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衢,是湖北武漢的別稱。古代,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稱。有人說是泛指武漢通向外界的交通非常便利,並非實指九個省;也有人說實指通過水陸交通,武漢可與四川、陝西、河南、湖南、貴州、江西、安徽、江蘇以及湖北九省相通。不論泛指、實指,都是說武漢處於我們國家腹地的交通樞紐地位。
武漢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與京廣鐵路大動脈的十字交匯點,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它距離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中國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繫四方的作用。
京廣、京九、武九、漢丹,西武、滬漢蓉,等鐵路幹線,以及京珠、瀘蓉等6條國道在此交匯。以滬漢蓉與京廣線交會的十字架為支撐,武漢的高鐵網路覆蓋大半箇中國,成為中國“高鐵之心”。武漢正與北京、上海、廣州一道,成為中國四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基本介紹
通衢讀音,古今概況,歷史來源,最早記錄,
通衢讀音
九省通衢 jiǔ shěng tōng qú
古今概況
東漢時期蔡邕便發現其“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坂,下接江湖”的優越地理條件,認為是“導財運貨,貿遷有無”的理想市場。至宋代,武昌已有“市邑雄富”的美譽,至明末清初,漢口就躋身全國四大名鎮之列。康熙年間,三鎮已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歷來,武漢是長江中游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商業貿易中心,加之得水獨厚,得中獨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為華中重鎮。1860年代後,漢口開埠,江海直航;隨後京漢、粵漢鐵路的鋪設,更使武漢四通八達。
1949年以來,長江大橋和江漢一橋、二橋及漢水鐵路橋的竣工,以及空中航線的開闢,武漢交通運輸進入新的時代。1990年後,武漢港新客運站、新火車站的投入使用,天河國際機場、長江公路橋和江漢三橋的開通,武漢成為華中第一大交通港站。今天,武漢作為中部最大的水陸交通樞紐,長江水運聯通東西,京廣鐵路縱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廣州,西去重慶,東達上海。東西水運幹線和南北鐵路幹線使武漢的物資交流範圍擴展到全國各地,成為新時代的華中重鎮。
滬漢蓉鐵路和京廣高鐵這兩條中國鐵路大動脈,在武漢交會而過,一橫一縱形成鐵路大十字。東南的南昌、福州,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重慶,東北即將通達的徐州,四個方向疊在“十”字上,形成了一個米字。這個米字的中央,正是武漢。因此,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高速鐵路網的形成來看,武漢在交通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上無疑占有重要一席。
2009年6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武漢市為全國首個綜合交通樞紐研究試點城市。未來5年,武漢鐵路、航空、港口、軌道交通項目總投資達3390億元,占武漢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總額的65.8%。此次武漢入列綜合交通樞紐研究試點城市,將有助於武漢交通優勢地位進一步提升,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了武漢的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地位。
歷史來源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滕縣整修南北大官道,有碑記之:“滕縣系九省通衢,而地勢窪下,道路偏陷,遇陰雨過客幾乎斷行。知縣趙邦清於萬曆二十三年拾月大加修理為國內主要官道之一,曾有過“輪蹄絡繹,丞困於迎送,夫疲於督責,馬斃於奔走”的繁忙景象。
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路經薛北滕南大官道,有《滕縣道中》詩:“山欲開雲柳乍風,杜梨花白小桃紅。三年三月官橋(今滕州市官橋鎮)路,策蹇經過似夢中”;又有“谷城山曉青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詩句。清代著名詩人王漁洋《滕縣道中》詩:“薛北滕南幾問津,遠山如畫黛眉新。惟餘一事堪惆悵,不見花開白似銀。”因此引得多位詩人的尋究、唱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經過南北大官道,宮廷畫家徐揚作《南巡紀道圖》記載,經滕縣、嶧縣地名有:“界河驛、滕縣、南沙河鎮、陰平社、馬蘭村、……”
最早記錄
“九省通衢”一詞最初就是指的滕州,所以滕州古有“九省通衢”之稱的說法非常準確。清朝乾隆皇帝借用“九省通衢”一詞來形容武漢,這是武漢“九省通衢”的最早記錄。但是十分明顯,“九省通衢”這個詞不是乾隆皇帝發明的。而在《滕縣誌》明朝的記錄中就有“滕九省通衢”的說法。
正定城在隆慶五年(1571年),真定知縣顧授始將土城改為磚城,每座城門洞長約5丈,高2丈,都是用青條石鋪基、大城磚拱券,用條石砌成甬道;城門門板厚半尺,外有鐵皮封包。每座城門上都有巨幅石額鑲嵌。南城門內門上嵌有“三關雄鎮”的匾額,瓮城門嵌有“迎薰”,月城門上嵌有“九省通衢”的匾額。
清人朱佩蓮過正定府,見城垣雄峻以詩狀之:九達京華路,真稱北鎮雄。波驚徒駭側,雲壓太行東。門管三重固,譙樓四角崇。古來爭霸地,時泰盡成空。