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內設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內設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內設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是全國首家被認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高校博物館。

博物館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北京地質學院博物館,始建1952年。建館初期,標本主要繼承了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質系、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地質系和唐山鐵道學院地質科的收藏。2003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據2018年5月官網資料顯示,博物館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陳列展示面積5千餘平方米,館藏各類地質標本3萬餘件。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 類別:自然類
  • 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
  •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12:00,下午2:00至4:30周六、周日及節假日,上午9:00至下午4:30
  • 館藏精品:磁懸浮地球儀;恐龍骨架;《遠古生命足跡》化石幕牆
歷史沿革,館藏文物,建築布局,作用價值,參觀信息,開館時間,門票價格,公共運輸,參觀服務,

歷史沿革

1952年,北京地質學院博物館成立,標本主要繼承了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質系、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地質系和唐山鐵道學院地質科的收藏。
學校遷址武漢時,部分標本也運至武漢。
1982年武漢地質學院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物館。
2001年,受邵逸夫基金會和教育部專項資金資助,博物館大樓建設啟動,並於2003年落成,並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2006年,博物館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館藏文物

本館館藏各類地質標本3萬餘件,其中自然界罕見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龍江東北龍、和平永川龍、鸚鵡嘴龍等恐龍骨架化石以及各種珍貴的礦物、寶玉石、化石標本等。
領略世界首創、直徑1.5米、繞地球23.5度斜軸旋轉的磁懸浮地球儀
9具恐龍骨架、恐龍足跡化石、6條電動機器恐龍組成的恐龍世界。
鎮館之寶:面積100平方米、反映2億多年前爬行動物生活場景的《遠古生命足跡》化石幕牆,長8米、距今2億多年的魚龍化石。

建築布局

現已開闢了地球奧秘、生命起源與進化、礦物岩石、珠寶玉石、礦產資源等五個地學類展廳。除常設的5個地學展廳外,地大博物館還設有功能齊全的多功能報告廳、品種豐富的禮品部、咖啡廳等休閒設施。
地球奧秘展廳
展覽時間:長期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開館時間:8:30
展覽地點:博物館
展覽類型:實物
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
展覽時間:長期
開館時間:8:30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展覽地點:博物館
展覽類型:實物
珠寶玉石展廳
展覽時間:長期
開館時間:8:30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展覽地點:博物館
展覽類型:實物
礦物岩石展廳
展覽時間:長期
開館時間:8:30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展覽地點:博物館
展覽類型:實物
礦產資源展廳
展覽時間:長期
開館時間:8:30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展覽地點:博物館
展覽類型:實物

作用價值

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國土資源科普基地;
被環保部、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國小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被中國古生物學會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以及省、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同時也是武漢市科教旅遊的重要景點之一。從建設規模和現代化建設水平來看,在全國高校博物館界位居首位,在全國地質類博物館界僅次於中國地質博物館,居於第二,也是目前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是廣大青少年認識地球、了解自然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參觀信息

開館時間

周一~周五:8:30-11:30 14:00~16:30
雙休及節假日:9:00~17:00
周一~周五上午11:00停止售票,周一~周日下午16:00停止售票

門票價格

  1. 成人40元/人/次、學生20元、團體參觀優惠;
  2. 2. 60-64歲老人憑有效證件半價優惠;
  3. 現役軍人、武警、殘疾人、65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免費。

公共運輸

市內乘709、59、401、625、72路公交到地質大學站下車。

參觀服務

  1. 語音導覽設備租用費20.00元/次,憑有效證件租用,押金200.00元,歸還時退回,損壞賠償。
  2. 30人以上團體參觀需提前預約。
  3. 30人以上團隊提供免費講解。
  4. 博物館內有由中國地質大學的學生志願者組成的逸夫科普講解隊,為遊客提供免費的講解服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