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是流行於鄂東一帶的一種自娛性的廣場藝術,因在燈節期間演唱,故又稱為燈戲或燈調。八十八行大約濫觴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盛行於太平天國時期,到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十八行
  • 地區:鄂東
  • 類型:廣場藝術
  • 領域:藝術
表演風格,歷史淵源,劇目介紹,傳承意義,

表演風格

八十八行行業眾多,有表現農林牧副漁的,有反映手工業勞動的,有表演經商活動的,有宣揚神話故事的。因行業複雜紛紜,故名八十八行。八十八行劇目豐富,思想內容健康曲調旋律優美,節奏明快;表演樸實自然,風趣幽默。無論是語言、音樂,還是表演,均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歷史淵源

清代末年,政治腐敗黑暗,民生凋敝,人民顛沛流離,無心自唱自樂。加上八十八行組織工作浩繁,隊伍龐大,人力財力難以應付。特別是半職業和職業的燈戲和花鼓戲班的興起,幾乎取代了八十八行,致使八十八行一度中落。鄂東除新洲外,其他各縣基本絕跡。

劇目介紹

新洲八十八行,大都分布在舉水河以西的陽倉埠、孔埠、汪集、張店等鎮。舉東雖有,但不多見,僅顧崗巴山村尚存。其劇目分峽谷大類,一類是單邊戲,即獨腳戲;一類是小戲,即折子戲。單邊戲有200餘個,常見的有《賣花》、《賣茶》、《採茶調》、《推車調》、《十枝梅》、《打蓮花》、《挑牙蟲》等。小戲有150餘出,如《補碗》、《小放牛》、《賣棉紗》、《打豆腐》、《打花鼓》、《打哈巴》、《十八扯》、《夫妻觀燈》等。上面提到的小戲劇目,大都被楚成蟲、黃梅戲、東路子花鼓等劇種吸收。

傳承意義

新洲八十八行的存在,不僅為我們保留了一個民間演唱的藝術品種,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研究和探討八十八行與楚劇的關係及楚劇的源流沿革,留下了一份寶貴的遺產和可靠的佐證。新洲縣文化館挖掘、整理近百個腳本,並撰寫了《八十八行初探》、《八十八行與楚劇》等論文,為探索八十八的藝術規律,為楚劇回歸民間,作了大量的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