份研究報告得到中央、省部級領導批示,轉化為國家和地方政策法律、進入政府的規劃和決策。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湖北經濟學院圖書館於2002年9月由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北省計畫管理幹部學院三所高校圖書館合併組建而成。據2019年4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全館藏有紙質圖書193.3萬冊,生均圖書121.73冊,中文資料庫69個(其中自建特色庫2個)、外文資料庫10個,以經濟學、管理學文獻資源為館藏特色。
  • 學術期刊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主要欄目為經濟學研究和管理學研究,不定期開設法學、哲學、文學、文化等欄目,已入選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曾獲湖北省優秀期刊獎、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主要發表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哲學、語言與文學、史學、法學、文化、教育等學科的論文,被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網全文收錄。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先後與美、英、法、德等10多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40多所大學或教育機構簽署了合作協定,開展師生互訪、科研合作、聯合培養和保薦碩士等交流與合作。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政府、行業和企業開展“六個共同”合作,分別與多家企業聯合創辦了農銀長江學院、中百藏龍學院、冷鏈物流研究院等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實習實訓和就業創業基地149個。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名
學校校名中文標準字型是從毛澤東主席書法、題詞中集字而成。
校名校名
  • 校徽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命名為“騰飛的經院”,標誌為圓形,中心為引吭高歌的鳳凰圖案,外圈上部為英文校名,下部為中文校名。含義如下:
鳳凰圖案:鳳凰為楚地的象徵,鳳文化是楚文化的一面旗幟,楚人尚鳳,鳳凰是百鳥之王,同時,黃色的鳳凰在紅色的烈火中經過涅槃獲得永生;
校徽校徽
E和U:標誌由字母“E”和“U”組合而成,“E”是“Economics”的第一個字母,也是“鄂”字拼音的第一個字母,“U”是“University”的第一個字母;
手與樹葉:標誌似一隻手正在向上托起一片嫩葉,表達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育人才;
書籍:標誌似一本捲起的書籍,表達學校是讀書治學的場所;
飄帶:標誌似舞動的飄帶,表達學子的青春活力;
地理位置:表達學校位於江夏鳳凰山下、湯遜湖畔,前有鳳凰台,後有鳳凰山。
徽章為印有學校徽志的圓形證章和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 校旗
學校校旗為紅色長方形旗幟,左上角印學校徽志、中央印“湖北經濟學院”校名,徽志、校名為金黃色。

精神文化

  • 校訓
厚德博學、經世濟民
“厚德”,源於《周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為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寓意學校“以德為先”的辦學原則,廣大師生注重思想道德素質的全面提高,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現代文明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博學”,源於《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為學識淵博,既要學習專業知識,又要學習其它知識。寓意學校辦學特色——重視師生能力培養,不斷強化師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基礎紮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的高素質的高級專門人才。
“經世濟民”,源於《抱朴子·審舉》:“故披洪範而知箕子有經世之器,覽九術而見范生懷治國方略”。意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以民為本”。寓意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探求經濟運行規律,服務國家、社會、人民為己任的目標和要求的有機統一。“經世濟民”要求全校師生員工將個人的知識、能力奉獻社會,將個人的成才抱負融入為最廣大人民造福之中,這既是學校必須追求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為社會服務的價值目標,又是學校辦學歷史100年來的價值所在,更是學校實現奮鬥目標對每一名師生提出的新要求。實現“經世濟民”之價值追求,客觀要求學校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
“厚德博學,經世濟民”是教師和學生的理想追求與精神支柱;作為教師風範,是教師的學識修養與思想境界的重要尺度;作為學生素質,是學生人格健全與成才成器的根本要求;作為育人理念,是教育方針的基本體現;作為辦學思想,是提倡博大兼容,世界眼光,胸襟開闊的必需實踐;在人才培養上,注重通識教育,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作為辦學宗旨,是學校服務經濟發展的神聖職責。
學校是經濟類高校。“經濟”即為“經世濟民”。經濟學應該是“經世濟民”之學,應該研究 “以人為本”的問題。因此,“厚德博學,經世濟民”是學校辦“經世濟民”之學的高度概括。樹立“經世濟民”之志,掌握“經世濟民”之能,方能成為經濟大家。“厚德博學,經世濟民”體現了學校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的本質特徵,也體現了經濟學厚生、惠民的人文主義思想。
校訓標準字型樣式是由書法家陳義經2006年為學校題寫的。
校訓校訓

現任領導

職務名錄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副院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